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房屋裝修的,那麼一些細節往往也得注意處理好。大到空間造型、小到小飾品,每一處都要做好和諧搭配,整體效果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
今天裝修夥伴網小編,要跟大家嘮一嘮裝修中踢腳線這一部分,別看踢腳線不起眼,不過它也是家庭裝修中不可或缺的施工環節。一款合適的踢腳線也會起到點睛的作用,對於裝修效果也有較大的關聯!
1、踢腳線的作用?
保護牆腳
正常貼踢腳線的牆角位置,如果不貼的話,日常在家中走動,是很容易被踢到的,那麼不用多久牆面就會很容易壞。另外平時拖地的時候,如果沒有踢腳線的保護,又髒又溼的拖把,也很容易把牆腳給弄髒。
當安裝了踢腳線時,平時走路、拖地的時候,拖把靠到牆,也有踢腳線的保護,不至於弄髒牆體。
美觀裝飾
地面一般大家都會選擇地磚或木地板材質,而牆面的話,多數是乳膠漆的牆面,如果是乳膠漆刷下來貼地的話,地磚與牆面之間如果有不平整的話,收口也是比較麻煩;
沒有貼踢腳線的時候,地磚與牆面之間不平整的話,就會有一定的縫隙。
而有了踢腳線的話,不僅讓收口問題得以解決,還能讓牆面與地面之間過渡自然,更有層次感。
2、明貼與暗貼踢腳線的對比
選材:暗貼比明貼方便
暗貼踢腳線,因為踢腳線都是埋入到牆裡,可以用地磚現場加工切割來做;普通瓷磚切割出來的話,側邊是沒有釉面的。
而明貼踢腳線的時候,在頂部會有部分會露出來,因此為了收口細節更美觀,明貼踢腳線一般都建議買成品的。這樣一來,明貼踢腳線在選材的時候,就需要更費事一點。
施工:明貼的相對方便
暗貼踢腳線,施工的時候,要提前在牆腳貼踢腳線的位置開好槽,而且牆面刮膩子與踢腳線的平整性要求更高。而明貼踢腳線的話,施工時候就不需要開太深的槽,因為踢腳線是凸出的,刮膩子時候與踢腳線的交接也比較方便施工。
建築安全:明貼更安全
暗貼踢腳線需要開比較深的槽,如果踢腳線較厚,而批蕩層又較薄的話,開槽較深的時候就可能要在牆體結構開槽了,這樣比較長的槽,如果牆體比較薄的話,也會有一定的安全隱患。
牆體比較薄的話,開槽不開到牆體就無所謂,如果會開到牆體的話,建議還是明貼好點。
外觀:暗貼簡潔,明貼優雅
從整體空間的外觀效果來說,兩種踢腳線的效果是不會有很明顯的差別的。
但如果走近點細看的話,那麼效果差別就非常大了。暗貼的踢腳線與牆體平著,效果更加簡潔大方;
而明貼的話,一般是成品踢腳線,外觀還有線條,整個效果會更加優雅而華麗層次。
空間利用:明貼腳線,家具不能貼牆放
明貼踢腳線的話,踢腳線會有一點點的凸出,如果買的家具臺面要比腳寬的話就沒關係,但買了家具腳與臺面是平著的話,那麼家具擺放的時候,就不能完全挨著牆面了,在臺面裡側會留出一點點的縫隙,這個影響不大。
總的來說,踢腳線的明貼與暗貼,這個裝修細節因人而異,如果想買選材簡單點,那麼就可以選暗貼,可以用出來的的地磚切割加工來做貼腳線,而想要裝修效果更加美觀大方的話,就可以用明貼的踢腳線,效果更加美觀有層次感。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小編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