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自然風光,我喜歡車水馬龍。你大愛晴天,而我更愛灰色的天空。——《紐約的一個雨天》
美國導演伍迪·艾倫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紐約的一個雨天》,是一部很有深度的電影,雖然只講述了兩天時間的故事。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特別適合在迷惘中堅守自己、在感情裡掙扎的人看,它啟示大家,別擔心,這個世界總有人懂你。
蓋茨比(蒂莫西·柴勒梅德飾演)是一個文藝氣質十分濃厚的年輕人,在母親的安排下,他來到一所大學讀書。在這裡,他遇到了漂亮的艾希莉(艾麗·范寧飾演),並且一見鍾情,兩人很快就確定了關係。
艾希莉接到一個去紐約採訪著名導演羅蘭的機會,高興地手舞足蹈。蓋茨比同樣高興,因為他從小就在紐約長大,一直就想帶女友去紐約看看。就這樣,兩人踏上了去紐約的汽車。
蓋茨比安排好了行程計劃,準備製造一個浪漫的約會。而艾希莉則一直將激情放在採訪導演上面。很快,他們就來到紐約。艾希莉去採訪導演,蓋茨比便在外面等候。兩人商量好,採訪結束後就去博物館看展覽。
然而,女友很快就被導演的風採所吸引,並且在導演的邀請下去看新的電影。就這樣,蓋茨比被放了鴿子,連午餐都沒有一起吃。
艾希莉沉浸在巨大的驚喜中,因為導演說她的名字和自己去世的妻子很相似。就這樣,艾希莉去看電影,而蓋茨比則無聊的漫步街頭。
這時,他遇到了熟人,是一個小導演,片場正好缺人,就讓蓋茨比客串。只是一場吻戲,可蓋茨比拍得十分艱難。和他對戲的女孩,是前女友的妹妹 香儂(賽琳娜·戈麥斯飾演)。
隨後,蓋茨比一路閒逛,還去看了哥哥。等他走出門來,天空下起了小雨,隨之女友的電話來了,她說沒時間約會了,她要去找中途離場的導演。蓋茨比很失落,約會取消了。
他無奈的跳上計程車,卻再一次遇到了 香儂。 香儂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小女孩兒了,她成熟而冷靜的告訴蓋茨比,應該對女友表達自己的不滿。然而蓋茨比的電話打過去,女友卻說很忙,很快就掛了電話。雖然心情不好,好在 香儂很會聊天,極有分寸。她說她覺得蓋茨比很浪漫,至少當初帶姐姐雨中漫步導致哮喘發作,並不是蓋茨比的錯。
就這樣,他們來到 香儂的家。 香儂換衣服去了,蓋茨比見房子裡有一架鋼琴,於是彈了起來。 香儂換好衣服,安靜的聽著憂傷的琴音。
他們去了博物館, 香儂告訴蓋茨比,當初自己很暗戀他。蓋茨比很驚訝,因為 香儂說的是那樣的坦然,沒有一絲造作扭捏,仿佛在說一件和自己無關的事情。但他們還是分開了,因為 香儂要去相親。
蓋茨比回到家,為了讓母親滿意,他花了五千美金僱了一個風塵女子裝作自己的女友。然而,母親一眼識破,打發走了那個女人。蓋茨比討厭母親的世俗,但母親神色坦然,她說了自己從一個風塵女子到現在這樣尊貴的歷程,讓蓋茨比很震驚。
另一邊,艾希莉跟著編劇一起找導演,卻邂逅了當紅男星,被一大堆記者包圍,還被誤認為男星的新女友,但艾希莉沒有否認,開心的笑著坐上男星的車一起走了。
男星帶她去吃燭光晚餐,還帶她去聚會。在派對上,編劇、導演、男星都對艾希莉表達了好感。但艾希莉覺得男星更有魅力,於是便跟著男星回了家。
她知道男星對自己的想法,她也對男星暗示了自己男朋友很一般、不成熟,接著非常主動的脫了衣服,然而男星的女友卻回來了。艾希莉只好裹了一件風衣,悄悄的逃了出去,狼狽的回到了蓋茨比的住所。
蓋茨比早已經在電視上看到了新聞,艾希莉被認為是男星的新女友,但艾希莉沒有澄清,笑著和男星坐上了車。女友對這一切都沒解釋,蓋茨比也沒了詢問的興致。
第二天一大早,艾希莉起床,對蓋茨比興奮地描述大家對自己的著迷,她很享受那種被記者圍著的感覺。蓋茨比安靜的聽著,一言不發。在回去的馬車上,艾希莉還沒有從昨天的興奮勁兒裡反應過來。
蓋茨比叫停了車夫,獨自下了車,讓艾希莉一人回去。他對艾希莉說:你喜歡自然風光,我喜歡車水馬龍;你大愛晴天,而我更愛灰色的天空。接著淡淡的揮手,獨自離開了。
隨後,蓋茨比在雨中閒逛,他又一次來到當初和前任雨中漫步的鐘樓。這時,對面走來了 香儂。蓋茨比問她相親順利與否,她說對方醫術精湛,事業發達,財富巨廣。她的語氣很平淡,沒有一絲的興奮,想來是她沒同意。
隨後,蓋茨比和 香儂在雨中擁吻。是的,艾希莉不喜歡雨天,不懂雨中漫步的浪漫,她同樣不懂蓋茨比的溫柔,更不明白蓋茨比的內心世界。
她想要的,是激情、世俗、榮譽和虛榮。而香儂呢?她對看起來條件很好的相親對象無感,到這裡來雨中漫步,恰恰是懂蓋茨比的靈魂伴侶啊!
伍迪·艾倫的這部電影,維持了他一貫的風格,平靜、憂鬱和文藝,有一種與世無爭的安靜色彩。就像在電影裡,面對女友的精神出軌和出軌未遂,蓋茨比並沒有發狂;就像在電影裡,蓋茨比的母親坦然的說起曾經不堪回首的舊事,並沒有任何極端的情緒波動。
人生其實就需要這樣一份平靜,因為無論在哪種感情裡,歇斯底裡往往是感情結束的前兆。我們所處的每一段感情,最本質的原因是精神需要,從中去發現最美好的自己。換句話說,和伴侶相處,其實就是和真實的自己相處。
而在尋找最好自己的過程中,發現那不是最好的自己,發現那是低質量的感情,那麼就大膽的捨去,去尋找真正讓自己舒服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千萬別擔心,總有人會懂你。
就像蓋茨比,當他在家庭中被壓抑得十分難受之時,看到了漂亮活潑的艾希莉,忍不住一見鍾情。畢竟,大家似乎都喜歡與眾不同的女孩,尤其是和自己不同的類型。因為這樣,可以給原本無光的人生注入一絲光亮。
但這樣的伴侶,是最佳的嗎?毫無疑問,並不是。沉浸在壓抑的環境中,當然渴望激情,然而所謂的激情,簡而言之其實就是一晌貪歡。我們最終喜歡的,還是自己,以及同類型的人。
當初的蓋茨比被艾希莉吸引,覺得那就是自己的人生之光。然而,激情過後,他才發現,原來艾希莉是多麼的不懂自己,他們的三觀是多麼的不合。
他原本是個喜歡安靜,追求文藝和浪漫的年輕人,而且他有足夠的能力去維持這份文藝和浪漫,這樣的生活是自己喜歡的。但艾希莉呢?她喜歡的是鎂光燈,喜歡的是虛榮,喜歡的是觥籌交錯。為了這份喜歡,可以將自己的道德底線拉倒最低。
一個喜歡淡薄,一個追名逐利,蓋茨比和艾希莉註定是兩個世界的人。艾希莉在追求虛榮的那些時刻,早已無暇顧及男友蓋茨比。所以蓋茨比就體會到了空虛,這份空虛來源於沒有任何人懂他。
當他沉浸在這份失落中時,心裡的不忿即使是被修養掩飾得再好,可終究還是失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他不知道,身邊有那麼多的人懂自己。
比如 香儂,這個女生的性格和他是多麼的相似。她年紀輕輕卻活得很明白,保持女性端莊和典雅的同時,不失活潑性格;她喜歡藝術,能夠讀懂蓋茨比的歌聲和琴音裡面的憂傷;她熱愛淡泊的生活,不會被世俗的金錢、地位所迷惑。
更關鍵的是,她十分真實。她有勇氣面對自己,大膽而平靜的表達曾經對蓋茨比的欣賞;她同樣有勇氣面對目前兩人不同的處境,沉著的去相親,經營自己的人生;她更有勇氣,和那個自己家族所有人都怪罪的蓋茨比表達欣賞。
毫無疑問,蓋茨比和 香儂是用一類型的人,他們可以互相欣賞、互相理解、可以在對方身上找到最好的自己。但這些,蓋茨比最初都不明白。
除了 香儂,蓋茨比的母親同樣明白蓋茨比。這份明白倒不是靈魂的共鳴,而是她能溫和的理解蓋茨比和別人的不同,以及對自己的偏見,也敢於去糾正自己的執拗。
老婦人平靜的講述自己年輕時做風塵女子的經歷,也能正視自己因為起點低所以現在追求高貴、地位和榮譽的精神需求。但這只是她自己而已,她同樣溫和的表達自己對蓋茨比的要求有些過了,現在學著尊重蓋茨比。
我們也應該看到,艾希莉不懂蓋茨比,做人沒有底線,但她並沒有把自己的虛榮明目張胆的表現給蓋茨比,保留了這麼基本的一份尊重,略帶溫情。而蓋茨比呢?他其實也不懂艾希莉,他甚至沒有滿足艾希莉對虛榮的追求,而他顯然有那個能力。
所以蓋茨比和艾希莉的這段感情,本來就是激情過後的將就。我們之所以批評艾希莉,大抵是她不敢面對自己內心的虛榮,沒有主動結束這段感情。這不能怪艾希莉,她其實很可憐,沒有人懂她,即使是她自己。
蓋茨比是幸運的,他很快就明白了艾希莉的追求和自己不一樣,兩個人是不同世界的人,他最終想要找的人,是和自己類似的人。
所以他重新回到鐘樓,在雨中憂鬱的漫步,那只是享受真實的自己。 香儂也來到這裡,又何嘗不是在享受真實的自己呢?到這一刻, 香儂放下了曾經的執念、唾手可得的世俗;蓋茨比從陰影中走了出來,發現這個世界還是有人懂他。他們的愛情,就是那樣水到渠成。
《紐約的一個雨天》只是一個兩天時間的故事,卻展示出了摒棄將就、找尋真我的過程,我欣賞這樣平靜的電影語言,更為其中講述的道理而感動。
是的,這個世界林林總總、人來人往,一個不小心就迷失了。但不要擔心,這個世界總有人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