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口碑低於第一部的評分,在同檔期內又低於《新古墓麗影》,但票房卻基本是3月進口大片最高的一部。
可能很多人看出來了,《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和《環太平洋》一相比,有一些中國特供的元素。比如請了景甜和張晉,景甜在電影裡全程普通話,還教劇中的小弟要學中文; 張晉也成為一個領導,有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份量。和以往好萊塢大片中國演員只是去打醬油相比,這次中國演員可以說佔有重要分量。
在第二部口碑全線撲街的同時,能在中國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效應,我想跟中國特供元素還是有關的,儘管對於很多資深的影迷來說,它只是槽點。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雖然加入了中國演員,而且還是主要角色之一。但是在機甲看點上,卻沒有加入中國設計。《環太平洋》第一部裡邊還有中國元素的機甲,動作打鬥設計具有中國功夫的痕跡。
第二部裡邊完全像是一個狗尾續貂的山寨續作,考慮到《環太平洋》第一部中國貢獻了1/4的票房,第二部儘管是原班製作人馬,看看裡面中國小鮮肉,臺詞多,特寫也多,要知道,吳亦凡在《千星之城》中才幾個鏡頭啊!張晉和景甜這兩位戲份也相當多,通篇的漢語、中文和中國演員,無不昭示著此片的「甲方」是誰?中國的公司才是這部電影的甲方。
當然,看到好萊塢電影從中國產品植入到中國投資/演員露臉,整體還是進步的。至於演員的演技,我覺得在這種打怪獸的商業片裡面,只要不是完全沒有演員素養,一般都能駕馭角色。景甜杏眼圓睜的時候,你是能感覺到她滿滿的怒氣。
演員和投資方的問題我覺得也就這樣了。中國資本影響好萊塢也是大勢所趨。但是劇情方面,咱們不得不吐槽一下。
託羅執導的《環太平洋》第一部細節滿滿,無論是打鬥的設計,還是人物與機甲的關係,都非常符合邏輯。第二部這些細節基本上都不見了。基本上第一部的優點都沒有繼承下來,比如:機器人大戰怪獸時熱血的配樂、男主痛揍愣頭青時的爽快、愣頭青和老爹端著信號槍去和怪獸拼命的無奈與責任、元帥和麻子訣別時的感動;不好的東西倒是發揚光大了,邏輯上的各種硬傷,男主和男配到底是啥關係?還有那個修機甲的妹子,你是專情一個還是想黑白通吃?
也有很多第一次看《環太平洋》的觀眾,覺得片子很燃,實際相比第一部,只不過是多增加了幾個機甲,增加了些樓房的爆破戲,如果無腦的轟炸就能被稱之為燃的話,幹嘛還要故事內部的邏輯呢?
電影是藝術中的藝術,就拿第一部的美術細節來說,中國的機甲Crimson Typhoon主打紅色,機甲上面還有類似中國文字一類的彩釉。它的特點是靈活迅捷,對敵動作上有點像中國功夫。這樣的細節在第二部沒有了。
還有俄羅斯的機甲Cherno Alpha,笨拙兇悍,像一隻大熊,作戰時全靠鐵拳,力大威猛,和我們印象中的俄國人很相似。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中的機甲設計,已經沒有任何理念上的創意,全變成批量生產,唯一能區分的就是胖瘦。
放棄了細節,就意味著放棄了審美,和第一部相比,第二部可以用粗製濫造來形容。這些是多增加幾個爆破場景沒法相比的。還有一些細節上也突顯出《環太平洋2》的不用心,比如東京之戰中,沒有有趣的劇情轉折倒也罷了。打怪獸居然用的有機槍,我整個人都有些凌亂,想不明白為什麼等離子炮的時代還用機槍,如此落後的武器難道不應該是現代戰爭才該有的武器嗎?用機關槍去打未來的科技戰爭不是很傻嗎??出現這麼傻的設定難道不是因為劇本沒有用心嗎???
當然,儘管《環太平洋:雷霆再起》在細節和整體劇情上都不如第一部,但是上映四天票房已經達到了4億,《新古墓麗影》上映11天才達到這個成績。從市場反應來說《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依舊是成功的。市場上一旦獲得成功,那麼就有可能拍第三部,希望那個時候託羅大師可以重新執掌第三部,拯救第二部帶來的品質危機。
在這裡特別說明一下,中國的電影市場日趨繁榮,註定會成為好萊塢影片最大的亞洲消費市場,如果一味都被好萊塢影片的轟炸效果所蒙蔽,他們就會製造出更加粗製濫造的電影作品。所以只有提高審美,我們才可能看到品質過硬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