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下午,「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暨「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頒獎,此次展覽同期展示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獲獎者的代表作,展覽地點為雕塑系通道畫廊及樓內公共空間。
「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至今已是第六屆,旨在鼓勵雕塑創作創新精神,同時建立長久的學術交流平臺。特邀嘉賓版畫系主任王華祥、壁畫系主任唐暉、中央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油畫系教授劉曉東、造型學院基礎部主任張路江,潘紹棠先生之子、廣州蔭遠雕塑壁畫藝術研究有限公司總裁潘映雪,以及雕塑系主任呂品昌、副主任張偉、各工作室主任周思旻、王偉、陳科、於凡、曹暉、胡泉純對作品進行了評審。
本年度共收到自薦作品138件,由於展示空間有限,評委選出了56 件作品入圍本屆展覽,經過複評,「我的2019」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評審組共評出年度最佳作品獎6名,入圍優秀作品獎18名。這些作品展現了同學們在雕塑形式、語言、材料方面的探索心得,學生們潛心於雕塑技藝,打下了堅實的造型基礎。
通過不斷的調整嘗試,讓作品的力量充分詮釋。徐藝華同學稱:「作品得以呈現出來,離不開老師和同學們對我的幫助,從組裝作品到拍攝視頻都至少需要兩三個人的幫助才能完成。創作過程中,在面對易爆的氣球和韌性很強的竹子時,其實也是在挑戰我自己心理的極限,而恰恰是在一次又一次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反覆地調整和完善,才使得作品在緊張的關係下爆發出能量。「
「在創作過程中要不斷的思考,怎樣能讓作品的邏輯更完善。」黑強同學介紹:「駐地創作《地井》讓我收穫最多的是創作方法,我初步的了解到在公共空間當中我們需要思考以怎樣的方式恰當的介入空間,對場地的特性要有系統且深入的研究。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感受結合理性的分析,不斷的尋找作品的切入點,轉換點。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具體的製作,要結合實際情況,讓作品儘可能落地。這件作品是我思考創作方法的起點,在今後的學習中還要持續提升知識儲備,多實踐,多製作,不斷進步!」
參展作品既有課上作業也有課外創作,把創作思維和實踐作為一個日常性的工作,「我的2019 」,它鼓勵每一位雕塑系的學生呈現自己在這一年中錘鍊的作品,表達自己在這一年中的體悟。通過這樣的展覽可以活躍創作氣氛,激發同學們發現問題,不斷思考,勤於創作。展覽是一個常態化的學術交流平臺,將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以及創作的主動自覺。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月16日。
1月8日下午,「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暨「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多媒體教室舉行,宣傳部部長秦建平、學生工作部部長郭麗、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孫偉、潘紹棠先生之子——廣州蔭遠雕塑壁畫藝術研究有限公司總裁潘映雪、雕塑系主任呂品昌、副主任張偉及各工作室主任出席儀式。雕塑系副主任孫璐主持頒獎儀式。
雕塑系主任呂品昌教授致辭
呂品昌教授在講話中稱,「我的2019「雕塑系年度創作展及「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是雕塑系的「年度大戲」,學校各部門領導對活動給予大力支持,造型學院各系專家參與評審,他們用更加開闊的眼光對作品進行綜合評判。這兩項活動對雕塑系的學術發展和人才培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雕塑系近來獲得「北京高校育人團隊」稱號,中央美院雕塑學科入圍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名單,這些榮譽的取得和雕塑系鼓勵創作、培養新型人才有關。今年的參展作品更加精緻完整,體現了雕塑系不同方向的學術面貌,展現出同學們在學術上的思考。潘紹棠先生對中央美院雕塑系給予大力支持,每年拿出資金對優秀學生和貧困學生資助,對於雕塑系的教學和人才培養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感謝支持雕塑系的美院同行,感謝為年度創作展和「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展覽付出的所有人,對獲得獎項的同學表示熱烈祝賀!
造型學院版畫系主任王華祥教授致辭
王華祥教授稱,「我的2019「雕塑系年度創作展是雕塑系的一個品牌展覽,雕塑系主任作為帶頭人付出很多精力,從內心感到欽佩,雕塑系集體凝聚力強。每次來不只是評獎,其實也是來學習,期待今年的學生會有什麼樣的新作,每次都有特別突出讓人過目不忘的作品,在美院當老師最大的幸福在於學生,每年都會被新的作品所刺激,得到啟發和激勵。另外雕塑系的教學很穩定,每個工作室的教學一直秉承傳統,如何建立一個體系,雕塑系做了特別有效的示範和探索。雕塑系的成果是瓜熟蒂落,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造型學院基礎部主任張路江教授致辭
張路江教授稱,展覽體現一年來雕塑系的教學成果,更重要的是為年輕人成長提供一個平臺。在造型學院的各類獎項中很多是機構贊助,只有「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是老先生資助,代表了央美傳承的精神。評獎是造型學科專家、雕塑系各工作室主任共同參與,代表造型學科中的理念,也啟示今天如何引導學生從基礎步入社會。「藝術」中的「藝」是手藝,「術」是算術,不斷經營自己的思路。如何去突破今天現有的雕塑語言和材料,在原有的雕塑學科中有所推進?什麼是新時代?什麼能夠代表未來社會發展中的藝術形態?在雕塑系進行的一系列的教學評獎中,這個答案都將在未來中實現。
雕塑系副主任張偉教授宣讀獲獎名單
雕塑系副主任孫璐教授主持開幕式
嘉賓為「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獲獎同學頒獎
年度最佳作品獎:徐藝華、王雲鵬、任子凝、李泉穎、徐聖倫、黑強
入圍優秀作品獎:陳昭辰、畢成、王寶良、宋文皓、鄒達聞、謝書涵、張時飛、郭趙宗、王欽正、呂明嶽、陳璐、朱仲魚、羅永翀、梁宗耀、徐文翎、趙一嬌、陳揚、劉
「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至今已是第七屆,為促進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學風建設,鼓勵學術研究、熱愛集體、熱心公益的精神,同時搭建支持貧困學生的平臺,雕塑系與我國著名老一輩雕塑家、教育家潘紹棠先生合作,設立「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獎學金設「優秀學生獎」與「助學獎」兩個部分。
嘉賓為「2019潘紹棠雕塑藝術獎學金」獲獎同學頒獎
呂品昌教授為潘紹棠先生之子潘映雪先生頒發感謝證書、學生籤名海報
優秀學生獎:李佩浩、郭龑鵬、張明、鄭美贏、汪加興、張誠麒、黃勇鑫
助學獎:吳鶴羽、瑪麗婭、李智妍、楊瀾宇、許飛翔、南炫佑、高健、金雨蓓、李泳虹、劉祥琪、呂世豪、何國威、溫馨、張振鈺
| 「我的2019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年度學生創作展獲獎作品
年度最佳作品獎
徐藝華《緊張關係》 竹子、氣球、鋼板
王雲鵬《Healthy Life》捲筒紙、畫布、畫框、現成品、照片
任子凝《態》不鏽鋼,機械
李泉穎《逆流》石膏
徐聖倫《浮雕雙人體》石膏
黑強《地 井》展板+模型沙盤
入圍優秀作品獎
陳昭辰《曹植有天晚上做了個夢》陶瓷、可動機械
畢成《秋季考察論文》尺寸可變
王寶良《草刺》 絲瓜絡
宋文皓《三個和尚》石膏
鄒達聞《小無相功》木
謝書涵《大手練習》海綿
張時飛《致螻蟻》樹脂著色
郭趙宗《繪山河.靳之林先生像》樹脂,木
王欽正《手》泥
呂明嶽《食用器》大漆
陳璐《祈望》樹脂
朱仲魚《童年、孤獨、愛和希望》瓷、木、馬達、羊毛動態裝置
羅永翀《漫行》漢白玉、黑花崗
梁宗耀《戳、拉、壓》琉璃、木
徐文翎《凡人歌》陶瓷、機械裝置
趙一嬌《無毛貓》香樟木
陳揚《裡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竹子、凸透鏡、白石子
劉 《「第一產業」》系列 鑄銅貼金
文/孫潔
圖/李志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