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和十一黃金周,長沙如黑馬一般,躋身網紅城市的頂流行列。根據今年7月份發布的《中國潮經濟·2020網紅城市百強榜單》顯示,長沙的「網紅指數」排在第6位。
身處「網紅城市」,就一定要有「網紅企業」,12月11日,長沙銀行發起新勢力聯盟,聯合首批積極加入的60多家企業,利用各自在吃、喝、玩、樂、美、購等新零售、新消費領域的消費生態影響力等,積極推動湖南品牌發展,打造有湖南特色的品牌生態鏈。
這只是長沙銀行2020年諸多新「玩法」的一個縮影,2020年來,作為中西部地區大型法人銀行之一,長沙銀行便切準「生態」兩字,藉助下沉區域,注重本地生態的打法,搶佔本地經濟紅利,與湖南經濟實現共贏。
資產規模接近7000億元,營收、淨利潤均實現穩步增長,不良率繼續維持在低位,「移動優先,數字驅動」數位化轉型成效顯著……10月底,長沙銀行發布了第三季度報,在疫情的影響下,這樣的成績無疑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截至2020年9月末,長沙銀行資產總額較年初提升13.66%,實現營業收入131.1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4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72%和2.42%。
二十多年的耕耘,碩果纍纍。作為湖南首家上市銀行、湖南省規模最大的法人金融企業,長沙銀行一直為湘企譜寫湘「情」,正如長沙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朱玉國所強調的:「長沙銀行願與地方經濟休戚與共,與湖湘發展血脈相連,讓長行金融向善的活水永遠奔騰於三湘大地。」
數字生態的壯大
從一家區域性本土銀行,到躋身「全球銀行五百強」「中國金融百強」之列,長沙銀行自我變革的步伐一直不曾停止,後疫情時代,銀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長沙銀行率先開啟銀行數位化改革。
繼2019年「數字驅動元年」之後,長沙銀行於2020年進入了「數字驅動提質年」,通過大規劃、小場景、敏捷迭代推進數位化轉型。
今年9月,由長沙銀行發起,聯合騰訊、阿里、華為、中國銀聯、科大訊飛、湖南大學等48家單位組成的金融科技湘江生態聯盟成立。
該聯盟是多方互利共贏的戰略舉措,聯盟單位成員將充分利用各自在金融科技產業領域的核心產品、關鍵技術,共同推動長沙創新型軟體業發展。未來,湘江生態聯盟將專注於覆蓋智慧校園、智慧教育、智慧園區、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等產業領域,重點關注、落實、推進開放平臺場景、人工智慧場景、大數據場景以及區塊鏈場景的解決方案。
這只是長沙銀行這幾年數位化改革的一個縮影,近三年來,這家深「耕」三湘大地的湖南生態銀行投入IT建設的資金已超過15億元,構築了包括智慧醫療、智慧校園、呼啦支付、快樂e家等開放共享的金融生態圈,核心業務場景已實現100%線上化,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大幅提升。
弗蘭社的「超級福利」
2020年半年報中,長沙銀行首次明確提出「本地生活生態」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覆蓋吃喝玩樂、醫教遊養的場景,連接政府、商戶和消費者的流量。
2020年7月,湖南人自己的福利社「弗蘭社」正式上線,所有長沙銀行的新老用戶告別「快樂商城」,和「弗蘭社」一起重新出發!
從「龍蝦節」到「嗦粉節」,長沙銀行圍繞年輕人「吃喝玩樂美」的需求,通過弗蘭社,連結本土生活,平臺化賦能中小商戶,聯動商戶端與用戶端,形成用戶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加速構建金融+生活的金融生態圈。
根據最新的公開數據顯示,長沙銀行零售貸款佔比在同業中位居首位,截至9月底,長沙銀行零售客戶數達1429.24萬戶,較年初新增103.28萬戶,零售業務大有可為。
新「網紅」城市的「網紅」銀行
隨著文娛之都、智造之都、媒體藝術之都、「新食尚」之都的崛起,湖南地域品牌價值不斷提升,而生長於斯的長沙銀行,已經融入了這個城市的「網紅」特徵,也用自己改變著這個「網紅」城市。
作為長沙本土銀行天然就是要為本地普羅大眾服務,回歸初心,方得始終,「泥沙俱下不可怕,大浪淘沙始見金」,長沙銀行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寧靜,做時間的朋友,做客戶的朋友,牢記「初心」、回歸「本源」,我們對長沙銀行的未來也有了更好的期待。
內容來源:澎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