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企業遠赴甘孜州貧困地區開展就業扶貧

2020-12-08 大洋網


記者今天從清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清遠組織多家企業遠赴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就業扶貧,提供200多個崗位幫扶就業。

「三區三州」是中國最大的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戰中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加強東西部勞務扶貧協作,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在省人社廳統籌安排下,清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織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卡諾亞家居有限公司、廣東中駿森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3家企業於7月10日、12日組團遠赴甘孜州巴塘縣、白玉縣開展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活動。


"三區三州"之一的甘孜州屬青藏高原地區,開展招聘活動要克服高原缺氧、道路惡劣等困難。此次招聘活動旨在扶持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婦女、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和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為企業選聘人才搭建平臺,將企業所需崗位送到甘孜地區群眾的"家門口"。清遠市企業本次共提供崗位200多個,根據當地務工人員特點,崗位學歷技術門檻合適,大多包含食宿補貼,部分甚至免費提供食宿,待遇較為優厚。招聘會現場,清遠企業展位前人頭攢動,氛圍熱烈,企業代表積極介紹崗位需求,求職者踴躍填寫求職信息。據統計,兩場招聘活動共達成來清就業意向162人,後續甘孜州人社局將集中組織當地勞動力赴粵就業。


下一步,清遠市人社部門將繼續引導更多轄區優質企業參與扶貧協作,做好貧困勞動力在清就業期間的各項跟蹤服務和權益保障工作,幫助異地務工人員穩定就業、融入發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曹菁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曹菁

通訊員:清遠人社宣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

相關焦點

  • 河南就業創業扶貧為貧困勞動力...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申華)「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9月22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河南省「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就業創業扶貧專場,介紹河南省就業創業扶貧行動開展情況,並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甘孜州玉科鎮扶貧幹部趙雲:扶貧工作是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
    扶貧工作對我來說是一次鍛鍊,把我的專業知識能力運用到實踐中去,真正幫到了貧困群眾,取得了脫貧成果,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也讓我的人生更有價值。」甘孜州道孚縣玉科鎮扶貧幹部趙雲這樣說道。回想起剛接到駐村扶貧工作時的心情,趙雲說:「我從2016年起就參與省上的脫貧檢查,對脫貧工作有很多體會。一直希望有機會真正去駐村扶貧,發揮自己所長,為脫貧攻堅做出一份貢獻。」  記得剛到玉科鎮興島科村上任的第一天,趙雲就因舟車勞頓疲憊不堪。玉科鎮是我國的一個深度貧困鄉鎮,位於高原深處,平均海拔3715米,平均氣溫3.9℃。
  • 紅河州總工會到屏邊縣開展工會工作和貧困地區調研
    紅河州總工會到屏邊縣開展工會工作和貧困地區調研 2020-12-13 18: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利歐集團浙江泵業有限公司成為全國就業扶貧基地
    記者日前從溫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全國工商聯、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前些時候公布全國第二批就業扶貧基地名單,溫嶺市的利歐集團浙江泵業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就業扶貧基地是吸納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的重要載體。
  • 補短板 強能力 提水平——人社部印發《關於加強貧困地區基層就業...
    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是人社部門開展工作、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是深入實施人社扶貧、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支撐。2010年至2016年,人社部實施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中央財政補助中西部25個省份建設了1500多個縣級、5500多個鄉鎮級公共服務平臺,其中覆蓋了78%的國家級貧困縣,有力地改善了中西部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基層公共服務條件。
  • 高臺:讓就業扶貧資金落到實處
    通訊員 方惠琴   近日,高臺人社局多措並舉,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宣傳渠道,持續加大人社扶貧政策宣講解讀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把人社扶貧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到位,取得了顯著成效
  • 教育扶貧攻堅克難:義務教育有保障 阻斷貧困靠知識
    義務教育有保障 阻斷貧困靠知識(深聚焦·教育扶貧攻堅克難①)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教育既是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也是斬斷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近年來,我國教育扶貧成效顯著,「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工作紮實推進,「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成為可能。  教育周刊今起推出「教育扶貧攻堅克難」系列策劃,敬請關注。
  • 五河縣精準發力確保貧困人口穩就業_蚌埠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五河縣通過就業扶貧「四舉措」精準發力,全力確保全縣貧困人口就業形勢穩定。崗位開發助就業。大力開發設置公益崗位3031個,確保扶貧公益崗位就業託底作用政策措施落實生效。
  • 文旅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其中,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目前,在國家級貧困縣共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這些工坊為當地的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資料圖:甘肅山丹縣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楊豔敏 攝國新辦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文化和旅遊助力脫貧攻堅情況,並答記者問。
  • 白銀靖遠縣念好「四字訣」做好就業扶貧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市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就業若干措施,先後召開就業扶貧工作推進會、重點項目企業吸納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動員會等會議5次,學習貫徹中央及省市就業扶貧安排部署會議精神,吃透省上《關于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關於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安全勞務輸轉的通知》《關於落實防疫期間貧困勞動力輸轉補貼及縣內經營主體吸納勞動力就業獎補的通知》《落實疫情防控期間就業工作政策措施清單
  • 長沙鋪排產業扶貧項目595個,新建就業扶貧...
    記者今日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唱好產業扶貧「重頭戲」,今年以來,長沙共鋪排產業扶貧項目595個,確保了有產業發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戶至少參與1個產業扶貧項目。貧困戶家門口就業,全市新建就業扶貧車間56家,增設1200多個公益性崗位,零就業貧困家庭實現動態清零。消費扶貧放大招,今年全市預計投放12000個消費扶貧智能櫃,已先行在天心區青園街道試點投放200臺。
  • 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截至5月底河北邢臺44118名貧困勞動力實現...
    通訊員呂會傑)截至5月底,河北省邢臺市藉助扶貧車間吸納、創業帶動就業、有組織勞務輸出、扶貧專崗安置等渠道,幫助貧困勞動力實現就業44118人,為省定全年就業扶貧目標任務的294.76%。邢臺市制定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印發2020年就業扶貧工作重點任務及責任分工的通知》《關於強化疫情期間就業扶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多個穩就業、保就業政策文件,對就業扶貧施行4個「優先」:即舉辦線上招聘幫扶活動,優先服務貧困勞動力儘快就業;啟動用工調度保障機制,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加大勞務輸出範圍,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優先安置貧困勞動力兜底就業
  • 都勻:拳拳出招,就業扶貧顯成效
    近年來,都勻市堅持把就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首要任務,緊緊圍繞中央、省、州、市脫貧攻堅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以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為抓手,進一步整合資源,全力加強貧困勞動力全員培訓,深入推進勞務協作新模式,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全面增強就業服務功能,不斷加大就業困難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援助工作力度,「拳拳出招」促進勞務就業扶貧顯成效。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文化和旅遊部:已在國家級貧困縣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近1000家
    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負責人王晨陽表示,文化和旅遊部在推動非遺助力精準扶貧工作當中,主要採取了推動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的建設、培養帶頭人、推進產品銷售、加強宣傳推廣等四個方面的舉措。第一,支持各地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增強貧困地區的傳承發展能力。
  • 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 實施精準技能培訓 促進貧困人員就業
    貧困人員就業是脫貧攻堅的突破口。近日,臨沂市河東區鄭旺鎮在區人社局的指導下開展了貧困人員技能培訓,助力脫貧攻堅。此次培訓共有156名有技能培訓要求的貧困人員參加。 在此次培訓前,鄭旺鎮開展詳細調查摸底,明確了就業技能培訓底數和重點。指定專人負責貧困家庭技能培訓工作,制定了就業精準扶貧(職業技能培訓)意向摸底調查表,按照一戶一表、逐人登記的方式,深入扶貧戶家中,切實摸清扶貧對象培訓的真實意願。 根據摸底情況,圍繞市場需求,召集河東區農廣校和臨沂新東方烹飪學校對貧困人員進行了培訓。
  • 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召開 林鐸唐仁健陳志剛李忠...
    林鐸強調,要緊緊扭住「確保脫貧」「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問題」的脫貧目標和要求,採取有效措施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務工,拉開架勢發展扶貧產業,加大力度挖掘消費扶貧潛力,紮實開展「3+1」衝刺清零後續行動和「5+1」專項提升行動,堅決打好絕對貧困殲滅戰。要積極主動協調各方幫扶力量,拓展合作空間和領域,做細做實服務對接工作,確保扶貧協作項目早落地、早見效。
  • ​ 蘭考縣蘭陽街道辦多舉措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戰成果,蘭考縣蘭陽街道辦多措並舉,精準幫扶,因戶施策,為轄區內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提供強力保障。該街道底數澄清突出「準」字,組織扶貧辦通過國家、省扶貧信息平臺對1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65歲以下勞動力信息進行匯總,由幫扶責任人、駐村工作隊員根據系統底數逐戶進行摸排,核實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按學歷、年齡進行分類建檔。
  • 安徽就業扶貧車間達947個:「種」下一個產業 帶活一片鄉村
    池河鎮扶貧工作站站長舍明告訴記者,該鎮以扶貧車間建設為抓手,加快農村產業布局。2016年以來,該鎮整合扶貧資金,投資建設了2個扶貧車間和12棟生豬養殖基地,今年預計可以帶動50多人就近就業,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0萬元以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接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貧困地區走向全面振興。
  • 砥礪五載 穿越貧困!看貴州民族地區「減貧成績單」
    貴州民族地區砥礪五載,穿越貧困, 交出這份「脫貧答卷」——貴州,是昔日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十八大以來,貴州累計脫貧923萬人,每年減貧100萬人以上,減貧人數全國第一。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是脫貧攻堅中較為龐大的貧困主體,貴州各民族群眾如何戰天鬥地,順利摘掉深度貧困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