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成立以來,在大數據、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數字媒體等十多個重大領域推動產教融合的創新實驗,成為培養前沿科技和新興產業人才的重要力量。2018年底,中心在「產教融合平臺項目建設經驗交流會」上,提出向「大平臺+」進發的戰略目標,各項目院校與合作企業落子布局,紛紛加快了平臺建設的步伐。
2019年,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啟動「大平臺+」系列產教融合項目質量巡檢工作,對照項目設計初衷,對照中心「大平臺+」戰略發展思路,對照應用型高校轉型發展現實需求,對照產業轉型升級需要與行業貢獻,尋找項目實施差距,明確項目優化方向,探索分享項目平臺化發展的路徑經驗。目前,項目調研工作已覆蓋70餘所高校,並在實訓基地平臺建設,區域創新平臺建設、數位化智能化平臺建設等方面挖掘了一批優秀案例,並在教育之弦展開集中報導。
為進一步總結項目經驗,推動向「大平臺+」持續深化演化,並為項目發展提供精準的對接和「靶向」賦能,打造產教融合的核心供應鏈體系,近期中心深入推進與各項目方2020年平臺發展連結工作,並先期就項目演進和發展戰略對各產教融合項目企業合作方負責人進行了深度訪談,即日起將在中心官方網站和「教育之弦」陸續刊發。
今天首期發布的是中心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項目的實施方北京華晟經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勇先生的訪談文章。
全生態、全周期、全維度助力教育改革和創新
三大產教融合項目助力「大平臺+」戰略落地並不斷走向深入
「大平臺+」系列產教融合項目是推動應用型高校轉型、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改革特區和重要載體,華晟經世作為推動產教融合發展的實幹者,與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合作了哪些項目?
華晟經世是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大平臺+」系列產教融合項目中合作最早、規模最大的合作夥伴。華晟經世實施的第一個項目是2014年12月啟動的「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這是高校轉型發展背景下的第一個深度產教融合項目,具有一定意義的引領示範作用。目前該項目已發展了合作院校60餘所。
2016年5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華晟經世聯合智能製造龍頭企業ABB集團、通用電氣、發那科等合作夥伴,啟動了「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致力於打造集智能製造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產業服務於一體的智能製造應用創新基地。目前該項目已發展合作院校50餘所。
2017年10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華晟經世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啟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學習工場(2020)」項目,為ICT領域的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產業服務提供平臺服務,促進ICT專業集群的整體升級與創新發展。
基於與中心合作的這些項目,華晟經世在項目設計和運營上有著怎樣的特色和亮點?
在項目設計和運營上,華晟經世創新出了一些特色和亮點。我把它們概括為三個「全」:
特色一:全生態連結
新時代的教育改革和創新需要學校、政府、行業、企業等多方面的協同和聯動。為此,華晟經世與中心、行業領先企業合作,打造政、企、校聯動的產教融合全生態連結系統,為高校提供政策指導、理念引導和資源支持,政、校、企各方既各司其職又協同聯動。
政府:對高校的教育改革創新進行政策指導,對產教融合項目進行頂層設計、指導、監督和評價等。如2019年中心的巡檢工作,即是對項目很好的監督和評價。
高校:項目合作院校為項目的實施提供辦學環境,在合作專業上按照項目要求開展創新實踐。
企業:企業包含兩類,一類是行業企業,如華晟經世合作的華為、中興、ABB、通用電氣、發那科、菲尼克斯等行業先進企業,能夠提供行業主流產品、技術;一類則是華晟經世這樣的教育技術服務企業,能夠整合政府、行業企業的優質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參與產教融合項目的頂層設計,並負責項目的實施、運營。
基於項目合作院校的規模,華晟經世可以有效實現校校協同、聯動。比如,我們舉辦校長論壇,邀請多所合作院校的校長參加,探討如何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舉辦「OBE模式專業建設研修班」,邀請有成功通過專業認證案例的合作院校相關負責人開展專題講座,分享實踐經驗,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與反饋。
特色二:全生命周期
華晟經世遵循OBE教育理念,提供集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和預測、人才培養方案、實驗實訓解決方案、課程資源、人力資源於一體的全生命周期服務。
產業人才分析和預測:在華晟經世合作項目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裡,產業人才分析和預測是一個前置流程。例如,針對即將到來的5G技術人才需求高峰,華晟經世聯合中國通信學會開展《5G人才發展白皮書(2019)》的研究和撰寫工作,通過對網際網路崗位和職業的大數據分析,提供5G人才崗位分布、人才模型、需求預測、供需差距等信息,為ICT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可靠的依據。
人才培養方案:以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和預測為基礎,華晟經世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基於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持續改進的OBE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推進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等方面的建設和落地實施;同時,企業工程師成建制派駐高校,和高校老師聯合授課,以保證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緊密對接。
實驗實訓解決方案:華晟經世通過對行業產業鏈進行分析,抽取行業主流技術,採用行業主流商用設備,將企業級應用轉化為實用的工程案例庫,並以典型行業應用的方式帶動理論與實踐教學,搭建集教學、科研、技術驗證為一體的行業真實場景式的實踐實訓環境。目前,華晟經世面向ICT專業群、智能製造專業群、新能源智能汽車專業群等開發了94個實踐教學解決方案。
課程資源:以行業需求為導向,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資源。教學資源涵蓋教材、教學視頻、課件、題庫、微課、情景劇、工程案例、素材、工具包等多種形式。目前華晟經世擁有732人的資源開發團隊,其中,15名博士專家牽頭頂層設計,91名技術研發專家引導專業設計、知識技能核心模塊設計與研發,626位行業工程技術專家專注教材、微課、慕課等資源的設計與開發。當前,已開發課程涵蓋ICT、智能製造、智能網聯汽車等專業群的39個專業方向、335門課程。
人力資源: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產業人力資源聯盟,面向行業、企業用人需求,提供靈活用工、技術崗位外包、職業技能培訓及認證、中高端人才尋訪等「主動性人力資源成長」服務;並能將企業的用人需求前置為專業建設的相關課程,為企業提供高質量人力資源,滿足學生實習和就業需求。
特色三:全維度服務
基於高校承擔著服務區域經濟、創新創業、教育信息化、教育國際化等方面的職責,向高校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認證、區域發展、創新創業、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國際化等全維度的教育改革和創新服務。
職業技能培訓和認證服務:針對產業人才需求迫切的崗位進行「1+X」認證申報,並面向社會廣泛開展相應的認證與培訓。目前,華晟經世已入圍第三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並聯合合作夥伴提供「5G行動網路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及「工業網際網路實施與運維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認證和培訓工作。
區域發展服務:整合政府、行業、教育資源,支持合作院校建設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技術高地和智庫,以進行區域產業研究、承接區域發展諮詢項目/研究項目/工程項目等方式主動服務區域產業發展和產業升級。目前,華晟經世已與南寧學院、賀州學院、三明學院等合作院校成立「產業發展研究院」,為當地區域經濟發展助力。
創新創業服務:與合作院校共建網際網路+產業驅動學院,支持創新創業團隊面向全國開展技術、產品服務,包括:為合作院校及學生提供創新能力培訓、活動產品、技術支持,舉辦全國性創新大賽,以促進合作院校創新創業工作的落實;建立了連結100所高校、800餘家企業、15支技術團隊的「雙創」生態系統,為合作高校提供服務。目前,華晟經世聯合合作院校在科研、「雙創」方面申報(獲得)的資金已超過1400萬,並獲得多項獎勵。
教育信息化服務:華晟經世構建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學習環境和移動學習生態,提供具備智慧學習、智慧管理、智慧數據展示等功能的智慧學習和教育生態建設,並支持遠程教學;同時,華晟經世將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全過程,推動高校教學改進、管理優化、辦學水平的提升。
教育國際化服務:聯合國內先進企業及國內外高校,共建面向「一帶一路」國際化人才需求的「經世學堂」和「經世國際學院」。通過「校校企」 的合作辦學模式,快速對接國內外優質合作高校及優質生源,開展國際化人才培養,滿足「走出去」的中資企業對應用型國際化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華晟經世與泰國坦亞武裡皇家理工大學合作的「經世學堂」已正式投入運營,並成為國內高校實現海外辦學、辦專業、辦培訓和打造中國高校海外辦學成果、專業標準、培訓標準輸出的示範基地。
基於您說的全生態、全周期、全維度的一站式產教融合服務,這些項目在實施中有哪些優秀的案例可以為其他高校所借鑑嗎?
在與高校合作的過程中,我們運營的很多項目都成為了合作院校在教育改革、創新方面的一面旗幟,值得借鑑。
【案例】南寧學院
南寧學院是首批入圍教育部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的院校之一,在共建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簡稱「基地」)的基礎上,南寧學院與華晟經世合作建設了通信工程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招收專業學生1157名。在合作過程中,校企雙方堅持「雙主體辦學、雙主線育人」理念,在專業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等方面都有優秀的成果。
在專業建設方面,基地在滿足運營商級、企業級、個人用戶等多層級應用實訓要求的同時,也著眼未來,將雲計算、行業智能化應用等實訓平臺納入建設中,不僅充分滿足通信、物聯網專業的實操實訓,還可為交通、電子商務等交叉學科提供先進的實訓環境,推動這些專業的建設與發展。
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近3年來,基地累計獲批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計劃超過200項,發明專業申報及實用新型專業授權累計超過30項,學生參與中國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創新應用設計大賽等賽事,累計獲獎近40項,參加市級以上創新創業競賽累計獲得獎金超過40萬元。
在服務區域經濟方面,基地為服務面向中國東協信息大通道和信息港建設,充分發揮國家級產教融合平臺的先發優勢,構建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群,打造面向東協的ICT行業人才培養基地;基地還積極成立「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南寧學院)培訓及認證中心」,已獲得「新華三授權認證考試中心(南寧學院)」、「百度雲智學院授權考試中心(南寧學院)」、「VUE在線考試中心(南寧學院)」等資質,為ICT產業人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及認證服務。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嚴峻,為應對新型肺炎對高校教學造成的不利影響,教育部號召全國師生有效利用網絡在家學習,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作為教育技術企業,請問華晟經世是如何響應這一號召的呢?
為助力國家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我們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網絡環境,同時依託華晟經世先進的教育技術、豐富的在線教學經驗和平臺優勢,第一時間就快速、高效地面向全國高校免費開放了自主研發的經世優學在線教學平臺。同時,我們還開展了如下工作:
經世優學在線教學平臺可以幫助高校師生搭建「在線課堂」,實現線上的「教」與「學」,保障教學順利進行,降低高校線下停課、延課帶來的不利影響。
經世優學在線教學平臺為高校師生開放了70000+教學資源,涵蓋了智能製造、ICT、移動通信、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多個專業方向,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豐富而專業的教學資源或學習資源,還高度實現了資源共享。
經世優學在線教學平臺為高校師生提供了虛擬演播、移動直播等優質的直播渠道,幫助教師迅速有效地構建在線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在線學習環境,保障線上教學質量。
免費開放華晟兩大核心應用平臺——OBE專業管理平臺和經世雲協同平臺,幫助高校和企業實現線上教學管理和線上協同辦公,為國家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支撐。
在這樣緊張而重要的戰「疫」時刻,我們作為面向未來的教育技術企業,必須擔當起我們的企業使命與社會責任,為國家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一份力量。
2020年,面對教育改革、創新的新形勢,基於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大平臺+」構建的良好環境,華晟經世將強化全生態、全周期、全維度的產教融合能力建設,更好地為合作院校的教育改革創新提供優質的產教融合服務。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下載安裝「教育之弦」APP,獲取更多消息。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官方微信——教育之弦!我們將竭力為您提供權威、有料、有趣的教育信息服務。
原標題:《平臺主體企業談演化①:全生態、全周期、全維度助力教育改革和創新丨大平臺+演化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