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從官宣李鐵為中國足球隊主教練開始,國足的新聞熱度就從未降低。最近關於國足集訓的事情又引起眾人議論,很多人質疑國足集訓每天跑10000米到底有用嗎?先拋開消息的真假不說,從中國足球巔峰時期的政策就可以看出,國足的實力下降就是從取消體側開始的。
眾所周知,國足集訓都是封閉性的,那麼這些消息又是從哪流傳出來的呢?首先是天津日報的記者透露,一向有「魔鬼訓練」的主教練李鐵,正在制定策略想要重新打造一支國足隊伍,而這策略中就有一項魔鬼項目:一天一個10000米。隨後就有記者持否定的態度,稱每天都跑屬實有些誇張,國足可能會三天一跑,並不會天天都跑。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足球巔峰時期是如何訓練的吧。當時甲A時期,足協的掌門王俊生深感中國球員在賽場體力不支,於是大膽地制定了一項體能測試,在12分鐘內球員必須跑過2900米才算及格,3100米過關,否則就會取消聯賽註冊資格。
實行政策的第一年,14支甲A球員通過測試的不足70%,因此就有不少球迷痛批王俊生外行指導內行,可是王俊生是足球遠動員出身,任職到2000年,國足就在2001年躋身衝進世界盃。值得大家關注的是,李鐵、楊晨等優秀的球員,都是出自王俊生任職時期,雖然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可國足能有此成績,也正是因為體測。
在此之後,就有不少球員抱怨長跑,接手足協的閻世鐸、謝亞龍等人只能把長跑改成簡單的折返跑,慢慢地所有的體能測試都已取消。自從取消體能測試之後,這一批巔峰時期的國腳已然都開始長膘,久而久之,在訓練以及青訓上所下的功夫大大減少。其實中國足球想要崛起並不困難,比如出自根寶青訓的小將,像韋世豪、武磊等人,在身體素質上都優人一等。
從最近幾場國足的比賽中,就可以看出來體力的重要性。再看韓國隊在世界盃小組賽中,僅僅依靠強大的體力,將悍馬德國隊擊敗。如今李鐵重新抓體力,對於國足來說,可能是衝進世界盃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了,不知道大家對於國足長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