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已經比現在的南京還熱了

2020-12-24 上遊新聞

02-27 09:13:12 來源: 國家地理中文網公眾號

可以重啟2020年嗎?

開局太差。

 

2020年開年的1月,

這個世界打破了141年以來的最熱記錄。

而在2月,

近幾十年來經歷了顯著變暖,

不斷出現新高溫記錄的南極洲

溫度首次超過了20℃!

 

然而,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

隨著大氣中碳含量不斷飆升,

地球氣候持續變暖,

任何新的記錄可能都不會持續太久。

南極下一次高溫新紀錄,

或許會來得更快。

南極半島今年夏天出現了異常天氣現象,導致氣溫不斷升高。上圖是喬治王島。

攝影:ALESSANDRO DAHAN,GETTY IMAGES

 

南極大陸的極端高溫天氣

是由一系列氣象因素共同導致的。

最近南極熱浪的根源

可以追溯到數公裡以北的地方。

 

在南極洲,很難分辨陸地的起點和(冰凍的)水的起點。

攝影:TAMA, GETTY

二月初,

一股高壓脊在南美洲南端上空移動,

使這片地區處於溫暖天氣的包圍之下。

這種情況一個夏季會發生好幾次,

通常南極半島不會受其影響,

因為在南半球西風帶的強風保護下,

暖空氣無法入侵。

 

南極洲剖面圖。

不過,近幾個月來,

南極附近的西風帶一直處於減弱狀態

是「南極濤動」循環模式的一部分。

這使暖空氣以一種「異常」方式向南擴散。

 

南極洲東部。

攝影:MARIA STENZEL, NATIONAL GEOGRAPHIC STOCK

緊接著,2月初,

南極半島北端周圍的海洋溫度

比平時高出約3攝氏度。

(這種海洋變暖可能是春季發生的罕見的

上層大氣變暖事件持續影響的結果,

後者在持續期間也將西風帶向北推移。)

 

南極洲羅斯海。

攝影:John B. Weller

海洋和大氣中的所有這些熱量

為南極大陸破紀錄的熱浪創造了條件。

之後,在2月第一周的周末,

怪異的南極半島地形又推波助瀾。

 

2014年,在南極洲西部的埃爾斯沃思山脈附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冰下坑洞。

攝影:ROBERT BOESCH, CORBIS

南極半島的西部是南極半島山脈,

曾經可能與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相連。

而氣流在南極半島越過山脈後便開始下沉

在下坡加速過程中不斷加壓和升溫,

並產生所謂的「焚風」。

這些熱風會導致氣溫短暫上升30℃。」

 

「焚風」導致南極的拉森C冰架在冬天融化。

 這些焚風事件並非史無前例。

當然,當附近的大氣或海洋溫度升高時,

就會更容易打破紀錄。

南極洲的拉森冰川正在迅速融化。

攝影:JIM ROSS, NASA

 

儘管自20世紀中期以來,

整個南極洲的溫度只是略微上升。

但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

埃斯佩朗薩基地和其他長期研究站的氣溫

上升了1.7-2.8攝氏度,

遠超全球平均升溫速度。

 

2018年10月,一個平臺狀冰山漂浮在拉森C冰架附近的海冰上。冰山的尖角和平坦的表面表明它可能是從冰架上崩解下來的。

攝影:NASA ICE

隨著人類向大氣中排放越來越多的碳,

科學家預計不久南極半島將再次升溫。

這對南極的冰來說將會是壞消息。

西南極洲海灣的冰川正岌岌可危,

它們將重繪地球的海岸線。

2011年的羅斯海。

攝影:PAUL NICKLE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當西南極洲的冰原

被溫暖的海水從下方侵襲時,

南極半島的溫暖空氣

則從上方破壞冰的穩定性,

導致融水聚集成湖、冰架裂開。

陸地上的冰川也會開始鬆動,

更快地進入海洋,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

2012年10月16日,思韋茨冰川出現裂縫。

攝影:JAMES YUNGEL, NASA

從1992年到2017年,

南極半島的冰損失率幾乎增加了4倍多

從每年70億噸增加到330億噸。 

派恩島是南極洲最脆弱的地方。

2012年以來這裡的冰川

每年脫落580億噸冰。

 

南極洲的派恩島冰川。

攝影:MICHAEL MARTIN

在過去一個世紀裡,

派恩島曾發生過八次冰山崩塌,

分別在2001年、2007年、2011年、2013年

2015年、2017年、2018年、2019年。

崩塌事件之間的時間間隔似乎在變短,

這意味著冰川處於不穩定狀態。

 

2019年9月14日,哥白尼哨兵2號衛星拍下的畫面:派恩島冰川出現兩道裂縫。

攝影:EUROPEAN SPACE AGENCY

像派恩島這樣的注出冰川

阻擋著陸地冰層的流動,

隨著派恩島的冰架被削弱,

這種阻礙作用也會降低,

從而導致冰從陸地流出的速度加快。

 

企鵝們聚集在南極洲東部的冰層邊緣。

攝影:John B. Weller Antarctic Ocean Alliance

企鵝最先受到了南極洲「瓦解」的影響。

今年一月份的一項科學調查中,

有上萬隻企鵝從南極北部的象島消失了。

 

象島(Elephant Island)西海岸,幾隻帽帶企鵝正要返回它們在斯汀克角(Stinker Point)的棲息地。這種企鵝下巴上有一道標誌性的黑色條紋,因而得名帽帶企鵝。

攝影:NOAH STRYCKER

研究人員發現了這與氣候變化的聯繫。

2016年的一項研究發現,

過去40年在南極的一些海域,

磷蝦的數量減少了80%,

這可能是海水溫度升高的結果。

 

磷蝦以生長在南極南喬治亞島海冰下的浮遊植物為食。

攝影:PAUL NICKLEN, NATIONAL GEOGRAPHIC

磷蝦是南極食物網的基礎:

帽帶企鵝以蝦為食,小魚也以蝦為食

而小魚也會成為企鵝的盤中餐。

 

因為磷蝦的減少,阿德利企鵝數量也正在減少。

BILL CURTSINGER, NATIONAL GEOGRAPHIC CREATIVE

而地球另一端的北極,

正在經歷甲烷大爆發。

 

東西伯利亞海的海面上,冰和甲烷氣泡。

攝影:IGOR SEMILETOV,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永久凍土帶正在快速融化,

釋放出大量甲烷和二氧化碳。

而甲烷的溫室效應

起碼是二氧化碳的25倍。

 

2016年,西伯利亞苔原地區出現了地面晃動,那種場景「像果凍一樣」。

NASA所展示的北極苔原地區的湖泊,

正冒著「甲烷氣泡」。

 

研究人員對正在冒泡的北極湖泊進行測量,

發現目前有更多的甲烷從北極「漏出」。

 

生態學家凱蒂 · 沃爾特 · 安東尼(右)點燃了一個被冰錐放出來的巨大甲烷氣泡。

攝影:MARK THIESSEN

 

北極迅速變暖

意味著海冰每年消失的時間越來越長。

這意味著更多的北極熊將被困在陸地上,

不能追捕海豹、海象這些獵物,

它們可能會慢慢餓死。

 

從1979年到2008年,挪威邊境的巴倫支海上的大片浮冰縮減了近30%。

攝影:Ralph Lee Hopkins,《國家地理》

更多的海象沒有海上浮冰可以休息,

只好一起擠到海岸上去。

2014年9月23日,一千多隻海象聚集在阿拉斯加西北海岸。

攝影:COREY ACCARDO, NOAA

有些海象想方設法在群外找活動空間,

所以它們爬上了80米高的懸崖,

但離開海水的海象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 

 

人類的錯誤,正在由動物買單。

南北極冰凍陸地上的熱浪,

為這個地球的未來敲響了警鐘: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南極冰層隔開兩個文明?南極下面別有洞天
    除了這個洞,其實在我後面一公裡左右的地方還有第二個入口,但是現在已經看不出來了,之前是可以看到的。第一個是亞特蘭蒂斯,說柏拉圖的畫像,亞特蘭蒂斯,現在普遍認為是在茅利塔尼亞,撒哈拉之眼的結構是一樣的,數據是正確的。但在撒哈拉之眼出現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亞特蘭蒂斯其實是在南極;為什麼呢?亞特蘭蒂斯會出現在南京,這次亞特蘭蒂斯會出現在南京,首先要從一張地圖說起。皮列斯地圖 這張地圖是1929年在土耳其發現的,其實是軍情。
  • 天這麼熱,南極企鵝能挺住嗎?
    北極熊可不是吃素的,肥嘟嘟的大企鵝落到嘴邊哪有不吃之理,只是現在大企鵝已經滅絕了。大企鵝是在人類探險、北歐海盜進入北冰洋的過程中被大量捕食而逐漸滅絕的,也許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生存環境太脆弱了。大企鵝不像南極的企鵝有豐富的磷蝦作為食物,它們還要面對北極熊這樣的天敵,人類可能只是壓垮北極大企鵝種群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幸的是,導致地球上物種加速滅絕的最後一根稻草常常是文明的人類。
  • 南極還未消停,阿爾卑斯山又現紅雪,形成原因是誰引起的?
    南極還未消停,阿爾卑斯山又現紅雪,形成原因是誰引起的?或許每個人都感同身受,如今的地球是怎麼了?自從進入2020年,我們聽到各種關於氣候問題帶來的影響,北極突破有史以來的38度高溫,冰川的消融、甲烷的爆發等等,地球早已千瘡百孔。
  • 南極發現遠古生物化石被質疑造假,那麼南極金字塔是真實的嗎?
    地球雖然已經形成了46億年的時間,但考古發現人類的祖先直到100萬年前才出現,相對於地球上的生物史來說人類出現的時間是比較晚的,而且地球上的生命也在隨著陸地板塊的運動不斷發生變化,尤其現在的南極洲在數億年前還是赤道附近的的陸地,科學家認為南極洲的冰層下面埋藏著許多人類從未見過生物化石
  • 南極旅行日記,魅力南極(下篇)
    我也靜默了一把,努力嘗試達到林總那種心靈與大自然交流的境界高度,當然還得再籌劃15次南極旅行。還有人離開集體活動,私下在坐禪的,按現在的流行叫法稱之為打坐。林總所創議的靜默可能是一個更高大尚的學名,也許靜默對坐姿沒有要求,只要安靜即可。晴天了,可以親歷感受南極的日落日出。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南極企鵝不跑到北極呢?
    北極有北極熊,南極有企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但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企鵝不跑到北極呢?科學界一般認為,一個長赤道讓兩極的喜寒動物永遠無法相見。但令人驚訝的是,最新的海洋生物普查顯示,至少235種海洋生物同時生活在北極和南極海域。
  • ...幾個億環遊世界的侶行夫婦來寧:一直在路上,重回南極助力民間科考
    距離揚子晚報記者上次採訪侶行夫婦張昕宇、梁紅,已經過去了好幾年。幾年後再見,他們仍保持「在路上」的狀態。24日,現身南京和平論壇現場做分享的他們告訴記者:「我們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但是很幸運,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
  • 南極首現20℃以上超高溫?事是真的,但沒你想像中那麼恐怖
    關於全球變暖問題的討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前陣子又出了個大新聞,網上有消息說,南極已經出現了驚人的高溫,達到了20℃以上!>突破歷史記錄很多生活在南極的動物受到極大影響企鵝數量更是銳減75%要知道現在中國多數地方氣溫都沒有回暖到20℃本該是極寒氣候的南極
  • 南極的「英雄時代」
    20世紀初的南極,如同現在的太空般神秘,難以企及。去過的人非常少,人們對它幾乎一無所知,是名副其實的「未知領域」。南極氣候惡劣,風速可達12 級以上那時,人們對南極的探索難度非常大,當時的後勤支持能力相當差;科技還不發達,沒有現在這些先進的機械和電子設備;醫學還在探索階段,長時間出海的人飽受「壞血病」的折磨(那時還不知道這是由於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雪地交通運輸還在摸索階段;沒有電子通信,探險隊出發後就是「單兵作戰」,所有困難只能自己解決
  • 哥斯拉或非虛構生物,南極考察船發現哥斯拉,船長出書曝光引熱議
    但在現實世界中,卻還流傳著一個南極哥斯拉的傳聞。有關南極哥斯拉的目擊事件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但與其他的神秘生物目擊事件不同的是,南極哥斯拉沒有留下任何的影視資料,所有對其描述也大多是建立在1958年目擊者的訴說上。在1958年,日本一艘叫做宗谷號的南極考察船在勘察南極的時候,發現了一隻巨大的黑色不明物體,離考察團只有3百米的距離。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八億年前女孩?假得離譜!
    作者:鄭子愚最近,一篇題為《特大新聞,南極冰層現8億年前女孩》的文章在網上熱傳,引發不少網友關注。該文章稱:「近期科學家們在南極發現了一個八億年前的女孩屍體。小女孩被發現的時候躺在一個小的棺材裡,經過對女孩的研究,從外表上看起來,女孩屬於現在西方的白種人,還有著一雙藍眼睛,非常漂亮。」文章還發布了一張女孩圖片。
  • 近期南京青菜價格翻倍,大蔥、辣椒漲價衝上熱搜
    1月11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獲悉,2020年12月份,南京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6%。環比去年11月,豬肉、鮮菜價格反彈明顯,青椒、青菜、冬瓜價格環比漲幅均超30%。據悉,近期大蔥、辣椒等價格上漲明顯還衝上微博熱搜,大蔥價格牛氣「蔥」天,在南京每斤賣到8元,小米椒漲勢更猛,從一個月前每斤七八塊錢漲到了20多元。
  • 冰雪覆蓋厚厚的南極冰層下,都有什麼秘密,南極曾經是綠洲嗎?
    人類踏上南極大陸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們已經知道南極洲是一個覆蓋著冰雪的廣闊大陸。現在,人們想知道的是,厚厚的冰下隱藏著多少秘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南極冰蓋下發現了150多個湖泊,其中大部分被冰川覆蓋了至少1500萬年。事實上,南極冰下水系相當大,面積幾乎與美國相當,堪稱世界上最大水域。那裡很可能會有一個全新的世界。南極大陸有幾個「湖區」,成礦作用非常活躍。沒有微生物的參與,這個過程要麼是不可能的,要麼是慢得多。這意味著南極洲不是沒有生命的荒野,而是一個擁有「生命綠洲」的豐富自然系統。
  • 企鵝難過,現在已經十五度了嗎,我快要被熱死了
    但是在看到那些壯觀的景象之後,他們都覺得自己這幾天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到了這裡之後,他們見證了海豹之間激烈的爭奪領地的行為,就在那短短幾天的拍攝時間中,這一隻堅守領地的海豹就已經接受了好幾隻海豹的挑戰,而拍攝這些海豹鬥爭的場景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攝影組準備要分一些人去拍企鵝。
  • 一開業就上熱搜的鮮牛肉火鍋,在南京又添了兩家店
    左庭右院又雙叒登上熱搜了!近日,左庭右院鮮牛肉火鍋南京華採天地店、雨花客廳店正式開業,直接佔據了大眾點評南京實時榜TOP2,之前上海長泰廣場店開業,也登上了大眾點評上海實時榜第一名。有網友調侃,開店登熱搜,成了左庭右院的「標配」。
  • 南極地下存在巨大空洞,裡面究竟有什麼?科學家發現它仍在變大
    在地球的兩極地區,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冰川不斷融化,在2020年的2,考察隊發現南極氣溫第一次突破20度。要知道南極出現這種氣溫是一種很反常的事情,畢竟南極氣溫都是非常低的,而高溫導致這裡的生物很難適應,甚至達到快要滅絕的情況。不過科學家表示,南極其實在很早以前並不是如今的這番模樣,而是一個熱帶雨林,這一說法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
  • 科普: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冷?最低零下多少攝氏度?
    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冷?大家都知道兩極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可朋友們知道究竟是南極冷還是北極了嗎?北極是四周被大陸包圍的海洋,中間是北冰洋,只有夏冬兩個季節,冬季極夜一片漆黑,整個冬天沒有白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60攝氏度。
  • 年平均氣溫12℃,極寒南極曾經是一片綠洲,時間在9000萬年前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南極是地球最大的一個「製冷空調」,它時常向低緯度地區送來冷氣,讓南半球的南美洲和澳洲夏季偶爾變得十分涼爽。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南極是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最低溫度達到零下90多攝氏度,可以說氣溫已經冷到了極點。
  • 吳有音:在南極繪中國,在中國講南極(速寫)
    電影史上第一部實景拍攝南極的電影——《南極之戀》即將公映。在此之前,導演吳有音已經4次踏上南極大陸。  2010年和2011年,吳有音作為國家極地文化中心「極地文化建設」項目組成員,先後前往南極中山站、長城站。當時,中山站、長城站多以板房材料建設,色彩單一。
  • 南極出現「血雪」、北極200萬個「冒泡點」,或有全球性氣候災害
    ,不過並不是說南極地區在「流血」。由於當前南半球是夏季,所以南極地區的氣溫是比較高的。前段時間,南極地區就測得了創紀錄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達到了20.75℃,是南極地區首次超過20℃的高溫。從衣藻的生長情況來看,這一場「血雪」歸根到底,其實還是與南極地區出現了高溫天氣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往深處去思考,有個問題值得重視。相信大家也知道,在炎熱的夏天,在太陽底下,我們穿著淡色、白色衣物會相對沒那麼熱,如果我們穿著深色衣物,可能會感到很熱。這是因為白色可以反射大量的太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