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臺灣島內一號政治人物,是他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在蔡英文執政的第二任期內,島內民眾認為誰是最有潛力的政治人物呢?29日的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排名第一。

本次民調由東森新聞雲民調中心於6月24日至26日進行,以年滿20歲民眾作為調查對象,讓他們在臺灣目前最有知名度以及影響力的35個政治人物名單中選出10個,依據挑選次數進行排名。

結果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排名第一,他被認為是「橫跨藍綠的非傳統國民黨政治人物」;「副總統」賴清德列第二,是綠營接班的有力競爭者;「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因防疫排名第三,現正投入高雄市長補選的陳其邁排第四,前新北市長朱立倫因財經專業突出排名第五。第六到第十名依次為桃園市長鄭文燦、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臺北市長柯文哲、「交通部長」林佳龍以及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若以政黨來劃分,藍綠比例為3比6,柯文哲是唯一一個以「白色力量」擠進排行榜的政治人物。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排名第15,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排名第19,「未來是否有機會東山再起?仍有待觀察」。

針對這份排名,侯友宜29日回應稱,謝謝大家的鼓勵、鞭策,他沒有做得很好,如果做得好,議員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要問他。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館長」被槍擊住院,政治人物紛紛探望,網友嘆:臺灣政治的悲哀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擁有127萬粉絲的臺灣網紅「館長」陳之漢,日前因遭槍擊,再一次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的焦點。更讓人驚訝的是,他負傷住院後,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臺北市長柯文哲、「時代力量」前主席黃國昌紛紛在百忙之中前去探視,有網友直言,「政客對一個網紅點頭哈腰,真是臺灣政治的悲哀!」「面目可憎」為啥成為網絡大V從長相看,陳之漢就「很社會」:五大三粗、全身刺青,平時說話也是「三字經」不離口。
  • 島內政治人物排名,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第一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於名】在蔡英文執政的第二任期內,島內民眾認為誰是最有潛力的政治人物呢?29日的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排名第一。本次民調由東森新聞雲民調中心於6月24日至26日進行,以年滿20歲民眾作為調查對象,讓他們在臺灣目前最有知名度以及影響力的35個政治人物名單中選出10個,依據挑選次數進行排名。
  • 臺灣政治「娛樂化」,民進黨真當在演「真人秀」?
    最近這兩天民進黨政客高嘉瑜喜提臺灣各大媒體熱搜,成為輿論中心的焦點人物。儘管事情的起因並不太「雅觀」,但足以「成就」高嘉瑜在任期間的政績了。引發這次打架事件和輿論風暴的關鍵詞無疑和美國有關,此前關於進口含有瘦肉精的美豬一事在島內鬧的沸沸揚揚,甚至臺灣地區「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在節目中公然宣稱「進口美豬瘦肉精含量低,吃幾輩子都沒有問題」,而民進黨也利用綠媒的宣傳和在島內的執政標籤,封口所有衛生部門、食品部門以及公立醫院關於瘦肉精美豬不好的言論。
  • 臺灣人老培的政治漫畫:對「臺獨」真狠
    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老培近日接受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
  • 2019豬年臺灣最慘的政治人物是誰?臺灣網友給出答案
    編輯:星辰如今農曆上的金屬年已經到來了,又到了盤點,從2019年到2020年最具有話題的政治人物的時候了,結合過去一年所發生的大小事件,有網友們評價出了幾個頗具話題的政治人物,其中包括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高雄市長韓國瑜
  • 柯文哲形象「變臉」讓島內錯愕(臺灣在線)
    但他跟媒體和民眾的蜜月期,似乎也漸漸走到了十字路口。為什麼這麼說?  「退休門」「粗口門」「逃稅門」不斷  臺灣《中國時報》發文說,臺北市警察局信義分局長李德威聲請於今年2月1日退休,他的妻子臺北市消防局主秘楊炳芬也將跟進。這對警消夫婦都在壯年,54歲左右提前退休,不僅引發了臺北市公務員的高度關注,同時也成為媒體報導的焦點。  為何會如此?
  • 拜廟——島內選舉的另類「前哨戰」
    臺灣最愛拜神的是什麼人?有島內媒體給出的答案是——「候選人」。2018地方選舉選情逐漸加溫,有意參選的政治人物開始到廟宇參拜,以求好運。臺灣《聯合報》22日刊文介紹了受參選者熱捧的一些廟宇。《聯合報》報導稱,新北市林口竹林山觀音寺有「總統廟」之稱,觀音寺主祀十八手觀音,神像是乾隆年間從福建「分靈」而來,歷經多次整建。
  • 臺灣島內大批民眾聲援中天新聞臺,喊出五個字!
    原標題:島內大批民眾聲援中天,喊出五個字!「蘇貞昌下臺」。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21日報導,民進黨多項政策引發民怨沸騰,中天新聞臺換照被駁回更讓外界痛批民進黨當局,島內民眾從21日下午便陸續前往自由廣場聲援中天,傍晚,高雄市鳥松區前鳥松裡裡長陳清茂上臺發表談話,臺下民眾呼應高喊:「蘇貞昌下臺」。
  • 臺灣漫畫家:大陸窮時我們認同是中國人,何況現在?
    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老培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
  • 島內「秋鬥」:蔡英文,下臺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30年來最大規模「秋鬥」遊行22日下午登場,為抗議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含有瘦肉精的豬肉)、關閉中天新聞臺,激起民眾怒火,現場有數萬人聲援,民眾高舉旗幟,高呼「蔡英文下臺」。面對民眾的憤怒,民進黨當局又是一臉驕狂,將民眾反彈聲音認為是在野黨的政治操作。顯然對於民眾的呼聲,民進黨當局仍是置若罔聞 。口口聲聲說「愛臺灣」,卻不惜犧牲食品安全,開放「萊豬」毒害民眾,換取的是民進黨的一黨之私,為的是鞏固其綠色執政。民進黨真正愛的是權利,不是臺灣民眾。
  • 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喊話臺灣同胞:現在該回家了
    3月9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表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著辦。天下大事浩浩蕩蕩,由於各種複雜的歷史原因,臺灣數次飄懸海外,屢遭劫難有家難回,現在是該到了回家的時候了。
  •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島內目前在身份認同上「較悲觀」,但...
    在議題二「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的討論中,主持人黃智賢提到,美國與臺灣民進黨在包裹著「維持現狀」糖衣時,實則在用各種法案、用語、派遣人士,通過將臺灣問題「國際化」來改變臺灣現狀。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表示,島內目前在身份認同上「比較悲觀」,但兩岸仍然存在走向和平統一的土壤。張亞中表示,和平統一在臺灣方面有三點阻礙。
  • 蔡英文開放美豬美牛遭猛批,島內輿論:這才是真的會出賣臺灣的人
    島內輿論痛批民進黨當局之前反對美豬進口,現在又同意開放,完全成為川普的選舉工具,「這才是真的會出賣臺灣的人」。美臺當局興高採烈蔡英文宣布開放美國豬肉和牛肉後,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推特發文稱,這是美國總統兌現對農民與國家承諾的另一個例證,也為進一步經濟合作與加強貿易夥伴關係打開大門。
  • 島內節目接連爆荒誕言論,盤點臺灣「雷人雷語」
    宣稱「惹翻臺灣就是惹翻全世界」  10月28日,媒體人黃創夏在島內一檔政論節目中宣稱,臺灣現在有臺積電,臺積電是全球供應鏈的核心,所以如果誰「動」了臺灣,誰就是去侵犯了全球的供應鏈,所以這個核心是不能動的。
  • 北大「學霸」陳玉珍:普查臺灣政治人物論文
    對此,國民黨「學霸立委」陳玉珍,更贊成全面普查政治人物的論文,給大家警惕。另一名同黨「立委」林為洲則說,談到學位,他很有感。不過,多年過去了,他認為「從工作中學習,比學位重要,這是我後來的心得。」擁有臺灣大學、北京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名校學位的陳玉珍表示,社會上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想法,導致很多政治人物「洗學歷」,只是在職專班學生以職場表現取勝,可檢討有無撰寫學術論文的必要性。
  • 呂秀蓮:要好好思考調整兩岸關係,政治人物要學說話
    編輯:星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持續延燒,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今天也呼籲臺灣各界思考如何調整讓兩岸關係正常化,她還特別提高蘇貞昌禁口罩外銷為例,強調政治人物要認清形勢。因為武漢爆發的疫情傳播很快,世界各國都紛紛掀起救援大陸的行動當中,但是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竟宣稱為保證島內需求,禁止口罩對外銷售一個月。完全漠視大陸的做法受到了各界的批評。於是蘇貞昌趕緊為蔡英文的政策辯解說這是因為臺灣為防止更大疫情的傳染而採取的緊急措施,停止對外銷售是針對世界各國,而不是僅僅針對大陸地區。蘇貞昌的此番辯解,更是讓人感到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 親綠民調機構重磅發聲:臺灣民怨升至最高
    ",才能從根本上終結韓國瑜的政治生涯。不過他也指出,臺灣島內發生的"秋鬥"遊行活動,充分體現出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施政的諸多不滿,導致臺灣民怨達到最高。而現在韓國瑜雖然只是一介平民,他的人氣依然非常高,是臺灣島內聲望第二高的政治人物。許多人分析到,韓國瑜是否會在2024年東山再起?
  • 臺灣諷刺漫畫家「老培」:以前中國窮還被教育是中國人,現在為什麼...
    近年來,本名謝元培的臺灣漫畫家「老培」一直用犀利的筆法勾勒臺灣政黨的短視與荒謬,他的兩岸時事主題諷刺漫畫在網際網路上擁有一批粉絲。老培近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現實中的他雖然不善言辭,但談到國家認同時,他的話語像其作品一樣簡潔有力:「過去中國又窮又弱,我們還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如今中國越來越強,為何反而要否認呢?」
  • 島內有人稱大陸為了民族復興會容忍臺灣「獨立」 國臺辦駁斥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 資料圖問:近日島內有人士稱,大陸為了民族復興,不但不會收復臺灣,還會容忍臺灣「獨立」或「準獨立」。陸委會聲稱,大陸應放下單邊政治前提,摒棄威嚇、打壓,與臺共同推動兩岸關係新局面。臺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臺灣同胞福祉繫於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民族復興也是歷史大勢,是任何力量阻擋不了的。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繼續團結廣大臺灣同胞,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發展不可動搖的政治基礎。
  • 臺灣地鐵宣傳畫惹議:臺灣黑熊服侍大熊貓?
    臺灣「中時新聞網」稱,作品中不僅出現了黑熊,還有大熊貓、棕熊等等,圖中在勞動的全是「臺灣黑熊」。然而,就是畫中勞動的臺灣黑熊,讓島內有人不舒服了。一直以來,臺灣黑熊被稱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不少當地公司、企業、地方政府,都選用其作為吉祥物,是著名的臺灣意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