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晚歸人為趕乘最後一班公車而疾走狂奔。
聽過堅強的大人坐在遠離家門的地方嚎啕大哭。
讀過「17歲少年因瑣事爭執跳橋身亡」的新聞。
……
生活從來沒有容易。
每個匆匆趕路的人,都在承受著自己的故事。
誰不曾因霧靄遮住陽光而懷疑方向,
誰不曾因生活艱難咒罵這一地雞毛,
誰不曾因心中積鬱而想過一了百了。
即便,只是一閃而過的想法。
中島美嘉,日本知名歌姬,18歲出道,19歲登上日本紅白歌會舞臺,一路斬獲獎項無數,人生不無得意。
25歲,最美好的年紀,最閃亮的成就,她在自己喜歡的音樂路上一路狂奔,但,上天卻偏偏跟她開了個玩笑。
不幸罹患咽鼓管開放症,聽力嚴重衰退,喉嚨發聲異常。
對於歌手,喉嚨和耳朵是音節的必備。
27歲,沒有好轉的情況迫使她不得不放下音樂事業,宣布停止一切音樂活動。
生活將美好的興趣從這個年輕人身上抽離。沒有舞美燈的舞臺,獨自在黑暗裡旋轉。
那些不能發聲,也聽不見美好的日子,是怎樣的煎熬,又是如何度過,從來無人知曉。
但,倔強的歌者,生來頑強,不甘於命運,是因為心中有更強烈的愛。
2013年,秋田弘寫了一首歌邀中島美嘉演唱。
中島美嘉說,「最初收到這首歌時很驚訝,聽到最後卻淚流不止,感覺自己堅硬的心一下子就柔和起來了。」
據調查,這首歌發行以後,日本自殺率一度降至最低,那些聽過這首歌的人,似乎在歌聲中找到了生活的出口,治癒了自我。
2015年在個人演唱會上,中島美嘉選擇這首歌來結束整晚演出。
舞臺上的她,穿著酒紅色的紗裙,用那不算完美但極具穿透力的嗓音嘶聲力竭地唱著,因為聽不見只能依靠跺腳打拍子,甚至在歌曲間奏的地方跪下觸摸音響以找節奏。
這首歌,即《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因為心早就被掏空。」
「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因為有人說我是冷漠的人」
「終究因為活著這件事太過於苛刻」
……
每一句都是經歷黑暗的嘶吼,每一句都是彷徨裡的無助,每一句都透著絕望中的堅守,每一句都從心底引來共鳴。
有人說,現代人越來越矯情,越來越無病呻吟。
但,誰曾注意到:
那個被上司罵到狗血噴頭的男人也是滿臉溺愛的父親;
那個錯過末班車而抽泣的姑娘也是溫柔剛強的母親;
那個聚會上帶動全場氣氛的人也是獨處裡最孤單的人。
我們只是越來越習慣獨自吞下生活裡的悲傷,只是越來越認同生活裡的不容易不應該成為別人的負擔,只是越來越覺得責任在肩,打破了牙要合著血往肚子裡咽。
直到有一天,回過頭才突然發現曾經那個天真爛漫無憂無慮的少年,居然也有滿肚子的故事。
原來,我們再也不是父母臂彎的小孩,原來,我們開始需要守護和給予,原來,成長讓我們意識到責任,學會了隱忍,明曉了克制。
「想要更好的明天,今天就須有所行動,
我知道我都知道,可是」
可是什麼呢?
可是明天的工作仍然需要早起的身體。
可是餐桌上的牛奶依然需要人民幣。
可是生活的雞毛遮住了理想的光。
可是活下去比活成自己更實際。
「一味想著死的事,一定是因為太過認真地活。」
因為想要活成自己的樣子,因為身上背負著愛與關懷,因為想要給予愛與溫暖。
我們奮不顧身的去愛一個人,竭盡全力的去完成工作,滿懷柔情的去生活。
但是啊,生活真的並不會按照我們預想去發展。
相愛的人未必總能廝守一生, 竭盡全力的付出也未必總能等量收穫。
不公平,但,這就是現實。
不完美,但,這就是人生。
「因為有像你一樣的人存在我稍稍喜歡上這個世界了」
那做不完的工作,那理不清的雞毛,那數不完的黑夜,那解決不完的煩惱,能讓我有勇氣去對抗,是因為還有你這樣的人啊。
是因為有你這樣的人,我體味著愛的無私與偉大。
是因為有你這樣的人,我知道我從來不是孤身一人。
是因為有你這樣的人,我相信陽光總能穿過陰霾撒下來。
「為了描寫最濃烈的希望,就必須描寫最深層的黑暗,人生亦是如此。」
所以啊,陌生人,不要害怕,黑暗是因為希望,
所以啊,陌生人,不必害怕,希望正在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