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現場,艾尼瓦爾·吐爾遜不僅介紹了麥蓋提縣的自然條件,還詳細介紹了新疆的風土人情以及旅遊文化資源,讓觀看直播的外地網友對新疆更添嚮往。
麥蓋提縣去年紅棗產量達25萬噸,現在庫存紅棗還有兩千噸左右。雖然數量不算多,但為了幫助棗農儘早把庫存銷售出去,當地還在積極想辦法。作為縣長的艾尼瓦爾·吐爾遜對時下正火的直播帶貨十分支持。
無獨有偶,4月15日下午,嶽普湖縣縣長克衣色爾·克尤木也在拼多多直播間當起了推銷員,為當地紅棗代言。這場直播吸引了50多萬網友的關注,紅棗和紅棗加工產品共計售出約38噸。
近年來,嶽普湖針對當地土壤鹽鹼大、供肥性差、通透性強、光照充足等特點,推進建設特色林果業基地,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並積極招商引資、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
嶽普湖縣域紅棗種植面積達12萬畝,紅棗是當地種植的重要林果產品之一。這次銷售的紅棗絕大部分來自當地9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家的庫存。在當地政府牽線下,商家向貧困戶定向採購,並在拼多多上售賣。
今年以來,墨玉縣、託克遜縣、洛浦縣的縣長們紛紛走進電商直播間,為當地農特產品當推銷員,吸引消費者放心購買,取得了積極成效。
「截至4月15日,拼多多在新疆組織2場縣長直播帶貨,場場爆滿,累計觀看人數超百萬,帶貨量80多噸,不僅激發了很多當地年輕人從事電商的積極性,還帶動了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產品銷售。4月9日麥蓋提縣縣長直播後,當地拼多多平臺新增商家較直播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拼多多西北大區總監杭天說。「我剛剛在西紅柿田裡做了一場半個小時的直播,雖然我的粉絲還不多,但是電商直播已經成為每個電商企業的標配了,必須得做。」4月22日,託克遜縣漠北果園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鵬在電話裡說。趙鵬從事電商已經3年了,在多個電商平臺上銷售新疆特色林果,年銷售額從2018年的不到40萬元上升為2019年的90多萬元。現在電商直播的火熱,讓他這個電商領域的「老同志」又開始了新的學習。
「現在不做直播就吸引不了消費者。吐魯番的西紅柿成熟了,我開始提前預熱,先開直播,帶消費者看看西紅柿的生長環境以及田間管理,這樣能讓消費者對產品放心。」趙鵬說。
趙鵬才開始當主播,粉絲還不多,大部分是朋友和老客戶捧場,他店裡的商品更多的還是拜託其他主播銷售。
「粉絲量大的主播收費不低,我們小企業請不起。而且,就農副產品來說,還是我們自己對商品更了解。所以,我只有努力把自己變成網紅了。」趙鵬笑呵呵地說。
近年來,農村電商銷售中,農民在田間地頭開直播很受消費者的歡迎。各大電商平臺也紛紛推出各種電商助農模式。2月10日,拼多多在全國開啟了「政企合作·直播助農」,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民多賣貨」的電商助農新模式。4月7日,阿里巴巴啟動「春雷計劃」,計劃在全國建設1000個阿里巴巴數字農業基地,並深入原產地直採,組織產地溯源直播。
據新疆西域傳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璐宇介紹,去年以來,該公司組織「懂電商、會直播」的培訓講師深入全疆各縣,開展電商直播帶貨的培訓,把最新的電商直播帶貨平臺、直播技巧等內容向當地農民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培訓,還在合作縣市設立了本縣域的公共電商直播間,部分在直播設備上有困難的學員可以免費來直播間做直播帶貨活動。截至目前,該公司就直播帶貨內容已經累計培訓了近8000人次。
4月23日,在若羌縣瓦石峽鎮塔什薩依村的電商服務站內,瓦日斯江·吾加布拉忙著整理村民自家打的饢和土雞蛋,整理好後,他將把這批商品送到鎮上的商店裡銷售。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瓦日斯江一家此前一直以種地為生。後來,若羌縣開始建設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瓦日斯江通過培訓,成為了村裡電商服務站的站長。
2019年,新疆西域傳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阿里巴巴、拼多多、字節跳動、快手、一畝田等多個平臺開展合作,培訓「農民網紅」,瓦日斯江有幸成為其中一員。2019年,瓦日斯江開通了個人的直播帳號,並在2個月內,通過直播幫助周邊村民完成了2噸恰瑪古的銷售,銷售額達1.2萬元。
「去年我家種了2畝恰瑪古,開始想著能把自家的賣完就不錯了。沒想到,網友熱情特別高,我把從村民那裡收來的恰瑪古都賣了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許多恰瑪古都賣到了內地。」瓦日斯江說,今年,他準備把家裡的地都種上恰瑪古,等採摘時再在田裡直播。
在麥蓋提縣,今年3月建成的網紅直播間正在對全縣企業、合作社、個人免費開放使用。麥蓋提縣商務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趙自坤表示,為了推廣當地農特產品,縣裡建設了農特產品展廳,還在線上開設京東麥蓋提縣特產館,通過京東、拼多多等渠道開展直播和短視頻帶貨銷售。
「我們還開展了直播帶貨本地網紅培訓培育工作,打算利用麥蓋提深厚的刀郎文化底蘊,打造一部分能唱會跳的網紅,擴大麥蓋提的知名度,現在已經在招募主播了。我們計劃今年平均每個月都組織一次直播帶貨活動。」趙自坤說。
目前,新疆西域傳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組織的縣域電商直播活動已經進行了10多場。最近他們正在謀劃「縣長來了」直播帶貨活動,預計將在阿克蘇市、烏恰縣、布爾津縣舉行,還將協助自治區團委完成電商直播培訓+直播帶貨實戰形式的新疆青年脫貧攻堅帶貨直播創客訓練營活動。
「我們始終認為做好農產品線上銷售,人才是關鍵。今年我們計劃培養一批縣域鄉村電商人才隊伍,利用淘寶直播、抖音、快手、一畝田、拼多多等新媒介,在2020年全面完成百場縣域電商直播帶貨活動,推進農產品產銷對接與直播電商緊密融合,助力新疆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李璐宇說。
■點評經緯
以開放心態擁抱消費新業態
近來,直播經濟蓬勃發展,不僅農產品上行有直播,傳統商超也開始進行直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民直播時代」。作為電商的新銷售方式,直播在促進農產品上行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期,新疆不少地方領導、農民紛紛變身主播,在直播間為當地農副產品「吆喝」,促進農產品直接從田間走向消費者。這種變化不僅促進了農產品銷售方式的改變,也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方式。
對新疆來說,一方面特色產品聲名遠播,一方面距離內地消費市場遙遠,更應主動擁抱這一新的消費業態,運用「網際網路+」方式拉近消費端和產地間的時空距離。
電商直播帶貨既有解說,還能互動,具有直觀、實時的特點,這是其優勢。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推動線上新型消費發展,實現線上線下相融合,對提振經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今年一季度,新疆企業通過國內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的網上零售額達44.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1%。可以看出,電商已經成為國內消費的重要方式之一。
做好電商直播,重在觀念先行。縣長直播帶貨,體現的正是一種開放、包容的觀念。政府領導為破解疫情影響下的農產品滯銷問題,當好特產推銷員,為地方特色產品「吆喝」,這種影響力是一般帶貨主播難以比擬的。領導幹部以身作則擁抱數字經濟下的新消費方式,在全社會起到引領示範作用,對凝聚發展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在看到直播帶貨紅火的同時,還要繼續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受疫情影響,消費者足不出戶推動「宅經濟」發展,線下客源稀少促使企業商家轉向電子商務謀生存。消費市場的擴大,需要生產方更用心去維護。要狠抓質量,激發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實現品質標準化、產業品牌化,這才能讓直播帶貨長久。只有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讓消費者買得舒心、吃得放心,才能更好體現直播帶貨背後的流量價值。
我們要緊緊抓住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發展機遇,重視消費方式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的趨勢,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化危為機。(□陳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