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一詞承載了太多的神秘,而眾多消失的古城或墓地遺址又為羅布泊圍上了一層更為神秘的面紗。這些古城中我們最耳熟能詳的便是樓蘭,墓地遺址中最被人熟知的便是小河墓地。不過我們往往熟悉的只是它們的名字而已,對於它們的歷史,還需要各國各界的考古學家深入探討才是。如果說一個人發現了樓蘭,那麼他真的是好運氣,如果這個人又發現了小河,那麼只能說是運氣爆棚。
提起樓蘭,我們往往把它與斯文·赫定聯繫在一起,確實,這位瑞典探險家把樓蘭帶到了大眾面前,但是他卻不是第一個發現樓蘭的人;提起小河墓地,我們往往把它與瑞典考古學家沃爾克·貝格曼聯繫在一起,但是他也不是小河墓地發現的第一人。他們(斯文·赫定和沃爾克·貝格曼)只是把樓蘭與小河帶到公眾面前,而今天要說的這個人確是真真正正的「第一人」,他的發現於中國來說、於世界來說,都是值得被人銘記的,他就是羅布人奧爾德克。
奧爾德克,1864年出生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的米蘭鎮北部民族村附近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的阿不旦村,他的本名叫烏斯曼,因為水性極好,他的父親自豪的稱他為「奧爾德克」,羅布語「鴨子」的意思。
1900年,斯文·赫定帶著奧爾德克在內的數十名隨從挺進雅丹地貌區,連日奔波讓他們饑渴難耐,正想用鐵鍬挖出一處水源的時候,卻發現鐵鍬不見了,應該是之前遺忘在了一處破舊的房屋中。奧爾德克二話不說,回去找尋,就這樣一處震驚世界的發現即將被發掘出來。那幾處破舊房屋聚集的地方前身是一座寺院,鐵鍬果然安安靜靜的立在牆角。奧爾德克拿著鐵鍬要走的時候,外面狂風大作,颳起了沙塵暴,他只能稀裡糊塗的躲在一處高大的泥塔(風暴平息後才看出是泥塔)之下。看著腳下四處散落者雕刻精美的木板,便隨手撿了幾塊帶走,因為他知道斯文·赫定一定很感興趣。
第二天斯文·赫定發現隊員奧爾德克不見了,因為實在渴得厲害,隊伍便繼續向西南方向前行。沒想到奧爾德克竟扛著鐵鍬回來了,還帶給自己幾塊精美的木板。斯文·赫定細細觀察手中木板的花紋,脫口而出「莫非此地就是樓蘭國?」
就這樣,樓蘭因為一把被遺忘的鐵鍬而重見天日。
時隔34年,斯文·赫定得知塔裡木河改道使羅布泊再次成為巨澤,於是前往考察,奧爾德克此時已經是70歲的老人了,不過羅布人向來長壽。也許是在斯文·赫定的影響下,也許是想獲得一些古代的金銀財寶,這30年間他數次前往沙漠探險,「皇天不負有心人」,在雅丹布拉克和庫姆河以南的荒漠中,他發現了一個據他說有「一千口棺材」的小山。
斯文·赫定於是讓同行的沃爾克·貝格曼和奧爾德克一起去進行考古發掘,但是他們在荒漠中歷行了50多天仍然沒有見到那座神奇的小山。這讓這位70多歲的老人懊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找錯了方位,同行的專家們是不是認為自己在說謊,多種情緒在心中交雜著。
大家決定做最後的衝刺,沿著庫姆河的一條支流(沒有名字,探險隊隨意的取名為「小河」)前行,他們不知道「小河」這個名字將會震驚世界!小河的兩岸沒有什麼植被,沒有胡楊林,也沒有草灘,舉目荒涼。沿著小河走了大概65公裡依舊一無所獲,很明顯,第二次探險依舊以失敗告終。
河岸以東4公裡左右處有一山包,上面密集的「生長」的胡楊,不過已經是枯死了的,這些胡楊距離極近,完全不像是自然長成的,可是這並沒有引起考察隊員的注意,只有奧爾德克久久地凝視這那個山包。突然,他指著那個山包大喊「它,就是它。」沒錯,小河墓地從此成了羅布泊探險史上分量極重的考古發現。
到底是什麼神仙運氣?同一人發現兩座令世人驚奇的羅布泊遺址。不管現在或者未來有沒有破解樓蘭消失之謎或者是小河墓地的歷史,作為發現者,普通的羅布人奧爾德克的名字值得被大家銘記。下篇文章攻略君給大家說道說道小河墓地,歡迎繼續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