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序言:
如今的「漫威電影宇宙(MCU)」,已經是全世界最炙手可熱的電影IP,而「無限寶石」作為貫穿始終的「線索」,也一直備受觀眾關注。可以說整個《復聯3》都在講述滅霸搜集寶石的過程,這條充滿了「血淚」的搜集之路,讓無數觀眾震撼。
而「力量寶石」作為滅霸得到的第一顆寶石,其搜集過程,電影中竟然只有一句非常簡略的臺詞:「滅霸上周血洗了山達爾星。」漫威為何如此安排?小編與大家共同分析一下:
一、篇幅有限——好鋼用在刀刃上:
《銀河護衛隊1》中,山達爾行星以其美麗的自然風貌和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通過其與「羅南大軍」的較量,我們也能感受到「滅霸」想踏平該行星,也絕非「簡簡單單」就能完成,必有一番大戰。
對於這樣一場大戰,簡單的幾個鏡頭,自然很難讓觀眾感受到「氣勢」,而過多的描述,則會受到一項重要的制約
——電影時長
對於《復聯3》這種史詩大戲,自然是「寸土寸金」,每一秒都要用在關鍵之處,即便如此,在上映後公布的「刪減片段」中,依然有很多觀眾很喜歡的鏡頭,它們被刪減的原因也很簡單——與主線劇情關係不大。
眾所周知,MCU的製作核心,就是由多部「單人電影」最終匯聚成《復仇者聯盟》的大戲,所以無輪如何,《復聯3》的絕對主角,都是復仇者。
而儘管「山達爾大戰」也是一場悲壯的大戰,但畢竟主角是「復仇者」,這場註定與復仇者「毫無交集」的大戰,自然不利於「復仇者」人物的刻畫,與其用幾個鏡頭「沒滋沒味」的描述,不如一句話一帶而過效果更好一些。
二、戰略部署——為MCU今後的發展留下更多空間:
其實縱觀整個「漫威宇宙」,「山達爾行星」的作用可不僅僅是「存放力量寶石」那麼簡單,因為漫威宇宙中,山達爾這顆星球,總會跟一位重要的超級英雄聯繫在一起,這位英雄就是
——新星(NOVA)
眾所周知,「山達爾行星」的守護者叫做「新星軍團」,他們在《銀河護衛隊1》中已經嶄露頭角,但新星軍團中的佼佼者,就叫做「新星」,在漫畫中,新星的實力,絕對不亞於現階段MCU中的任何一位「超級英雄」。
而現階段「漫威宇宙」中最知名的「新星」是一位地球人——「薩姆·亞歷山大」,他在中學時代才陰差陽錯的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身份,並獲得超能力。最終,薩姆與蜘蛛俠成為好友、並加入「終極蜘蛛戰隊」。
這位一直在漫畫中活躍的少年英雄,曾多次被傳出將登陸MCU,《美國隊長2》中,九頭蛇臥底「 西特維爾特工」所描述的包括「奇異博士」在內的一串人名裡,「艾奧瓦城的高中畢業生」就曾一度被判斷為「新星薩姆」,所以該人物在MCU已經幾乎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
但是——
如果漫威在《復聯3》中對「山達爾大戰」進行了描寫,那「如何處理新星這個人物?」就成了一個「難題」。若讓其登場,則十分突兀,不熟悉漫威的觀眾更是完全不知道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而不讓其登場,又很難說得通,作為山達爾行星最強大的守護者,為何先後缺席了「羅南」、「滅霸」帶來的兩次「滅頂之災」。
所以說,漫威對「山達爾大戰」一帶而過的安排是非常明智的,既避免了「新星」這個難題,又讓觀眾對這場大戰充滿了「想像」與「期待」,為今後新星的真正登場,留下了足夠的「懸念」。
三、開門見山——雷神必須第一個登場:
眾所周知,《復聯3》的第一場戲,就發生在滅霸與雷神之間,漫威這樣安排有兩點好處:
【1】開場就是「雷神」登場,可將觀眾立即帶入「復仇者」的世界,既能讓電影「主線明確」,又能讓觀眾立即進入狀態。
【2】開頭承接《雷神3》片尾彩蛋,讓《復聯3》與之前的MCU電影有更強的「連貫性」,更加突出「漫威電影宇宙」的「宇宙感」。
而若將「山達爾大戰」放在第一幕,則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1】儘管滅霸在《復聯3》人氣暴增,但在之前的電影裡滅霸登場次數非常少,所以將他放在第一幕,很多觀眾會「一頭霧水」。
【2】「山達爾大戰」發生在滅霸與雷神見面之前,如果增加了這部分內容,就勢必要增加滅霸大軍與阿斯加德大軍戰鬥的內容,否則就會影響情節的「連貫性」,這就會導致電影時長的進一步「佔用」。
所以說,不論從觀眾的「觀影感」上,還是從劇情的安排上,「山達爾大戰」也不易被過多描述,雷神才是第一個登場的最佳人選。
延伸:「新星」為何遲遲不登錄MCU——
「新星」是否登錄MCU,實際上也是多年以來一直在討論的問題,除了《美國隊長2》中的那句模稜兩可的「暗指」之外,漫威的合作夥伴,著名的「劇透」玩具「孩之寶」,也曾在《復聯4》上映前夕,突然推出了「新星手辦」,更讓許多人預測新星將在《復聯4》登場。
但最終結果並不是如此,新星仍然沒有登場,而且在漫威公布的「第四階段」的計劃中,我們也沒有看到新星的名字,這是什麼原因?小編認為有以下兩點:
【1】新星在能力上並不突出:儘管新星擁有超級力量、超級耐力、飛行能力,並能從手臂發射「能量光束」,但每項技能都不是「十分突出」,而且這些技能的集合,與「驚奇隊長」極度相似,這也是制約他登場的原因。
【2】新星只是個二線英雄:薩姆·亞歷山大這位少年英雄,在性格上很難找到特別吸引觀眾的點,他是一個普通的中學生,既沒有蜘蛛俠的嘴炮實力,也沒有星爵的搞笑天賦,更多時候他只是團隊中非常普通的一員,幾乎沒有亮點,在整個「漫威宇宙」中的表現也是「中規中矩」,很難找到「閃光點」。
但是——
新星這個人物畢竟在「漫威宇宙」登場次數非常多,人物也有一定「底蘊」,還是「終極蜘蛛戰隊」的成員,相信這個人物一定會有登錄MCU的一天。
綜上所述:《復聯3》省略了「山達爾大戰」,主要是為了給「主線情節」留出更多的「時長」,同時為「新星」的登場,留下更多懸念。
——關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