俄羅斯人都不敢這麼玩!手搖式六管AK機槍,美國槍迷新玩具

2020-12-25 騰訊網

AK-47步槍,世界上生產量最高的武器,因為結構簡單,AK-47擁有很高的改裝潛力,不僅各國軍隊在研究,就連民間也出現了不少土改武器。

眾所周知,美國槍迷群體龐大,其中不乏動手能力強大的大神,他們以AK-47步槍為基礎,改裝出了手槍、衝鋒鎗、狙擊步槍,甚至還有機槍版本!

這是近期在Youtube上熱傳的一段視頻,一位美國大爺展示了他所製造的手搖式六管AK機槍。製造原理很簡單,就是將六支AK-47步槍固定在輪盤上,形成了復古的手搖式重機槍外形。

美國民間禁止銷售自動武器,除非去射擊場花錢體驗,否則槍迷很難玩到機槍,於是就有人動起了這種手搖式機槍的注意,一來它的結構很簡單,製造相對容易;二來手搖式機槍不屬於自動武器,製造了也不違法。

不過將AK-47組合成手搖式機槍,這種改裝方式確實很罕見,俄羅斯人都不敢這麼玩。

機槍左側為操控把,可供射手調整射擊方向,而右側為輪把,通過轉動輪把,即可操控輪盤的轉動。

每支AK-47的扳機外都設置了一個觸發系統,而白圈為開火裝置。

操作方法並不複雜,首先將開火裝置轉到開火位置,接著轉動輪把,輪盤會帶著六支AK-47旋轉起來。當觸發系統撞到開火裝置,就會帶動扳機向後移動,這樣就完成了開火。

只要手速夠快,六支AK-47也能實現重機槍一般的速射效果。

這款自製機槍也有缺點,AK-47的彈匣容量只有30發,也就是說最多只能轉30輪,火力持續性較差,而且每次都要更換六個彈匣,換彈很麻煩。

不過作為一款自娛自樂的民間改裝產品,它確實不需要考慮實戰問題,只要外型足夠霸氣,功能足夠特別即可。

相關焦點

  • 美國奇葩手搖機槍再次升級 格洛克彈匣供彈
    自由消音器公司(LibertySuppressors)推出了這種加特林機槍使用的巨大的整體式消音器,八根槍管都可以獲得理想的降噪效果。  蒂普曼兵工廠研製的這款手搖加特林機槍曾經引起市場的巨大轟動,畢竟能夠擁有一挺合法的連續射擊武器在美國非常困難。
  • 第4230回:馬克沁機槍裡程碑,加特林機槍火神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索姆河戰役,德軍大量使用馬克沁機槍,德軍在壕溝兩側各安排一群槍手,使用馬克沁機槍對著衝進陣地的英國佬掃射,結果一天之內就射殺了五萬多英國士兵,這在冷兵器時代是絕對不敢想像的!1862年,他研製出了一款加特林排槍,並取得了專利,雖然直到南北戰爭結束,他的發明成果也沒有獲得實際應用,但是在多次改進之後,於1862年發明加特林機槍。時至今日,美國人有時還把槍俗稱為「Gat」。
  • 印度允諾士兵人手一把ak步槍,結果工廠造不出!耗資1億從美國買
    導語:印度允諾士兵人手一把ak步槍,結果工廠造不出!耗資1億從美國買根據印度媒體網站的報導,印度的國防部在當地時間9月28日的時候,批准了一項價值229億盧比,約3.1億美元的武器採購項目,這個兩百多億的項目中,就包括單獨從美國購買7.2萬支突擊步槍。印度從美國買了72400支西格-紹爾公司的SIG716步槍。
  • 轉輪式火炮了解一下?五根炮管,57毫米口徑,手速越快射速越高
    然而哈奇開斯在美國並未受到重視,一來他頭頂還有許多大佬,二來那個時候的美國軍方都是群迂腐的傢伙,對新式武器普遍持懷疑態度,所以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哈奇開斯於1867年坐船來到歐洲,並在法國創辦了自己的哈奇開斯軍械廠。
  • 中國公開12.7毫米新型轉管機槍,國產加特林,1500米內難有倖存者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轉管機槍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有多根槍管,而且這些槍管還能一起轉動的機槍。這種機槍和一般常見的轉膛機槍不同,機槍的每根槍管都是獨立的,各自有各自的槍機。由集束槍管尾部迴旋帶動各自射擊的進彈、閉鎖、擊發、開鎖、抽殼、拋殼等循環動作完成。
  • 俄羅斯手搖裝彈機:將散裝子彈塞入彈鏈 基層部隊機槍手得力工具
    位於帕迪科沃的俄羅斯軍事歷史博物館,不僅展出了各種槍械,還有配套的設備。比如這幾挺馬克沁機槍旁邊,就擺放了一個小桌子,上面放著一些奇怪的東西。原來這個小桌子是用來裝填彈鏈的裝彈機。儘管看上去就像一個手搖絞肉機,但它的作用很重要。
  • 想要認識機槍?看這篇就夠了!認識下各種類型機槍|輕武專欄
    大部分國家都在用栓動步槍,富一點的國家裝備有手搖加特林,但這種手搖加特林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機槍。因為機槍的定義是:全自動、可快速連續發射的槍械。總之當時打起仗來很沒有效率。重機槍我們通常現在管馬克沁機槍叫重機槍,然而當時為什麼不這麼說呢
  • 【第23期】CD重置版 中國11管火神炮的逆天前輩們!噠噠噠噠噠噠...
    一將功成萬骨枯,將軍們恨不得人手一桿子轉管機槍把對方打成馬蜂窩,轉管機槍相比於早期槓桿式步槍最大的優勢就是射速快。這時候美國人掀起了落滿灰的破布,轉管武器真正的生命就此開始。和普通槍械相對固定的射速不同,轉管武器的射速由外部電動機的轉速決定,轉速越高射速越高,美國軍機標配的M61六管20毫米火神機炮喚醒了轉管武器狂暴的性格。它的射速高達每分鐘6000發,在少於600米的近距離狗鬥時,M61每秒能發射100發炙熱的炮彈,簡直就是噴吐火舌的魔鬼。既然惡魔已經甦醒,不妨玩點大的。
  • 好奇心:加特林機槍這麼強,為何沒有成為坦克機槍
    【話說軍世】說到機槍,遊戲中的「大菠蘿」M249機槍是知名度比較高的,作為美軍的幾種知名機槍,M249、M60以及0.30機槍分別代表著美軍的不同時代,不過常被調侃為「冒藍火」的加特林,似乎在步兵單位和裝甲單位中都不是很常見,更極少看到特種部隊會抱著加特林出任務,一般都是在影視劇中出現加特林橫掃的畫面,這是為何呢?
  • 山東螺杆式手搖啟閉機
    山東螺杆式手搖啟閉機生產廠家在哪裡-瑞鑫水工。在安裝螺杆式手搖啟閉機時要整體豎直進入閘槽內,而且要在兩邊立框的下面墊上調整墊,再用手動葫蘆和斜拉立穩,再將螺杆式手搖啟閉機找直找平,調整好閘門位置,進行澆築處理。只有利用現代的螺杆式手搖啟閉機進行水資源調控,才利於解決防汛抗旱等相關問題,因此對於如何使用安裝螺杆式手搖啟閉機的問題也都比較關心。
  • 山東手搖式螺杆啟閉機
    山東手搖式螺杆啟閉機生產廠家發貨快-瑞鑫水工。山東手搖式螺杆啟閉機廠家指出,螺杆式啟閉機的安裝步驟:在安裝螺杆啟閉機時定要保持底座基礎布置平面水平180°。啟閉機底座與基礎布置平面的接觸面積要達到90以上。螺杆軸線要垂直閘臺上衡量的水平面。要與閘板吊耳孔穩和垂直,避免螺杆傾斜,造成局部受力而損壞機件。將手動螺杆啟閉機置於安裝位置。
  • 一名醫生發明了世界第一挺多管機槍加特林,機槍之父
    ,世界上第一挺成功的多管式機槍就此誕生,而他的發明者,那名善良的醫生就是後來被譽為「機槍之父」的理察·加特林,這挺轉管機槍被叫做加特林機槍。加特林機槍雖然有著每分鐘200發的驚人射速,但最初幾年竟然連一挺也沒賣掉,在當時的軍隊中,很多軍官保守地認為,進攻步兵的火力不過是決戰的前奏,取勝仍要靠刺刀和肉搏,這種速射武器違背了步兵大無畏的精神,而傳統的軍火製造商更是大肆貶低這種武器,以至於很多人還發起了一場反對加特林機槍的運動。
  • 中國出六管機槍CS/LM12,青銅秒變「王者」
    大家都有看過「諾哥」(阿諾斯瓦辛格)《魔鬼終結者》,或「龍哥」(史泰龍)的第四滴血,那都是加特林重火力的大戲,可謂精彩異常,加特林當仁不讓成為機槍之王(全球高速近防炮除外,比如說730或1130已炮,並非機槍了)。
  • 加特林機槍是因為一個醫生為了減少傷亡而發明的嗎?
    但他大學畢業後,並沒有執業,而是把精力都放在投資鐵路和房地產中。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當時的戰爭非常殘酷, 傷亡人數不計其數。加特林這時非常想發明一種高效的武器,讓部隊裝備後,幾十人的戰鬥力可以相當於幾百甚至幾千人的戰鬥力,這樣就可以減少士兵數量,從而減少死亡人數。從此他把精力從發明農業器械轉向研究發明新型武器。
  • 清朝仿製的加特林,為什麼打不過日本的村田式步槍?
    兩名清朝人圍著一架剛生產出的手搖機槍,看這槍管外形,是不是很像美國的加特林?但看這機槍的彈巢一共37孔,遠超加特林的10管,其實,這是清朝仿製的蒙蒂格尼機槍。蒙蒂格尼機槍,1851年比利時發明,1867年法軍裝備,但因裝彈量少很快淘汰,被稍後的加特林、馬克沁取代。
  • 無[ak] 不撞衫
    穿[ak]的撞衫不局限在同性雪友之間,異性雪友之間也能撞衫,讓人誤會成情侶撒狗糧;不僅單板玩家間撞衫,單板和雙板之間也能撞衫 撞衫不可怕,誰醜誰尷尬。但大家都是一樣的[ak]雪服,戴著差不多的頭盔和雪鏡,美醜顏值相當,只有誰滑得差誰尷尬咯~
  • 武器進化知識科普:最早的機槍
    但僅僅糾結於這個外文詞彙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加特林機槍也不叫Machine Gun而就叫Gatling Gun,如果只有Machine Gun才叫機槍的話,那加特林也不叫機槍了,豈不荒謬。),原名阿吉爾機槍(Ager machine gun),是一種非常原始的機槍,誕生於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由於林肯總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Coffee Mill Gun」,於是這種機槍的正式名字居然就叫咖啡磨槍。
  • 世界最強坦克榜出爐,中國15式排名令人興奮:遠超美國德國法國
    對此,美國在近期再度盤點了世界10大攻擊性坦克排行榜,而令人比較詫異的是此次排行榜中,中國99A坦克、96B坦克、VT-4坦克都沒有上榜,反倒是15式輕型坦克上榜了! 該坦克於2014年交付部隊,但時至今日都無法量產。韓國K2「黑豹」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20毫米坦克炮,坦克炮管長度為55口徑。K-2坦克的彈藥為40發炮彈,其中16發炮彈被放置在自動裝載機中,另外24發炮彈處於車身的特殊存放區中。輔助武器:炮塔頂上的7.62毫米同軸機槍和12.7毫米K6高射機槍。車輛總重:55噸。
  • 軍事技術改變歷史:馬克沁機槍問世,精神和勇氣從此被物質取代
    在1663年英國人帕爾默的人描述了利用後坐力和沿裝填管逃逸氣體的可能性,這就是機槍的基本原理,只是很可惜以17世紀的槍枝研發技術根本不可能實現,在1718年英國人詹姆斯·帕爾克發明了單管手搖式槍械,並且以此申請專利,但是很可惜的是沒有引起重視。1834年,丹麥發明家洛布尼茲發明了一種全尺寸的機槍,最大射速為80發每分鐘,但是由於過於笨重被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