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的故事總是免不了提到「傳承」二字,不過相對於其他創作者的武俠小說而言,金庸筆下的傳承是體現得更為直觀的,甚至可以說是讓人感覺有種史詩感,原因很簡單,金庸在作品中加入了歷史背景,所以結合這歷史元素來看,金庸的各部作品就宛如發生在另一個平行世界中的另一段歷史一般,而在他的武俠歷史中,誕生了無數強大的師父的角色,那麼其中最經典的又是哪一位呢?
一、金庸筆下的武俠史
金庸的各部作品之間是存在聯繫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丐幫武功的傳承,在《天龍八部》中蕭峰最初使用的武功叫降龍二十八掌,在新修版中金庸特意加上了一段蕭峰與虛竹一同將降龍二十八掌去繁取精的過程,最終留下十八掌,也就是後世丐幫幫主所用的那套掌法,而在《射鵰英雄傳》中也順勢做出了改動,原本說是洪七公補全了失傳的三掌,這樣的說法在新修版中被刪除,於是前後關係就說得通了。
而在後續的《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也都有提到這門武功的傳承,比如三聯版中耶律齊是繼承了十四掌,後來改為學全十八掌,而史火龍則是只學會十二掌,再往後的《笑傲江湖》中丐幫幫主解風已經是不會降龍十八掌,所以降龍十八掌的傳承是肉眼可見的。
除此之外,《神鵰俠侶》中提及的「劍魔」獨孤求敗這個角色也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中被提及,也可以證明金庸各部作品之間的關聯,證明了金庸作品處於同一段「武俠歷史」中,便可以了解誰是他筆下最強的師父。
二、傳人最多的師父
正所謂「天下武功出少林」,所以所有門派的武功似乎都是一脈同宗源自少林了?金庸倒沒有提到過這樣的設定,但是從少林派在他筆下的各部作品中的表現來看,少林武功的確是博大精深的,不僅僅只是少林七十二絕技,還有《易筋經》、《洗髓經》、《九陽真經》等武功都是源自少林。
少林派歷代高手也是層出不窮,尤其是在《天龍八部》中還出現了掃地僧這種身份不明的少林傳人,少林派的確是臥虎藏龍,那麼由此反派,少林派的祖師達摩就應該是最強的一位「師父」了?畢竟他的傳人們確實是稱雄武林數百乃至上千年,不是嗎?
達摩祖師固然強大,但是他的所有傳人中其實沒多少是頂尖高手,《笑傲江湖》一書中就有方證大師提到過這麼一句話:「達摩老祖當年只是傳授弟子們一些強身健體的法門而已。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但後世門下弟子,往往迷於武學,以致捨本逐末,不體老祖當年傳授武功的宗旨,可嘆,可嘆。」
所以達摩祖師傳下的多數是佛法而非武功,少林七十二絕技也是歷代高僧合創,所以本文要提到的那位最強的師父並非達摩。
三、傳人多而強的師父
達摩祖師是只傳佛法,而《越女劍》一書中的主角越女阿青則是傳下了劍法,不過相對於其他的師父傳授弟子武功都是主動傳承來說,阿青傳下絕世武功則是無心之舉,事實上她壓根就沒打算將自己的劍法傳授給他人,不過卻又不少人偷看了她舞劍的影子,她的劍法就這麼流傳到了江湖。
原著中提到:「八十名越國劍士沒學到阿青的一招劍法,但他們已親眼見到了神劍的影子。每個人都知道了,世間確有這樣神奇的劍法。八十人將一絲一忽勉強捉摸到的劍法影子傳授給了旁人,單是這一絲一忽的神劍影子,越國武士的劍法便已無敵於天下。範蠡命薛燭督率良工,鑄成了千千萬萬口利劍。三年之後,勾踐興兵伐吳,戰於五湖之畔。越軍五千人持長劍而前,吳兵逆擊。兩軍交鋒,越兵長劍閃爍,吳兵當者披靡,吳師大敗。」
這裡有兩個信息十分關鍵,期初修煉阿青那劍法的人不過是幾十人,後來一直增加到了五千人,而這個數字在後世經過裂變增長且不知有多少人,阿青的傳人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其次修煉到這套劍法影子的人已經是達到了「無敵於天下」的程度,可見阿青的傳人不僅多,而且十分強。
而一直到《射鵰英雄傳》所處的南宋理宗時期依舊有這套劍法的傳人,只是隨著時代的變化,這套劍法失傳嚴重,已算不上是頂尖武功,從春秋時期直至南宋理宗時期,這門武功算是影響了武林上千年了,可見阿青才是金庸筆下最牛的一位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