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離世前竟買了14萬的保健品?什麼人需要吃保健食品?

2020-11-22 騰訊網

近日,江蘇淮安一位83歲的老太太突然離世,子女在整理母親遺物時,竟然從老人床底下發現了總價值超過14萬元的保健品。

這些保健品中的一大半其實都未拆封,甚至有一些早已過期,除了保健品,老太太還買了一些理療儀,甚至還有提拉麵膜。

隨著大眾的健康意識提高,保健品在我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保健食品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613.3億元,2017年市場規模為2938.9億元,同比增長12.46%。

而這其中,老年人群佔了一半。

為什麼老人喜歡買保健品呢?

首先,保健品的推銷人員會向老人介紹疾病及產品的情況,往往會誇大疾病的危害,讓老人陷入一種恐懼心理。

然後誇大產品的功效,讓老人誤以為「如果不吃保健品,就會危害健康」,在這種心理下,老人很容易購買。

其次,推銷人員的態度非常親切熱情,不僅會經常上門陪伴老人聊天,還會帶老人參加免費體檢,甚至帶老人免費旅遊。

很多獨居的老人平日比較孤單,推銷人員的關心和陪伴,會讓老人感受到溫暖,並且對推銷人員產生信任感。

上文提到的老太太平日獨居,推銷人員經常會陪伴老太太,老太太甚至把存著交給了推銷人員。

這裡小邢建議作為子女的大家,如果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尤其是母親或父親獨居,大家一定要多給予父母關心和陪伴。

那麼,到底什麼是保健產品呢?

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並不能治療疾病,也並非人人都適合吃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主要針對兩類人:

一類是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的健康人,比如備孕的婦女提前補充葉酸。

一類是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人,比如缺鈣的人群、缺乏維生素的人群,具有一定的預防和保健作用。

身體健康的普通人幾乎是不需要補充保健食品的,只要平日的飲食均衡合理,每天吃的食物就可以為人體提供營養素了。

至於老年朋友適量的服用點保健食品,比如鈣片、複合維生素是可以的,對健康也是有保健作用的。

但保健食品並非吃的越多越好,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態的才是好的保健食品,建議大家如果想要吃保健食品,儘量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服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長沙老人花60萬買「保健品」,涉事公司內部資料曝銷售套路
    日前,家住長沙開福區的張宗蔭老人撥打政法頻道熱線電話85533110求助稱,自己的老伴痴迷保健品,經常去一家名叫「壽鄉優品」的公司開會,一開會就買產品,近些年光花在保健品上的開銷就達到了60萬。張宗蔭質疑涉事公司存在欺詐,專門套路老年人。「我本來老早就想找政法頻道了。
  • 八旬老人去世床下塞滿14萬保健品
    (原標題:八旬老人去世床下塞滿14萬保健品)
  • 老人去世留14萬保健品,連瘦臉面膜都有!去世第二天還收到快遞
    而如今的年輕人由於工作繁忙,對老人的關心也不夠。這種社會現實問題,有人卻從中看到了商機,他們藉機向老人瘋狂推銷保健品,以騙取他們的錢財。最近「老人去世床下藏14萬保健品」的新聞,讓人看了即心痛又心酸。 11月14日,江蘇淮安一位八旬老人去世。老人去世後,子女在其床底發現多種保健品,收據總價超過14萬元。20日,老人家屬稱,大部分保健品都是老人從一老年健康服務機構購買,推銷人員常常趁子女上班後給老人推銷產品。目前,該機構已退還老人家屬6萬餘元。
  • 老人被勸服用超劑量保健品致死:銷售人員稱是正常「排毒」 廠家...
    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曹懷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老年人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費群體,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礎病,對於他們而言,尤其要注意科學合理正確地選擇食用保健品,避免對自身病情恢復治療產生不利影響。但是一些廠商把保健品吹得神乎其神,這也讓不少老年人深信保健品功效,甚至當藥品購買。
  • 83歲老太花14萬買保健品,去世後女兒驚呆:還有瘦身減肥用品
    近日,江蘇淮安的一位83歲的老人突然去世,老人的女兒整理老人的遺物時,在床底發現了大量保健品。這些保健品種類繁多,不僅有吸氧機、經絡通經儀、足浴桶之類比較常見的保健器械,甚至還有不少瘦身按摩、減肥套餐等對老人家來說毫無用處的東西,總價值約14萬元。老人的女兒認為老人是被商家忽悠了,並拿著單據要求商家退款,經協商,老人的女兒討回了6萬塊錢。
  • 老年人該不該吃保健品?
    然而這一龐大群體對保健品缺乏客觀認識、辨別不清,如何引導老年人合理選購保健品值得深思。老年人該不該吃保健品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明確一個概念——保健品,全稱「保健食品」,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適用於特定人群,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
  • 半島調查丨靠吃「藥」養生,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
    市民王小姐每天要吃的保健品「大二的時候總是失眠,就開始吃褪黑素,一直吃了兩年,今年上半年在家睡眠質量提高,就把褪黑素停了,其他的保健品斷斷續續地吃了也有一年多,都是護膚抗老的。」22歲的青島大學學生貝貝(化名)兩年前就接觸保健品,在20出頭的年紀就開始擔心皮膚狀況。
  • 半島調查丨靠吃「藥」養生 90後成保健品購買主力
    70後跑步,90後熬夜養生今年25歲的王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每日工作朝九晚五,但是仍然會每天熬夜,「我每天晚上會打遊戲、看劇,到凌晨兩三點才睡,睡眠質量不好,為了能睡個好覺就買了褪黑素片吃。」王小姐表示。褪黑素是一種會促進睡眠的激素,也是很多年輕人會選擇購買的一種保健品。
  • 8旬老人去世留下14萬保健品:騙子的4個招數,套光爸媽所有養老錢
    其中最大的道路,就是保健品!  很多人都認為保健品能獲得健康,再加上流傳千年的「食補文化」,大家都認為保健品能夠保持健康,所以也導致不少老年人通過吃各種保健品,企圖想要延年益壽。    八旬老人去世床下塞滿14萬保健品,竟然還有瘦身提拉麵膜?
  • 老人被勸一天喝3000毫升保健口服液致死,保健品行業陷阱需警惕
    老人在保健品銷售人員的勸說下,一天內喝下3000毫升保健品,超過推薦劑量十餘倍,致老人死亡,銷售人員因犯過失致人死亡罪獲刑兩年。 隨著人們對健康管理的逐漸重視,形形色色的保健品開始進入大家的視線。網店裡掛的、實體店裡賣的、上門或電話推銷的、社區裡開講座的,各種銷售方式令人眼花繚亂。
  • 網購神效「保健品」當心中招 選保健食品認準「藍帽子」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布保健食品消費提示,網購神效「保健品」當心中招。從廣東省食藥監局的抽檢結果來看,網絡銷售的合法保健食品質量安全可靠,但部分打著保健食品旗號的所謂神效「保健品」非法添加藥品成分問題較突出。  廣東省食藥監局指出,一是網絡經營環節銷售的合法保健食品未發現非法添加問題。
  • 看清10大「保健品陷阱」 溫州近兩年立案查處861起
    溫州網訊 近日,本報就市民一直以來所關心的「保健品話題」做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的老人表示自己購買保健品時被騙過,超四成以上子女表示不支持老人購買保健品。該片以鹿城區市場監管局2017年10月17日破獲的一起大型保健品非法營銷案件為藍本,揭露了社會上針對老年人食品、保健食品營銷的欺詐、虛假宣傳騙局,提醒老年人理性消費。  當天,鹿城區市場監管局取締了溫州德馬康之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溫州德馬康之源」)組織的保健食品會議營銷場所,當場控制該團夥虛假專家及骨幹成員14名,並予以立案。
  • ...保健品 推銷員 存摺 膠囊 力士 推銷 退休金 紙條 老淚縱橫...
    東方網4月11日消息:退休的高中英語教師,被保健品推銷員忽悠,幾年下來,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我高級職稱,每月退休金5800元,全扔在保健品上了,可以說現在『身無分文』。」昨天下午,89歲的薛阿婆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本報。薛阿婆說,買來的保健品一沒正規收據,二沒發票,如今回想起來,「上了大當了」!
  • 這5種「保健品」危害太大,已致多名兒童性早熟、過敏
    面對宣傳我們還是要保持理智的來思考:保健品真的適合寶寶吃嗎?它是安全的嗎?真的會像推銷的那樣提高免疫力嗎?今天科大大就好好說一說兒童保健品的問題!1搞清楚,保健品到底是啥?大家對保健品並不陌生,即便你沒給娃買過,那你家老人也一定買過......
  • 83歲老人買保健品用14萬元?最常出現的誤區,你可能也有
    提到保健品,你會想到什麼?是更健康嗎? 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保健品真的有用嗎? 最近有一則新聞,一名83歲的老人去世之後,他的子女在他的床底下發現了很多保健品,這些保健品中還有瘦身面膜以及膳食纖維減肥套餐,所有的保健品加在一起甚至超過了14萬元。
  • 「壓片糖果」「果汁飲料」冒充保健品,這些產品爸媽上當過嗎?
    「壓片糖果」廠家就是利用老年人知識水平較低、獲取信息渠道單一、容易盲目從眾來進行「洗腦式」營銷,不少人因此上當受騙。浙江麗水的一家食品商行銷售的天舟衛士牌葡聚糖壓片糖已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但是類似的產品還有很多,「生命動力」、「綠色動力」、「藍色動力」壓片糖果依然盛行。
  • 測評數據告訴你,這八種保健品不能隨便吃
    當然也有不想運動的小夥伴,想著靠各種保健品來「強身健體」。 那麼,保健品真的能夠提高免疫力嗎?選購保健品要注意些什麼?消道長這就為大家整理出往期的保健品測評數據,帶大家正確認識、理性選購各類保健品產品。 一個正經的前言 1.保健品不是藥。
  • 「我花20000元,買來孩子性早熟」:千億保健品市場,這次瞄準了兒童
    從2011年到2017年,兒童保健品市場規模由279.4億元漲至425.7億元;2018年,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院發現,兒童類保健品產品銷售金額一年內增長34%,且達到20%以上的超高溢價,未來還將以14%的滲透率逐年上升。不可多得的藍海下,保健品操盤手們早已蠢蠢欲動,悄然將目標瞄準了兒童群體,圈錢從娃娃抓起。
  • 「保健品」的那些騙局……
    在這裡本人想總結家裡老人多年的上當受騙經驗,跟大家聊一聊關於「保健品」的那些事……保健品的確切名稱是「保健食品」,既然是食品,那麼人吃了應該是安全、無害的,但是有些廠家為了賺錢誇大其詞、虛假宣傳,謊稱包治百病,尤其是老年人,本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就會出現這樣那樣問題,結果聽信了他們的虛假宣傳
  • 勿盲目追捧「純進口」保健品 海淘認準「藍帽子」
    代購保健品成海淘新寵  近年來,從事藥品和保健品代購的商家逐漸增多。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內地「海淘族」規模已達到1800萬。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海淘族」人數將達到356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