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前已經對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進行過遊戲性能的測試了,考慮到部分朋友除了遊戲性能需求之外還擁有內容創作需求,我們今天就看看訊景XFX RX 6800 XT海外版與它的上代XFX R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進行創作軟體的速度對比,藉此一窺RDNA2架構顯卡在內容創作方面能帶來多大的提升。
相比公版來說,XFX RX 6800 XT海外版在頻率上有所提升,但在TGP上還是比較保守的,只多了30W,此外在尺寸上由於散熱器的加強,相比公版更厚更長一些,在測試之前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張顯卡的外觀設計。
顯卡外觀:一脈相承的低調簡約風格
本次訊景在外包裝上沒有採用之前海外版顯卡的常規設計,而是立式設計。把它立起來的時候,外包裝仿佛就像一座摩天大樓擺在玩家的面前。包裝盒上印有「MERC319」字樣,這裡官方沒有直接說明什麼含義,考慮到上一代海外版外觀設計就有致敬汽車的元素,這裡我猜測「MERC319」可能是對梅奔某款汽車的致敬(其實我對汽車行業沒什麼了解,明天找漢密爾頓問問),當然了這只是我自己的猜測,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給出自己的解讀。
我們把顯卡從包裝中拿出來,可以看到本次XFX RX 6800 XT海外版延續了之前的黑色低調風格設計,正面有三個散熱風扇,其中邊上的兩個散熱風扇直徑為100mm,中間的散熱風扇直徑為92mm,相比公版的3個80mm風扇散熱性能上會強不少。此外,這次的散熱風扇還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它們擁有13片扇葉並使用了雙滾珠軸承,理論上這可以提供更長久的使用壽命。講道理,乍一看三個散熱風扇還挺像汽車上的儀錶盤一樣,汽車風味十足。
XFX 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的尺寸為340mm*139mm*57mm,厚度相當於2.9槽,相比起公版267mm*120mm*49mm的尺寸來說體積大了一些,整張顯卡重量為1805g,拿在手裡還是非常有分量的,全金屬的鋁合金外罩搭配金屬背板,摸起來手感極佳。
側面我覺得XFX RX 6800 XT海外版的設計相比上一代有明顯的提升,中央的「Radeon RX 6800 XT」以及右方的「XFX」都是可以亮起來的,只不過與現在非常火爆的RGB效果不同,海外版主打的就是低調風格,因此在燈光上並沒有支持幻彩燈效,而是非常素雅的普通燈光。
燈效效果
XFX RX 6800 XT海外版的背板依舊採用鋁合金設計,並且由於散熱器比PCB稍長一些,這張卡也採用了進氣格柵散熱設計,這種設計把顯卡背板尾部鏤空一塊區域讓風流徹底吹透,達到加強散熱的效果,從而提升散熱效能。
在顯示接口方面,XFX RX 6800 XT海外版提供了一個HDMI2.1接口,兩個DP1.4接口跟一個USB Type-C接口,與公版保持一致。USB Type-C接口是一個非常方便的接口,它可以做到「一線通」,即一根線同時完成顯示器的供電與信號傳輸,非常的實用,它甚至還可以給你的手機充電,讓這個地球真正「環保」。
順帶一提,AMD這次還提升了顯卡的視頻輸出以及解碼編碼能力。RDNA 2架構顯卡支持VP9格式的4K 90幀、8K 24幀解碼;H.264格式的1080P 600幀、4K 150幀的解碼,1080P 360幀、4K 90幀的編碼;支持H.265格式1080P 360幀、4K 90幀、8K 24幀的解碼,1080P 360幀、4K 60幀的編碼;以及AV1格式的8K 30幀解碼能力。
供電接口為常規雙8PIN
PCB上的雙VBIOS開關,右側為平衡模式
與之前一樣,AMD的顯卡大多擁有雙VBIOS,這次訊景出廠選擇的BIOS並不是性能模式而是平衡模式,我們會在後面的降壓超頻環節給大家講解這麼做的原因,這裡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兩個VBIOS的差異,平衡BIOS的核心功耗是281W,基礎頻率1900MHz、遊戲頻率2090MHz、加速頻率2340MHz。而左側的「狂暴」BIOS核心功耗為289W,僅僅比默認時增加了8W,可以說是微乎其微。而頻率方面基礎頻率1925MHz、遊戲頻率2110MHz、加速頻率2360MHz,就是對應的加了20MHz而已,這對性能的影響可以說是非常微小。
為了更好地靜音效果,XFX默認選擇在平衡模式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個雙VBIOS設計現在更實際的意義是給用戶一個雙重保險,在其中一個VBIOS出現問題時還能通過另一個VBIOS開機,在關鍵時刻仍然可以點亮使用。因此,我們下面的測試項目中,都是使用的出廠默認的平衡模式進行測試。
由於這次大膽啟用了雙100mm風扇加一個90mm風扇的加強散熱設計,顯卡正面的長度會比散熱器長一些,為了緩解背板與正面的長度不一致帶來的視覺割裂感,XFX RX 6800 XT在顯卡的右側有一個內收的設計,從正面到側面有一個弧度,摸起來非常順滑,優雅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測試平臺與說明
測試平臺選擇了目前就可以支持PCIe4.0的AMD平臺,在BIOS中開啟SAM技術進行測試,同時我們把XFX Radeon R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拿來進行對比,看看兩者的性能差距。
通過GPU-Z的截圖我們可以看到XFX RX 6800 XT海外版的頻率設定以及BIOS中有關溫度與功耗的相關信息,可以看到XFX RX 6800 XT海外版在功耗牆上還是比較保守的,與公版一樣都是給出了+15%的功耗上限,基礎頻率2090MHz,加速頻率2340Mhz。至於其餘參數方面,目前GPU-Z還不能讀取VBIOS更為詳細的信息。
創意應用測試
與基準性能和遊戲可以側重跑benchmark不同,硬體在創意應用中的性能情況,始終都是要在軟體的實際工作流中進行測試才能體現出來,畢竟benchmark的跑分方式,還是與內容創作者的實際使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3D動畫渲染和高解析度視頻剪輯,在如今市場中擁有最多的用戶量,所以我們這裡的測試也是以這兩類創意應用為主。
而在顯卡的選擇上,當然是今天的主角RX 6800 XT海外版了,此外我們還選擇了XF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本進行對比,看看兩者在創意應用中的差異如何,至於規格方面,XFX 6800XT的顯存容量從8GB增加到16GB,比前代多了8GB,應對吃顯存的創意工作會更遊刃有餘一些。
AMD官方也表示RX 6800 XT跟之前的A卡生產力王者Radeon VII相比在創作性能上均有明顯領先,此外,由於這一代RDNA2架構加入了硬體光線追蹤加速器RA單元,A卡也可以進行硬體光追渲染了,相關軟體的支持正在進行中。
3D渲染類
Blender
在眾多3D動畫製作軟體中,Blender絕對是不能閉口不談的,其作為一個開源軟體在近年也是獲得越來越多個人和工作室用戶的青睞,這得益於其自身靈活快速的軟體發展。此外,AMD還為此專門推出了AMD Radeon ProRender,它是AMD強大的物理渲染引擎,創意專業人士可利用開放式行業標準充分發揮GPU和CPU的性能,在 Blender中製作驚豔的逼真圖像。它快速、易用、驚豔,Radeon ProRender 針對 Blender的插件可用於渲染任何內容 — 產品設計、建築可視化、視覺效果等。
從渲染耗時的成績可以看出,XFX RX 6800 XT海外版在三個項目的測試中相比XFX RX 5700 XT海外三風扇版均有明顯的領先,在Junk Shop項目中渲染時間領先了一倍還多,看樣子RX 6800 XT海外版這次不僅僅是遊戲性能大提升,在創作性能上也是下了功夫的。
視頻剪輯類
Adobe Premiere Pro
作為視頻後期工作中最流行的軟體,Premiere Pro很早就支持了競爭對手的CUDA水銀加速,幫助加快視頻剪輯操作。好在Adobe Premiere Pro從2020版本開始,A卡也可以進行AFM硬體加速了,在視頻最後的導出階段通過選擇硬體加速,A卡的導出視頻速度也擁有一個大進步。
在Premiere Pro中,XFX RX 6800 XT海外版與XFX RX 5700 XT海外版相比導出耗時基本是差不多的,部分項目有大約23%的領先,只不過這兩者與CPU相比導出效率都高出很多,Ryzen 7 5800X是一個8核16線程的處理器,但在視頻導出的效率上還是比不上顯卡的。
BMD DaVinci Resolve
在視頻調色和剪輯工作中有著重要地位的DaVinci Resolve,向來都是個硬體優化良好的軟體,它可以輕鬆利用用戶的大內存、大顯存優勢進行編輯視頻。所以這一輪測試中顯存容量為16G的XFX RX 6800 XT會佔據很大的優勢。
DaVinci Resolve相對來說更能體現顯卡間的性能差別,通過這輪測試可以看到全新的XFX RX 6800 XT在導出視頻的速度上只有上代XFX RX 5700 XT的一半,這大大減少了創作者的等待時間,讓他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容創作上。
總結
總的來說,XFX RX 6800 XT海外版做工優秀、用料紮實,大量的導熱貼以及熱管、三風扇設計等讓滿載溫度僅為73℃,與此同時得益於尺寸更大的三風扇設計,風扇的轉速也不過1200RPM左右,相比上代的XFX RX 5700 XT海外版又靜音了許多,可以說是讓人非常的滿意。
此外,這張XFX RX 6800 XT海外版顯卡在多個生產力項目中相比前代產品都擁有一個明顯的提升,16GB的大顯存相比8GB顯存在像達文西這種優化較好的軟體中可以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將渲染時間進一步減小。由此可見RDNA 2架構除了遊戲性能大提升之外,也能很好的完成用戶的生產力任務,表現還是不錯的。XFX RX 6800 XT還繼承了上代海外版顯卡的優點,外形低調,溫度清涼且用料十足。這張顯卡現在售價5999元,如果你是一個專注於遊戲、內容創作性能與溫度同時又對炫彩RGB不是特別感冒的玩家,相信這張卡一定在你的選擇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