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欣兒媽
編輯\欣兒媽
近年來,未成年人輕生的事情時有發生,許多人也對於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了,許多家長也紛紛感嘆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越來越差,承受不了一絲挫折,動不動就要尋死覓活的。
還有的人認為,孩子走向輕生不歸路的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溺愛,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無法完成父母的嚴苛要求而走向輕生,那麼面對著近年來未成年人輕生愈發嚴重切愈發低齡化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引發了孩子們的輕生呢?
13歲少年跳樓輕生,母親當場崩潰大哭
近日,一段孩子從高樓一躍而下的視頻引發了網友熱議,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讓欣兒媽帶著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視頻中,某小區內一名13歲從自家居住的小區內26層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短暫的生命。當救援人員趕到現場之後,孩子身體已經冰涼刺骨。
隨後,孩子的父母獲悉後趕到現場,面對著血泊中的孩子,孩子母親跪在地上倔強地給孩子做著心臟復甦,口中哭喊著「浩浩,你別走,別丟下爸爸媽媽,媽媽不逼你參加輔導班,不逼你考年級第一了。」
一旁的孩子父親強忍喪子之痛,淚水在眼眶不停打轉的同時仍舊安撫著崩潰的妻子:「你別這樣,浩浩也不像你這樣,讓他走得安心點吧。」
事後,據孩子的同學反映:
「浩浩成績很好,妥妥的學霸呀,怎麼就這樣了。」
「浩浩平日裡不是很喜歡搭理人。」
「浩浩的媽媽平時對他的要求太高了,次次都要年級前十。」
孩子的老師則表示:「浩浩這個孩子學習成績一直是班裡第一,但是平日裡他總是沉默寡言的樣子,起初以為孩子只是想要自己認真學習,後面才發現好像不是這樣的,家長給了太大的壓力,周末還報了很多輔導班,導致了孩子的壓力很大。」
這段視頻已經發出後,引發了網友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是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太差了,但也有網友表示為什麼不考慮考慮這個壓力是從何而來的?
其實,孩子每天所承受的壓力並不比大人小,他們每天面臨著繁重的課業壓力,而且孩子們在放學後還要參加大量的補習班興趣班,還要面對著養育自己的父母每天給自己灌輸著「你一定要出人頭地」的思想,這些壓力疊加在一起壓得孩子喘不過氣。
現如今的孩子往往都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面對著高壓便容易出現輕生的念頭,家長們該如何教育孩子,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抗挫三部曲,提升孩子抗挫能力
首先。讓孩子反思成功與失敗成功是否一定就是要贏別人才算是成功呢?父母應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成功的定義應該是全力以赴完成一件事情,不給自己留下遺憾,而並非一定要贏過別人。
讓孩子明白成功定義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失敗僅僅只是沒有達成自己既定的目標罷了,一次失敗並代表不了整個人生,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失敗。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戰勝自己是最不容易的勝利。
戰勝並超越自己是人生中最難的一件事情,只有直面本心敢於挑戰自我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其次,給予孩子鼓勵,給孩子面對挫折的勇氣許多家長總認為自己的的孩子還小,沒有獨自面對挫折的能力,便在孩子遭受挫折的時候為孩子找開脫的理由,或者幫助孩子彌補過失,讓孩子失去了對自己負責的機會。
家長們應當在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給予鼓勵,家長簡單的話語往往能夠給孩子偌大的勇氣,孩子才能夠勇敢地直面失敗,讓孩子跌倒了之後自己爬起來戰勝失敗,才是最好的教育。
最後,尊重孩子的個別差異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學習好,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家長們不應該以長比短,應該尊重孩子的短處,幫孩子補齊短板,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鼓勵孩子,讓孩子循序漸進地去努力,只要孩子有了一次成功,他們就會自我總結經驗走向成功。
欣媽說
俗話說「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就不要肆意地妄加評判。」這類新聞背後往往都有著不少人惋惜孩子脆弱,可是家長背負家庭重擔的同時,孩子又何嘗不是背負著課業壓力呢。如果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出現,誰又願意離開這多彩絢爛的世界?欣媽還是希望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多觀察孩子的情緒是否出現抑鬱,及時開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