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是一個有著豐厚歷史的城市,大量社會名士曾在此居住,他們生活過的故居,無疑是昆明不可忽視的文化景點。
但你知道它們的現狀如何嗎?昆明的許多歷史名人故居,居然都搖身變成了特色餐廳!今天我們來說10座昆明名人故居改造而成的餐廳,看看你都知道嗎。
石屏會館/石屏會館餐廳
昆明石屏會館,是石屏人在全國建的17所會館之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還保留著200多年前清代中葉的建築風格。
到了民國初年,石屏會館已經不能適應石屏人在昆明的活動需要,民國十年袁嘉穀、張芷江先生組織策劃,發動各界人士集資,在今翠湖之南建成規模宏大的新會館。
石屏會館為三層三院土木結構建築,後面置有近兩畝的花園,是典型的石屏民居建築風格。林則徐在清道光年間任雲南總督後,親臨會館瞻仰,並題寫了「三島淳風」的匾額。
現狀
石屏會館結束了使命後,從精緻的私房菜演變成了一家適合宴客的滇菜餐廳,三進院子處處都是古典的景致。
地址:昆明市翠湖南路24號人均:149元/人推薦菜:石屏烤豆腐、汽鍋雞、摩登粑粑
李鴻謨宅/石房子餐廳
1937年,愛國將領李鴻謨在昆明建造私人園林式宅院,李將軍深受法國文化影響,又喜愛傳統中式建築,便請來了一中一法兩位設計師,建成了這棟中西合璧的石房子。
1951年後,這裡成為昆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期間此樓房成為了昆明市政府辦公廳辦公和歷屆昆明市市長的住房。1950年至1978年,昆明市市長潘朔端就曾居住於此。
2002年11月28日,這裡又改造成了開放式的茶花公園。2011年1月公布為第五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月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位於今天北京路的茶花公園內的石房子,曾作為餐廳開放,2020年正在裝修,以後將繼續作為餐廳使用,重新營業的時間未知。
地址:昆明市盤龍區北京路附近號開業時間:未知
龍雲宅/震莊迎賓館
民國時期,雲南省主席龍雲在昆明有一座私人花園別墅住宅,新中國成立後改為震莊迎賓館,是一所專門用於接待重要領導人的國賓館。
震莊歷史建築群是昆明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築既有中國古典園林的風貌,又有歐式建築格調,外院是7棟中式小樓,內院是一組法式建築別墅群,由一座石拱橋和外院連結,其空中俯瞰圖呈八卦造型。
現狀
目前震莊迎賓館已從國賓館變為大眾可住宿的賓館,但當我們詢問是否可以簡單參觀時,被門口的保安阻止入內,告知必須要在餐廳消費或者住宿才可以進入。
地址:昆明市北京路514號
價格參考:過橋米線48/套,68/套
飛虎樓/祥雲薈館庭院餐廳
1946年1月,陳納德租用了原名為國慶大樓的一幢5層歐式建築,因該公司大部分飛機印有飛虎隊標誌,這幢大樓得名「飛虎樓」,這裡也成了陳納德及妻子陳香梅的住所和辦公地點。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在昆援華美軍陸續撤離,祥雲街的飛虎樓留下了陳納德將軍在昆明的最後記憶。2006年,該幢樓房被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昆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築」。
現狀
現在飛虎樓已成為一家以飛虎文化為主題的滇菜餐廳,擺放有陳納德的照片以及美軍當時的物件,餐廳員工也成了飛虎隊歷史的義務宣傳員。
地址:昆明市祥雲街43附2號人均:85元/人推薦菜:原味汽鍋雞、牛乾巴、涼米線
張衝宅/雲和祥餐廳
原滇軍將領、前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張衝的私人宅院「仁和祥」,坐落於昆明市中心,金碧公園東北角,為坐西朝東二進院跑馬轉角樓式傳統民居,始建於1904年。
磚木石結構,單簷硬山頂,清水磚牆,北院南樓為頂部設露臺的西式建築。其簷枋墊板、窗欞隔扇、垂柱抱頭梁及圍欄等裝飾木雕較為精美。東側三道大門均為通天磚石柱拱形門,門楣裝飾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題額「仁和祥」。
該宅院建構規整,造型獨特,中西結合,為昆明地區保存完好的近現代典型風格建築之一,具有一定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2002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現為市中心的老牌飯店,保留了原始建築風貌,菜品也主打雲南本土風味,使用原產地食材烹飪製作,受到大眾歡迎。
地址:昆明市祥雲街36號金碧公園內人均:87元/人推薦菜:汽鍋雞、醬香小餌塊、清炒板藍根
袁嘉穀舊居/嘉宴(已停業)
雲南歷史上唯一的狀元袁嘉穀,在昆明的舊居建於1920年,現存宅院為走馬轉角樓合院式建築。坐北朝南,土木結構,佔地面積510平方米。建築面積756平方米。
在這裡,袁嘉穀生活居住了18年,直至1937年12月23日溘然長逝,走完了他由書生到狀元官吏,再到學者教授的人生歷程。
袁嘉穀舊居於2003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狀
這裡曾作為餐廳「嘉宴」營業,目前已停業,為了改造翠湖博物館群落,2020年,袁嘉穀舊居紀念館的布展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布展內容初步考慮為袁嘉穀的個人生平、學術與科研成果以及發生在故居裡的故事。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5號
王九齡舊居/翠湖1923(已停業)
1922年東陸大學成立時,王九齡任學校董事會董事,並與時任省長的唐繼堯一同被選為雲南大學首屆名譽校長,所居故居始建於1926年。
1937年雲大租為教授宿舍,1952年為雲大所購買,1953年後,學校為著名教授劉文典在此設了杜甫研究室。2002年5月,王九齡故居被昆明市政府命名並公布為第一批昆明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建築。
現狀
這裡曾作為餐廳「翠湖1923」營業,目前已停業,為了改造翠湖博物館群落,2020年,王九齡舊居紀念館的布展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布展內容初步考慮為王九齡的個人生平、學術與科研成果以及發生在故居裡的故事。
地址:昆明市翠湖北路5號
盧漢公館/雲南起義紀念館
盧漢公館建於1933年,是昆明地區保存較為完好的磚石結構法式建築,解放前是雲南省主席盧漢的公館。1949年12月9日昆明起義時,盧漢在這裡扣押了多名國民黨將領,為雲南的和平起義掃清了障礙,當日午夜盧漢宣布起義。
現狀
盧漢公館曾作為私房餐廳,2015年,歷史建築盧漢公館改造成為博物館,製作復原了當年的真實場景,配合相關實物資料,展現了雲南起義的過程,方便公眾了解雲南歷史人物。
地址:昆明市翠湖南路4號
東苑別墅/一棟洋樓雲南菜館
東苑別墅建設者是雲南省著名的民主人士宋嘉晉,他出身黃埔軍校,在北伐軍中任要職,先後擔任過保山縣、蒙化縣、石屏縣和晉寧縣的縣長。
在東苑別墅居住的幾年裡,由於宋嘉晉長期在各地任職期間,這裡也被其用作接待名人政要所用。
現狀
解放後,東苑別墅收歸國有,被用作川劇團的宿舍,後面又作為普通的民居使用,近年來政府重新對其翻修,並外租經營餐館,餐廳名為「一棟洋樓」。
地址:昆明市華山東路7-9號人均:93元/人推薦菜:過橋鱸魚、茴香圓子湯、辣炒牛肝菌
潘朔端將軍宅/故園食府
潘朔端將軍的私宅,解放後擔任昆明市第一任市長的潘將軍將它捐贈給了當時的八一小學,後來八一小學撤消後又劃歸雲南省民政廳。
據潘將軍的兒子回憶,當年的故園有五棟別墅連成一片,每棟別墅都有一個大花園,還有一個石雕的牌坊,很是氣派。
現狀
歷經戰亂和歲月的侵蝕,宅院內的牌坊沒了,別墅也只剩下兩棟。後經修繕改造成如今的古宅餐廳「故園」。
地址:昆明市黃土坡榮軍招待所內人均:86元/人推薦菜:過手米線、土鍋子、稀豆粉油條
其實昆明那些被改造成餐廳的故居遠遠不止今天提到的10處,而群眾對它們的評價更是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這些老建築作為餐廳使用,後廚汙染和龐大人流,無疑是對老建築的傷害,既不利於保護也沒有體會到文化價值。
也有人認為,大多數老宅本來就是私人財產,不可強迫所有者捐獻,作為餐廳使用,反而讓更讓人記住了保護建築背後的故事。
保護與開發,究竟如何才能達到平衡,你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