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家救治組在晉中市傳染病院會診。
3月13日,來自山西疫情防控前線的好消息讓所有人為之雀躍:我省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痊癒出院。
清零!133例確診病例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面對這場舉國動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山西戰場獲得了階段性重要勝利!
在此次疫情防控救治過程中,山西中醫從初期預防到深度介入治療,全程參與,提供全方位保障。全省133例確診病例中,中藥使用率達99.2%;中西醫結合治療總體有效率達98.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由此,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被山西省人社廳、山西省衛健委記大功獎勵。全省有3項課題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3項課題獲省科技廳立項。甚至有海外僑胞通過電視和微信平臺了解到山西中醫防控疫情的良好效果後,打來求助電話,希望提供藥方和專家遠程指導……
低調內斂的山西,這一次亮出了中醫的自信和底氣,展示了山西中醫的戰「疫」力量!
1 一個「早」字中醫掌握戰「疫」先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省中醫藥系統積極行動、快速響應,眾多「中醫人」用心血和汗水,為山西疫情防控阻擊戰掌握了戰「疫」先機:
第一時間整合資源,省、市、縣三級中西醫聯動機制建立起來。「若有戰,召必回!」賈六金、王晞星、李廷荃、孫鬱芝、劉光珍……省內的全國名中醫、山西名中醫齊聚專家救治組,分赴11個市的抗疫一線。1月21日,趕在全省首例病例確診之前,專家組發揮中醫優勢,為防疫開出第一張「治未病」處方。「不管來的是狐狸還是豺狼,首先要紮緊自己的籬笆。」中醫藥應對核心組組長、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李廷荃院長用生動的比喻,為中醫「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防疫理論做了最樸素易懂的解釋。1月29日,專家組結合山西特點,推出《山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指導各市抗疫工作。一袋袋熬好的湯藥,用最快的速度分送到各個定點醫院的密切接觸者口中。對密切接觸者服用中藥後的反饋,專家們一一記錄、研究。2月6日,結合前期用藥經驗,在國家方案基礎上,重新辨證凝練的山西新冠肺炎中醫防治方案緊急立項。5種治療方劑準確分型,面向一線醫務人員、易感人群及疑似患者,還有確診的早期、中期、重症期、恢復期患者推廣應用。
很快,5種新冠肺炎製劑先後獲批,並逐漸形成了有效控制、覆蓋防治全程的全周期中醫藥治療方案。
中西醫聯動在疫情防控救治中發揮的優勢作用,得到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充分肯定。省衛健委副主任馮立忠表示:中醫藥救治工作要提高站位,加強研究,大力提升醫護人員中西醫結合救治的能力;要注重總結,在臨床救治中做好科研數據的收集總結,為全國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貢獻「山西經驗」。
2 兩個「不是」糾正中醫認識誤區
「急病看西醫,調理找中醫」,很多人對中醫有這樣的認識誤區。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山西中醫用療效告訴大眾:中醫不是「慢郎中」,更不是只能治輕症。3月9日,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收治的最後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痊癒出院。
看著護士推著輪椅送老人走出住院樓的背影,太原市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範夢柏肩上的千斤重擔仿佛一下子卸了下來,他說:「這位86歲的壽陽老人,在全省24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中,年齡最大、病情最重,治療難度也最大,是我們攻克的最後一個『堡壘』。這證明,我省的一系列中西醫綜合治療方案,是非常到位和有效的。」
「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小組,一日一會診」,抗擊新冠肺炎的主戰場,處處可見中醫協同西醫作戰的場景:
曾經的重症患者小李這樣描述服用中藥後的感受:第一服中藥下肚,就睡了個安穩覺;第三服,咳嗽氣喘明顯減輕,體溫恢復正常;第五服吃完,渾身輕快……
炎症滲出明顯、核酸不轉陰……面對多個治療難題,中醫專家一一摸索出解決方案,並在臨床取得了良好療效。
全國名中醫、山西省中醫院教授王晞星表示:臨床實踐證明,中醫藥在改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提高自身免疫力,保護臟器,縮短病程,促進痊癒,以及減輕激素副作用等方面效果明顯。
2月28日公布的一組數據令人欣慰:全省133例確診病例中,中藥使用率達99.2%;中西醫結合治療總體有效率達98.5%,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山西經驗」走出了山西:對口支援湖北的山西醫療隊在當地積極推廣山西抗疫中醫方案;專家組多次為湖北患者遠程會診;多種新冠肺炎製劑在湖北臨床使用,效果明顯。
「山西經驗」甚至傳到了國外:有海外僑胞通過電視和微信平臺了解到山西中醫防控疫情的良好效果後,打來求助電話,希望提供藥方和專家遠程指導……
3 六個「統一」中藥實現自我提升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是同一張藥方,照方抓藥後,卻常常因藥材來源、飲片質量、煎煮方式、劑量變化而影響療效。這一弊端,成為中藥發展道路上無法忽視的「短板」。
如何為中藥制定質控體系及質控標準?在此次疫情防控救治中,山西省中醫院用六個「統一」寫出一張合格答卷,實現了中藥製劑的自我提升。2月14日,山西省中醫院5種新冠肺炎製劑獲批。從生產到投放臨床,省中醫院嚴選道地藥材、嚴把生產質量關,統一飲片、統一配方、統一劑量、統一工藝、統一質量、統一配送,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中藥飲片質量對治療效果的影響。3月5日,迎澤區疫情防控集中隔離區的醫務人員準時把針對不同時期新冠肺炎的中藥製劑送到每個隔離觀察者的房門口。
「隔離者每天會主動問醫生要這些藥。」負責隔離區醫學觀察工作的趙文斌醫生告訴記者。
病癒出院繼續隔離觀察的小高服用的是新冠肺炎恢復期處方藥,他曾發燒、咳嗽、失眠, CT 顯示肺部有積水。「服中藥後,症狀明顯改善。住院中期,醫生還加了一種衝劑。我服用一段時間再檢查,核酸已經轉陰。」小高回憶說。
趙文斌介紹:「新冠肺炎製劑獲批後,第一時間給抗疫一線配發了製劑,這讓我們心裡踏實多了。」
山西省中醫院製劑中心工作人員張軼歐給出這樣的數字:抗疫期間,該院共生產各類新冠肺炎製劑近6萬盒,向全省抗疫一線免費發放。
4 幾點啟示照亮中西醫結合之路
山西中西醫聯動在抗疫中形成的「山西經驗」,為中西醫深度結合提供了更多啟示。
王晞星教授對中西醫結合的未來充滿信心:「山西能夠在抗疫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得益於中西醫協同治療,起到了『1+1>2』的效果。在救治過程中,西醫的呼吸支持、肺部脫水等治療是重要的支撐措施,中醫則在改善症狀、減少輕症轉重症方面效果更好。一人一證,一證一方,一人一策,中醫的辨證施治在現代醫學輔助下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李廷荃院長則評價:「此次中西醫協同治療取得的成效,得益於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給了中醫及早介入、全程參與一路綠燈,為抗疫『戰果』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也給了中醫一個證明自己的平臺、提升自己的機會。」
為總結與研究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得失和經驗,一個新的研究課題——《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策略和方案研究》於近日在省科技廳立項。課題申報者李廷荃表示:「希望這項研究,為此次的疫情防控救治總結一些經驗,為未來的中醫教學提供一些資料,為以後的防疫工作提供一些建議。」
中國歷史上有過數百次大型瘟疫,中醫能在一次次與瘟疫的對決中百戰不殆,充分說明,中醫戰「疫」真的有一套!
面對來歷不明的病毒,中醫治的是生病的人,西醫治的是人生的病,要想在兩種相互獨立的醫學體系之間構建互通的認知橋梁,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儘管路徑不同,但是,「通往羅馬」的道路從來就不止一條……記者 張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