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來我們學校學咖啡的同學
都有未來開一家咖啡館的想法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
2020年的咖啡市場發展現狀
2019年至今,咖啡無疑是最熱門的跨界產品之一。先是以瑞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咖啡不斷開疆拓土,後又有喜茶、奈雪等新茶飲品牌推出咖啡產品。不僅如此,就連可口可樂、農夫山泉也先後跨界咖啡市場。甚至就連便利店、書店和服裝店,也都跟風賣起了咖啡!
極光大數據發布的《2020年咖啡消費市場洞察報告》,針對疫情對咖啡市場的影響,以及未來國內咖啡市場的消費增量究竟有多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總結。
短期看需求強勁反彈
長期看依舊擁有巨大潛力
根據民生智庫、北京烹飪協會等單位聯合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近七成的餐飲企業關閉全部門店。
其中,咖啡店的閉店率佔比超過了8成,達到了83.3%!
這就意味著,如果說餐飲行業損失慘重,那麼從事咖啡生意的品牌損失則更為慘重!
不過,根據極光的調研,從短期來看,咖啡市場很可能迎來一波報復性的消費增長。
一方面,咖啡消費的主力人群是白領和學生,合計佔比達到了53.5%,隨著復工、復學的推進,消費勢必得以增加;
另一方面,64.9%的消費者表示每周會飲用咖啡,其中每周喝3-5次的佔比為38.6%,就像「久旱逢甘霖」那樣,壓抑需求的消費欲望必然會得到釋放!
那麼,長期來看呢?
儘管說短期內消費熱情會得到釋放,但是長期來看必然回歸到正常水平。不過,隨著咖啡滲透率的不斷提高,咖啡市場依舊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現磨咖啡佔比提高
消費場景日益多元化
根據極光調研數據顯示,過去四年我國現磨咖啡市場的增速分別為28.5%、23.5%、37.3%和25.4%,比咖啡市場的總體增速高出2%-9%。
也就是說,在星巴克、瑞幸咖啡和連咖啡等連鎖咖啡品牌的推動下,現磨咖啡的市場滲透率在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咖啡的消費場景也日益多元化。
在過去,很多消費者喝咖啡都是衝著提神醒腦的目的,但如今,消費者的消費動機卻日益多元化。
比如,在「飲用咖啡原因分布」的調研中,54.9%的消費者只是將咖啡作為「休閒飲料」,佔比僅僅略低於「提神醒腦」。另外,「習慣性攝入咖啡」和「搭配早餐和下午茶」的佔比分別為20.2%和17.2%。
隨著咖啡消費場景的日益多元化,未來咖啡可能會成為普通飲品,成為大街小巷的流行元素。
品牌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
過去,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儘管很想嘗試一下星巴克的咖啡,但是苦於30-40元的售價始終邁不開走進門店的腳步。
不過,隨著喜茶、奈雪這些新茶飲品牌的走紅,20-30元一杯的飲料如今已經普遍被接受。
這就意味著,至少從價格上來說,高價不再是消費者拒絕咖啡的理由。事實上也是如此。
根據極光調研數據顯示,佔比接近65%的消費者能夠接受16-30元的單杯價格,另外還有約15%的消費者能夠接受銷售價格超過30元。也就是說,低價不再是吸引主流消費者的關鍵性手段!
從主流連鎖咖啡品牌滿意度評分來看,星巴克、瑞幸咖啡、Costa咖啡等品牌的得分分別為3.92、3.88、3.71,屬於相對較高的位置。
這就意味著,在消費者自身不夠專業的情況下,在消費者看來,品牌就意味著品質和風味。
總而言之,
目前咖啡市場還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其消費場景將日益多元化,成為更普遍的飲品
而做好咖啡品質把控是很關鍵的!
(學員開的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