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流動性面臨再次衝擊?

2020-12-17 上遊新聞

券商中國報導 慘!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

6月15日,新冠疫情對市場的第二波衝擊似乎真的來了。全球市場,包括股市、原油、黃金和比特幣等資產被投資者一股腦、無差別地拋售,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卻出現了反彈。從整體格局來看,行情像極了今年三月份一片黯淡的全球市場。

一時間,全球市場再度陷入風聲鶴唳之中。那麼,類似於三月份那樣的流動性危機是否會再度上演呢?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全球疫情反覆,不確性仍然存在,而管控的風險也在加大。在三月份美聯儲實施超級量化寬鬆之後,全球貨幣政策寬鬆力度存在邊際收縮的跡象,這可能使得全球後續的流動性溢價難以再獲提升。

全球市場無差別殺跌

6月15日,美股盤前期指未能延續上周五的反彈勢頭,三大股指期貨全線殺跌,而且跌幅皆超過2%。恐慌指數則快速反彈。 

美股航空板塊盤前普跌,達美航空跌8%,美國聯合航空跌8.5%,美國航空集團跌9%。

亞太股市收盤全線大跌,韓國KOSPI200狂跌4.91%,日經指數收盤亦大跌3.47%,歐洲股市開盤亦大幅走低,歐洲斯託克指數跌幅超過2%,德法英三大主要股市跌幅皆超2%。A50期指和恆指跌幅亦重挫超過2%。 

原油市場亦再度殺跌,截至發稿時間,NYMEX跌幅超過3.5%。

權益市場殺跌也就罷了,部分避免資產也在殺跌。黃金殺跌近0.8%。

比特幣跌幅更大,截至發稿時間跌幅達3.6%。

短期限的美國國債也出現殺跌的情況,收益率則有較大幅度上揚。長期限的國債則出現上漲,顯示避險資金在往長期限國債運動,同時可能也意味著短期內資金面出現了緊張的情況。

流動性的異動還體現在美元指數上,該指數連續第三天反彈,而其他市場則於近期持續走低。

據北京組織部微信公眾號6月15日消息,針對近日出現的疫情防控新情況,北京各區第一時間開展「敲門行動」,「地毯式」排查有關人員。目前,門頭溝區即時進入戰時狀態,通過開展「敲門行動」對14日內去過新發地人員進行「地毯式」全面排查。大興區迅速進入緊急狀態,啟動「戰時」機制,完善工作措施,紮實開展新一輪「敲門行動」,對5月30日以來與新發地市場有密切接觸的人員開展大排查。

第二波衝擊真的來了?

分析人士認為,市場殺跌還是跟疫情再度惡化有關。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院教授威廉·沙夫納(William Schaffner)向媒體表示,第二輪冠狀病毒已經在美國掀起了序幕,人們需要保持謹慎,否則就有可能再次給衛生保健系統帶來衝擊。

隨著全國範圍內措施的放鬆,美國幾個州報告了最近Covid-19病例激增,美國上周六新增病例超過2.5萬例,刷新5月2日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8個州過去三天的病例感染數均創疫情來最高紀錄。上周六,阿肯色州、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和猶他州的住院人數都創下了紀錄,南卡羅來納州的醫院床位佔用率已經達到69%至77%。

截至目前,美國的案件數量居世界之首,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據,該病已感染了近210萬人,並有115000多人死亡。而隨著美國抗議活動在各地蔓延,疫情還存在進一步擴散的可能。

與此同時,巴西的確診數據仍在上升。北京再度出現小範圍爆發的情況,6月15日上午,北京市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17場新聞發布會,有關單位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上,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了北京全市和新發地市場核酸檢測情況。6月14日全市共檢測76499人,陽性59份,其中地壇醫院已在院病例27份,新增確診病例21份,有待診斷的陽性檢測11份。

種種跡象數據表明,第二波疫情可能正在襲來。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如此,唐納·川普總統計劃周六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一場室內競選集會,儘管當地擔心案件增加。

流動性危機會否再度上演

美聯儲在6月政策會議上決定按兵不動,更通過前瞻性指引預言美聯儲利率在2020年底以前都不會被上調,同進表達對經濟增長擔憂和貨幣政策非常鴿派的立場。然而,這也給期待經濟V型反轉的投資者一個警示:未來一段時間,企業盈利可能難以根本改善。這一波反彈,實際上就是流動性驅動的。德國經濟部最新表態亦顯示,下半年經濟將進一步復甦,但之後復甦將遲滯且需要花費很長時間。那麼,接下來流動性危機是否會再度上演?

國泰君安早前表示,3月以來全球超寬鬆政策與流動性、信用支持工具的推出扭轉了全球投資者極端的宏觀風險預期,並推升了金融資產的流動性溢價。高收益債券與投資級債券期權調整利差已大幅收窄。從全球視角看,金融資本已修復至歷史均值水平,跨資產隱含的宏觀風險快速回落。海外經濟改善前,短期權益流動性進一步修復還是再起波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風險的邊際。

不過,短期風險層面仍有擾動,應保持一份警惕。政策寬鬆推動流動性修復的最快階段已然過去,而美歐疫情管理乏善可陳令海外基本面修復仍未到來。雖然中期的信號在逐步的清晰,但是在青黃不接的階段風險仍有擾動。全球疫情管控不確定性上升,海外復工復產存疑。全球新增病例近期有所反彈,美國內部民粹與種族主義的爭端也加大了疫情管控的風險。此外,全球貨幣政策寬鬆力度的邊際收縮令投資者短期難以進一步提升風險偏好以及給予流動性溢價。

從北上資金的走勢來看,短期擾動的確在發生。6月19日,富時羅素即將A股擴容,按理本周北上資金會逐漸流入,但近兩個交易日北上資金出現了大幅流出的現象,這可能意味著全球流動性外溢效應正在下降。

原標題:風聲鶴唳!第二波疫情真的來了?北京展開"敲門行動",全球市場又遭瘋狂拋售,流動性面臨再次衝擊?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在僅僅不到半小時之後,標準普爾500指數更是觸發了市場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全球股市則紛紛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股遭遇史上第二次熔斷今日開盤,美股全線暴跌,道瓊指數開盤跌6.91%,納斯達克開盤跌7.18%,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6.62%。
  • 黑色星期一是啥意思?黑色星期一的由來
    全球市場迎「黑色星期一」。  那麼,黑色星期一是啥意思?  黑色星期一指股市大跌經常出現在星期一的現象。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一是1987年10月19日美國股市發生的大跌,當日道瓊指數下跌了22%。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至508點。黑色星期一,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天。因為那兒沒有市場,被稱作「自由下跌」。
  • 黑色星期一見證歷史!美國遭遇史上第二次熔斷,A股明日如何走?
    導讀:黑色星期一見證歷史!美國遭遇史上第二次熔斷,A股明日如何走?北京時間晚上21點35分,道瓊指數從最高到最低跌幅達到2000點,標普指數暴跌7%,觸發了第一層熔斷機制,根據歷史了解,美國在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的3個月之後推出了估值熔斷機制,分別是7%、13%、20%的三檔下跌熔斷。
  • 美股全線暴跌觸發史上第二次熔斷 黑色星期一原油成最大黑天鵝
    來源:財經女記者部落作者:崔進 一場油價崩盤引發的血案正在上演,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包括美股在內超過3個國家股市觸發熔斷……美股二次熔斷,全球市場瑟瑟發抖比2008年還慘,全球市場上演「蘿蔔蹲」,大家一起比慘。
  • 央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
    來源:中國金融雜誌原標題:《中國金融》|疫情衝擊下全球經濟面臨變革來源:中國金融雜誌作者|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青年課題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深刻影響,其持續時間和深度遠超最初預期,給全球經濟、經濟主體信心和政府公信力造成
  • 16家基金評黑色星期一:A股短期有調整壓力
    來源:澎湃新聞3月9日,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黑色星期一」。A股受外圍市場波動衝擊而大幅下挫,北向資金更是單日淨流出A股143.19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外圍市場也集體崩盤,亞太市場方面,日本股市開盤後就迅速大跌逾4%,跌幅一路擴大至5.61%。
  • [跟著首席看大勢]徐高:美國「股災」虹吸全球流動性,A股能否保持...
    核心觀點如下:  新冠疫情全球走向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是全球市場恐慌的最終源頭  美國銀行體系整體穩健,爆發金融危機的概率不大  美國股市已經在3月9日「熔斷」之後進入「股災」狀態,形成對全球其他資產市場的「虹吸」效應,是目前全球各資產市場運行的邏輯主線  A股市場在全球動蕩中表現出了韌性,但仍然受到美股下挫帶來的壓力
  • 黑色星期一?市場到底還行不行啊?
    今天大盤跌下來27.98個點,黑色星期一,收了個帶有一定的整體的量能並未萎縮的環境下,市場出現了黑色星期一。那市場到底有哪些問題呢?接下來走勢還能繼續保持震蕩向上的節奏嗎?來,繼續給大家捋一捋。市場目前正在期待最關鍵的高層會議,經濟工作會議的新的消息進入了一個暫時觀望的狀態。第二,資金面,最近市場的走勢可以說受到了短期資金面的影響盤面的走勢還是相對比較的敏感。主要是關注,利率,隔夜回購利率,逆回購操作,還有北向資金。
  • 「黑色星期五」成「網絡星期五」 「網絡星期一」銷售額有望創紀錄
    Adobe Analytics對美國100家較大的在線零售商中的80家進行分析後得出的上述數據,這意味著今年的「黑色星期五」的在線銷量已達到美國有史以來單日在線銷量第二高,僅次於去年的「網絡星期一」。換句話說,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或許被稱作「網絡星期五」更加合適。
  • 中銀研究:疫情衝擊下全球貨幣政策應對與前景
    超寬鬆貨幣政策與極低利率環境,有助於平抑流動性困局,與財政、公共衛生政策形成組合拳,對經濟金融修復具有一定支撐作用。但是,經歷這輪急速擴張後,各國央行普遍已處於政策利率下限,貨幣政策空間收窄,政策長期效果存在不確定性,且加劇了全球金融脆弱性。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復甦及其可持續性面臨考驗,各國央行需要重新思考、評估與調整貨幣政策框架,在多目標之間取得平衡。
  • 美聯儲稱將推出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流動性工具
    從隔夜全球市場來看,除股市之外,債券市場、黃金市場、原油市場以及新興貨幣市場都出現了大拋售的現象,「賣掉一切,只要美元」似乎已經成為近期的主旋律。這是流動性危機的典型特徵。  所幸的是,在3月19日早上,歐洲央行突然出手,拋出7500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5.4萬億元)資產購買計劃。
  • 孫明春研判全球市場形勢:下一輪衝擊波很可能近在眼前
    當資產價格暴跌時,就推倒了「擁擠交易」轉向的第一張骨牌,引發了金融市場的「踩踏」。過去兩周多來,隨著各國央行紛紛推出大幅度減息和巨額的流動性支持計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基本上告一段落。第二輪衝擊有可能在幾周內到來。
  • 施華洛世奇遭遇黑天鵝,裁員背後映射全球奢飾品市場新變局
    但無論如何,受新冠疫情所引發的黑天鵝事件影響,如施華洛世奇、可口可樂等全球知名企業依舊紛紛深陷困境,可以預見的是,短時期內,跨國企業將持續艱難運營,全球企業也難免在這次巨大的黑天鵝事件中,遭遇巨大的洗牌和企業內部戰略調整。不過,儘管今年跨國公司們的全球業績下滑主要歸因於新冠疫情衝擊,但我們依舊不可忽略在其背後的多重因素。
  • 舊病新傷又遭疫情「急症」,歐洲經濟或將遭遇「第三次衝擊」
    義大利總理孔特承認該國已面臨「至暗時刻」,法國總統馬克龍亦將新冠疫情稱作「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挑戰」,英國首相詹森則稱疫情是「我們這一代最嚴重的公共健康危機」。隨著歐洲各國紛紛採取邊界管控、關閉學校和服務場所、限制大型集會,乃至停航、封城甚至「封國」等特殊抗疫措施,本已搖搖欲墜的歐洲經濟形勢亦遭遇沉重一擊。
  • 全球經濟增長面臨著重大抉擇
    三,疫情前全球經濟面臨最大問題及風險是什麼?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前,儘管當時共識是全球經濟不至於在短期內出現衰退,但經濟陷入「三低」常態並逐漸邁向更低經濟增長臺階則是一個不爭之事實。可以說,2008年美國金額海嘯之後,各國央行都啟動了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過去10年僅美中日歐4大經濟體向市場注入的流動性就達12萬億以上美元。
  • 驚險一跳 美元流動性黑洞虹吸市場 離岸人民幣跌800BP
    美元指數幾天之內就從95飆升至102,因跨市場、跨資產踩踏、崩塌導致的美元荒,令其在一個月之內實現V字反彈,創三年新高。美元之外,傳統避險資產美債與黃金亦難逃跌勢;即使美聯儲貨幣政策Allin,利率一降到底,重啟QE,包括祭出種應急工具安撫市場;即使全球各國央行亦跟隨降息等;但枯竭的美元流動性尤如一個巨大黑洞虹吸所有市場之資產。
  • 全球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
    近日,英國發現了一種新冠病毒新變株,其傳染性高出常見毒株70%,據悉這或將導致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的新一輪蔓延。消息一出,引起了全球市場的強烈恐慌。周一歐洲股市、美股期貨全線下挫,原油也創下了六周以來的最大跌幅。
  • 全球股市雪崩!美聯儲緊急救市!投資者仍瘋狂拋售任何資產!黃金也...
    周四,全球市場再度迎來至暗時刻,恐慌程度達到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值。股市遭遇1987年以來的最大拋售,黃金狂瀉80美元,原油重挫9%。不過在美市盤中美聯儲宣布增加流動性一度把金價推升至1600關口,令銀價回升至16美元上方,但隨後其漲幅悉數被回吐,黃金再度跌至1575美元附近,白銀也大幅回踩。
  • 美國不只有「黑五」,還有「網絡星期一」哦
    雙11購物節中國再次展現了民眾強大的消費能力,在這個疫情影響下的寒冬,中國市場的強勁需求,讓全世界的供應商都看到了黎明前的希望,希望中國的強勁消費能夠將世界經濟從深陷的泥潭中拉出來黑色星期五很多人都聽說過的「黑色星期五」,每年在美國都會掀起購物的狂潮。「黑色星期五」是美國傳統的購物季,是美國實體店銷售的一大高潮。
  • |好買市場點評
    在巴菲特看來,由新冠病毒和油價暴跌結合成的「組合拳」造成了這場嚴重的衝擊。針對這兩個影響市場的重要因子,市場的普遍預期如何呢?全球指數表現情況從2月份數據來看,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下滑幅度尤為明顯,國內也創下了記錄以來新低。發達國家因為疫情所處階段不一樣,2月份下滑幅度尚不大。短期看,全球經濟都將面臨疫情衝擊帶來的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