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百度網盤用戶激勵計劃的事,各位朋友應該都知道了。
簡而言之,就是百度網盤默認為用戶開啟了P2P。這事爆出來後,網上群情激奮,百度官方反應也很快,表示會對全部用戶做取消處理。
這件事讓小編有了一個聯想:那想薅羊毛的只有百度網盤麼?還有沒有其他人呢?抱著好奇的心態,昨天小編下了個流量監控軟體看了一天。
結果呢,果然沒有讓我失望,非常有趣。。。
為了讓各位朋友能夠徹底明白這件事情,在進入正題之前,差評君簡單介紹下 P2P 技術這個東西。
對於 P2P 技術,百度百科是這樣的解釋的。
小編還是舉例子的方式幫大家理解吧。。有一天小編伺服器上搞到了一個很熱門的文件,其他小夥伴都想要。
傳統下載就是將文件 " 複印 " 了 N 份,逐一分發。這樣一對多的分發不但效率低,而且慢。
而 P2P 下載呢,就是先把文件給了夥伴等人,再由所有拿到了文件的人,各複印一部分文件片段給其他人。
這樣以後有別人下載的時候,這些由個人電腦變成的 " 伺服器 " 都會為那個人傳輸數據,比原來一個伺服器傳輸數據的普通下載快得多。
P2P 技術可以運用的場景非常多,所有包含大量數據傳輸和交換的場景都可以用上這一神器。話不多說,現在讓我們來看看自己的後臺吧。小編在電腦上安裝了流量監控軟體以及 3 個主流視頻平臺,使用視頻軟體各看了一個視頻以後,就把他們×掉放置在了後臺。很快畫風就不對了。。。
即使什麼視頻都沒看,後臺仍然百花齊放。。。三大視頻軟體都一度達到了 500 + kb/s 的上傳速度。而且在我第二天來公司,打開流量監控軟體時,我發現它們不但在後臺上傳還一直在下載。這就很有趣了。。。
想知道隨著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 24 小時後這些鐵子會跑掉你多少流量麼?
這還是三個軟體同時開的結果▼
想知道隨著一個個 24 小時過去,最後這些鐵子會薅走大家多少羊毛麼?百度知道網友,看了 3 集電視劇的時間, 6.6G 轉頭空。。。
V2EX 網友被偷跑 2300 G 。
知乎網友被偷跑 2657 G 。
如果說最開始發現這些視頻軟體在偷跑流量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平靜的,P2P 軟體上傳點東西真的算是正常操作。那麼在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我真是被氣笑了。我特麼辛辛苦苦攢的電腦都快變成你家伺服器了!在測試的這 24 小時內,這些問題並沒有明顯影響到日常使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壓根沒有認真用它們,只是 " 掛機 " 而已。
但網絡上有不少網友表示:有點不太好受。既然體驗這麼差,那我們能不能對這一套 P2P 加速服務說不呢?——沒門。雖然這個事情大部分用戶並不知情,因為在下載、使用這些軟體的時候並沒有相關提示,但這可是所有用戶授予他們的權利。
用戶協議裡▼
讓我們再來仔細看眼這個用詞,您理解並同意:... 本軟體會利用您計算機設備的處理器和帶寬等資源。這句話的整體含義非常泛,根本沒有說明具體拿來要幹嘛,不知情很可能以為是為了下載,誰會想到,它們其實還能用於上傳呢。。。其次,就像百度網盤一樣,大多數軟體根本沒有給你拒絕的餘地,發現了想找開關關掉?對不起,找不到這個選項。在一個軟體中,小編費了老大勁,終於找到了一個相關按鈕 " 開機自動運行視頻加速服務 " 。這個服務也是默認開啟的▼
而網友們感到陌生的詞彙具體是什麼含義,也沒有注釋說明幫助用戶理解,說白了,沒有充分盡到告知的義務。
這件事情似乎變成了某種 " 潛規則 " 。儘管百度網盤已經被人們喝止,但悄摸摸偷跑用戶流量的,絕對不止百度網盤,也不止小編今天做測試的這 3 個視頻軟體。如果你沒有自己多長個心眼的話,那你真的很難知道,電腦裡面是哪一個軟體正在靠著你的 " 被自願 " 佔用你的帶寬,損耗你的硬碟,薅你的電費。
軟體們利用 P2P 技術,有節制的使用用戶閒置上行寬帶緩解自己的壓力,原本是可以雙贏的事情。但,這些視頻 App 偷偷讓用戶 " 做種 " 時,我們是不知情的,非自願地當了這個 " 好人 " 。。。這不是共享精神,這是偷偷綁架。這點百度網盤甚至還強點兒,好歹有個激勵計劃,哪怕是蚊子腿福利也好歹是口肉。
小編認為,你應該大大方方讓用戶知道這些選擇的存在,並且讓他們清楚這些選擇的利弊,涉及運營成本的地方該收錢就收錢,別再把人當傻子忽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