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少年#
說到日本的運動類題材漫畫,許多人必然要提起90年代風靡了整個日本的《灌籃高手》。一句「教練,我想打籃球」讓多少人不自禁地落淚,又改變了多少個少年少女的人生軌跡。而在2020年7月的一期《少年JUMP》當中,又有一部精彩的現實向體育漫畫宣告正式完結——從2012年開始,連載至2020年的《排球少年》,完美落幕了。

夢的開始
古館春一從小就熱愛排球,從小學到中學,一直作為副攻手活躍在賽場上,這也是他能夠對《排球少年》的每一場比賽都能設計得十分嚴謹的原因。與此同時,他也熱愛畫畫,又因為《海賊王》而與少年漫畫結緣,更加認真地對待畫畫這件事。
在畫漫畫的最初,古館春一嘗試的是恐怖題材的漫畫,可是在連載途中,卻頻頻遭遇困難,僅僅十八話就慘遭腰斬。經歷了失敗後,古館春一想要挑戰自己所熱愛的排球題材,儘管編輯不太贊同,卻也在古館的堅持下同意了。
艱難的起步
古館春一首先是開始準備短篇。他的時間並不充裕,只能不斷地與時間賽跑,甚至到了一邊思考分鏡一邊畫原稿的程度,哪怕受到了地震的幹擾也不敢停下來,最後終於是趕上了截稿日。
儘管躊躇滿志地開始準備排球題材漫畫了,古館春一卻始終未能通過連載會議,因為他無法把握好作為少年漫畫的主角日向翔陽的設定。到底什麼樣子才是一個合格的少年漫畫主角?古館春一不斷地在自己對自己的否定當中思考著這個問題,花了整整一年來修改自己的作品,終於在2012年少年JUMP12號上正式開啟了連載。
在創作中不斷跨越障礙
儘管成功地開啟了正式連載,但古館春一作為漫畫家仍然是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他很快就遇到了作畫上的難題。
排球在漫畫裡屬於小眾題材,對門外漢來說還是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古館春一的目標,便是讓不懂排球的讀者也能看懂這部漫畫。為了破解這個難題,古館春一採用了兩個方法。
第一個,便是安排「觀眾」進行解說,同時在觀賽的角色中設定同樣並不是特別清楚比賽規則的門外漢,讓解說更自然、合理;第二個,則是通過多個角度構圖,讓觀眾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球場的空間與球員們的位置。

在古館春一精心的作畫與不懈的努力下,《排球少年》雖然沒有令人驚豔的順位和人氣,但卻能穩定地把年均順位保持在中遊水平,單行本銷量也是肉眼可見的上升。而古館春一也並沒有停滯不前,他與烏野的隊員們一同成長著,讓《排球少年》越來越精彩,終於迎來了動畫化。
2014年4月6日,由PIG社製作的動畫正式播出,並賣出了二萬五的優秀成績,也為在少年JUMP上連載的漫畫注入了新的人氣,漫畫單行的發售迅速突破了千萬,《排球少年》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力也在逐漸加深。
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在《排球少年》剛剛開始連載時,日本男子排球界的現狀足稱「蕭條」。2011年時,中學的男子排球部數量驟減,許多小時候接觸了排球的孩子,上了中學後沒有辦法繼續打球,整個排球界處在低谷之中,缺少了領導者。主人公日向翔陽初中時想要練習排球,卻無人指導無人陪練的經歷正是這一現實的寫照。但儘管沒有同伴,日向仍然一心一意地打著他最心愛的排球,從來沒有言說放棄。
隨著漫畫漸漸人氣上升,男子排球也開始逐漸走進國民的視野,承載了古館春一對排球的愛與想像的《排球少年》,讓一個又一個憧憬著日向翔陽的少年加入了排球部,為男子排球重新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讓如一潭死水一般的日本排球界重新翻起了漣漪。
日向翔陽因為小巨人生出了對打排球的渴望,他也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小巨人」,在漫畫裡、漫畫外不斷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為自己喜愛的事物而不斷前進著、努力著。儘管漫畫已經正式完結,但每一個熱愛這一部作品的人的心裡,永遠都有著它所傳達的精神存在。
就像烏野的橫幅口號所寫的那樣,——「飛吧」,少年們。
本期內容到這就結束了,如果您還有其它的觀點,歡迎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