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行業以強大且豐富的產能強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

2020-12-19 中國鋼鐵新聞網

 

    作者: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 何文波

  經歷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的洗禮,中國鋼鐵行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鋼鐵行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有定力、有能力、有實力成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的「穩定器」和「壓艙石」。2020年,在相隔不到3個多月的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鋼鐵企業調研座談,體現了總書記對鋼鐵行業的重視,體現了鋼鐵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一、中國鋼鐵行業是疫情最嚴重期間開工率最高的工業行業,強力支撐下遊行業的復工復產

  1月底~3月初是新冠肺炎疫情最為嚴重的階段。在此期間,有序推進復工復產是黨中央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證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進行了多次部署。相關部委、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各種激勵政策,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

  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鋼協)及時分析國內外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並準確地預判了變化趨勢,在此基礎上密切跟蹤鋼鐵產業鏈上下遊行業運行態勢,重點跟蹤並研究下遊行業復工復產的進度和實際運行情況,以及對鋼鐵行業產供銷有機銜接的影響。自2月13日起,鋼協對工信部已公告的鋼鐵行業規範企業(獨立法人)復工復產情況進行每日監測。2月19日,所監測的鋼鐵企業煉鋼產能利用率為87%,煉鐵產能利用率為90.8%;鋼協會員企業的開工率為96%,其中長流程鋼鐵企業都處於連續生產狀態(開工率為100%),但大部分電爐企業都已停產。

  同期,全國主要工業行業及建築業的復工復產也在快速推進。如從區域來看,復工狀況最好的廣東、江蘇、上海等一些經濟大省(市)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復工率為50%左右。從行業來看,截至2月19日,建築行業復工率約為30%,機械行業復工率約為60%,汽車行業復工率約為75%,船舶行業復工率約為70%,輕工行業為50%左右。鋼鐵行業作為國民經濟中的基礎產業,保持高於下遊行業的開工率,對下遊行業加快復工復產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

  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時期,鋼協始終倡導全行業遵循供需平衡的原則組織生產。一是要按需組織生產,高度警惕供大於求所造成的市場風險;二是要保證供應,在鋼材供應總量充裕的情況下,防止在局部地區、個別產品和特殊時段可能出現的結構性不平衡,確保有效保障下遊行業復工復產及達產過程中對鋼鐵需求的階段性增長。

  總體看,在疫情最嚴重期間,鋼鐵行業在所有大類工業行業及建築業中保持了最高的開工率。1月~2月份,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長3.1%;3月份,粗鋼產量同比僅下降1.7%,生產水平同比沒有出現大幅度下滑,且保持歷史同期較高水平。同時,面對第一季度鋼鐵需求出現的階段性下降,鋼鐵企業鋼材庫存控制在可承受範圍之內,表明鋼鐵行業保持較高生產水平是理性的,是建立在未來中國經濟良好發展預期的基礎之上的。鋼鐵行業在疫情最嚴重期間保持較高生產水平,不僅向國內外表明,中國經濟面對疫情衝擊仍然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而且向整個社會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二、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帶動鋼鐵階段性需求創歷史新高,鋼鐵生產與鋼鐵需求同步增長

  4月起,中國經濟復甦速度遠超預期,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3.2%,遠遠好於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同的2.5%的增長預期。伴隨著全國經濟的快速復甦與發展,中國粗鋼產量步入快速增長階段。2020年5月~8月份,各月日均粗鋼產量均創歷史同期最高值,且這4個月的日均粗鋼產量水平在歷史上居前4位(見圖1)。其中8月份粗鋼日均產量為305.95萬噸,是歷史上單月粗鋼日均產量最高值。

  粗鋼產量的增長源於鋼鐵需求的增長。3月份起,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各月累計降幅逐月收窄,經測算,4月~8月份各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正增長,其中7月、8月份當月投資增速高於2019年同期。鋼協對建築用鋼的結構變化進行專題研究,發現住宅竣工產值佔建築業竣工產值比重降至2012年以來新低(見圖2),對應著非住宅建築工程產值佔比出現增長。住宅類建築用鋼通常以鋼筋為主,非住宅的房屋建築(如廠房、車站、體育場館等)用鋼、非房屋建築(如橋梁、隧洞、港口、機場等)用鋼通常是鋼筋、型鋼、建築用板帶材並重,而且這兩類建築的用鋼強度明顯高於住宅用鋼。因此,2020年1月~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雖然比2019年同期下降0.3%,但由於建築類別的調整,建築用鋼強度出現了增長。建築類別的調整和建築用鋼強度的提升,不僅帶來鋼材需求量的增長,同時帶來建築用鋼結構的變化。

  建築類別的調整導致施工強度的增長,突出表現是工程機械設備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如1月~8月份,汽車起重機銷量達3.73萬臺,同比增長22.1%;壓路機銷量達1.35萬臺,同比增長12.5%;挖掘機銷量達21.05萬臺,同比增長28.8%;工程機械內燃機銷量達62.02萬臺,同比增長13.22%。工程機械設備銷量的增長帶動工程機械設備產量的增長,同步拉動製造用鋼的增長。工程機械設備製造用鋼主要集中在板帶材,從而帶動板帶材產量的增長。

  粗鋼產量的快速增長,支撐了建築用鋼、製造用鋼需求總量的增長和需求結構的變化,同時使鋼鐵企業鋼材庫存自3月份起處於環比持續下降的態勢。如對鋼協會員企業2018年12月~2020年8月份的各月長材庫存量、板帶材庫存量進行對比分析(見圖3)可知:從2020年3月起,長材、板帶材的庫存均處於環比下降態勢,其中8月底板帶材庫存量已經比2019年同期減少了92.17萬噸,但長材庫存量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122.95萬噸。會員企業8月底整體鋼材庫存僅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50.1萬噸,已經接近常態庫存。

  2019年鋼鐵需求增量主要集中在建築用長材,如2019年鋼筋淨增產3773萬噸,佔鋼材增產量的比重為35%;剔除重複材因素,佔2019年鋼材增產量的比重為48%。2020年前8個月,特厚板、厚板、中厚寬鋼帶、熱軋薄寬鋼帶、冷軋薄寬鋼帶5類板帶材增產量佔鋼材增量的比重為52%,鋼筋增產量所佔比重降至16%。這表明中國鋼鐵行業以強大且豐富的產能支撐了鋼材需求的變化,並強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

 

  三、中國鋼鐵行業對2020年工業GDP貢獻顯著

  1.從工業增加值角度看鋼鐵行業對工業GDP的貢獻

  中國鋼鐵行業是中國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型」基礎產業。2019年底,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資產規模為6.59萬億元,在41個大類行業資產排名中居第6位,且佔整個工業資產的比重為5.53%。2019年營業收入達7.07萬億元,在41個大類行業收入排名中居第3位,且佔整個工業收入的比重為6.69%。2017年以來,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連續3年成為拉動工業收入增長的主要行業,同時支撐了汽車、機電等下遊製造業的發展,支撐了2019年55萬億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因此,中國鋼鐵工業增加值保持正增長,特別是工業增加值增速領先於其他行業,對工業GDP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是顯著的。

  從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角度看,2020年3月~8月份,41個大類工業行業中僅有9個行業的各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正值,鋼鐵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是其中一個行業。在這9個行業中,僅有鋼鐵行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3個行業的各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逐月升高(見圖4),而鋼鐵行業又是這3個行業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勢最好的行業。

  從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的角度看,41個大類工業行業中,有19個行業的2020年1月~8月份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為正值。在各行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排序中,鋼鐵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居第3位(見圖5),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菸草製品業。

  從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速的角度看,鋼鐵行業是拉動整個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增速從4月份起轉為正增長的主要力量,同時鋼鐵行業是41個大類行業中走勢最好的行業;從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的角度看,鋼鐵行業是拉動整個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速在8月份轉為正增長的主要力量。

  2.從萬元GDP粗鋼消費量角度看鋼鐵對GDP的貢獻

  在計算萬元GDP粗鋼消費量時,本文忽略了現價GDP中的價格因素,直接用每年粗鋼表觀消費量除以當年的現價GDP。2001年以來各年萬元GDP粗鋼消費量情況見圖6。

  據圖6可知,2005年萬元GDP粗鋼消費量達到近20年的峰值;2006年~2017年,萬元GDP粗鋼消費量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2017年降至近20年最低值;2018年至今,萬元GDP粗鋼消費量呈現逐年回升的態勢,2020年上半年已經回升至104.41公斤/萬元,已經超過了2015年的水平。這表明2018年以來,我國在GDP增長結構上還是較為倚重基建投資增長,而基建投資的萬元投資額對鋼材的消費強度要明顯高於其他類別投資。

  同時,我們要看到,2020年上半年,萬元GDP粗鋼消費量較2019年提高了9.32公斤/萬元,增長幅度達9.81%,這意味著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中的「萬元建築安裝投資額」對鋼材的消費量強度較2019年提高了10%左右。這也是2020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粗鋼產量得以逆勢增長且支撐國民經濟在第二季度實現快速反彈的重要原因。

  3.從鋼鐵行業收入與GDP的比值的角度看鋼鐵行業對GDP的貢獻

  在計算鋼鐵行業收入與GDP的比值時,本文直接用每年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主營收入(2017年後用營業收入)除以當年的現價GDP。2001年以來各年鋼鐵行業收入與GDP的比值情況見圖7。

  由圖7可知,2001年~2011年,鋼鐵行業收入與GDP的比值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而這些年鋼材價格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如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基本都保持在110點以上(見圖8)。2012年至今,鋼鐵行業收入與GDP的比值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這主要源於這些年鋼材產量雖然保持增長,但鋼材綜合價格指數(CSPI)基本都保持在110點以下,整體低於2005年~2011年的水平,這意味著鋼鐵行業以較低的鋼材價格支撐了下遊行業的發展,並由鋼鐵行業自身承擔了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成本,這也是鋼鐵行業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我們很難想像如果鋼材價格自2012年起一直保持2011年的水平,汽車、造船等製造行業還能否在這些年裡保持如此快速的發展,房地產、建築業還能否擁有如此高的盈利空間。

  2020年上半年鋼鐵行業收入與GDP的比值降至6.98%,僅高於2001年、2002年,表明鋼鐵行業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以較低的鋼材價格(CSPI100點左右)支撐了固定資產投資的快速恢復和部分製造行業的復工復產。

 

  四、經濟增長方式的調整拉動鋼鐵需求增長,鋼鐵行業通過滿足需求增長成為中國經濟應對疫情衝擊的支撐力量

  驅動世界鋼鐵業發展的基礎動力在於需求,在於需求總量的增長,在於需求結構的變化與升級。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是國家在特殊時期促進經濟發展的主要手段。當前中國經濟的強勁表現來自於固定資產投資的支撐,從而拉動鋼鐵需求的增長,帶動鋼鐵產量的增長,同時為世界鋼鐵業和世界礦業的市場繁榮奠定了堅實的貿易基礎。

  從GDP支出法核算角度看,最終消費支出(含居民消費與政府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含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產成品存貨)、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等三大需求決定著GDP增速。2001年至今,各年三大需求拉動GDP增速的情況見圖9。

  據圖9可知,2001年~2013年,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累計同比增長的幅度基本都高於最終消費支出(2005年、2007年除外),表明此階段資本形成總額是拉動GDP增長的首要動力。2013年~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增長幅度高於資本形成總額,表明此階段最終消費是拉動GDP增長的首要動力。

  資本形成總額的主體是有形固定資產形成總額,而有形固定資產形成總額主要來自於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因此,2001年~2013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拉動GDP增長的首要動力。2001年~2013年,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幅度與最終消費支出的最大差值分別出現在2003年(前者高出後者2.9個百分點)、2009年(前者高出後者3.4個百分點)。其中,2003年,中國遭遇「非典」疫情,通過加大固定資產投資來拉動經濟增長是中國應對「非典」疫情的主要手段;2009年,中國受國外金融危機的影響,啟動了「4萬億投資計劃」,以應對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在這2個時間節點上,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均出現大幅增長,必然帶動建築用鋼需求的增長,同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中的設備及器具採購額的增長將帶動製造業用鋼的增長。

  2020年,中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自3月份起,境外新冠肺炎疫情開始擴散蔓延,對全球的社會、生活和經濟運行產生了巨大影響,全球範圍內的產業鏈、供應鏈均受到衝擊。此時,中國通過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強化國內經濟循環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不失為發展經濟的良策。2020年上半年,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拉動GDP下降了2.9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拉動GDP增長幅度比最終消費支出高出4.41個百分點,為2001年以來二者之間最大差值。這一方面表明固定資產投資對第二季度GDP增長有著巨大拉動作用,另一方面表明2020年鋼鐵行業通過支撐固定資產投資需求支撐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

 

  五、疫情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衝擊,進一步改變了世界鋼鐵格局

  疫情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衝擊,自3月起多數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出現負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6月份在《世界經濟展望》更新報告中確認:新冠肺炎疫情對2020年上半年的全球經濟活動造成的負面影響超過預期,而且經濟復甦的步伐將比此前預期的更為緩慢。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9%,而中國將是2020年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正能量。2020年4月~8月份,中國各月出口總額(人民幣計價)同比實現正增長,其中8月份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1.6%,極大提振了世界經濟貿易的信心,並為世界鋼鐵業和世界礦業的市場繁榮構建了堅實的需求基礎。

  中國鋼鐵行業中的代表性企業已經走在世界鋼鐵智能製造、綠色發展的最前沿,中國鋼鐵行業已經成為世界鋼鐵創新能力、先進發展方向的主要代表者,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大類工業行業。如近年來中國成為全球技術進步最快、環保投入最多、運行效率最高的鋼鐵生產國,經過疫情的洗禮,這種狀態進一步得到加強。當前我國鋼鐵行業基本實現了焦化、造塊、煉鐵、煉鋼、連鑄、軋鋼等主要工序主體技術裝備的自主研發,大型冶金設備國產化率達95%以上(按重量計算),噸鋼投資明顯下降。我國已具備自主建設年產千萬噸級現代化鋼廠的能力,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鋼鐵生產體系。我國鋼鐵技術裝備不但基本實現了自主可控,還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國門,實現了中國鋼鐵科技進步成果與世界共享。我國鋼鐵企業生產的汽車用鋼、大型變壓器用電工鋼、高性能長輸管線用鋼、高速鋼軌、建築橋梁用鋼等鋼鐵產品已穩步進入國際第一梯隊。近年來,為進一步滿足下遊用戶對高端鋼材的需求,支撐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和製造強國的需要,鋼鐵行業緊跟市場需求,在新材料研發和解決「卡脖子」產品方面不斷取得突破,一些產品已實現由跟隨向領跑的跨越。

  中國鋼鐵行業在世界市場上具有其他行業所無可比擬的體量優勢。2019年中國粗鋼產量佔世界粗鋼產量的比重為53.3%,而國內其他40個大類工業行業尚不具備這一整體性優勢(註:其他大類行業或許某一類產品產量佔世界比重超過50%,但不具備整個行業佔比超過50%的體量優勢)。中國鋼鐵行業規模大,鋼鐵產線類別齊全,基本能夠生產所有鋼材品種,且能夠不斷推出新品種,所以我們在應對各類經濟挑戰、不確定性因素衝擊等方面具有巨大的迴旋餘地,如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鋼鐵行業僅有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受影響,但整個行業運行依然保持了較為穩定的態勢,這表明中國鋼鐵行業具有其他國家鋼鐵行業所不具備的發展韌性和市場調整空間。

  與國外鋼鐵企業對比,中國鋼鐵企業在運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面對疫情衝擊,中國以外的國際上大多數鋼鐵企業,即使是知名鋼鐵企業,都受鋼鐵需求萎縮、企業開工率不足、鋼鐵生產規模受限、鐵礦石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企業成本高企,從而陷入虧損甚至是巨額虧損的境地。而中國面對疫情衝擊,加大宏觀調控對衝力度,充分發揮財政、貨幣、社保、就業等政策合力,圍繞「六穩」「六保」政策實施更加精準的調控。各項經濟政策陸續落地見效,企業融資環境、經營環境大為改觀,各類企業特別是製造企業的財務費用明顯下降,資金狀況良好,鋼鐵需求得以快速恢復並實現同比增長。中國鋼鐵企業為滿足鋼鐵需求增長保持了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從而帶來了明顯的規模成本效應和成本紅利。2月~7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累計銷售利潤率逐月增長,這是在進口鐵礦石當月進口均價逐月環比增幅大於鋼鐵價格環比增幅的前提下實現的。中國鋼鐵行業累計銷售利潤率的逐月增長得益於中國鋼鐵需求的超預期增長,同時與中國多數鋼鐵企業在運營方面具有較高的系統成本控制水平相關聯,這反映出中國鋼鐵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綜上,中國鋼鐵行業之所以能夠以強大且豐富的產能強力支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復甦,一方面得益於中國經濟特有的制度優勢、市場優勢、改革優勢,另一方面與中國鋼鐵行業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支柱型」基礎產業,更是中國在世界產業鏈當中的優勢產業相關聯。多年來,中國鋼鐵行業立足中國實際,立志產業報國,通過長期鍥而不捨、矢志不渝的全面改革與自主創新,從而擁有了產業鏈相對完整、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技術自主性較強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產業優勢。在未來發展中,中國鋼鐵行業將進一步培育並鞏固引領世界鋼鐵發展方向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滿足下遊行業需求、保障下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進一步打造中國鋼鐵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能力,從而為中國經濟和世界鋼鐵的發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鋼鐵行業進出口現狀,鋼材的大量出口導致產能急劇膨脹
    一、中國鋼鐵進出口貿易概況鋼鐵工業作為原材料的生產和加工部門,是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基礎工業之一。鋼產量則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標誌,也是體現國家綜合經濟實力的一項重要經濟指標、生產指標。近年來,隨著中國鋼鐵工業體系的不斷完善,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中國鋼鐵工業發展勢頭迅猛。
  • ...招商香港:料鐵礦石價格快速提升影響負面 維持鋼鐵行業「中性...
    但如果從全球復甦的角度看,2021年全球鐵礦石產能增量在5,000-6,000萬噸,對應2.5%左右的增量;在中國鐵礦石保持高增長的同時,如果全球其他經濟體鐵礦石需求強烈反彈,則鐵礦石需求可能出現較大缺口,該行認為這是近期鐵礦石價格提升的主要原因。
  • 寧吉喆:鋼鐵行業去產能超過1億噸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   中國網 董寧 攝中國網10月21日訊 十九大新聞中心今日舉辦記者招待會,邀請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張勇,副主任寧吉喆介紹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有關情況
  • 2020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在北京舉行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北京消息 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中國金屬學會主辦的「2020(第九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12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創新驅動 精準提效」,中國工程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世界鋼鐵協會北京代表處等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的領導,鋼鐵行業上下遊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境內外媒體記者近200人出席。
  • 鋼鐵行業發展趨勢
    鋼鐵行業發展趨勢2020-05-14 08:48:06   來源:中國報告大廳     列印   2020年鋼鐵行業將新建煉鐵產能6047萬噸,退出煉鐵產能8212萬噸。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幹貨匯總(二)
    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黑色產業鏈、下遊家電、汽車、機械、建築、金融等行業客戶,共同探尋行業和市場的新未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奉上的精彩乾貨,看重量級專家如何對鋼鐵市場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解讀,助力鋼鐵產業鏈參與者提前布局2021。
  • 鐵礦石價格快速上漲 削弱我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日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獲悉,就近期鐵礦石市場價格快速上漲問題,中鋼協與國際礦業巨頭接連進行了溝通。由於上遊原料價格瘋漲,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鋼企利潤被快速上升的成本侵蝕已不可避免。
  • 寶鋼股份:新時代的鋼鐵巨人丨行業奔跑者
    提起寶鋼股份,可以說無人不知,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寶鋼的身影,今天的行業奔跑者就來說說這個新時代的鋼鐵巨人。(以下為視頻文字節選)寶鋼始建於改革開放之初,成長於改革開放深入發展之時,40年的發展歷程成為了中國製造業發展、自主創新的縮影,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12月23日,也就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一天,在上海北翼長江之畔,設計規模為年產鋼和鐵各600萬噸、建國以來最大的投資項目——「上海寶山鋼鐵總廠」舉行了開工典禮。
  • 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幹貨匯總(一)
    來源:新浪財經摘要:2020年12月19日-20日,2021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年會於上海跨國採購會展中心盛大召開。本屆大會吸引了來自黑色產業鏈、下遊家電、汽車、機械、建築、金融等行業客戶,共同探尋行業和市場的新未來。
  • 中國鋼鐵行業要著重解決「三大痛點」
    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需要從長考慮,持之以恆地做好產能置換、超低排放、技術創新、行業運行監測、對標挖潛等行業重點工作。」6月2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召開副秘書長以上人員會議,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做出上述表示。
  • 中國鋼鐵產量佔全球比例高達61%!澳大利亞發現中國經濟V形反彈
    7月份中國鋼鐵產量佔全球比例高達61%!澳大利亞發現中國經濟V形反彈。過去中國鋼鐵佔全球比例過半,已經很可怕的;但7月份中國產量破歷史新高,而國外出現下降,產能佔比進一步提升到61.14%。圖片來自網絡據世界鋼鐵協會(WSA)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64個國家和地區的粗鋼產量同比減少2.5%,最終產量降為1億5269萬噸。
  • 闊步邁向高質量發展 鋼鐵行業將繼續成為我國經濟的「壓艙石」
    他在演講中指出,2020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整體表現好於預期,呈現出「高需求、高產量、高成本、有效益」的特點。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中國經濟快速復甦,帶動了鋼鐵需求顯著增長,促成鋼鐵生產超歷史水平。
  • 2020年1-9月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0年1-9月中國鋼鐵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2020-10-28 09:1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列印   預計全年粗鋼產量、鋼鐵消費將保持同比增長   中鋼協表示
  • 2018年中國鋼鐵價格走勢及行業發展趨勢「圖」
    機械行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需求彈性大,對經濟增長帶動促進作用強,對國家積累和社會就業貢獻大等特點。機器行業用鋼根據鋼的生產加工工藝和用途,可以分為調質鋼、彈簧鋼、軸承鋼、超高強度鋼、滲碳用鋼、氮化用鋼、耐磨鋼和易切削鋼等。機械行業屬於中遊的支持性行業,其鋼材用量要依賴於下遊的住宅、基建和汽車等終端需求行業。
  • 中鋼協:五年間鋼鐵行業利潤回升 今年要嚴控產能過快增加
    隨著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工作的深入推進,鋼鐵產需重歸平衡,行業運行基本穩定,企業經濟效益大幅回升、2018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中國鋼鐵去產能成果,不僅使中國鋼鐵企業受益,也有效帶動了世界鋼鐵工業的復甦。 具體來看,鋼鐵產量保持持續較高增長。
  • 中國學徒:鋼鐵大國如何上演翻身記?
    新千年後經濟騰飛的20年,也是房地產、基礎設施、工業擴產能高潮迭起的20年,對鋼鐵的需求也隨著經濟發展曲折上升。在2011年之前,全行業都處於野蠻生長的狀態。根據中國經濟網,在2003年的時候,國家擔憂到2005年底全國鋼鐵產能至少達到3.3億噸,會造成產能的過剩,並制定了一系列的降溫措施。但真的到了2005年時鋼材的消費量已經達到了3.76億噸。在鋼鐵行業發展的路途中,雖然一方面有國家遏制鋼鐵低端產能的舉措,但另一方面是對鋼材需求巨大的市場。
  • 外商對中國經濟快速強勁復甦持樂觀態度
    從科爾尼發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調研的外商直接投資(FDI)信心指數透露,儘管疫情在短期內給中國經濟造成重創,但投資者還是對中國經濟的快速強勁復甦持樂觀態度。請看詳細報導↓↓↓管理諮詢公司科爾尼近日發布2020年外商直接投資(FDI)信心指數報告,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影響,未來一年內FDI將急劇下降,未來將如何復甦以及何時復甦目前仍不明朗。
  • 中國鋼鐵行業市場...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2005年至2007年間,粗鋼和鋼材的消費量均保持比較高的增長率,從產量和消費量的對比來看,粗鋼和鋼材的產量均高於消費量,並且產量的增長率也高於消費量的增長率。而2008年全球的經濟危機,我國經濟發展和鋼鐵消費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 鋼鐵產能置換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超六成相關個股獲大單資金淨流入
    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顯示,為繼續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對《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原〔2017〕337號)進行了修訂,形成《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 2018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經營數據分析及下半年趨勢預測
    作為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年份,2017年各項去產能措施持續推進,取締地條鋼、釋放優質產能等政策陸續出臺,對我國鋼鐵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去產能取得顯著成效,鋼鐵產量實現增長,消費逐步回暖,鋼鐵價格震蕩上行,鋼企盈利水平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