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宋浩
剛剛,人民文學出版社在微博上公布消息:黃永玉先生的夫人張梅溪女士,5月8日逝世於香港,享年98歲。
張梅溪是個廣東姑娘,1927年出生於廣東新會。後來在江西信豐民眾教育館工作,遇到了19歲的黃永玉,戀愛、結婚。
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故事,一直被傳為美談。如今網上搜索兩人的名字,這個故事時不時就跳將出來——
著名畫家黃永玉第一次和夫人張梅溪見面時,緊張得半天才蹦出來一句話,「我有一百斤糧票,你要嗎?」
為了追到張梅溪,黃永玉成天在張梅溪樓下吹小號。有一天,終於忍不住了,黃永玉傻乎乎跑去問張梅溪:「如果有一個人愛你,你怎麼辦?」
張梅溪說:「要看是誰了。」
黃永玉連忙說:「那就是我了。」
張梅溪笑著點頭:「好吧。」
1946年,他們結婚了。就這樣,一輩子。70多年。
1】與表叔沈從文同甘共苦
黃永玉有個很出名的表叔——沈從文。
黃永玉、張梅溪與沈從文共同經歷了不少。沈從文信中,也有不少致張梅溪和提到她的。
在《沈從文的後半生》中,張新穎教授寫道,當時沈從文被抄家,造反派認為沈家不能住三間房,強行逼迫騰出兩間,分給工人住。
同住東堂子胡同的鄰居李之檀記得,「這位工人便搬進了沈先生原住的靠東邊的兩間房子,將房內的書籍、雜物及部分家具搬出,堆放在院子裡和臺階上。沈先生看到他家的硬木家具被放在院裡東屋的房簷下,風吹雨淋,很可惜,便勸說鄰居各家可以搬走使用。」
搞梅蘭芳研究的徐城北當年還曾來挑了書帶走,剩下的沒辦法解決,表侄黃永玉的夫人張梅溪作主,七分錢一公斤賣了廢品。
一九八二年五月八日,沈從文踏上了回鄉的路。黃永玉早就有讓表叔晚年回一次鳳凰的想法,一經勸說,沈從文同意了。於是在張兆和的陪伴下,與黃永玉、張梅溪夫婦和黃苗子、鬱風夫婦等親友同行,回到了湘西那個小小的山城。
「在鳳凰,表叔嬸住我家老屋,大伙兒一起,很像往昔的日子。他是我們最老的人了。」黃永玉描述了在家鄉的情景。
沈從文80歲時,受邀去美國講學,《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出版》,心情好了不少。去張家界等地遊玩,也有黃永玉一家四口以及黃永厚陪同。
2】新鳳霞眼中的模範夫妻和好閨蜜
黃永玉夫婦和吳祖光(著名戲劇藝術家)、新鳳霞(京劇表演藝術家)夫婦曾住得很近。新鳳霞在回憶錄中單對張梅溪大加讚賞,單列一節。
新鳳霞說,黃永玉特別喜歡小動物,松鼠、猴子、刺蝟、大狗、貓、鳥,都養過。也都是張梅溪一個一個去喂。新鳳霞跟她說:「你不用管。」張梅溪說:「永玉喜歡呀!他喜歡我就管。」新鳳霞感嘆:「為永玉幹什麼都是梅溪的幸福!」
於是黃永玉的大黃狗經常在鄰居家偷吃口東西、打碎個碗,張梅溪就要上門道歉:「我兩個孩子從來不跟人家吵嘴打架,和鄰居從來都和和氣氣。這個狗三天兩頭引起人家一大堆意見,我老得向人家賠禮道歉,真是沒法辦。」
新鳳霞和吳祖光
在黃永玉和吳祖光都被隔離、批鬥的日子裡,新鳳霞根本收不到吳祖光的消息。
張梅溪託人來送信說,他們兩個男人在一起挨批鬥,身體很好,請她放心。並附了20斤糧票。
當時親友都不來上門,張梅溪來新鳳霞家,新鳳霞說:「我高興極了,親人!我們兩個擁抱到一起了!我的好姐妹冒著風險來看我,她急促地對我說:『我有一個好朋友跟祖光同在一個幹校,常常一起勞動碰見,你有沒有膽子給他寫封信?』『有!太好了!』我馬上寫了一封信,告訴祖光家裡平安。梅溪拿去信還說:『你放心,這人是可靠的。』」
黃永玉和吳祖光
不久張梅溪帶來了吳祖光的回信,信中還有一首詩:「聚首他時回故裡,萬千頂禮謝梅花。」這裡梅花當然就是梅溪。新鳳霞說:「梅溪為我冒險,她像個戲臺上演的神話裡仙女,這真是過命的交情啊,我一生也不會忘記呀!」
3】夫愛作畫,妻善著書
作家、媒體人聶紺弩,寫過一首詩,名字叫《永玉家》:
夫作插畫妻著書,父刻木刻子構圖
四歲女兒閒不住,畫個黑貓妙矣呼。
此是鳳凰黃永玉,一家四口鬥室居。
這是一個文藝之家,黃永玉以及女兒黃黑妮、兒子黃黑蠻都愛作畫,張梅溪喜歡著書。
很多人給孩子買過的那本《林中小屋》一書,就是張梅溪寫的。該書以童趣自然的小說格式寫就,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大興安嶺的童年故事。金花鼠、大黑熊與小鹿等動物角色,輪番登場。
黃永玉寫過一首情詩《老婆呀!不要哭》:「我吻你,吻你稚弱的但滿是裂痕的手,吻你靜穆而勇敢的心,吻你的永遠的美麗。」
張梅溪去世的消息發布後,網友點起蠟燭,送別。說,一路走好。
還有人留言黃永玉:老黃呀!不要哭。要保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