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美尼亞身陷絕境苦澀投降,高加索戰事結束,納卡亡國

2020-12-06 騰訊網

在血戰6個星期、超過5000軍民陣亡後,面對兵敗如山倒的絕境,亞美尼亞總理帕希米揚10日清晨終於宣布接受亞塞拜然與俄羅斯的停火條件,確認將放棄佔領26年的納卡爭議區;相關條件也已被納卡獨立政府、幾乎無人承認的阿爾察赫共和國接受——換句話說,亞美尼亞已經認輸,亞美尼亞扶植的阿爾察赫也只能亡國。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隨後興高採烈地宣布亞塞拜然光復失土,並稱亞美尼亞已經投降;施壓雙邊停火,並同樣在和平協議上簽字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確認將派出2000俄軍,以維和部隊的名義進駐納卡5年;極度悲憤的數千名亞美尼亞人民,周二清晨則絕望地走上首都包圍政府總部,試圖攻入總理府,要求喪權辱國的敗戰總理馬上下臺。

決定結果的戰爭轉折點,是11月8日亞塞拜然軍成功敵後包抄,強襲攻陷了納卡戰區西部關鍵的補給線要塞——舒沙 ——儘管亞美尼亞與納卡獨立軍隨後發動猛烈的反攻攻勢,但舒沙的失守卻已無法逆轉。自此,亞美尼亞部隊在納卡戰區與本土之間,只剩下一條脆弱難行的山路隘道,除了本土已無力再增援戰線,納卡前線的部隊也正遭遇著隨時斷援、或被亞塞拜然的優勢兵力包圍殲滅的絕望處境。

於是在舒沙陷落後的48小時內,四面楚歌且始終無法爭取俄羅斯正面馳援的亞美尼亞,終於在11月10日清晨認輸,並在俄羅斯、亞塞拜然共同提出的停火協議中,屈辱籤字。

納卡停火協議,已確定由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俄國總統普京、以及亞美尼亞總理帕希米揚三方籤字並各自公開。其基本內容分為三大階段:

一、確認從11月10日清晨1點起全面停火;

二、亞美尼亞在納卡地區的殘存軍隊將從11月15日開始分批撤軍;

三、俄國與土耳其將派出聯合維和部隊,於12月之前進駐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停火線,並以5年為期監督納卡問題,保證地方自治的和解進程。

相關決議,也透過亞美尼亞政府,傳達給納卡獨立軍與其成立的阿爾察赫共和國政府。根據阿爾察赫共和國總統阿魯秋尼揚的聲明:納卡獨立軍將接受俄軍維和與解甲的國際命令——換句話說,納卡的亞美尼亞族政府,已含淚接受了阿爾察赫滅國,以及納卡地區將重回亞塞拜然統治的政治現實。

俄方表示,本回籤署的《三國協議》,基本內容仍以2007年調停的《馬德裡原則》為主軸:國際社會仍認為納卡地區為亞塞拜然的主權領土,亞美尼亞必須退回1994年以前的國土邊界——亦即結束對納卡地區長達26年的「軍事佔領」——亞美尼亞軍撤出之後,亞塞拜然雖然有權接管納卡地區並送回昔日的亞塞拜然住民,但難民歸鄉權的行使必須在聯合國的指示安排下才能發動。同時亞塞拜然政府也必須在重新回歸的納卡地區設置自治政府,並就居民自決的政治前提下,在可預見的將來內規劃主權公投。

但相同的,亞美尼亞軍隊雖然必須撤出納卡佔領區,但目前仍由亞美尼亞族部隊控制的納卡首府斯捷潘奈克特,以及連接亞美尼亞本土的西部走廊拉欽地區,則仍會維持當前現況由俄軍維和部隊守護和平,不會由亞塞拜然軍隊直接接管,雙亞的國民、非軍事車隊雖繼續出入這兩大特殊地區,但物流通道的管控與維持,都將由俄國為首的維和部隊來監管決定。

和平結果公開後,明顯勝利的亞塞拜然方面,歡天喜地慶祝著收復國土的偉大勝利」;但在亞美尼亞方面,悲情與憤怒的複雜情緒,卻掀起了嚴重的內部騷亂。

在周二清晨的緊急通告中,亞美尼亞總理帕希米揚黯然地透過網絡,宣布了納卡戰爭已經結束:

親愛的國民同胞,兄弟姊妹們...方才,我個人已代表大家,作出了極端痛苦的困難決定——我已經在納卡戰爭的停戰布告上簽字,自11月10日清晨1點開始,我軍已和俄國、亞塞拜然總統確認停火。相關的和平條件,剛剛已經對外公布。對我自己、或者所有國民來說,痛苦程度是不可想像之慟...

「亞美尼亞雖然沒有勝利,但除非我們自己內心先認輸,否則這也不算失敗。」帕希米揚表示,納卡保衛戰的結果雖不如國民預期,但接受現實、反省並找出解決方法,也不失為亞美尼亞重整民族認同、國族重生的浴火機會。然而守不住納卡土地的失敗慘況,卻也是無法阿Q的現實,因此聲明稿最後的帕希米揚,也只能極為尷尬且語意不詳地高呼兩句「亞美尼亞萬歲!阿爾察赫萬歲!」後結束。

帕希米揚的停戰通告傳出後,亞美尼亞國民卻憤怒地無法接受,成千上萬的示威者生氣地走上了首都葉里溫的街頭,眾人不再遵守全國戒嚴的宵禁令,更直接包圍亞美尼亞政府總部——近萬人一度對總理府發動圍攻,之後更是攻入了國會大廈、佔領國會議事廳,要求喪權辱國的帕希米揚政府馬上辭職 。

每一天...政府都在說謊,他們一直講:亞美尼亞要贏了,我們已經重創敵軍!——突然之間,昨天還在講要死戰到底的總理,突然半夜告訴國民「好的,我們投降!」這到底算什麼?人民的犧牲算什麼?如果打從一開始你們就知道沒有勝算,那平白動員全國人民上戰場送死,到底又算是為了什麼?

在帕希米揚公開承認戰敗後,首都葉里溫的政府總部周遭已陷入無政府狀態——提前奉命管制街道的鎮暴警察與憲兵部隊,已不再阻止示威者圍攻政府大樓,反而士氣低迷地站在一旁冷眼旁觀:總理昨天還說會打勝仗的啊,我們就讓他自己去打。

亞塞拜然勝啦!我們終於光復了失土,洗刷了民族恥辱的痛苦歷史!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表示:在舒沙光復後,納卡戰爭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亞美尼亞政府早就知道他們沒有勝算,但一直礙於面子問題不願乾脆認輸。

阿利耶夫表示,亞美尼亞總理帕希米揚原本在停火生效的最後一刻,還在猶豫不願籤字,因此無論是自己還是普京都不知道亞美尼亞人是要和還是要戰 ,直到帕希米揚終於接受現實,承認亞美尼亞確實沒有勝算。

阿利耶夫在勝利宣言中,一方面感謝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另一方面也感謝俄國總統普京;並高調地猛嗆對手帕希米揚「早就告訴亞美尼亞人了,囂張不了多久了!好好接受國際調停交還納卡土地,今天就不用這樣自取其辱了,帕希米揚當初在舒沙跳舞叫囂,大鬧說亞美尼亞準備合併納卡的時候,他早該想到自己的軍隊也有被打得屁滾尿流的一天。

根據俄國媒體的說法,普京日前已下令駐守中部戰區的俄國陸軍第15獨立摩託化步兵旅待命,並在10日停戰後出動2000兵力前進納卡維護和平;但尷尬的是,俄軍前導部隊的一架米-24武裝直升機,9日晚間在亞美尼亞邊境上,遭到亞塞拜然軍隊開火擊落——機上2名俄軍當場死亡、1人重傷。

由於俄軍直升機被打下來的同時,納卡戰爭正進入最後斡旋階段,讓原本已進入收尾的談判一度緊繃。不過隨後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親自向俄國軍方道歉並承諾全責賠償,「當時天色太暗且戰火激烈...沒人知道俄軍會出現在邊境低空飛行,因此才會造成遺憾悲劇。」整起事件才在有驚無險的狀態下,協商結束。

雖然一開始就知道亞美尼亞會輸,但是事實發生時,還要替悲痛的亞美尼亞國民問下他們的總理,「人民的犧牲算什麼?如果打從一開始就知道沒有勝算,那平白動員全國人民上戰場送死,到底又算是為了什麼?」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威脅直接參戰,亞美尼亞身陷絕境!俄羅斯為何拒絕出兵?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3日的報導,自行宣布獨立的納卡國防軍對媒體表示,目前整個納卡的所有接觸線都發生了戰鬥,"所有方向的戰線均有戰鬥在進行"。這意味著,亞美尼亞軍隊和亞塞拜然武裝部隊的戰線已經全面鋪開,納卡地區的衝突進入了非常關鍵的階段。
  • 亞美尼亞投降派議長遭圍毆,無數拳腳毆打致重傷:現場視頻火爆
    現在,半個納卡地區已經被亞塞拜然佔領,還要繼續割讓交克爾巴加區,阿格達姆區和拉欽區。還要讓出一條走廊通道讓亞塞拜然可以連接飛地納切切萬凡。這樣的話,亞塞拜然和土耳其大軍就已經直接出現在亞美尼亞南部地區。實際上作為一個內陸小國亞美尼亞已經被迫閉關鎖國了。
  • 深度|亞美尼亞外長訪俄,埃爾多安擬訪亞塞拜然,納卡局勢下一步怎麼...
    自11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問題籤署停火協議以來,持續四十餘日的亞阿戰事硝煙漸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外交進程——塔斯社稱,亞美尼亞外長艾瓦江7日在莫斯科與俄方會面;土耳其媒體則援引官方消息稱,該國總統埃爾多安將於9日至10日訪問亞塞拜然。他也將成為亞阿達成停火協議以來首位訪阿的外國元首。
  • 聊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的戰事:為什麼開打?具體位置在哪裡?
    近日,傳出最多的消息便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的戰爭,從不斷曝光的消息便能看出,雙發展開的是十分激烈的軍事衝突,各種重武器,無人機,火力打擊密度均達到了史無前例。當然,無論導火索是如何引起的,兩國戰事已經陷入焦灼,並且會持續一段時間。今天我們便來聊一聊這阿亞兩國的戰事從何而起,在什麼地方打。
  • 地圖分析納卡戰事進展及發展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納卡地區爭奪進行了快一個月,雙方在前線地區的控制犬牙交錯,目前還沒有一個完全一致的版本。相對於北部地區戰線相對明確,南部地區的情況還不完全清晰,這與納卡地區的地形,地區的戰略意義和雙方的戰略意圖有緊密的聯繫。
  • 納卡衝突問題是怎樣形成的,是大國的影響還是亞阿兩國歷史遺留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納卡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亞塞拜然方面不斷公布無人機襲擊亞美尼亞的車隊、陣地等打得亞美尼亞毫無還手之力,感覺亞塞拜然就要從亞美尼亞奪取納卡一樣,感覺亞美尼亞要亡國了一樣。
  • 高加索山國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高加索山脈南側的內陸國,面積為2.98萬平方公裡,截止2019年8月人口約為306.25萬(生存在境外的亞美尼亞人約有500萬),2018年人均GDP為4212
  • 亞塞拜然擊落俄戰機,普京出兵2000進駐納卡,或武力介入亞阿衝突
    當前納卡地區衝突仍然在持續,儘管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已經舉行了三次人道主義停火協議談判,但是始終都沒有實現全面停火,兩國互相指責對方率先破壞協議。作為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的兄弟國家,俄羅斯一直在中間積極協調,為了保障停火協議的順利執行,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10日午夜宣布向爭議地區納卡派遣2000名維和人員,預計將這批俄軍將駐留5年。
  • 納卡協議失效,停火告吹?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到底有什麼恩怨?
    前段時間,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之間打得不可開交,由於俄羅斯人的介入,終於在一個月前籤署停火協議,雙方終於暫時消停了下來。然而,不管是在哪一方的心裡,戰火似乎都還在燃燒。最近,當地又傳來雙方衝突的消息,阿方又一次向亞方哨所發起進攻,導致三名亞美尼亞士兵受傷。
  • ...宣布根據停火聲明派兵進駐納卡阿格達姆區 原為亞美尼亞人管控
    中國小康網11月20日訊 老馬 亞塞拜然國防部發布消息表示,該國軍隊分隊已根據納卡問題三方聲明進入阿格達姆區。亞塞拜然士兵與國旗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消息中稱:「根據亞塞拜然總統、亞美尼亞總理和俄羅斯總統籤署的三方聲明,亞塞拜然軍隊分隊已於11月20日進入阿格達姆區。」
  • 亞美尼亞籲歐安組織斡旋納卡衝突
    亞美尼亞駐俄羅斯大使28日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明斯克小組應該立即應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的緊張局勢。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的衝突28日進入第二天。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目前,亞美尼亞宣布實行軍事總動員,亞塞拜然則宣布進入戰爭狀態。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❶ 衝突再起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8日繼續在兩國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交火。
  • 納卡停火背後:亞美尼亞從「我們贏了」到「再也打不下去了」
    阿族軍官納提克年輕的臉龐上並無喜色,他告訴法國《世界報》,「他們(亞美尼亞人)大動幹戈,將數以萬計的人逐出家鄉,難道僅僅是為了把城鎮從活人手中剝離,然後棄置於荒野而不顧?」 納卡地區的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圍繞納卡的爭端肇始於1988年,並於上世紀90年代爆發戰爭。1994年戰爭結束,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邊7個地區。
  • 納卡戰爭才結束,亞美尼亞就發出警告:警惕土耳其復興奧斯曼帝國
    由於俄羅斯的出兵納卡衝突已經不得不結束了,這是亞美尼亞還是亞塞拜然,顯然都無法再進行這場戰爭,但是這場戰爭的影響才剛剛開始,現在納卡戰爭才結束,亞美尼亞就發出警告。提醒人員警惕土耳其復興奧斯曼帝國。俄軍出動土耳其的煽動和非公開的參與對亞美尼亞的戰爭,屬於一個相當讓人意外的事情,以前土耳其與亞塞拜然之間談不上什麼盟友關係,只能說屬於友好國家,直到2020年時,雙方的關係在急速上升
  • 前總理揭開亞美尼亞潰敗內幕:排擠俄方抨擊中方,卻慘遭歐美拋棄
    眾所周知,在今年9月27日,高加索地區爆發了戰爭。該地區的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這兩個國家就納卡這一領土的所屬問題發生了大規模衝突。其後衝突越演越烈,雙方國家也都宣布本國進入戰爭狀態。據媒體報導,11月10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戰事終於落下帷幕。
  • 納卡戰局面臨新變化!亞塞拜然進攻受阻,亞美尼亞或將絕境翻盤
    在衝突剛開始時,亞,阿兩國間的部隊還各有勝負,但隨著時間的推進,亞美尼亞在人口和綜合國力上的劣勢便逐漸的顯現了出來,再加上亞塞拜然的背後還有著土耳其的鼎力支持,其憑藉著土耳其援助的無人機,在後期的戰爭中,給亞美尼亞軍隊帶去了極大的傷亡。而亞塞拜然軍隊也憑藉著其各方面的優勢,也一路高歌猛進,截至目前,其已經將納卡地區很大一片領土,都收歸到了自己的掌握之中。
  • 用實際行動表明立場,亞美尼亞盼到可靠盟友
    據伊朗媒體本月19日報導,伊朗境內的亞塞拜然族開始在街頭支持納卡衝突中的亞塞拜然,由於戰事持續升級,這些亞塞拜然人也越來越激進,試圖逼伊朗出手幫助亞塞拜然跟亞美尼亞作戰,頗有一種道德綁架的意味。由於伊朗和亞塞拜然以及亞美尼亞之間的關係,本身是想保持沉默的,畢竟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但是現在有機會能夠介入,伊朗自然也不甘心放棄,畢竟幾十年都是這麼過來的,連中東這塊是非之地都能折騰得天翻地覆,家門口的高加索又何足懼哉?
  • 亞美尼亞山雨欲來?為何說俄羅斯不會幫助亞美尼亞清算親美派?
    尤其是亞美尼亞,不僅老中青幾代人齊上陣,連總理夫人都不愛紅妝愛武裝,讓世界都看到了亞美尼亞志在必得的堅定決心。 然而現實情況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儘管亞美尼亞拿出了120%的決心,但卻輸得底褲不剩。不僅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亞美尼亞還失去了納卡地區的阿格達姆、哈薩克及克爾巴佳地區約2000平方公裡土地,這佔到了納卡總面積的一半左右。
  • 納卡衝突使俄土矛盾螺旋上升,為什麼?
    納卡衝突使俄土矛盾螺旋上升,為什麼?2020年月27日,納卡衝突再次激烈爆發。在此衝突中,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是直接的衝突方,兩國的矛盾也因此是該衝突中的根本矛盾。由於亞美尼亞是早期的納卡衝突的勝利者,當然也是獲利者(它通過90年代初與亞塞拜然的戰爭實際上控制著納卡及其周邊一些地區),亞塞拜然約30年過去了都沒有真正獲得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的對納卡地區的權利,因此,在此情況下,俄羅斯和伊朗主張停火談判,表面上顯得中立,內裡還是站在了亞美尼亞一方。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納卡衝突看似一場「茶壺裡的風暴」,在它背後,一場有可能深刻改變世界的武器革命正在發生。「高加索猛虎」不再猛11月10日,當獲悉亞美尼亞與俄羅斯、亞塞拜然籤署停火協議,俄羅斯維和人員將在納卡地區執行維和任務之後,一些憤怒的亞美尼亞民眾在一群反對派議員領導下,闖入政府大樓,洗劫了總理帕西尼揚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