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擬人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簡單來說,就是把物(物體、動物、思想或抽象概念等)擬作人。所以,擬人動漫就是把「物擬人」作為主角的動漫類型。在日本動漫中,萬物皆可擬人,近年來擬人動漫的佼佼者包括國擬人《黑塔利亞》、細胞擬人《工作細胞》、刀擬人《刀劍亂舞》、寶石擬人《寶石之國》等,都深受觀眾們的喜愛。
2020年10月的新番馬上播放滿1個月了,明年春季新番也已經定下了不少,值得大家關注的是,明年1月有兩部擬人動漫上演,分別是《黑塔利亞》和《工作細胞》,要知道,這兩部動漫在動漫界都擁有著大量的粉絲,兩部擬人動漫續作的播出必將吸引更多的粉絲。那麼擬人動漫深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有哪些呢?
01科普向的故事
聯想大家熟悉的擬人動漫,我們不難發現,其實這類動漫除了更加新奇之外,還或多或少地帶有科普向的意義。比如《黑塔利亞》,如果拋開國擬人不談的話,它看起來像是一部萌系的日常番,但想到其中的每一個角色代表的意義,角色與角色直接的日常故事、關係其實就是國與國之間的歷史和關係,這樣的日常就讓我們了解到了很多動漫之外的知識。加上《黑塔利亞》萌系的畫風,深受觀眾喜愛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說到科普到歷史知識的話,《刀劍亂舞》也有類似的設定。不過,這部遊戲改的刀擬人動漫所展現的只有日本各個時期的歷史,比起《黑塔利亞》的廣度欠缺了一些。但由於《刀劍亂舞》的畫風更加美型,且不像《黑塔利亞》那種「單元式劇情」的處理方式,喜歡這部動漫的觀眾絕對不在少數。
當然,擬人動漫裡科普向最強的當屬《工作細胞》,因為細胞的介紹個作用太過真實,我們在看這部動漫的時候會不會感覺到周身經常泛起一股奇妙的寒意呢?
02人設貼近「原物」
《黑塔利亞》中喜歡吃義大利麵和舉白旗的義大利,用炒鍋單挑多人的王耀的Q版場景都留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上文說到,《黑塔利亞》中角色與角色的關係神還原現實,其實,角色的設定也與現實極為相似,無論角色的外貌、衣著還是性格,我們都能看到ta原本的影子。這種取自現實,又高於現實的塑造方式著實令人著迷。
同樣,《工作細胞》在這一點上做得也很精細,女主紅細胞只是千千萬萬的紅細胞之一,劇情中把它兢兢業業工作和弱小的感覺都描繪的活靈活現,讓觀眾在看動漫的同時,甚至能夠想像到自己的身體內就在進行著像動漫中同樣的故事。
在10月新番還在放送的同時,觀眾們所關注的明年春季新番已經慢慢浮出水面了,深受觀眾喜愛的擬人動漫《黑塔利亞》和《工作細胞》續作的即將播放,讓喜歡追番的動漫迷對明年1月的新番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