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二十一年十二月(1896年2月),盛京將軍依克阿唐以奉省制錢短缺、憑帖容易偽造常生流弊為由,奏請設局製造銀圓。獲準後隨即派員「分赴粵、鄂細查設局章程,其花紋、年號、成色一切按照該省模範,以期一律。」於光緒二十三年六月開工試製。
據資料記載,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共有三大類:第一種是無紀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第二種是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最後一種是奉天癸卯一兩。值得一提的是,前面兩種銀圓的計重單位為「圓」,最後一種銀圓的計重單位為「兩」,這是由於早期中國近代貨幣史上著名的「圓兩之爭」造成的。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賞析這三類奉天省造光緒元寶。
第一類:無紀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
奉天機器局開工之初生產軍械彈藥兼造銀圓,但運作並不正常,設備常挪作他用。而存世的無紀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因採納鄰近的北洋銀圓以「圓」、「角」計值的形制,並未正式發行,留存於世的多為試鑄樣幣。後由於時逢庚子事變,俄軍入侵東北,奉局全毀於戰火,無紀年的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多半隨之消失殆盡了。

第二類:奉天省造癸卯光緒元寶
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奉天省城被沙俄軍隊攻陷,機器局遭到嚴重破壞,後經交涉索回重建,光緒二十九年(次歲癸卯,1903年)重新建廠,當時機器局只有兩臺不敷使用,添購設備後與機器局分開,改設「銀圓製造總局」。所出銀圓刻有幹支紀年「癸卯」。1904年,又因日俄戰爭,奉天銀圓局再度被俄軍強佔,翌年才交還。

第三類:奉天癸卯一兩
奉天癸卯一兩是奉天省造銀圓中唯一以「兩」作為計重單位的銀圓。不僅如此,奉天癸卯一兩還位於中國龍銀大珍之首,是前文提到的「圓兩之爭」幣制大討論下的產物。兩派相爭多年,主張制定「兩」為銀幣面額單位的保守勢力曾暫居上風,因此在光緒二十九年至三十四年間,無論是中央或地方,都曾進行試製「兩制」的金銀幣,奉天機器局所造的「癸卯一兩」即其中之一。

目前所知,關於「奉天癸卯一兩」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中國海關編寫的《路易斯安那博覽會中國參展品目錄》:「嘗試製作了一兩銀幣,因不受歡迎,未流通而取消」。 其試鑄後並未發行,十分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