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2020年的魔幻人物。到底有多魔幻?
一雙澄澈的眼眸,一個陽光的微笑,不經任何修飾,機緣拍下的短短幾秒視頻,就讓這個出生在默默無聞小縣城的放牛娃,躋身頂級流量,被稱為「甜野男孩」
原以為只是一眾顏粉的狂歡,不曾想,各大官媒、央視新聞為他打Call,外交天團為他喊話,成功破圈,雅俗共賞,是流量時代以來,前所未有的盛況。
你看不懂吧,一開始我也看不太明白。
01
說起丁真,不得不談到他的家鄉理塘。
那裡有巍峨的雪山、遼闊的草原、神聖的寺廟、莊嚴的白塔、與自然渾然一體的村落,以及土生土長熱情淳樸的人民。
那是一方人間淨土,也是一個寶貴的旅遊資源。
多少人因為杜甫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齊刷刷地登泰山;
又有多少人因為倉央嘉措一句「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興衝衝地奔西藏。
理塘卻找不出這樣的「工具人」,宣傳部為此絞盡了腦汁,請過網紅,卻沒有激起多少水花,就在他們苦悶的時候,天降紫薇。
宣傳部尋思: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還愣怔幹什麼,趕緊收編呀!
於是,理塘縣國資委下屬的微型博物館,第一時間籤下了丁真,丁真順勢成為當地旅遊大使。
奈何丁真的流量太大,各省都來碰瓷,一場搶人大戰就此展開。
西藏首先躺贏了一波流量,因為理塘縣歸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丁真是藏族同胞,又最想去的地方是拉薩,所以一開始網友都以為丁真在西藏。
公司連忙用丁真的微博連發了幾條申明:「我的家真的在四川,你們不要再P了!」
後來,各地官媒紛紛向丁真發出邀約。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好客山東歡迎你:
西藏擁有躺贏的快樂,小湖也想擁有:
來自彩雲之南的呼喚:
安慶試圖用炒麵吸引:
四川向丁真伸出熱情的熊掌:
東北邀請丁真一起冰爽:
青海急忙勸架:快別打了!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連發三條關於丁真的推特,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化的一面。
沒錯,我們就是一個多民族相親相愛的國家。
央媒狠狠點了個贊:
是的,丁真徹底紅了。來勢之猛、熱度之高,說是玄學也不為過。可人紅,是非也就跟著來了。
02
以往,當一個網紅刷屏網絡,都會出現異樣的聲音,或說他譁眾取寵,或說他資本炒作,對於丁真,部分男性網友群起攻之的理由是:不公平!
直指媒體過度營銷。
憑什麼一個漢字不識幾個,普通話說不標準,沒讀過什麼書的放牛娃,能擔起這麼大的流量?
我工作比丁真努力,我比丁真有知識,憑什麼不見你們欣賞我?
更哀嘆:「十年寒窗不如人家一張投胎臉。」
「我們仇視什麼?憤怒什麼?是因為丁真嗎?不,我們仇視的是這個稀爛的、價值觀扭曲的世界。是因為我們受到了羞辱。」
這個早已經刪掉的言論,竟獲得7萬的贊同,可見有大部分人,對丁真的爆紅懷有成見。
有的人曬出自己的照片,讓網友評價丁真哪裡比自己帥。更有人惡搞丁真的照片:
他們的言論總有天妒英才的憤懣之感,不料卻將自己狹隘的眼界暴露出來。他們以為這只是一場外貌協會的盛宴,卻看不到這場盛宴背後的故事。
丁真的紅是偶然,一直紅,那麼就是「預謀」。
這裡有一個小故事,今年的6月,微博一位大V「桑格格」發了一篇微博,說起有段時間,私信時不時收到陌生人發來的風景照片,她十分好奇,就跟陌生人交流起來,然後得知對方是一名92年的年輕人,是理塘縣一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任敏。
桑格格被任敏的努力所感動,為理塘做了一次推廣。
而她大概又僅僅是,這個年輕書記做過溝通的多名大V之一。
除此之外,任敏還在《極限挑戰 · 寶藏行》出現過,這是一檔通過明星團隊探索高原、沙漠,領略國家自然風光,記錄中國扶貧路上美麗瞬間的節目。
可以說,哪裡有宣傳機會,哪裡就有扶貧幹部的身影。
丁真走紅之前,理塘就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帶貨機制,萬事俱備,丁真是一場及時的東風。
丁真走紅後,當地當即推出了一部理塘宣傳片《丁真的世界》。
日前,甘孜的酒店預定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9%,理塘的搜索指數上漲620%。
這場狂歡的背後,是無數扶貧工作者多年來,與貧困作戰的歷程。
一開始網友都說,國企3500的工資籤下丁真,丁真虧大發了。
如今看來,不得不說是高瞻遠矚。不像普通網紅孵化機構,趁一個網紅當紅的時候,無情榨取他的價值。
公司讓丁真讀書脫盲,就是在保護丁真。
丁真帶給我們的能量,是一方水土孕育出來的人文,脫離了低級的趣味,讓我們的肉眼得到洗禮,靈魂得到淨化。保護丁真不受喧囂之流浸染,是他最好的歸處。
如果你問我,現在對丁真是什麼看法。
我會說,我的家鄉也有好山好水,我希望也能出現一個丁真。
03
一名博主對抨擊丁真的言論,回予了一段非常精彩的反駁:
網友也為丁真發聲:「教育真是錯付了。」
生活在陽光下,就不要去嫉妒人家的那一盞燈了。丁真走紅之前的二十年人生,他們絕對不會想要置換。
到底是因為讀了書,還是書讀得不夠多,才在會在未知全貌時,就否定了別人所有的價值。
丁真團隊用白馬珍珠的口吻,回應了這次惡評:「我所鄙視的是這個願意花一天時間去憎恨自己,卻不願花一分鐘去了解他人的惡臭。記住,多一種世界觀,就多一條呼吸的路。」
流量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不堪,它是肥沃的土壤,只要埋下美好的種子,就能開出絢爛的花來。
它本身不是壞東西,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它。
正如主持人海霞說:「丁真的背後有家鄉之美,我國一些欠發達的地方,其實有著非常豐富的『美麗』資源。流量來了一定要善用,千萬不能濫用,真正把『美麗資源』盤活盤好,這樣的流量才可能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