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景RX 6800 XT海外版創作性能測試:快上加快、RDNA 2進步明顯

2021-01-13 超能網

我們之前已經對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進行過遊戲性能的測試了,考慮到部分朋友除了遊戲性能需求之外還擁有內容創作需求,我們今天就看看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與它的上代XFX R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進行創作軟體的速度對比,藉此一窺RDNA2架構顯卡在內容創作方面能帶來多大的提升。

相比公版來說,XFX RX 6800 XT海外版在頻率上有所提升,但在TGP上還是比較保守的,只多了30W,此外在尺寸上由於散熱器的加強,相比公版更厚更長一些,在測試之前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張顯卡的外觀設計。

顯卡外觀:一脈相承的低調簡約風格

本次訊景在外包裝上沒有採用之前海外版顯卡的常規設計,而是立式設計。把它立起來的時候,外包裝仿佛就像一座摩天大樓擺在玩家的面前。包裝盒上印有「MERC319」字樣,這裡官方沒有直接說明什麼含義,考慮到上一代海外版外觀設計就有致敬汽車的元素,這裡我猜測「MERC319」可能是對梅奔某款汽車的致敬(其實我對汽車行業沒什麼了解,明天找漢密爾頓問問),當然了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測,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給出自己的解讀。

我們把顯卡從包裝中拿出來,可以看到本次XFX RX 6800 XT海外版延續了之前的黑色低調風格設計,正面有三個散熱風扇,其中邊上的兩個散熱風扇直徑為100mm,中間的散熱風扇直徑為92mm,相比公版的3個80mm風扇散熱性能上會強不少。此外,這次的散熱風扇還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它們擁有13片扇葉並使用了雙滾珠軸承,理論上這可以提供更長久的使用壽命。講道理,乍一看三個散熱風扇還挺像汽車上的儀錶盤一樣,汽車風味十足。

XFX 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的尺寸為340mm*139mm*57mm,厚度相當於2.9槽,相比起公版267mm*120mm*49mm的尺寸來說體積大了一些,整張顯卡重量為1805g,拿在手裡還是非常有分量的,全金屬的鋁合金外罩搭配金屬背板,摸起來手感極佳。

側面我覺得XFX RX 6800 XT海外版的設計相比上一代有明顯的提升,中央的「Radeon RX 6800 XT」以及右方的「XFX」都是可以亮起來的,只不過與現在非常火爆的RGB效果不同,海外版主打的就是低調風格,因此在燈光上並沒有支持幻彩燈效,而是非常素雅的普通燈光。

燈效效果

XFX RX 6800 XT海外版的背板依舊採用鋁合金設計,並且由於散熱器比PCB稍長一些,這張卡也採用了進氣格柵散熱設計,這種設計把顯卡背板尾部鏤空一塊區域讓風流徹底吹透,達到加強散熱的效果,從而提升散熱效能。

在顯示接口方面,XFX RX 6800 XT海外版提供了一個HDMI2.1接口,兩個DP1.4接口跟一個USB Type-C接口,與公版保持一致。USB Type-C接口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接口,它可以做到「一線通」,即一根線同時完成顯示器的供電與信號傳輸,非常的實用,它甚至還可以給你的手機充電,讓這個地球真正「環保」。

順帶一提,AMD這次還提升了顯卡的視頻輸出以及解碼編碼能力。RDNA 2架構顯卡支持VP9格式的4K 90幀、8K 24幀解碼;H.264格式的1080P 600幀、4K 150幀的解碼,1080P 360幀、4K 90幀的編碼;支持H.265格式1080P 360幀、4K 90幀、8K 24幀的解碼,1080P 360幀、4K 60幀的編碼;以及AV1格式的8K 30幀解碼能力。

供電接口為常規雙8PIN

PCB上的雙VBIOS開關,右側為平衡模式

與之前一樣,AMD的顯卡大多擁有雙VBIOS,這次訊景出廠選擇的BIOS並不是性能模式而是平衡模式,我們會在後面的降壓超頻環節給大家講解這麼做的原因,這裡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兩個VBIOS的差異,平衡BIOS的核心功耗是281W,基礎頻率1900MHz、遊戲頻率2090MHz、加速頻率2340MHz。而左側的「狂暴」BIOS核心功耗為289W,僅僅比默認時增加了8W,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頻率方面基礎頻率1925MHz、遊戲頻率2110MHz、加速頻率2360MHz,就是對應的加了20MHz而已,這對性能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微小。

為了更好地靜音效果,XFX默認選擇在平衡模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個雙VBIOS設計現在更實際的意義是給用戶一個雙重保險,在其中一個VBIOS出現問題時還能通過另一個VBIOS開機,在關鍵時刻仍然可以點亮使用。因此,我們下面的測試項目中,都是使用的出廠默認的平衡模式進行測試。

由於這次大膽啟用了雙100mm風扇加一個90mm風扇的加強散熱設計,顯卡正面的長度會比散熱器長一些,為了緩解背板與正面的長度不一致帶來的視覺割裂感,XFX RX 6800 XT在顯卡的右側有一個內收的設計,從正面到側面有一個弧度,摸起來非常順滑,優雅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測試平臺與說明

測試平臺選擇了目前就可以支持PCIe4.0的AMD平臺,在BIOS中開啟SAM技術進行測試,同時我們把XFX Radeon R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拿來進行對比,看看兩者的性能差距。

通過GPU-Z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XFX RX 6800 XT海外版的頻率設定以及BIOS中有關溫度與功耗的相關信息,可以看到XFX RX 6800 XT海外版在功耗牆上還是比較保守的,與公版一樣都是給出了+15%的功耗上限,基礎頻率2090MHz,加速頻率2340Mhz。至於其餘參數方面,目前GPU-Z還不能讀取VBIOS更為詳細的信息。

創意應用測試

與基準性能和遊戲可以側重跑benchmark不同,硬體在創意應用中的性能情況,始終都是要在軟體的實際工作流中進行測試才能體現出來,畢竟benchmark的跑分方式,還是與內容創作者的實際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3D動畫渲染和高解析度視頻剪輯,在如今市場中擁有最多的用戶量,所以我們這裡的測試也是以這兩類創意應用為主。

而在顯卡的選擇上,當然是今天的主角RX 6800 XT海外版了,此外我們還選擇了XF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本進行對比,看看兩者在創意應用中的差異如何,至於規格方面,XFX 6800XT的顯存容量從8GB增加到16GB,比前代多了8GB,應對吃顯存的創意工作會更遊刃有餘一些。

AMD官方也表示RX 6800 XT跟之前的A卡生產力王者Radeon VII相比在創作性能上均有明顯領先,此外,由於這一代RDNA2架構加入了硬體光線追蹤加速器RA單元,A卡也可以進行硬體光追渲染了,相關軟體的支持正在進行中。

3D渲染類

Blender

在眾多3D動畫製作軟體中,Blender絕對是不能閉口不談的,其作為一個開源軟體在近年也是獲得越來越多個人和工作室用戶的青睞,這得益於其自身靈活快速的軟體發展。此外,AMD還為此專門推出了AMD Radeon ProRender,它是AMD強大的物理渲染引擎,創意專業人士可利用開放式行業標準充分發揮GPU和CPU的性能,在 Blender中製作驚豔的逼真圖像。它快速、易用、驚豔,Radeon ProRender 針對 Blender的插件可用於渲染任何內容 — 產品設計、建築可視化、視覺效果等。

從渲染耗時的成績可以看出,XFX RX 6800 XT海外版在三個項目的測試中相比XFX R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均有明顯的領先,在Junk Shop項目中渲染時間領先了一倍還多,看樣子RX 6800 XT海外版這次不僅僅是遊戲性能大提升,在創作性能上也是下了功夫的。

視頻剪輯類

Adobe Premiere Pro

作為視頻後期工作中最流行的軟體,Premiere Pro很早就支持了競爭對手的CUDA水銀加速,幫助加快視頻剪輯操作。好在Adobe Premiere Pro從2020版本開始,A卡也可以進行AFM硬體加速了,在視頻最後的導出階段通過選擇硬體加速,A卡的導出視頻速度也擁有一個大進步。

在Premiere Pro中,XFX RX 6800 XT海外版與XFX RX 5700 XT海外版相比導出耗時基本是差不多的,部分項目有大約23%的領先,只不過這兩者與CPU相比導出效率都高出很多,Ryzen 7 5800X是一個8核16線程的處理器,但在視頻導出的效率上還是比不上顯卡的。

BMD DaVinci Resolve

在視頻調色和剪輯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的DaVinci Resolve,向來都是個硬體優化良好的軟體,它可以輕鬆利用用戶的大內存、大顯存優勢進行編輯視頻。所以這一輪測試中顯存容量為16G的XFX RX 6800 XT會佔據很大的優勢。

DaVinci Resolve相對來說更能體現顯卡間的性能差別,通過這輪測試可以看到全新的XFX RX 6800 XT在導出視頻的速度上只有上代XFX RX 5700 XT的一半,這大大減少了創作者的等待時間,讓他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容創作上。

總結

總的來說,XFX RX 6800 XT海外版做工優秀、用料紮實,大量的導熱貼以及熱管、三風扇設計等讓滿載溫度僅為73℃,與此同時得益於尺寸更大的三風扇設計,風扇的轉速也不過1200RPM左右,相比上代的XFX RX 5700 XT海外版又靜音了許多,可以說是讓人非常的滿意。

此外,這張XFX 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在多個生產力項目中相比前代產品都擁有一個明顯的提升,16GB的大顯存相比8GB顯存在像達文西這種優化較好的軟體中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將渲染時間進一步減小。由此可見RDNA 2架構除了遊戲性能大提升之外,也能很好的完成用戶的生產力任務,表現還是不錯的。XFX RX 6800 XT還繼承了上代海外版顯卡的優點,外形低調,溫度清涼且用料十足。這張顯卡現在售價5999元,如果你是一個專注於遊戲、內容創作性能與溫度同時又對炫彩RGB不是特別感冒的玩家,相信這張卡一定在你的選擇範圍之內。

相關焦點

  • 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評測:19相供電的好傢夥
    接口方面,訊景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提供了和公版RX 6800XT相同的輸出接口設計,即2個DP接口、1個HDMI接口和1個USB-C接口,基本能夠滿足現在用戶的使用需求。厚度方面則約為2.5槽,能兼容絕大部分ATX機箱,高度方面則有越肩設計,約1cm。
  • 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評測:性能更勝公版,溫度清涼用料十足
    訊景作為一個老牌顯卡廠商,其在RX 5000系列上的海外版顯卡口碑良好,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今年他們決定再接再厲,推出了基於RDNA 2架構的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整張顯卡的外觀依舊走的是低調務實風格,這對於不喜歡燈效的朋友們來說是一個福音。
  • 非公版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全面測評
    非公版RX6800XT解禁當天,我第一時間拿到了訊景家的非公版6800XT,也就是訊景6800XT 16G海外版,這段時間一直在體驗,前期公版的6800XT就已經與RTX3080打成了平手,這款非公的顯卡比公版在性能上有不小的提升,再對比下價格,感覺AMD更YES了,下面我就帶大家全方面的了解一下非公版的RX6800XT的實力。
  • 決戰4K解析度,高端顯卡的戰爭:RTX3080對陣RX6800XT
    海外版已經是超頻版的關係,開啟後沒有明顯的提升,所以使用是默認模式。RX6800XT海外版在3DMARK中測試到了2457Mhz的最高頻率,實際遊戲測試最高可以測試到2448MHz,但也會降到2000MHz以下,尤其不過在一些1080p解析度的遊戲中,頻率偶爾會發生爆降。理論性能測試▼兩款顯卡的的3DMARK Firestrike Ultra成績,RTX6800XT的領先優勢很大。
  • AMD RX 6800(XT)首測:性能比肩RTX 3080
    這項技術應該是解決從CPU到顯卡之間數據傳輸「堵車」的問題,在幀數較高,每秒渲染畫面數量較多的時候能起到一定作用,從測試的結果來看在低解析度情況下提升幅度較明顯,而且對N卡也有一點加成。不過起效的遊戲非常少,這裡測試近20款遊戲也只有4款有較明顯的作用。但終究是免費的,有條件的朋友可以把這個功能打開常駐。
  • XFX訊景Radeon RX 5700/5700XT雪狼版顯卡評測:超強散熱規模,低溫...
    AMD的RX 5700系列目前仍然是性價比很高的顯卡,訊景在發布了多款RX 5700系列顯卡之後又為此雙雄帶來新的成員,最新發布的XFX訊景Radeon RX 5700 XT雪狼版和XFX訊景Radeon RX 5700雪狼版主打低溫穩定。頻率相比之前的海外版低了一些,但是仍然使用的是高規格的散熱器,除此之外,外觀上還有一點小小的改變。
  • RX6800XT打造的高端主機多遊戲實戰實測
    RX 6000公版顯卡上市及停產的特性,所以這一次我選擇了一款非公版卡——XFX RX 6800 XT海外版。  乍一看,似乎放不下336mm長的訊景 RX 6800XT 海外版,但實際上機箱內部的電源外罩為模組化設計,將電源外罩拿掉後,機箱最長可支持420mm的顯卡。
  • RX6900XT/6800XT/6800顯卡國行售價多少 RX6000系列顯卡價格
    1、AMD 官方現已公布 RX6900XT /6800XT /6800 顯卡國行價格。RX6800 和6800XT 顯卡預計將於2020 年11 月18 日上市,售價分別為4599 元和5099 元。RX6900XT 預計將於2020 年12 月8 日上市,售價7999 元;2、另外,據了解包括華擎、華碩、迪蘭、技嘉、微星、撼訊、藍寶石、訊景和盈通在內的非公版 AMD Radeon RX6800 和 RX6800XT 顯卡也預計將於2020 年11 月上市;3、Radeon RX6000 系列顯卡基於第二代Navi核心,代號為Navi2x,AMD已經多次宣稱RDNA2
  • 久違的 3A 性能主機,5800X/B550-E/6800XT
    此次雖然沒有選擇旗艦型號,但也都是高端系列,CPU選用了ZEN3架構的R7 5800X,不管是多核還是單核性能,都一點不遜色,顯卡為RDNA2架構的RX 6800XT,好不容易才搞到的XFX RX 6800XT 海外版,最終使用下來性能確實不錯。由於此次裝機定位為性能主機,所以在散熱方面選用了360一體式水冷,來自be quiet!
  • AMD RX6800XT&6800顯卡首發評測
    在公布測試結果之前我們有一點要先跟大家說明,全新的RX6800XT顯卡自帶了一個狂怒模式的預設,在這一模式下,6800XT會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並且風扇轉速更高;顧名思義,就是為了榨乾GPU的全部性能。目前這一功能只是6800XT獨有,6800是沒有的。閒言少敘,我們直接來看3DMark理論性能測試成績。
  • Radeon RX 6900 XT天梯榜首發評測:RDNA2能耗比王者
    AMD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在旗艦市場上有所突破,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耐心的研發積累,RDNA 2架構通過RDNA 1的鋪墊已經展現出了強大的性能與潛力。我們前些日子已經評測了RDNA 2架構的主流高端產品RX 6800 XT以及RX 6800兩款產品,性能表現應該說是有目共睹、大有進步。
  • 全新架構盡顯不俗實力,訊景RX 5700 XT顯卡評測
    訊景在顯卡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研發經驗,旗下的顯卡很少以酷炫的外形為賣點,它把更多的成本放在產品的設計和用料上,所以同價位的訊景顯卡跟競爭對手相比有著更強的性能和散熱,一些不喜歡光汙染的務實玩家都會選擇訊景顯卡作為自己的遊戲利器。
  • AMD RX 6800/6800 XT首測 大器晚成終必遠至_AMD Radeon RX 6800...
    而讓人們驚呼的也正是這次AMD終於在性能方面追上了老對手,而不是顯卡一發布再談性價比如何。當然性價比固然重要,但有了性能的保障之後,再談性價比才更有底氣。RX 6800與RTX 3070幾乎不在同一級別,最有可能遭遇的是RX 6800 XT與RTX 3080,他們的性能表現究竟如何,我們也會在下面的文章中詳細測試。
  • 搶不到的3080就讓給黃牛吧,AMD凌晨發布RX6000系列顯卡,最高售價7999
    Radeon RX 6800 的功耗為 250W,比英偉達 RTX 2080 Ti 官方公版低 10W。AMD 尚未將其與 RTX 3070 進行基準測試對比,不過從 RTX 3070 399 美元、RTX 3070 Ti 499 美元的售價來看,如果三者的性能不分伯仲,那麼 Radeon RX 6800 的競爭優勢可就不太明顯了。
  • AMD RX 6800/6800 XT首測 大器晚成終必遠至
    北京時間10月29日0點整,AMD舉行線上發布會,發布了RX 6800/6800 XT/6900 XT 共3款顯卡。本次性能解禁的為RX 6800和RX 6800 XT兩款顯卡,兩款產品的公版售價分別為4599元和5099元。
  • RX 6800國內首發備貨量稀少:RX 6800 XT六大品牌僅有720塊
    斑馬網11月20日消息,昨晚22時AMD最新系列顯卡RX 6800在國內開賣,跟英偉達RX30系顯卡一樣RX 6800也遇到了嚴重的缺貨問題,據統計六大品牌只拿到了總共720塊RX 6800 XT顯卡。
  • 放棄N卡,選擇A卡,XFX訊景5700XT體驗實測報告
    今天我們來聊聊顯卡這,張來自訊景的5700xt海外,三風扇版。下面我將從參數跑分和實際體驗三個部分進行介紹。首先是外觀非常海外三風扇版號稱是特別版id設計與黑狼系列大相逕庭,多了幾分內斂與深邃。而出風口採用的是類似汽車引擎般的亮色金屬柵欄,又把這張卡的顏值拉升了幾個層次。
  • AMD RX 6800系列非公顯卡今晚10點首發
    來源:IT之家根據藍寶石、訊景等廠家的預熱信息,AMD RX 6800 系列的非公顯卡將於今晚 10 點上市。▲藍寶石 RTX 6000 系列▲訊景 RX 6800 XT 海外版IT之家了解到,AMD Radeon RX 6800 和 Radeon RX 6800XT 的公版顯卡已經在 11 月 18 日 22 點發售,RX 6800 售價 4599 元,RX 6800 XT 售價 5099 元。
  • 一大波非公版RX 6800/6800XT來了:11月上市
    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首批包括RX 6800、RX 6800 XT、RX 6900 XT三款型號,均基於RDNA 2架構、Navi 21核心,268億個電晶體。 其中,公版RX 6800和Radeon RX 6800XT顯卡預計將於2020年11月18日上市,售價分別為4599元和5099元。
  • AMD RX 6800(XT)/RX 6900 XT正式發布,重返高端發燒遊戲市場,全面...
    今日凌晨,AMD正式舉辦了名為「遊戲源動力2」的RX6000系列顯卡發布會,此前A飯們期待已久RDNA2架構顯卡的神秘面紗終於完全揭曉,新卡在性能表現上非常炸裂,官方PPT顯示甚至超過了競品,而且價格極具競爭力,性價比十分高。除了性能與價格,AMD還公布了多項新技術,乾貨滿滿。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下這次發布會的細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