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房子,2個衛生間。
這在國內很流行。新住君,一開始認為這不是「必要」選項,心想大可借鑑「日式三分離」,解決兩代人同住的「如廁緊張」問題。
可在我自己買房子的時候,我成了「雙衛粉」,本期跟大家聊聊是什麼讓我發生轉變的。
父母幫忙帶孩子
我與妻子,兩個人均有工作,去年2月有了我們的寶寶「小桂林」。妻子幾個月產假後,很快就恢復上班。
我的父母從我還是小boy的時候,就規劃未來的帶孫子生活,所以自然就看小孩的任務交到他們的手上。
今年桂林1歲多,我們原先住的房子要拆,所以不得不買房。
關於房子怎麼買,我們全家陷入了討論:
父母提議,把小桂林帶回老家帶(住房上允許),我與妻子否定!
原因是:我們不忍桂林做「留守兒童」!
我提議,妻子做全職主婦(經濟上允許),妻子否定!父母否定!
原因是:妻子受過高等教育,獨立女性;父母高中畢業,除了看孫子,沒有別的寄託。
所以,最終決定大家以後還是繼續住一起。
跟老人住,自然兩個衛生間較好!因為我的爸爸和老婆,早上的屎,都來得很急!
在討論懸而未決期間,我還了解過其他國家是怎麼解決看孩子的問題?
在日本,女性終究是會回歸家庭做全職主婦,倒不是她們樂意如此,而是公婆受過良好教育,老年生活有文學、藝術、博物館可寄託,所以就不願帶孩子,自然任務也得落在母親頭上了。當然其中的這酸苦甜,不由分說,感興趣的可以看日劇《坡道上的家》。
在西方,公婆的情況比日本更甚,也不帶孩子。孩子怎麼辦?除了全職奶爸和全職媽媽以外,還可以有保姆和3個月就能上託兒所的選項。阿方索卡隆影片《羅馬》摘得上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正能說明在西方人眼裡,保姆之於童年的意義。
三分離衛生間
日式三分離衛生間,是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的互不幹擾,但僅限於一對父母+小孩的情況。不適合兩對夫妻+小孩的情況。
日本的三分離設計的初衷,也並非為了解決老中小三代的「如廁衝突」問題。
更多是因為對沐浴文化認可,認為應該剝離「如廁」這一事情,我見到過的很多日本三分離案例,都是馬桶間,直接就沒有跟浴室在一個區域,並非只有國內常見的擠在一起的三分離。
最後,告訴你一個悲傷的事情,我預估80%以上的國內住宅戶型,都不適合做三分離。因為三分離實際需要的面積挺大的,你看下圖是日本minastay的50平米公寓,衛浴面積比臥室大。國內可都是小衛生間哦。
衣櫃侷促
我們家,現在住的房子,使用面積有110多平,按理說,算是不小了,但是主臥在放下一個六門的衣櫃之後,於床留下的過道只剩60公分,非常侷促。
而更讓人糟心的是,我和老婆兩個人加上小桂林的衣服。六門的衣櫃,根本無法放得下。甚至需要再拿出一個臥室,專門用來放衣服。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看房的時候,專程討論過,老婆希望能有一個衣帽間。
但是主臥+衣帽間+衛生間,這樣的房子,一般都在150平米以上,又超了預算。
幾經商討下,我與老婆,明確了一個目標,一定要兩個衛生間的房子,如果未來小桂林長大了,父母不跟我們一起住了,我們就把多出的一個衛生間改造成衣帽間。
如果主衛空間寬裕,還可以如下圖將衣帽間與衛生間相結合。
綜上三點,我想這可能也是多數人「認定」兩個衛生間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