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用摺紙製作出來的「侏羅紀」各種恐龍 網友圖
重慶小夥製作的中國龍
摺紙吧吧主製作的飛龍
雙頭龍
金色翼龍
潮流
商報記者 談書 實習生 王拓
《侏羅紀公園》3D版目前正在熱映,高科技讓觀眾重回恐龍時代。而在百度貼吧,一群手工達人竟然用摺紙就再現了「侏羅紀」,他們折出來的雙色飛龍、鱗西洋龍、食肉牛龍、加藤龍……個個栩栩如生,引來網友一片驚嘆。昨日,在記者連線中,這群來自重慶和國內知名的摺紙達人,就和大家分享了紙張的藝術。
20萬網友鍾愛摺紙
在百度摺紙吧裡,每天都有網友分享他們的作品,這些摺紙作品並非是大家所想的摺紙飛機、摺紙鶴那麼簡單。記者看到,從玫瑰花、幸運草、楓葉等裝飾性作品,到筆筒、禮品盒、書籤、相框等實用性成品展示,再到龍、麒麟、麋鹿、鳳凰等大件作品出爐,不少吧友還展示他們手工折的「侏羅紀」,翼龍、暴龍、食肉牛龍和雙棘龍……各類恐龍濟濟一堂,構成一幅千姿百態恐龍世界。
記者在「摺紙吧」中了解到,目前該吧已聚集了近20萬餘吧友。這裡牛人輩出,他們在裡面曬作品,分享素材,研究新玩法。一名資深摺紙吧友表示,貼吧裡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從新手過來的,在初學摺紙的時候,看到驚豔的摺紙作品就被深深迷住,於是身心投入其中。一直到現在,或仍在學習一些基礎,或已略有小成,或已開始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
入行先學「摺紙符號」
百度摺紙吧吧主「tosummerny」是公認的「摺紙高手」。憑藉他的雙手,生龍活虎的飛禽走獸、萬紫千紅的各色花朵、活靈活現的動漫人物都通過摺紙一一呈現。
「tosummerny」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名叫夏天,90後,上海人,今年剛大學畢業的他現從事金融行業,做手工已有三年。夏天說,學習摺紙前要熟悉基礎理論知識,比如有一套國際通用的「摺紙符號」,摺紙過程的線條、箭頭、角度等等都要靠這些符號來規範。然後通過大量的實踐,才可以從「上手」變成「高手」。
一個作品得花20小時
談及最近在網絡上引發關注的紙界「侏羅紀」,夏天說,折恐龍有一定的難度,一個作品差不多要花20多小時,最難的地方在於固定形狀,除了紙張外還需要用到膠水和錫箔紙,才能將恐龍複雜的結構支撐起來。
記者看到,在夏天的恐龍作品中,除了寫實的恐龍,還有流傳於西方北歐神話中的帶翅膀的「噴火龍」,也有傳統東方文化中的中國龍。他舉例,折西方的龍要先在方形的基礎上折出基本型,然後通過先描線、後聚合的方式完成,總共有300多個步驟;而折東方龍的技法和西方龍大不相同,東方龍一般是選14張20cm的方紙,折出每一部分然後組合起來。
夏天說,摺紙吧裡面以中學生為主,女孩多,男孩少一點,但高手大多數是男生,「可能是男孩專研得更深吧」。他稱,這兩年摺紙吧湧現出的高手越來越多,今年三月參加百度官方組織的「我樂個趣」手工比賽,摺紙吧得過一等獎,他個人的作品也在上海浦東圖書館開過展覽。
重慶高手:
摺紙常用到幾何思維
記者了解到,在西南大學附屬中學讀高中的重慶男孩江俊松也是吧裡的一名摺紙達人。他利用課餘時間自學一月後,開始嘗試折各類作品,現在已折得有模有樣。他把自己的暑假作品放在了帖子中,收到了兩百多個回復,許多吧友都對他的作品投以讚許的目光。
江俊松向記者展示了幾件自己關於「龍」的作品,他拿出一件黃色的西方古龍對記者說,「這總共花了他三天時間」。他說,摺紙最常用到的就是幾何立體思維,可以根據紙上的摺痕來判斷它可能形成怎樣的幾何圖形。因為摺紙,也讓江同學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收穫了友誼。
觀點
草根藝術的樂趣
川美設計藝術學院工藝設計系主任陳璉年表示,摺紙是手工的一種,來自於民間,可以說是「接地氣」的草根藝術,對摺紙愛好者來說,摺紙的樂趣不僅在於用一張紙折出藝術品,更在彼此間的探討和分享,以及享受攻克一個個摺紙關卡的成就感。
摺紙愛好者告訴記者,他們在貼吧裡所討論的摺紙,並不是人們所想的摺紙飛機、摺紙鶴那麼簡單,這種現代摺紙藝術講求一紙成型,不剪不裁不拼接,同時重視原創。陳主任也表示,並不是說所有作品都拒絕「拼接」,摺紙藝術作品強調是以紙的摺疊結構呈現,紙張的屬性,包括其厚薄、軟硬對作品都有一定影響。另外,結合現代構成藝術,每件作品都能明顯地體現出作者的風格和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