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科技股投資之道解讀:立於不敗,然後求勝

2020-12-19 財經外研社

文|王澤華

巴菲特早年的投資一直規避科技股,直到晚年這個規則才逐漸被打破。而且,蘋果公司並不是巴菲特第一個投資的科技股。2011年,巴菲特放棄了「不投資科技股」的一貫原則,重金投資IBM並成為第一大股東。後來,巴菲特又短暫投資過英特爾。2016年,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開始建倉蘋果股票,並在此後不斷增持。

8月8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布二季度財報。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投資71%都集中在四家公司上,包括915億美元的蘋果股票、226億美元的美國銀行股票、179億美元的可口可樂公司股票以及144億美元的美國運通公司股票。

蘋果股價從年初至8月7日累計上漲了52.17%, 今年以來巴菲特在蘋果上賺了370億美元。而且,巴菲特持倉的科技股歷史上第一次佔比超越金融成為第一大權重,佔到了38.24%,位居第二的金融股佔35.22%。

不過,投資者完全沒必要後悔錯過了蘋果,而是應該學習巴菲特晚年時期突破自我的投資智慧。巴菲特投資科技股,也有一個逐漸轉變和學習的過程,並結合了自己以往的護城河理論和金融股的投資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巴菲特一步步突破了投資思想的自我束縛,並結合新生事物,實現了投資體系的優化升級。

巴菲特投資科技股的背後邏輯

在分析巴菲特的科技股投資前,要先理解巴菲特的投資思想體系,其科技股投資的背後理念仍然屬於這個體系。表面上看,科技股是巴菲特不擅長的板塊,但實際上巴菲特只需要抓住科技股標的的本質即可。一旦某支科技股符合了巴菲特的評價體系,並且進入合理買點,那他就會迅速出擊。

巴菲特的投資體系是一路發展過來的,人們稱他為「價值投資者」其實並不嚴謹。巴菲特的投資思想體系源起于格雷厄姆時期的價值投資,後來又汲取了費舍爾的成長股思路,並進行了改進;一路演化至今,稱之為「價值成長股」投資似乎更為合適。

早期,巴菲特遵循格雷厄姆的價值股投資原則,即股票市價低於帳面價值的時候買入,並希望價值回歸,獲得價差。格雷厄姆那個時代,股市經歷了大蕭條的衝擊,很多時候市價是低於帳面價值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買入這個破淨股(前提是財務分析正確),莫不如希望這家公司趕緊破產清算,這樣穩賺價差,一點都不用擔心管理者水平。

進入五六十年代美股牛氣沖天的時代,這樣的廉價股票的機會已經不多,這一時期,成長股開始揚眉吐氣。巴菲特的管理資金規模越來越大,也越發不能投資於那些困境反轉、周期股和廉價的菸蒂股,因為越發不能頻繁交易,造成的衝擊成本太大,需要持有的時間越長越好。於是他從成長股投資大師費舍爾那裡,逐步發展出了有安全邊際的護城河的大型優質成長股的投資理念。

對於巴菲特這樣的長期投資者,以下幾點至關重要:

1、股票內在價值和長期國債利率反向變化;

2、企業盈利未來增速越高,股票內在價值越高;反之亦然;

3、企業盈利增速的不確定性越低,股票內在價值越高;反之亦然;

4、股票的市價低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買入並長期持有。

第一點很容易理解,無風險利率的提高,將會降低一切風險資產的相對回報的吸引力。第二點的意思是,未來可不斷獲得現金回報增長的資產其吸引力更高,哪怕現在的回報低一些。第三點最關鍵:這個盈利持續增長的保證,就是所謂的護城河。護城河保證了高利潤率,也是價值成長股投資的關鍵。這是企業財報看不出來的。

巴菲特投資方法論的核心,就是找出這種盈利增長長期比較確定的股票,用長期國債利率和自由現金流的增速來算出股票的內在價值,並找出一個安全邊際。護城河理論可以單獨寫一本書,總結下來是這麼幾點:有專利優勢的品牌、規模經濟、成本優勢、轉換成本和網絡效應。

滿足上述某個條件的有護城河的大型企業(伯克希爾·哈撒韋太大,只能選擇這些大象),就可以保證高利潤率和盈利增長不被侵蝕,巴菲特就能大致算出內在價值和安全邊際。只要不是買的太貴,並長期持有,最終股價將反映內在價值,也就是每股收益的增長上,而估值因素的影響並不大。

任何一種企業,哪怕是科技股,符合上述原則,就符合巴菲特的投資原則。巴菲特之前不投科技股,是無法確定未來的利潤能否保證,當他理解了企業的護城河所在後,就會採取行動。

IBM和蘋果的護城河:轉換成本

IBM是比蘋果更早的熱門科技股,早年也是賈伯斯想要打倒的巨人。IBM大放異彩的幾十年,巴菲特都沒有參與。他在2011投資IBM的時候,讓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都摸不著頭腦。但巴菲特認為,「IBM在尋找和留住客戶方面的競爭優勢,像一道靈光擊中眉心,令他豁然開朗。」

巴菲特在解釋為什麼買蘋果的時候曾經表示,「蘋果公司的消費業務無與倫比,生態系統的穩健程度也達到無與倫比的程度。換句話說,蘋果產品是個非常強大的留客工具,至少在心理和精神層面,人們非常、非常、非常鎖定在自己正使用的產品上,蘋果就是這樣一例。」

這就是轉換成本。

成長股投資大師費舍爾在美股70年代的大熊市裡,寫過《保守的投資者高枕無憂》,其中就提出過轉換成本的概念。即買家選擇替代產品的成本,是企業能否保持高利潤率的關鍵。比如關鍵零部件採購,新任的採購經理也往往蕭規曹隨,因為一旦換了,出問題是自己的事,不換是前任的事。

消費者也是如此。巴菲特投資IBM這個信息產業技術的公司,就因為這是一個成長防守行業。高科技行業裡,硬體部分更具有周期性,而服務部分則有穩定增長前景。IT行業更具彈性,因為收入來源是大企業和政府機構,其預算不會大幅變動。

巴菲特投資IBM前,IBM已經剝離了不賺錢的硬體行業,集中於利潤率更高的信息服務業。獲得了規模經濟和轉換成本的護城河優勢,其利潤在未來很長時間應該是有保障的(但由於技術進步超預期,削弱了IBM的護城河優勢,導致這一投資後來未能取得成功)。

蘋果也是一樣。圍繞蘋果手機等簡單的幾個產品,蘋果公司形成了一個生態圈,消費者一旦離開這個圈子,就要付出很大的轉換成本。選擇了蘋果產品的消費者粘性非常大,保證了蘋果的高利潤率。最近的疫情爆發,也沒怎麼破壞這條護城河。

其實,不管是什麼行業的企業,或是科技板塊下不同的子行業,理解這個本質,才能理解巴菲特的投資思路。

投資成功率的重要保障:股份回購

對於巴菲特這樣的價值成長投資者,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他也反覆強調不要虧損的重要性。因而在他扣動扳機的時候,就已經做了更多的保險,保證萬無一失。

回購是巴菲特非常關注的企業財務技巧。他喜歡金融股的主要原因就是金融股的高利潤和喜歡大資金回購股份。回購股份是比派息更有效的企業反饋股東資金的方式。同樣的資金,發放股利需要扣稅,而且時間還要固定在財報日;回購就要靈活很多。一旦股票價格大幅下跌,隨時都可以回購。這樣就會使得剩下的股東持股比例上升,每股收益增長。一旦企業未來盈利增長,由於股份更少,每股收益提升的會非常快;估值不變的話,股價也會隨著EPS的快速上漲而走高。

更重要的是,企業甚至可以通過發債來回購股份,只要發債成本低於股票回報率,即市盈率的倒數:每股收益除以股價,那麼還可以帶來每股收益的提高。在低利率的環境下,這個目標會很容易實現。

巴菲特在選擇這兩個科技股標的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看重了他們都有大額資金回購計劃。IBM在巴菲特投資時有計劃用500億美元回購,蘋果也是這兩年FAANMG裡回購股票最高的企業。

巴菲特經常說,非常樂於見到投資的股票股價下跌。股價越跌,企業回購的股份越多,巴菲特佔據的盈利比例越高。企業護城河優勢下,未來盈利增長,帶來的回報就會更高。

巴菲特投資的精髓在於「不敗」

巴菲特的科技股投資,蘋果是最成功的一個。IBM的投資還是受到了很大的挑戰。IBM護城河由於受到了行業衝擊,盈利一度裹足不前,直到投資5年後才算解套。不過,巴菲特曾表示,IBM股價在一段時期的下跌並未讓他緊張,因為這也讓IBM回購股票變得更具吸引力。此外,IBM每季還派息1.40美元,相當於年利率超過3%,遠高於美國國債利率。

另外,巴菲特也投資過英特爾和亞馬遜,但是比重很小;其中具體原因不好判斷,沒有大規劃的股票回購計劃可能是巴菲特不放心的一個理由。其實,這五年來一直都沒有回購和派息的亞馬遜更具備成長股的潛質,因為掙來的錢馬上都投到新的更盈利的項目上去了。如果企業能夠持續找到高回報的項目,就不需要把盈利返還給股東,這是費舍爾的觀點。

但巴菲特的偉大就在於,他認識到了自己能力的邊界,並儘可能地立於不敗之地。從數學角度講,就是期望的盈利最大化:判斷正確和錯誤的預期回報乘以概率之和最大化,本來他就不擅長理解科技行業這個當下時代的領漲板塊。如果不參與,對於伯克希爾·哈撒韋而言就不容易跑贏大盤;如果大手筆投資發生巨額虧損,就又會影響很長時間的業績表現。

所以,在進取與安全之間拿捏一個平衡點:並不求最大化的盈利,並保證有足夠的現金可以進行大額股票回購,而不是投入到不確定性更高的項目中去。這就是巴菲特結合自己以往經驗的科技股投資之道。他不擅長科技股,可能連我們的中的許多人都不如,但是這種綜合平衡是非常值得長期投資者學習的。

對於A股投資者,轉戰美股之後容易帶去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喜歡短期股價的追漲殺跌。另外,很多投資者也忽視了成熟市場優質企業的股息和回購政策,這兩者加上資本利得才是綜合回報。如果只看股價走勢,很有可能就會錯過金子。

*王澤華,CFA

相關焦點

  • 「股神」最新持倉曝光:巴菲特大買醫藥股 索羅斯狂購科技票
    巴菲特三季度大幅買入醫藥股,索羅斯則偏好科技股。兩位「股神」都在三季度削減甚至清空金融股倉位。此外,三季度特斯拉再獲機構加倉,中概股新能源汽車獲多個大型機構關注。巴菲特三季度買入輝瑞等醫藥股 削減銀行股倉位巴菲特的持倉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 「股神」巴菲特祭出大手筆:砸近40億押注科技股
    「股神」巴菲特又祭出大手筆:砸近40億押注科技股) 科技領域裡備受期待的上市公司,同時也是矽谷成長速度最快的雲計算服務公司之一的Snowflake日前更新招股書,並公布發行區間。
  • 巨虧後巴菲特要退休?航空股投資失敗,銀行投資到了最佳時機?
    截至當期,巴菲特公司持有現金及其等價物等共計1247億美元。一季度巴菲特還增持了7500萬股蘋果股票,總持倉達到2.403億股,市值超630億美元,是其投資組合第二重倉股。巴菲特銀行股投資啟示最新的伯克希爾哈撒韋持倉中,銀行股依然是重頭戲。
  • 「股神」巴菲特做了件「蠢事」:閃電買入2100萬股黃金股!
    13F文件顯示,巴菲特剛剛斥資約5.64億美元(約合39億人民幣)買入了2092萬股巴瑞克黃金,這一舉動無疑讓外界更加懷疑美股的「安全性」。有分析師表示,這或許表明,美股已到了賣出到時候。直到2019年,巴菲特依然在致股東信中奚落黃金,認為投資黃金是一件「愚蠢的事」,黃金這種「神奇的金屬」無法與「美國勇氣」相提並論。
  • 巴菲特首次打新,併購買業績虧損的股票:價值投資還管用嗎
    01矽谷雲計算服務公司Snowflake在美國紐交所上市,這家公司上市可不簡單,連破以價值投資聞名的巴菲特三道命門。伯克希爾·哈撒韋在Snowflake上市時直接購買2.5億美元的股票,巴菲特還將從Snowflake的一位投資人手中再購買價值超3.2億美元的股票。伯克希爾·哈撒韋罕見地以IPO價格購買股票。
  • 疫市當前巴菲特很可能正買入這兩隻股
    我們要再過幾個月才能知道巴菲特和其投資經理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組合買入了哪些股票。不過,筆者懷疑,巴菲特很可能在這場肺炎觸發的大跌市中買入了至少兩隻股。 1. 蘋果(Apple)巴菲特就是鍾情蘋果公司。
  • 巴菲特最近重倉了什麼
    近日A股市場在震蕩盤整中掙扎,但國際市場多數開啟逼空上漲模式,歐美股市也都走出了強勢反彈,衝擊箱體上沿趨勢明顯,年初重倉航空股並遭遇重挫,然後割肉離場的股神巴菲特好久沒露面,最近他都投資了哪些方向,內參又指引著持倉哪些股票呢?
  • 入股日本五大貿易公司 巴菲特看中了什麼
    進入下半年以來,在接連購入道明尼能源公司、建倉巴裡克黃金之後,巴菲特才證明了自己雖則老矣,但仍能「飯」也。東京時間8月31日周一早間,伯克希爾·哈撒韋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國家賠償公司(NICO)將通知日本關東地方財政局,該公司已經收購了日本五大貿易公司略高於5%的流通股。這5家公司分別為伊藤忠商事、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
  • 巴菲特大幅減持蘋果。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曝光。你學到什麼
    近日,根據信息披露的原則,美國證監會公布了相關公司的股結構,其中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截止三季度末,公司市值折合人民幣15,068億,較二季度增加1,744億人民幣。公司大幅減持蘋果後又大筆增持輝瑞醫藥,繼續降低銀行等金融類股票持倉佔比。
  • 近百年來世界歷史上三大投資天才——股神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1, 股神:沃倫·巴菲特一· 巴菲特的持股情況(最新的)(1) 富國銀行:股神第一大持倉股,美國最大的銀行,經營良好,分紅可觀,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股神現在是穩字當頭。(2) 蘋果公司:這家公司想必大家都熟吧!
  • 大到不能倒的美股和失效的巴菲特指標
    其中一個觀察指標是「巴菲特指標」,即股市市值和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這一指標近日創下1971年以來新高。《大行其道》對話富邦銀行香港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解讀巴菲特指標和美股走勢。 核心觀點: 1.
  • 艾德一站通:投資大鱷最新持倉曝光!巴菲特、索羅斯都買了這些股票…
    艾德一站通獲悉,美東時間 2020 年 2 月 14 日,巴菲特、索羅斯和高瓴資本等華爾街投資大鱷相繼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最新季度的股票持倉報告,即13F文件。這次,大佬們的投資方向又發生了一些變化。那究竟大佬們在最新季度如何調整了持倉頭寸,買入和賣出哪些股票?下面,艾德一站通帶你一起圍觀一下,讓你輕鬆跟著華爾街大佬們布局!
  • 2021年,學會不敗的選股方法
    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三大投資原則: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謹記第一條和第二條。《孫子兵法》裡也有一句名句,叫做: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如果用一句成語歸納,就是你耳熟能詳的:守正出奇。「正」,正是巴菲特所說的「保住本金」;只有在此基礎之上,去追求獲利的「奇」,才是巴老推崇備至的方法。你可能會說:道理我都懂,但具體該怎麼做呢?本篇不僅會給你方向,還會給你具體的方法。要做到這點,你就要找到「守正出奇」股。
  • 楊添論幣:巴菲特投資比特幣挖礦真相是什麼?其實是投資挖黃金
    這條twitter的來源,其實是因為巴菲特投資了一家黃金挖礦公司。8月14日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了其在富國銀行26%的股份以及持有的一定摩根大通股份,購買了巴裡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 Corporation)近2100萬股股票。
  • 老巴浮虧千億美元,價值投資遭遇挫折?
    建議關注基建、科技龍頭、業績確定性較強的內需等主線。2、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指出,未來趨勢性機會的信號:基本面數據重新回升、市場情緒指標降至歷史低點。外需不足時內需補,目前聚焦穩健的新基建和消費,未來趨勢重啟時科技和券商更優。
  • 伯克希爾「子彈上膛」,巴菲特獵象槍瞄準何方?
    另一方面,我們確實知道巴菲特最近幾周採取的一些行動。以下是我們知道的三件事,它們已經改變了伯克希爾的股票投資組合和整體財務狀況,以及它們可能意味著什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出售了一些航空股巴菲特最近採取的兩項行動涉及出售股票。
  • 巴菲特選股方法曝光 11隻A股入選股神策略!未來十倍潛力股在這裡
    價值投資最初被格雷厄姆提出,股神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的踐行者。欲速則不達,價值投資適用於A股嗎?證券時報數據寶將通過數據來論證價值投資的可行性。  事實上,從歷史數據來看,雖然持股比重有所變動,但金融、消費品以及科技一直是巴菲特重倉行業。在數據寶此前的分析中(《美股科技板塊暴漲18倍,A股為何遠遠落後?
  • 股神巴菲特投資智慧的七大源泉
    股神巴菲特是全球股票投資領域中最傑出的人物之一,其投資思想更被大眾推崇,學習巴菲特投資思想的人不計其數,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巴菲特的投資思想呢?難道是看市面上各種介紹巴菲特的書籍?這些書籍大部分都是帶有誤導性質的,只有少部分才是真正的精品,那麼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來說,如何鑑別這些充塞在市場中介紹巴菲特投資書籍的優劣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學習的內容是錯誤的,那麼不論如何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甚至越努力錯的越深。作為我們小散如何學習巴菲特?小塵認為介紹巴菲特的書籍可以看,但是一定要先學習巴菲特投資智慧的源泉在去看介紹巴菲特投資思想的書,這樣我們就有能力辨別真偽了。
  • 巴菲特大舉買入醫藥股,又能抄大佬的作業了?
    巴菲特三季度買入輝瑞等醫藥股 削減銀行股倉位  「股神」巴菲特的持倉始終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巴菲特三季度購買了多隻醫藥股,包括2130萬股生物製藥公司艾伯維、370萬股輝瑞公司以及2997萬股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對創新製藥公司默克集團的持倉達2240萬股。
  • 巴菲特推薦的書籍
    可見這本書在巴菲特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巴菲特說,格雷厄姆教會了他,「做個一生成功的投資人不需要極高的智商、非同尋常的商業洞見和內部消息。你只需要一個靠得住的知識框架,和避免情緒影響決定。」 二、查理·芒格 《窮查理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