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學習西洋棋中常態問題

2020-12-16 易學棋

作為「人類智慧體操」的西洋棋活動,它除了有智力性的一面還有非智力性能力的發展,在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西洋棋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選擇,讓孩子去學習西洋棋,不是想讓孩子一定要成為丁立人、侯逸凡那樣成功的一級大師,而是想讓孩子在西洋棋的薰陶下養成良好的個性。但是在學習西洋棋過程中,一些問題會伴隨著孩子學習接踵而至的出現。如:家長需要陪練嗎?孩子下棋遇到困難想放棄怎麼辦?孩子在家下棋不遵守規則,總是耍賴?孩子下棋總是不專心,喜歡用玩棋,製造噪音或者動來動去,比賽也是不專心看對手,總是東張西望,明明是贏的局面就是下輸了?有的孩子很害怕輸,一輸不是哭就是鬧著再也不下棋了?還有的孩子就是從來不在乎輸贏,有人陪我下棋就好;孩子學會了下棋可是水平就是上不去等等的一系列的問題。那在學習西洋棋的你遇到過什麼的問題呢?歡迎你的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吧?

相關焦點

  • 西洋棋運動發展的功利化討論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西洋棋隨筆公號發的一篇非常有見地的分析性文章——《我國西洋棋熱度低的原因與對策》。作者從現狀(參與者的功利性畫像、討論圈層的狹小)一路剖析到國象運動推廣的癥結(觀賞門檻高、文化屬性的附著力低等等)。
  • 讓孩子快樂地學習西洋棋
    在教育的過程中對孩子到底應該嚴格還是讓他們快樂的享受學習,其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我以為是並不矛盾的,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孩子不犯錯,那要老師幹什麼?在我看來孩子有錯誤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這麼多年以來,我在教學中幾乎從來都不批評孩子!
  • 孩子學習西洋棋,父母應該做些什麼?
    所以,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們現在還不知道如何下西洋棋,你們就應該立刻補補課了,但願還不算晚。也許很快,你們的孩子們就會在西洋棋中擊敗你,但是,我們應當儘可能拖延這一不可避免的結果。實際上,大多數學棋的孩子父母之前並沒有什麼下棋的經驗。
  • 學習西洋棋從小開始,但何時開始都不晚
    專家們從教育和心理學研究角度進行了調查,從而總結出學習和下西洋棋能給孩子們帶來的好處。6、教會孩子們如何邏輯與有效地思考,學習從眾多選項中選擇「最佳」方案。7、既挑戰有天賦的孩子,同時也潛在幫助成績欠佳的孩子如何學習及追求卓越。8、學會靈活的計劃,保持精力的集中,以及預計到決策的後果。
  • 為什麼我們要加強學習西洋棋經典歷史對局?
    如今很多西洋棋棋手都非常注重理論並且期望從中獲得優勢,哪怕是很小的優勢。伴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強大的電腦引擎的出現,這種追求新穎性的渴望與日俱增。很多棋手花費了大量時間來學習那些冗長而複雜的開局變化,並且他們往往不太重視對局的其它部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讓孩子選擇學習西洋棋?原因早知道早受益
    當你有這種認識時,如果要讓你的孩子選擇學習西洋棋,你可能就會當口否決掉,學這個有什麼用,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衣穿,一點前途沒有沒有。人們為什麼會有這種片面的認識?因為生活中我們對西洋棋的認識多數是來自各類媒體中的比賽消息,於是就習慣性認為學習西洋棋就是為了參加各類職業比賽。
  • 今天我們來學習西洋棋中象的走法!
    象的走法和吃子象(英文:Bishop)是西洋棋中底線左起第三和第六個棋子。象的走法只可斜走,格數不限,但不可轉向。吃子與走法相同。象的吃子方法西洋棋中的象是斜著吃子的,我們看上面這幅圖,象可以吃掉b4的馬、d2的兵、a1的車。但是想該如何選擇呢?我們看象如果吃掉d2的兵,那麼在c3的兵就會吃掉象,所以我們選擇吃掉b2的馬。如下圖:
  • 韓城市醫保局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
    近日,韓城市醫療保障局印發《關於在全系統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實施方案》,自3月1日起在全系統開展為期2個月的"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方案》明確,"大學習、大調研、大討論"活動,旨在通過"三項活動",重點解決慵、懶、散、浮"四個問題",強化擔當、責任、標準"三種意識",達到政治素質、黨性修養、法律意識、規矩意識、業務能力"五個提高",促使全體黨員幹部進一步轉變作風,提升素質,振奮士氣,努力打造一支提筆能寫、開口能說、問策能對、遇事能辦、忠誠擔當、服務優良、清正廉潔、能打硬仗的醫療保障工作隊伍
  • AI 可以毀了西洋棋,也可以拯救西洋棋
    上周三,克拉姆尼克就如何讓西洋棋恢復一部分人類的藝術提出了一些想法,不過這需要一個有違直覺的來源的幫忙——全世界最強大的西洋棋計算機。他正在跟Alphabet的人工智慧實驗室DeepMind合作,讓研究人員向他們超人的西洋棋玩家AlphaZero發起挑戰,看看後者能不能學習選擇出來的九種西洋棋的變體,從而讓棋手進入到創新性的新模式。
  • 西洋棋中高級別的小朋友比賽時經常會遇到的10個問題
    在生活中你所遇到的每件事都像是在照鏡子。下西洋棋也一樣,每一盤棋都能照射出你很多問題,然而,有時候這些問題隱藏在深處,無法一目了然。高級別的棋手同樣會遇到很多問題,本文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高級棋手最常遇到的10個問題。
  • 我和西洋棋
    我叫洪亦璇,是新城實驗學校二年級16班的學生,也是蚌埠棋院的西洋棋棋手。這次疫情讓我很長時間都沒有出門,大家都不能回到學校上學,也不能回到棋院去下棋。有時在家很急,但是在爸爸的幫助下我利用網絡上的對弈軟體,在家裡也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下棋了。
  • 日媒:AI深度學習發展迅速 倫理討論成為課題
    該軟體的特點是隨著技術進步,獲得了通過反覆自我學習做出判斷的能力。同類技術正在擴大到產業和醫療等各種領域。也有預測認為人類從事的工作未來將用計算機來替代。日本共同社5月26日報導稱,包括AI和人類如何進行職能分工等,倫理層面的討論或成為課題。
  • DeepMind是如何重塑西洋棋之美的?
    全文共3619字,預計學習時長11分鐘那麼,什麼是西洋棋之美呢?我想試著解釋這個概念,畢竟在我寫第一本書《西洋棋大師》時我就已經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了。簡單來說,西洋棋是有法可依的,這個法就是指遊戲的規則,西洋棋裡也有一些取勝的套路。西洋棋之美就在於玩家往往能夠另闢蹊徑,險中取勝。
  • 你知道西洋棋與頂尖數學的邏輯嗎
    西洋棋和數學有很多融會貫通之處。卓越的數學家格哈爾基在其論文《數學家的自白》中寫道:「拆解西洋棋的棋題正像是解數學題一樣,而下西洋棋就仿佛是在進行數學運算。」在尖端科學領域內的著名專家和學者中,不乏西洋棋的好手。有一位數學家,名叫阿伯拉罕特莫伊勒,他是17世紀概率論的先驅者,在討論誰發明了微積分,是萊布尼茲還是牛頓這個問題上,他是個中心人物。
  • ...科技局舉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暨專題黨課活動
    局黨組書記、局長勵永惠作題為《拉高標杆補齊短板,深入推進科技系統「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專題黨課。局機關全體黨員幹部,直屬單位全體在職黨員及中層以上幹部參加會議。局黨組副書記、巡視員、副局長王程主持會議。    勵永惠指出,要從講政治高度深刻領會推進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大意義。
  • 西洋棋馬象殺王的理論分析
    可能要花35步去將死,一些技巧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學習。這個殘局卻很少用到實戰當中。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它呢?我深信掌握這個將死方法可以提高我們的子力協調能力。無論我們是為了研究進攻,還是練習防守,都要求我們的棋子進行有效的協調。根據西洋棋規則,進攻方必須在50招之內將死對方,否則就是和棋。
  • 談談對於下西洋棋的那些疑惑
    因而西洋棋確實不僅僅針對孩子,但是,如果你想要在這項運動中取得更大的成績,最好早一點開始。事實上並非如此,西洋棋對你的大腦有很多好處,也許最重要的一項是可以提高你的智商,因為下棋涉及不斷的決策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委內瑞拉對超過4000名學生的研究表明,下西洋棋四個月以後,孩子們的智商有了顯著提高。而下棋的另一個好處是記憶力的改善,美國對六年級的學生進行的研究表明,下棋與孩子們的記憶力、組織技能的提高具有很大相關性。
  • 西洋棋界常用的那些網站
    ,棋手西洋棋等級分及排名,由國際棋聯所組織的西洋棋賽事。有關西洋棋戰術訓練、開局和殘局分析、中局戰略分析的大量深入淺出的文章,適合各種程度的西洋棋棋迷,是西洋棋棋迷們最喜愛的網站。其中的謎題及視覺訓練是小朋友們,甚至是專業棋手也在每天堅持訓練的項目。
  • HI-CHESS高級技巧-西洋棋中教你從戰略角度看待壞象
    在西洋棋中,了解基本的戰略要素非常重要,它是你從一個普通棋手轉化為高手的關鍵。戰略眼光是業餘棋手與大師級棋手的主要差別所在。較低等級分的棋手或許有良好的開局知識和不錯的計算能力,但是他們卻往往會在戰略高層次上出錯,並允許對手獲得上風。
  • 西洋棋特長生考名校攻略
    學西洋棋,還對考大學有幫助?西洋棋專業市場前景廣闊,學生畢業後可從事西洋棋管理,西洋棋產業策劃與營銷、西洋棋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也可運用西洋棋的理念從事其他行業的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