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7日,宜嫁娶,忌立券。
當天在衝繩舉行的AKB48第49張單曲選拔總選舉中,NMB48成員須藤凜凜花獲得人氣投票第20名。上臺發表得獎感言時她突然宣布:「我,須藤凜凜花要跟第一次喜歡的人結婚了,這是認真的!」
須藤凜凜花公開戀情時臺下的反應。圖片來源:twitter.com
「還有這種操作?」臺下所有隊友表情特別一致。
連主持人都反覆確認「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但她仍堅定表示「是真的」。這一新聞瞬時在社交媒體上迅速開始流傳。歌迷們表現出幾乎是一致的失望,不少藝人對須藤凜凜花這一行為也公開表示不滿。被這條新聞刷屏的飯圈圈外人則一臉疑惑:藝人宣布個婚訊怎麼會引起如此巨大的負面情緒?這還要從日本的偶像文化說起。
等等,先告訴我,啥啥啥48到底是什麼?2004年,日本廣告公司電通提出了「AKB計劃」,與製作人秋元康合作,並且設立專門小組來運營這一項目。2005年,日本大型女子偶像組合AKB48在秋葉原(Akihabara)誕生。AKB48擁有121名現役成員,其中106名為正式成員[1]。
AKB48在東京的演出劇場。圖片來源:akb48.co.jp
AKB48的商業模式建立後,日本其他城市也成立了多個AKB48的姊妹組合,其中就包括須藤凜凜花所在的NMB48(NMB縮寫自大阪商圈難波)。AKB模式除了在日本許多城市組隊並獲得成功之外,在上海,廣州,越南,乃至印尼都已經成功複製出類似的少女組合。
AKB計劃讓日本電通擁有了自己公司旗下的偶像藝人,這樣做廣告代言等工作時就會更加便捷。在日本語境下,偶像(idol,アイドル)是通過商業模式打造的年輕明星,主要的魅力源於他們的「可愛」。經紀公司通常招募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業經歷的少男少女,賣點集中在他們的「青澀」和「成長性」[2]。在這一點上,偶像與歌手、演員等藝人最大的不同是:藝人是以自己專業的技能作為獲得人氣的途徑,而偶像則往往完全依靠青春魅力本身。
因此,面對AKB計劃等模式打造出來的偶像們,粉絲從一開始的期望和需求就不是他們的作品,不是藝術、審美方面的溝通和交流,而更多是偶像行為和偶像本身為其帶來的心理滿足感。
懂了,那「AKB總選舉」又是什麼?AKB48單曲選拔總選舉是日本第一次公開以投票形式展示組合偶像人氣的活動。對於支持各個成員的歌迷來說,總選舉某種意義上相當於眾籌或基金會(每年發售的第二首單曲裡有投票券,買得越多就越能為特定成員投票),投資目的則是為了提高喜歡的偶像在組合中的地位。
AKB48第49張單曲選拔總選舉海報。圖片來源:akb48.co.jp
作為與48系偶像互動的重要形式之一,總選舉將歌迷「守護自己喜愛的偶像」的感情推至高峰。由於選舉當天公開唱票,贊助商全體到場等一系列環節設定,使得選舉名次在團體成員和歌迷的心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南都周刊的一篇關於廣州的48系女團GNZ48的報導稱:「學生黨小黃(化名)每個月花在GNZ48的錢在8000到10000元之間。」。文章引述小黃的話說,在總選舉投票期間,所有粉絲都以投票券的單價(35元)計算每天的開銷,甚至會為了省錢買投票券選擇更便宜的出行方式[3]。
國內尚且如此,發源地日本的粉絲會有多瘋狂可見一斑。在日本,投票券每票為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1元)[4]。在2017年AKB總選舉中,冠軍指原莉乃的得票數為246376,亞軍渡邊麻友為149132。至於在總選舉上宣布婚訊的須藤凜凜花,最終票數為31779票——這意味著歌迷們為她投票總共花費了31779000日元(約195萬人民幣)。
這是須藤凜凜花最後一次出現在AKB48總選舉上。因為公開宣布戀情,她違反了偶像圈的「戀愛禁止」規定。6月21日,須藤凜凜花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離隊,不再作為偶像團體NMB48的一員參與活動[4]。
什麼是「戀愛禁止」?顧名思義,「戀愛禁止」是關於偶像團體成員不得戀愛的規定。這項規定在各成員的合約中可能會有不同的表述,諸如「出道年齡滿20歲時,出道後五年內不得戀愛」,「出道年齡不滿20歲,則禁止戀愛至25歲」等。現時所有的48系偶像都被認為受戀愛禁止令限制。但被問及此事,秋元康表示「我沒有明確規定過,其實還是要分情況而定」。
AKB48成員柏木由紀和HKT48成員指原莉乃曾在節目中談及戀愛禁止規定。圖片來源:matome.naver.jp
據《今日日本》報導[5],日本的經紀公司還會通過一些實用的花招來保證偶像成員無法戀愛:
行程對藝人保密: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通知藝人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這樣藝人們就無法安排與戀人的約會時間。 將藝人行程排滿:就算知道行程,也可以讓他們根本沒有閒暇時間而無從戀愛。但過度疲勞可能會影響藝人的外表和嗓音條件。 受控的異性互動:有些經紀公司會尋找帥氣的造型師來與組合成員們合作,讓藝人適時心頭小鹿亂撞一下。當然,出於周全的考慮,他們挑選的這些帥氣造型師往往只喜歡同性。儘管偶像藝人對戀愛禁令心知肚明,但該發生的戀愛還是會發生。緋聞傳出了怎麼辦?根據仿維基百科網站48peidia的整理,藝人的選擇能分為以下幾個類型[6]:
承認(部分)事實,接受運營方正式處罰的。 承認(部分)事實,申請行為自律,運營方予以公示的。 事實未被承認,但的確有嫌疑。 不問或不提及,運營方或藝人都沒有做出任何舉動的。 本人或運營方否認,對報導緋聞的出版方採取法律行動的。歷史上,曾有多位偶像團體成員就曾因違反戀愛禁止令而被處分,後續處境也各不相同。
日媒整理由於違反「戀愛禁止」規定遭受懲罰的AKB成員。圖片來源:akb48sokuhou.doorblog.jp
比如,2013年1月30日,日本雜誌《周刊文春》披露AKB48成員峰岸南在男子組合成員白濱亞嵐家留宿。1月31日,YouTube網站AKB48官方頻道就出現峰岸南以光頭形象出現的道歉視頻。她決定削去長發向AKB48成員、粉絲、工作人員、其家人及其他各方道歉[7]。隨後,峰岸南被團隊降格,但最終留在AKB團隊中。
剃頭謝罪的峰岸南。圖片來源:omoikane00.wordpress.com
和被爆緋聞的峰岸南不同,須藤凜凜花在今年總選舉上公開婚訊的舉動是主動的,最終也選擇了自己的結局:她稱秋元康也曾挽留她,但她自己已決意離隊。
為什麼戀愛禁令被視作偶像行規?與高高在上,光芒萬丈的明星不同,AKB48等偶像團隊的成員從一開始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設定。在劇場演出到握手會,這些演出經歷並不豐富的女孩,和普通人其實距離非常小。歌迷們一方面陪著這些鄰家少女們喜怒哀樂,看著她們的表演日臻完美;另一方面,每位成員的人氣推進還是依賴自己的投票和應援,這為歌迷帶去了「我和我家XXX一同努力」的快樂。
AKB48的粉絲。圖片來源:akb48wup.com
作為從秋葉原發家的少女偶像組合,AKB48主要面對的受眾群體是御宅族,其姊妹團的受眾也類似。專注於日本文化的作家W.David.Marx在多篇文章中指出,日本音樂愛好者已由一般大眾轉向了御宅族,AKB總選舉中會購買專輯來投票的日本歌迷,大部分都是阿宅——由最終的票數結果和票價看,這一群體在日本有著非常強勁的購買力。因此,打造偶像團體的公司需要迎合這一金主群體的需求。
其中一點就是對偶像藝人的性化。據美國著名科技媒體The Verge分析[8],由於AKB48的目標群體對女性的自主意識等觀念沒有成熟的認識,將偶像打造成「幻想中的女友」成為常用的營銷策略之一。在日本雜誌《周刊PLAYBOY》上,幾乎每期都會有AKB成員們的泳裝造型。在組合的音樂錄影帶《Heavy Rotation》的開頭,成員們穿著內衣在打枕頭大戰——這些策劃都直奔目標消費群體的需求而去。與其說是「偶像崇拜」,偶像團體的目標群體更像是在「單相思」。
雜誌封面上的AKB48成員。圖片來源:日本《周刊Playboy》(Weekly Playboy) 2009年 No.44
在這樣的商業運作模式下,最可能威脅到「單相思」模式延續而影響公司收入的,莫過於喜歡的偶像宣布與其他人建立親密關係。根據社會交換理論,歌迷本來能在與偶像的關係中得到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報酬,而一旦偶像公開和其他人有了真實,親密的互動,那麼她和歌迷們「充滿默契」的關係,「共同努力」的幻覺都會被打破。一旦歌迷們無法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喜歡的對象和對應的消費自然也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因此 「禁止戀愛」為什麼能成為「行規」就不難理解了。不過,因戀愛禁令而起的爭論一直在持續。有法律人士評論認為,戀愛禁止規定可能違反日本民法中關於保護戀愛婚姻不受介入的規定,甚至與日本憲法中關於保護人身自由的規定相牴觸。而另一方面,受禁令限制的藝人也曾公開維護戀愛禁令之於偶像產業的合理性。
「如果沒有戀愛禁令的存在,我們就不會是偶像了。」接受《周刊Playboy》採訪時,AKB48前成員高橋南說。按《今日日本》的說法,至少目前,選擇成名還是選擇自由,還是每位偶像需要抉擇的問題。
(編輯:Calo)
參考資料: http://www.akb48.co.jp/about/members/ https://ja.wikipedia.org/wiki/アイドル 《那些爆紅的XX48少女團體到底是做什麼的?》 南都周刊 http://www.akb48.co.jp/sousenkyo49th https://japantoday.com/category/entertainment/3-ways-the-japanese-entertainment-industry-keeps-idol-singers-from-dating https://48pedia.org/%E6%81%8B%E6%84%9B%E7%A6%81%E6%AD%A2 https://www.theverge.com/2013/2/8/3967268/akb48-minami-minegishi-how-a-j-pop-cult-took-over-jap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3/feb/01/japanese-pop-star-apology-boy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