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每日新聞》8月24日報導,由於政府的無現金支付政策和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本網上購物激增,同時也導致信用卡數量的增長,導致一種由16位數字組合的信用卡面臨即將「售罄」的危機(意思是銀行無法再組合出來一張與他人不具有重複性數字的信用卡,所以導致這種由16位數字的信用卡不再存在,永遠申請不到),對此,相關銀行則想出將信用卡號「增加1位」至17位數字的解決辦法,但因高昂成本尚未定案。
報導稱,無現金支付是近年來日本政府一直推行的政策。日本信用卡使用率現已實現每年增長2%左右。特別是自去年10月以來,政府推出了積分制政策,並把消費稅從8%提高到10%以後,信用卡使用率就出現了明顯的上升。
在本次疫情的影響下,今年上半年使用率進一步增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希望到2025年將無現金支付比例翻一番,達到40%,最終達到80%。
不過調查顯示,儘管2019年家庭使用電子貨幣支付的數量增長了84%。但對於超過1萬日元(約652.8672人民幣)和5萬日元(約3269.5人民幣)的支付,48.5%的人更喜歡用現金支付,只有3.4%的人更喜歡信用卡和借記卡等電子方式支付。許多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他們還是習慣隨身攜帶大量紙幣。
與亞洲其他國家相比,日本的無現金交易仍舊很低。根據行業遊說團體日本支付協會(Payments Japan Association)的數據,日本的無現金交易比例約為20%,遠低於韓國的96%和中國的66%。
而2020年上半年因新冠疫情大流行所賜,進一步推升了信用卡使用率。但就這這一推進,卻導致信用卡「面臨一次危機」。
據悉,當前,日本280家信用卡公司大多發行16位數的信用卡,以便與多家國際公司合作。前6位數字表示國家、品牌和其他信息,其餘10位包括帳號和帳戶類型,由信用卡發卡機構決定。
然而,隨著消費者為了網購紛紛申辦信用卡,發卡量的大幅增長,多家日本信用卡公司皆提出警告,指出發卡量增加將導致卡號後10碼組合不服使用。
信用卡公司在採訪中表示,信用卡發行量的增加將導致從第七位數開始的組合短缺。解決這一組合難題最明顯的辦法是在信用卡號碼上增加一個數字,但這項改革將涉及預先試驗以防止偽造,這可能會給該行業帶來數十億日元的帳單,信用卡公司們不願意把壓力轉嫁給消費者。
一位信用卡公司高管告訴《每日郵報》:「儘管我們希望盡一切可能避免數字的增加,但我認為最終,我們唯一的選擇是自己承擔經濟負擔。」
此外,即使信用卡公司同意增加一張數字卡的解決方案,他們也必須決定是更新已經發行的近3億張16位數的信用卡,還是允許它們與新卡共存。這無疑面臨著很多矛盾。
#信用卡#、#日本#、#售罄#
作者:kicaesar
責編:獨靜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