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驚奇!4.6億年前海洋動物這樣「生娃」

2020-12-24 新華社新媒體

顯微CT下正在生殖的幾丁蟲標本(資料圖片)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供圖

新華社南京9月14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

幾丁蟲是一類體型非常微小的生物。它們生活在4.8億至3.6億年前的遠古海洋中,身體長度以微米計,形態上看,有長頸瓶狀、壺狀、圓筒狀等多種形狀,像是一個個微型「漂流瓶」。幾丁蟲雖小,卻能幫助人類找到石油等礦產資源,還為科學家破解物種大滅絕之謎提供了重要線索。但它本身的生物屬性,人們一直所知甚少。

此次,科研團隊採用近紅外顯微成像、顯微CT等多項高精尖技術,對一批4.6億年前的幾丁蟲化石標本進行研究。科研人員意外地發現,一種長久以來一直被認為是畸形變異的特殊幾丁蟲標本,其實是記錄幾丁蟲生殖瞬間的關鍵材料。通過對20枚此類特殊標本的觀察,研究團隊識別出幾丁蟲的兩種生殖模式:一個母體一次繁殖一個後代,或一次繁殖多個後代。

科研團隊還對幾丁蟲的生殖過程進行了復原:母體底部慢慢變厚,隨後,子代的底部在此生長出來。與此同時,子代幾丁蟲的頸部也在母體內部發育。待二者發育完成後,就會融為一體,脫離母體。

「這是種典型的無性生殖方式。我們還發現,幾丁蟲母體在『生娃』後,也能繼續存活,而不是很快死去。」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梁豔說。

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地學期刊《地質學》上。

相關焦點

  • 4.6億年前海洋動物如何生娃 科學家捕獲繁殖瞬間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幾丁蟲是一類體型非常微小的生物。它們生活在4.8億至3.6億年前的遠古海洋中,身體長度以微米計,形態上看,有長頸瓶狀、壺狀、圓筒狀等多種形狀,像是一個個微型「漂流瓶」。
  • 研究稱人類或從5億年前海洋動物演變而來(圖)
    3.75億年前,這種酷似魚的海洋動物從海洋爬向陸地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10月13日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是從5億年前長相酷似魚的海洋動物演變而來,該動物擁有第六感,由此推出人類確有第六感。
  • 海洋活化石,如今身長不到20釐米,4.4億年前竟是海洋霸主
    而現實中,大海中的鸚鵡螺,也曾是奧陶紀(4.8億年前~4.4億年前)海域中的海洋霸主。海洋中的活化石鸚鵡螺是生活在海中的無脊椎動物,有著螺一樣的外殼,是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海洋軟體動物。那麼,在遙遠的過去,鸚鵡螺又是如何成為海洋霸主的呢?看到這裡不禁會有疑問,作為海洋軟體動物的鸚鵡螺,真的是奧陶紀稱霸海洋的霸主嗎?
  • 4.36億年前的蠍子是地球上第一批呼吸空氣的動物
    而且,這種遠古蠍子的出現也回答了關於第一批蛛形綱動物的重要問題,以及地球上一些最早的動物從水生棲息地遷移到陸地棲息地的適應性問題。根據研究,這種被命名為「Parioscorpio venator」的遠古蠍子,是目前化石記錄中最古老的蠍子。它的名字的意思是「捕食蠍子的祖先」,生活在距今4.375億至4.365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
  • 長著蛇頭的史前海洋怪物,在3.5億年前的海洋中愜意生活
    遠古時期的海洋之中,曾經生活著太多奇異的生物,不過很多已經慢慢的消失,所以非常遺憾我們並不能看到它們真實的樣子,不過這些已經消失了的海洋動物,它們總是會或多或少地留下一些痕跡。但非常遺憾的是我們現在所找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這些所找到的痕跡可以說固定了我們的想像力,而那些沒有找到的海洋生物,我們無法去描述它究竟長成什麼樣子,甚至可以想像在遠古海洋之中,或許生活著很多的原始野獸,而這樣的野獸真的是難得一見,比如說科學家所發現的這種長著蛇頭的史前海洋怪物。
  • 千奇百怪的海洋動物
    所謂海洋動物指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種動物的總稱。據統計,海洋中大約有16萬~20萬種動物,其中最小的是單細胞原生動物,最大的是長達30米,種約190噸的藍鯨。海洋動物的活動範圍也很廣,從海面到海底都有它們的身影。
  • 47億分之一!生下六胞胎的家庭如「打仗」,如今全靠親友助陣帶娃
    文丨木蓮媽媽被閃電擊中兩次的機率是900萬分之一,買彩票中大獎的機率是3.02億分之一,而誕下六胞胎的機率是47億分之一。國外生下六胞胎的家庭如「打仗」,如今全靠親友助陣帶娃在2012年,國外的帕金斯夫婦喜獲了6個小寶寶,得知這一消息的夫婦二人是既歡喜又憂愁,沒想到一胎有了6個寶寶很是驚奇,可是一邊又擔心孩子出生後該怎麼養育,不過夫婦二人還是開心地迎接了生命的到來
  • 熱依扎和萬茜各自生娃,老公卻成謎,她34歲為去世4年的老公生娃
    ,怎麼事業還在步步高升的時候,選擇生娃呢? 其實在娛樂圈想熱依扎這樣官宣生娃後,大眾還不知道女方的老公是誰的女星還有很多,萬茜何嘗又不是這樣的女星呢?萬茜的感情生活其實這些年一直是一個謎,在娛樂圈只流傳著一位前男友的八卦,而且還是沒有公開官宣的,事情是這樣的,5年前萬茜曾被曝光與張孝全的戀情。兩人在2014年8月合作了《青田街一號》後因戲生情,萬茜比張孝全要大幾歲,所以他們倆是姐弟戀,張孝全為萬茜打氣加油,之後還被拍到萬茜留宿在張孝全家。同時張孝全也被拍到探班萬茜,兩人約會互親臉頰被拍,戀情曝光。
  • 5億年前的寒武紀,沒有恐龍和人類,地球最強大的動物是誰?
    生物的進化是一首可歌可泣的史詩,有無數的生物從生物鏈中崛起,由不起眼的渺小生物進化成笑傲海洋的龐然大物,從食物鏈底層的雜食動物,進化為全副武裝的兇猛獵食者,沒有生物會永遠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也沒有生物會永遠呆在食物鏈的最下層,生命的進化充滿了奇蹟和轉折。
  • 4億年前的海洋老大,咬合力達1.5億牛頓,連霸王龍都打不贏它
    然而,在4.15億年前,恐龍都還沒有稱霸地球,海洋中已經有一種魚類令所有生物聞風喪膽,它們就是擁有強大咬合力的鄧氏魚。 最神奇的是,由於鄧氏魚擁有4個靈活的口腔關節,所以在特殊作用力的幫助下,能夠迅速將獵物咬住。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 視力堪比蜻蜓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在古生代,這種生物在古代海床上爬過。
  • 非洲媽媽生娃走紅,生娃姿勢太「奇葩」,網友看後:這誰受得了?
    更奇葩的是,非洲產婦生娃的姿勢太奇葩,像"母雞下蛋"一樣,可以想像大概是採取站立或跪趴的方式,這樣生娃也是對體力的考驗。非洲產婦如此彪悍,讓很多人覺得稀奇,她們生娃的方式在網上迅速走紅,有網友吐槽:"感覺很辛苦,這麼生娃誰受得了?"
  • 澳大利亞兩兄弟發現4.6億年前罕見化石,上交博物館大獲讚揚
    據英國《每日星報》6月24日報導,6月初,澳大利亞兩兄弟在艾利斯斯普林斯南部的阿瑪德斯盆地發現了4.6億年前的節肢動物化石。科學家表揚了這對兄弟,稱讚他們發現了一個超級罕見的化石。6月初,業餘化石勘探者派屈克·尼爾森和弟弟在北領地探索的時候中了這個大獎。派屈克在過去一共發現了12個更小的化石,而他這次發現的4.6億年前的化石可追溯至這片紅色巖石土地上的奧陶紀時期。派屈克拍下了化石照片,然後將照片發給同樣對古生物學感興趣的幾個朋友。他說:「我激動得上躥下跳,當我感受到這一領域專家的激動之情時,我更激動了。」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苦逼「人」生!不僅掙錢養家,還要當媽帶娃!
    但是在海馬等動物中,懷孕這項生殖任務卻是雄性完成。來自德國亥姆霍茲中心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具有這種特殊生殖行為的動物——海馬,進行了深入研究。文章截圖通過對其基因組的比較分析,研究人員發現海馬在進行妊娠的進化中,負責「自我和非自我」的免疫系統途徑發生了很大變化。
  • 中國學者發現四不像動物,距今5億年
    據報導,在近日的《自然》雜誌上,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在上面發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論文,表示發現了一種來自於5億多年前的遠古四不像動物。這種動物被稱作「章氏麒麟蝦」,它的身體和蝦類似,但是卻有5隻眼睛,還揮舞著粗壯的大鉗子。
  • 2.4億年前5米長魚龍吞食4米的蜥蜴後死亡,噎死還是消化不良?
    恐龍統治著陸地、翼龍主宰著天空,海洋則被魚龍稱霸著。這三大霸主最令學界撲朔迷離的就是魚龍,因為其起源和消失充滿了疑團。其巨大體型,流線型的魚狀軀體,還有上下布滿釘狀牙齒的顎,讓古生物學家猜測它可能是中生代海洋裡的頂級掠食者。而發表於《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稱,科學家在一具2.4億年前的魚龍骨架化石裡,發現了一隻4米長的海洋爬行動物。
  • 與4.4億年前大滅絕期間海洋生物的時空對話
    ——史前海洋底棲生物演化的一個傳奇腕足類赫南特貝--三葉蟲尖盾蟲動物群(Hirnantia-Mucronaspis Fauna)是4.4億年前生活在顯生宙第一次大滅絕兩幕之間、已知地理分布最廣、延續時間最短的一個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群(圖1)。
  • 40億年前的一個細胞,是怎樣演化成了如今的人類?
    人類的海洋遠古祖先人類最原始的祖先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細菌。在距今大約40億年前,但是並沒有某一個具體的生物是人類的祖先,這是因為當時的細菌可以隨意交換基因。而luca出現在距今38億年前。最早的細菌都屬於原核生物,也就是沒有成型的細胞核,具有成型的細胞核的生物被稱為真核生物,人類就屬於真核生物,而最早的真核生物出現在距今14億年前,所以在14億年前,人類的祖先是一個真核生物。
  • 《驚奇隊長》2天4億,《馴龍高手3》票房破3億!
    3月9日,這個周六,因為《驚奇隊長》的上映而變得格外熱鬧!(數據來源藝恩電影智庫,截止至2019年3月9日22:00)截止至晚上十點,單日電影票房大盤有3.36億,其中有6部電影單日票房過千萬,想想都知道電影院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