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暨「2019潘紹棠...

2021-01-20 網易

  

  

  1月8下午,「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暨「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頒獎,此次展覽同期展示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獲獎者的代表作,展覽地點為雕塑系通道畫廊及樓內公共空間。

  

  「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至今已是第六屆,旨在鼓勵雕塑創作創新精神,同時建立長久的學術交流平臺。特邀嘉賓版畫系主任王華祥、壁畫系主任唐暉、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油畫系教授劉曉東、造型學院基礎部主任張路江,潘紹棠先生之子、廣州蔭遠雕塑壁畫藝術研究有限公司總裁潘映雪,以及雕塑系主任呂品昌、副主任張偉、各工作室主任周思旻、王偉、陳科、於凡、曹暉、胡泉純對作品進行了評審。

  

  本年度共收到自薦作品138件,由於展示空間有限,評委選出了56 件作品入圍本屆展覽,經過複評,「我的2019」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評審組共評出年度最佳作品獎6名,入圍優秀作品獎18名。這些作品展現了同學們在雕塑形式、語言、材料方面的探索心得,學生們潛心於雕塑技藝,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基礎。

  

  通過不斷的調整嘗試,讓作品的力量充分詮釋。徐藝華同學稱:「作品得以呈現出來,離不開老師和同學們對我的幫助,從組裝作品到拍攝視頻都至少需要兩三個人的幫助才能完成。創作過程中,在面對易爆的氣球和韌性很強的竹子時,其實也是在挑戰我自己心理的極限,而恰恰是在一次又一次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反覆地調整和完善,才使得作品在緊張的關係下爆發出能量。「

  「在創作過程中要不斷的思考,怎樣能讓作品的邏輯更完善。」黑強同學介紹:「駐地創作《地井》讓我收穫最多的是創作方法,我初步的了解到在公共空間當中我們需要思考以怎樣的方式恰當的介入空間,對場地的特性要有系統且深入的研究。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感受結合理性的分析,不斷的尋找作品的切入點,轉換點。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具體的製作,要結合實際情況,讓作品儘可能落地。這件作品是我思考創作方法的起點,在今後的學習中還要持續提升知識儲備,多實踐,多製作,不斷進步!」

  參展作品既有課上作業也有課外創作,把創作思維和實踐作為一個日常性的工作,「我的2019 」,它鼓勵每一位雕塑系的學生呈現自己在這一年中錘鍊的作品,表達自己在這一年中的體悟。通過這樣的展覽可以活躍創作氣氛,激發同學們發現問題,不斷思考,勤於創作。展覽是一個常態化的學術交流平臺,將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以及創作的主動自覺。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月16日。

  

  

  

  1月8日下午,「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暨「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多媒體教室舉行,宣傳部部長秦建平、學生工作部部長郭麗、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孫偉、潘紹棠先生之子——廣州蔭遠雕塑壁畫藝術研究有限公司總裁潘映雪、雕塑系主任呂品昌、副主任張偉及各工作室主任出席儀式。雕塑系副主任孫璐主持頒獎儀式。

  
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致辭

  呂品昌教授在講話中稱,「我的2019「雕塑系年度創作展及「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是雕塑系的「年度大戲」,學校各部門領導對活動給予大力支持,造型學院各系專家參與評審,他們用更加開闊的眼光對作品進行綜合評判。這兩項活動對雕塑系的學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雕塑系近來獲得「北京高校育人團隊」稱號,中央美院雕塑學科入圍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名單,這些榮譽的取得和雕塑系鼓勵創作、培養新型人才有關。今年的參展作品更加精緻完整,體現了雕塑系不同方向的學術面貌,展現出同學們在學術上的思考。潘紹棠先生對中央美院雕塑系給予大力支持,每年拿出資金對優秀學生和貧困學生資助,對於雕塑系的教學和人才培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感謝支持雕塑系的美院同行,感謝為年度創作展和「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展覽付出的所有人,對獲得獎項的同學表示熱烈祝賀!

  
造型學院版畫系主任王華祥教授致辭

  王華祥教授稱,「我的2019「雕塑系年度創作展是雕塑系的一個品牌展覽,雕塑系主任作為帶頭人付出很多精力,從內心感到欽佩,雕塑系集體凝聚力強。每次來不只是評獎,其實也是來學習,期待今年的學生會有什麼樣的新作,每次都有特別突出讓人過目不忘的作品,在美院當老師最大的幸福在於學生,每年都會被新的作品所刺激,得到啟發和激勵。另外雕塑系的教學很穩定,每個工作室的教學一直秉承傳統,如何建立一個體系,雕塑系做了特別有效的示範和探索。雕塑系的成果是瓜熟蒂落,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造型學院基礎部主任張路江教授致辭

  張路江教授稱,展覽體現一年來雕塑系的教學成果,更重要的是為年輕人成長提供一個平臺。在造型學院的各類獎項中很多是機構贊助,只有「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是老先生資助,代表了央美傳承的精神。評獎是造型學科專家、雕塑系各工作室主任共同參與,代表造型學科中的理念,也啟示今天如何引導學生從基礎步入社會。「藝術」中的「藝」是手藝,「術」是算術,不斷經營自己的思路。如何去突破今天現有的雕塑語言和材料,在原有的雕塑學科中有所推進?什麼是新時代?什麼能夠代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藝術形態?在雕塑系進行的一系列的教學評獎中,這個答案都將在未來中實現。

  
雕塑系副主任張偉教授宣讀獲獎名單


雕塑系副主任孫璐教授主持開幕式


  嘉賓為「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獲獎同學頒獎

  

  年度最佳作品獎:徐藝華、王雲鵬、任子凝、李泉穎、徐聖倫、黑強

  入圍優秀作品獎:陳昭辰、畢成、王寶良、宋文皓、鄒達聞、謝書涵、張時飛、郭趙宗、王欽正、呂明嶽、陳璐、朱仲魚、羅永翀、梁宗耀、徐文翎、趙一嬌、陳揚、劉

  「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至今已是第七屆,為促進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學風建設,鼓勵學術研究、熱愛集體、熱心公益的精神,同時搭建支持貧困學生的平臺,雕塑系與我國著名老一輩雕塑家、教育家潘紹棠先生合作,設立「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獎學金設「優秀學生獎」與「助學獎」兩個部分。

  

  

  嘉賓為「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獲獎同學頒獎


  呂品昌教授為潘紹棠先生之子潘映雪先生頒發感謝證書、學生籤名海報

  

  優秀學生獎:李佩浩、郭龑鵬、張明、鄭美贏、汪加興、張誠麒、黃勇鑫

  助學獎:吳鶴羽、瑪麗婭、李智妍、楊瀾宇、許飛翔、南炫佑、高健、金雨蓓、李泳虹、劉祥琪、呂世豪、何國威、溫馨、張振鈺

  | 「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獲獎作品

  年度最佳作品獎


  徐藝華《緊張關係》 竹子、氣球、鋼板


  王雲鵬《Healthy Life》捲筒紙、畫布、畫框、現成品、照片


  任子凝《態》不鏽鋼,機械


  李泉穎《逆流》石膏


  徐聖倫《浮雕雙人體》石膏


  黑強《地 井》展板+模型沙盤

  入圍優秀作品獎

  

  陳昭辰《曹植有天晚上做了個夢》陶瓷、可動機械


  畢成《秋季考察論文》尺寸可變


  王寶良《草刺》 絲瓜絡


  宋文皓《三個和尚》石膏


  鄒達聞《小無相功》木


  謝書涵《大手練習》海綿


  張時飛《致螻蟻》樹脂著色


  郭趙宗《繪山河.靳之林先生像》樹脂,木


  王欽正《手》泥


  呂明嶽《食用器》大漆


  陳璐《祈望》樹脂


  朱仲魚《童年、孤獨、愛和希望》瓷、木、馬達、羊毛動態裝置


  羅永翀《漫行》漢白玉、黑花崗


  梁宗耀《戳、拉、壓》琉璃、木


  徐文翎《凡人歌》陶瓷、機械裝置


  趙一嬌《無毛貓》香樟木


  陳揚《裡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竹子、凸透鏡、白石子


  劉 《「第一產業」》系列 鑄銅貼金

  文/孫潔

  圖/李志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水落石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教學研究展
    2020年8月30日,「水落石出——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教學研究展」在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開幕。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主辦,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雕塑系、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中央美術學院陶溪川美術館承辦。此次展覽由中央美院造型學院副院長、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擔任學術主持,雕塑系第三工作室主任於凡及梁碩、張一擔任策展人。
  • 【2019學院的精神】中國美術學院參展研究生——陳飛鵬
    為推進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由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西安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
  • 美術研究|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趙嶽作品欣賞
    參展經歷2020年「ARTCLOUD中國SAP藝術大獎展」2019年「第十三屆全國美展」2019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第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2019年「青衿計劃2019」2019年 「學院的精神·視界」——十大美術學院研究生優秀作品展2019年 「時代·新像——2019全國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研究生中國畫學科作品暨論壇
  • 著名油畫家潘世勳向中央美術學院捐贈100件優秀作品!
    潘世勳、蔣採蘋夫婦,中央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高洪、副院長蘇新平,基金會辦公室主任陸英明,油畫系副主任石煜,美術館副館長高高,以及美術館、油畫系、基金會代表出席捐贈儀式。捐贈儀式由基金會副理事長孫偉主持。他表示,潘世勳先生在中央美術學院從教六十餘載,是中央美術學院乃至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重要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
  • 丨中央美術學院日本駐地實踐展開展
    因為疫情的發生,引發了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討論,也因為疫情居家辦公,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反而更充分了,駐地團隊線上線下,大群小群,反覆碰撞、交流駐地實踐的體會與創作,歷時近一年,駐地成果匯報展終於得以呈現。2020年10月23日,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家日本駐地實踐展在三裡屯田地藝術中心開展。
  • 2019(中國·寧波)杭州灣新區第三屆國際公共藝術邀請展小稿展暨...
    研討會現場2020年12月18日,「夢無界」——2019(中國·寧波)杭州灣新區第三屆國際公共藝術邀請展小稿展暨研討會在浙江省寧波杭州灣新區舉行。,於今日在杭州灣新區展覽現場迎來參展作品的小稿展開幕暨創作研討會。
  •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12月8日,「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這次學院雕塑展以「東西南北中」為主題,展出來自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是東西南北中雕塑藝術風格的一次交流與融合。
  • 美術觀察|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版畫系:倪政鵬
    2016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第六工作室,獲學士學位;同年保送中央美院碩士研究生,2020年6月獲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北京T3國際藝術區。公共收藏:中國版畫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基礎部;福建省美術館;北京市總工會;深圳畫院。
  • 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金秋亮相壹美美術館
    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40餘位雕塑藝術家所創作的60餘件雕塑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2月6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更是從建系伊始就攜帶著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強大基因,在中國雕塑教育領域獨樹一幟。」廣州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院長、教授陳克說,在傳統與現代,藝術與科學,東方與西方等維度的共同交織與碰撞中,清華雕塑向我們呈現出了充滿張力與可能性的多彩面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雕塑系主任董書兵說,這次展覽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交流機會,這對學生來講是一堂非常好的課程。
  • 圖:中央美術學院展示陶藝作品
    首頁>>新聞大觀>>滾動新聞>>新聞報導 圖:中央美術學院展示陶藝作品
  • 我在天生路2號追星 | 2019-2020學年度優秀本科生標兵
    美術學院雕塑系2017級本科生;獲2次國家獎學金和1次國家勵志獎學金;獲評西南大學2019-2020學年度;優秀學生標兵暨特等獎學金;獨立手繪設計作品被全國新課標教材收錄為課程插圖;雕塑作品《生命》被北碚博物館珍藏;疫情期間義務創作的作品被人民日報和重慶新聞宣傳和展示
  • 中央美術學院院藏百幅作品展將在武夷學院展出
    「風華正茂」----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藏(1951-2017)百幅作品展將在武夷學院展出十一月,初冬的武夷山,仍是秋意盎然。「風華正茂」——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院藏(1951-2017)百幅素描作品展將在武夷學院展出。
  • 「中國設計力量」——設計師美術作品展暨「金秋器韻」——金絲楠藝術品鑑展
    參與第三屆廣東省中國畫創作暨雁蕩山寫生研修,參加中日書畫美術交流展作品獲得優秀獎。      1992年合夥建立設計工作室(南方室內設計事務所)參與及完成多項國內重點室內裝飾項目,部分項目獲取行業設計大獎。       生於1971年,1992年,畢業於廣州大學建工系。
  •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國畫、油畫、版畫、雕塑藝術作品
    魯迅美術學院學生20世紀七八十年代創作作品(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生活氣息。 孫玉敏國畫人物藝術作品:天天向上(國畫系1977級) 魯迅美術學院,是中國八大美術學院之一,學院現有瀋陽和大連兩大校區。
  • 中央美術學院「虛擬策展實驗項目」 獲評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
    北京市教委認定結果公示「虛擬策展實驗項目」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實驗室主任餘丁擔任項目負責人,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辦公室主任、實驗室副主任康俐組成核心團隊
  • 『雕塑頭條』柳青丨遐·覽——第12屆中韓雕塑交流展
    疫情給人員往來帶來不便,但不能阻斷中韓雕塑藝術的交流。線上展是永不落幕的展覽形式,這是 12 年來第一次將展覽進行數位化的嘗試。廣州美術學院是中國雕塑教育的核心院校之一,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在數位化應用與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不僅可以保證線上展技術上的完美呈現,提高交流展的學術影響力,亦更能增添中韓兩國雕塑家的友誼。
  • 2019上海油畫雕塑院年度展開展 5月15日面向社會開放
    由上海油畫雕塑院主辦的「2019上海油畫雕塑院年度展」即將於2020年5月15日面向社會開放,展期為5月15日至6月30日。每年一度的上海油畫雕塑院年度展,是一個展示油雕院年度創作與研究的常規展。「年度創作與研究課題」是油畫創作室、雕塑創作室和理論研究室的創作與理論研究人員,按年度各自創作與理論研究課題項目,為產生具有原創性與創新性的作品和理論研究成果所進行的實踐與探索。年度展旨在發揚學術民主,倡導不同的學術觀點、方法以及對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表達,以期進一步推動藝術內容、觀念、風格、流派之間的交流和切磋,促進藝術創作與研究的健康、良性發展。
  • 焦洋、陳卓獲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
    「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獲獎教師陳卓、焦洋作品展於中央美術學院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會長範迪安在致辭中表示,通過兩屆「靳尚誼青年教師創作獎」的落地實施,學校和各院系已愈發看重該獎項的文化意義、時代意義和學術意義。
  • 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2019-2020學年度學生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11月17日下午,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在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2019-2020學年度學生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
  • 美育工作坊:「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 策展人導覽-中新社上海
    」策展人馬琳21日為18級美術史論的20餘位學生進行專場導覽活動。  該展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這次策展人導覽活動貫徹「展廳是最好的課堂」這一理念,邀請學生從課堂走入美術館,了解學院雕塑的發展現狀和特徵,讓課堂、美育和展覽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