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一機菌,每天為各位帶來最深刻和有趣的遊戲內容。
遊戲,作為"第九藝術",僅僅只靠精美的畫面,終究無法體現出它全部的魅力。如果說畫面終究只是"好看的皮囊",那音樂才是能表現出一個遊戲感情的"靈魂"。
《最終幻想》系列,自1987年以來,憑藉著象徵當時業界水平巔峰的畫面吸引了無數玩家。無論是奠定系列基調的《水晶序曲》,還是悠揚動聽的《悠久之風》,又或是由王菲演唱的FF8主題曲《Eyes On Me》,每一首歌都讓玩家完全融入進劇情之中,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永恆的經典。今天,讓我們走進這位為《最終幻想》系列注入靈魂的作曲家植村伸夫,靜靜聆聽他的人生交響曲。
或許你沒聽過植村伸夫的名字,但你一定聽過歷代FF開頭都會出現的《水晶序曲》
前奏曲:丟掉的吉他與天才少年的覺醒
1959年,植松伸夫出生於日本高知縣高知市。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曾經和家裡人一起觀看了一場少年合唱團的演出,在演出中被動聽的合唱深深震撼了的植松伸夫,從出生開始第一次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那確實是一種難以言喻的體驗,音樂帶來的感動也令年幼的他難以忘懷。於是他就默默下定決心,自己將來也要寫出如此動人的旋律。
只不過當時,抱著"做音樂什麼的一點都沒有男子氣概"這樣的想法,植松伸夫只是把這個理想暗暗的埋在了心裡。
在日本的傳統印象裡,男孩子就該喜歡類似戰艦這樣充滿陽剛之氣的東西。
將沉睡的理想喚醒的,是一個很偶然的契機,某天在看到姐姐閱讀的偶像雜誌中有一頁被折起來了。趁姐姐不在本著好奇的心態打開了雜誌,裡面記載的是流行歌曲的樂譜。一旁放著的是姐姐扔在一邊的吉他,無論怎麼看,應該都是想要學習彈吉他的姐姐遇到挫折半途而廢了。參照前幾頁的教程,拿起了吉他的植村伸夫,竟然第一次摸到吉他就彈奏出了流暢的旋律。
"原來音樂是這麼簡單的嗎?"這才讓他意識到,或許自己有這方面的天賦。
當時的日本,受到海外搖滾樂的影響,電視上越來越多出現了帥氣的鍵盤手和吉他手。從初中到大學,植村伸夫開始完全將課餘時間都放在了組建樂隊上。
鳴奏曲:求職失敗與"日吉梁山泊"
原本生活在高知縣的植村伸夫,選擇了神奈川大學的外語學院主修英語。並非放棄了音樂夢想,只是當時的自己還是依然沒有勇氣和父母坦白"將來想吃音樂這口飯",所以選擇了一個還算是"正經"同時也是自己拿手的英語系,只要離開了父母,那就有機會瞞天過海背地裡搞音樂。
或許是本來就沒打算認真學英語,所以畢業後自然找不到對口專業的職位,植村伸夫索性放棄了求職,一邊打工一邊繼續音樂活動。在那個時期,為了籌集自己購買設備的資金,年輕的植村伸夫經歷了種種打工:無論是印刷工廠還是交通管理,就算是極其枯燥的一整晚通宵檢查果汁瓶的工作,無論多麼辛苦,"工資高不高"是他唯一的判斷標準。
某天鑽進居民家的床底下驅除白蟻的時候,他突然陷入了深思:
"迄今為止的我都在幹些什麼啊?"自從大學畢業後就一事無成的他,產生的自責感以至於都要將自己吞沒了。雖然也曾接過一些音樂方面的工作,從地方臺的廣告歌曲甚至成人影片的配樂,所有的工作他都來者不拒。但是即便如此他的生活還是依然沒有起色。
"在這樣下去不行啊,一定是打太多的工讓我無法靜下心來做音樂。"
將"成不了名"的原因歸結為打工使自己沒時間作曲,植村伸夫辭掉了他所有的打工,全身心投入進音樂之中。只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植村伸夫自費錄製寄給各大唱片公司的試聽錄音帶最終也石沉大海。
當然抱著"辭掉所有工作"的決心,必然要面對的就是生存問題,當時住在日吉的他不僅工作沒找到,甚至連房租也付不起了,眼看著水電煤氣也要接連停止了。
早已經身心俱疲的植村,唯一的慰藉就是還有一群彼此交談理想的朋友。被生活壓垮的植村每天都在這裡的居酒屋相見。在他們其中不乏有想成為作家和攝影家的人。他們常常合著最便宜的酒,然後互相鼓勵那些在尋夢途中受到挫折的人。
植松當年特別喜歡中國的古典小說《水滸傳》,他把這家使他們這些"追夢人"相聚的小酒館,親切地成為"日吉梁山泊"。
某天,一如既往在"日吉梁山泊"喝酒的植村,偶然身邊坐了一位在史克威爾(現在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工作的女性。在眾人的讚美植村伸夫的作曲功力之時,身邊的女性問了他一句:"我們在找為遊戲製作音樂的人,請問您有興趣嗎?"
沒有人能想到,這麼一句試探性的問題,竟然改變了之後二十年日本rpg遊戲的歷史。
協奏曲:植村伸夫與"戰友"坂口博信的相遇
日吉,植村伸夫夢開始的地方
當時的史克威爾,還只是剛剛從電氣工事會社的軟體開發部門獨立出來的小公司。因為距離日吉很近,即使在"梁山泊"裡,也遇見過年紀相仿的職員過來喝酒,雖然和"無職"的"梁山泊"好漢們無法感同身受。但是社內崇尚自由的風氣還是吸引了當時的植村伸夫。只是他從來沒有想過,竟然有朝一日自己也能進入遊戲業界。
在女子的引薦下,植村伸夫遇見了當時史克威爾的遊戲項目負責人之一,也就是後來創造出《最終幻想》系列的負責人,坂口博信。
只不過,即便有了正當工作,植村伸夫還是沒感覺到自己能夠"出人頭地",畢竟當時的史克威爾,是無名中的無名,即便是製作了一些遊戲,也沒有在由任天堂動作遊戲統治的主機遊戲市場中激起哪怕一點兒水花。甚至連企業本身,都到了瀕臨倒閉的地步。
當然即便之前對遊戲配樂一無所知的植村伸夫,還是認真地對待了他能夠接手的每一份任務,期間完成了《CRUISE CHASER BLASSTY》等遊戲的配樂。畢竟對於當時連房租都交不起的植村伸夫來說,能夠解決他溫飽問題就已經只夠感激史克威爾了。
雖然可能用今天的觀點來看,得過且過的植村伸夫顯得有限沒有上進心。但實際上他依然還是不希望史克威爾倒閉的,畢竟沒了工作以後他可能又要回歸過去窮困潦倒的生活了。1986年的某天,在"日吉梁山泊"中,相當於智多星吳用的"神棍"朋友,對面對未來感到不安的植村,說出了這番話:
"植村君,下一周,你的人生會發生重大的改變。"
雖然對朋友說的話又一絲絲在意,但是始終還是不相信命運會因為一句話而改變。只不過植村伸夫沒想到,到了周一回公司上班,等待他的,竟然是賭上公司存亡的項目《最終幻想》。
由於公司經營狀況的慘澹,高層決定只能孤注一擲將整個公司的精力匯集在一款作品上,如果連這個遊戲都失敗了,那麼史克威爾公司就會直接宣布破產。也正因為如此,史克威爾為這個有些悲壯色彩的遊戲起了《最終幻想》的名字。
1987年12月18日。在坂口博信的總指揮之下,所有人抱著"這就是最後"的念頭製作出來的《最終幻想》正式發售了。遊戲故事講述了四個稱為光之戰士的年輕人的故事,他們分別持有世界上四個被四元素惡魔黑暗化的元素水晶。他們一起旅行擊敗這些邪惡勢力,讓水晶重新放出光芒,並拯救世界。
和當時強調玩家遊戲體驗的《勇者鬥惡龍》不同,以精美的畫面和感人的音樂結合在一起的《最終幻想》以一種電影式的體驗讓當時的玩家震撼了。賣出了52萬份的《最終幻想》讓本來是風中殘燭的史克威爾起死回生。
植村伸夫出色的音樂才能終於找到了《最終幻想》這個合適的平臺來展現。無論是緊張刺激的遇敵戰,還是深邃恐怖的地下城,都讓遊戲充滿了"電影式"的代入感。尤其擅長凱爾特曲風的植村伸夫,更是用悠揚的曲調給整個遊戲增添了瑰麗的幻想色彩。
《最終幻想》這個系列最初的定位就是RPG,當時的技術並不能保證在遊戲進行時的音樂播放應該精確到什麼位置。傳統RPG和之前那些ACT注重的是遊戲性,但《最終幻想》是屬於極富戲劇性色彩的作品,強調的是人物在成長時內心的變化過程,喜怒哀樂被代入到遊戲裡面。配合這些情感需要,植村伸夫用他超高的音樂技巧讓原本重複而又繁瑣的操作變得有人情味。遊戲也被拉升到藝術的高度,這在當時FC時代是破天荒的。
而作為音樂總監的植村伸夫,和遊戲導演的坂口博信之間也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他們的關係,比起上下級或許更像是"戰友"。畢竟這個《最終幻想》的企劃,當初是賭上的整個公司命運。
最經典的故事恐怕要屬在那個遊戲容量被限制的年代,光是把整個遊戲塞進2MB大小的卡帶中,就已經讓技術人員們竭盡全力了。很多程式設計師卻認為音樂是"無關緊要"的東西而想要刪減,雖然當初進史克威爾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但是在藝術上植村伸夫絕對沒有絲毫的馬虎,每一個音符都是傾注進他心血的結晶。他就曾經為了爭取20位元組的容量來做音樂,和坂口博信爆發過不小的衝突。最終被高質量的音樂感動的坂口博信親自優化了代碼,為植村伸夫爭取了寶貴的20位元組。
而他們的親密戰友關係還不僅僅只限於自己的專長,哪怕是之前對遊戲一竅不通的植村伸夫,也會對遊戲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見。雖然對遊戲劇情本身並沒有直接插手的權利,"遊戲裡用死亡來表示玩家HP歸零在敘事邏輯上有點說不通,是不是改成無法戰鬥會好一點?"坂口博信也並沒有認為這是植村伸夫多管閒事,而是在仔細權衡之後認識到了之前的"死亡"不過是生搬硬套《勇者鬥惡龍》模式而已,最終採納了植村伸夫的意見將其改成了"無法戰鬥"。從《最終幻想3》以後,"死亡"的表述就再也沒有在遊戲中出現過。原本家常便飯的"死亡",從此徹底獨立出來,才讓很難在遊戲中看到這個字眼的玩家在看到遊戲中角色死亡之時,更能深刻感受到悲劇色彩,而光之戰士們一次又一次從"無法戰鬥"中站起來越挫越勇的精神,也譜寫出了一首勇氣的讚歌。
時至今日,原本史克威爾"放手一搏"的"最終"幻想,竟然已經出到了16代。《最終幻想16》將由《最終幻想14》的導演和製作人吉田直樹指揮。雖然製作班底已經換過了許多次,甚至植村和坂口都已經從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離職,但是很多老玩家還是認為,他們心中最經典的《最終幻想》永遠都還是,導演坂口博信,音樂植村伸夫和美術天野喜孝的鐵三角締造而成的。
尾聲:因為"想要自由創作"而從SE離職的植村伸夫
最初的《最終幻想》,不僅沒有成為"最終"反而讓史克威爾成為了日本遊戲界最著名的企業。所有人都以為這時候的植村伸夫會和其他"元老"一樣在功成名就之後"隱退江湖"。植村伸夫卻選擇了一個和安逸截然不同的路:為了能夠自由創作,而選擇從史克威爾艾尼克斯離職。
當時的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為了留住植村伸夫,可以說是開出了相當有誘惑性的條件:讓他擔任管理職位,即使不進行任何創作也有一筆不菲的收入,只要他在《最終幻想》還需要他的時候再度出山即可。
如果是當年交不起房租的植村伸夫,或許會覺得"還有這種好事?"欣然答應,但隨著自己的摯友坂口博信也從離職,讓他深刻意識到繼續在SE裡工作對他而言已經毫無意義。
2004年植松退出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創立了Smile Please會社。合作過的歌手有白鳥英美子、中野律紀、王菲、Angela Aki等。終於能夠自由創作的植村也在之後接受了許多不同題材的遊戲,無論是《TERRA BATTLE》還是《碧藍幻想》你都能這位大師的譜寫旋律。《碧藍幻想》中更是將植村伸夫做成了遊戲中召喚石,並賦予了強力的技能,使得新時代的玩家們也能一睹大師的風採。
因為身體原因,植村在2018年選擇了暫時隱退來調養身體。深知藝術家的生命會在他停止創作的時候一併結束,在經過短暫的修正後他又復出了。
但是縱觀植村大師迄今為止的人生,其實他一次都未曾認為自己是"大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植村也只是認為"音樂本來就是這樣有感染力的東西,只是剛好藉助我的手將這種感動和其他人共有了而已"。"只有注入了創作者想要傳遞的想法,音樂才算是真正完成了。"
從天才少年的決心,青年時期飽受找不到工作痛苦,再到機緣巧合中和《最終幻想》相遇,最終即使功成名就也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進行自由創作,植村伸夫的人生,就仿佛一首交響曲一般跌宕起伏、盪氣迴腸。他用鍵盤演奏出的音符也成了每個喜歡遊戲的玩家心中永遠的珍貴記憶。
一機遊戲,推薦好遊戲!歡迎關注我們,每日獲取最有深度的遊戲內容,做最有態度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