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悲劇發生,可有多少家長敢不讓孩子累呢?
「活得太累」「只想多』睡』一會兒」……12月15日一個悲劇在四川發生,孩子的遺言有對父母的控訴,也有對現狀的無奈,小小年紀承受著來自父母、老師、同學各方面的壓力。
這個孩子活在恐懼與絕望之中,找不到活下去的動力與希望,是一個巨大的悲劇,但真能撼動父母心中對孩子未來的期盼嗎?
現在,父母真不知道自己孩子很累嗎?但因為內捲化,也絲毫不敢放鬆對孩子的要求,有太多的父母相信這句話,「寧願孩子吃學習的苦,也不要未來被生活毒打。」
所以,從早教到幼兒園小學初中乃至高中,每一步都拼盡全力去託舉孩子,希望他們能夠努力最終能夠躍升階層,而不是被割的韭菜。
我身邊一個6歲的小朋友,從3歲開始就開啟了除了周日休息每天都有興趣班的日子,英語、鋼琴、繪畫、滑板、圍棋、跳舞……
當我感慨一個孩子的日程都比大人累時,孩子的家長卻表示還留了周日陪孩子出去玩耍,已經不錯了,不是全年無休。
而且孩子是真的喜歡學,所以表現還不錯,英語口語表達被培訓老師認可,美式發音打的基礎不錯。
朋友的孩子並未覺得難受,因為她選的這些興趣培養,看重老師都教學方法,她們對孩子的鼓勵是把這個項目玩下去。
的確,有些孩子是能夠接受不斷吸收新鮮事物的充實感,但如果有些孩子不行呢?
我們希望孩子未來變好,但如果忽略了孩子的承受力,高估了孩子的抗壓力,正如墜樓孩子所言,父母希望孩子像成年人一樣懂事,卻忘了他還是個孩子。
我們一邊嘴上說著接受孩子的平庸,一邊卻當著推手希望把他們推上人生巔峰了。我們有多少父母會把這個孩子以生命為代價發出震耳欲聾的提醒,當成偶然的個例,而繼續不悔改的讓孩子死命奔跑,不容喘息?
真心的希望,家長們不要以犧牲孩子的現在去謀求一個虛幻的未來,孩子的身心健康遠比他們是否是學霸更重要!
學霸娃固然可喜,但不是學霸娃,我們作為家長更應該幫助孩子去發掘他們的能力,那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從來不是一句虛話,相比讓讓孩子在錯誤的路上盲目努力,不如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光亮,發光發熱。
我是曼陀,歡迎關注@曼陀說育兒,育兒路上的那些坑,我們一起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