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你的靈子呀~
提起「saber」,很多人自然而然就聯想到了那個肩負著復興使命的王:阿爾託莉雅。可衝田總司也擁有著「櫻之saber」的別稱,可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忽視了她。那麼為何同為saber,衝田總司的人氣遠不如阿爾託莉雅呢?
有人說是設定的原因,阿爾託莉雅生來為王,肩負著王的沉重責任,同時又是一個呆萌的吃貨少女,這種外在嚴肅、內在可愛的反差型角色,最容易引來觀眾們的好感。個人認為衝田總司這種悲劇色彩的諧星身上,同樣存在著反差。角色定位各有千秋,形象方面兩者的差距微乎其微(畢竟都頂著呆毛臉),那麼究竟是什麼讓這兩位角色人氣差距懸殊呢?個人認為是「厚度」。
這個「厚度」指的就是遊戲或者小說對角色傾注的文本內容量。阿爾託莉雅作為2004年《Fate stay night》原作遊戲中第一條線的女主角,被奈須蘑菇下足了筆墨。2006年《Fate stay night》動畫製作組更是在原作遊戲的基礎上,加深了對於阿爾託莉雅的塑造。而2006年《Fate stay night》黑了衛宮士郎,火了阿爾託莉雅,「十萬月廚,百萬王廚」就是對當時阿爾託莉雅人氣的最佳形容。
在人氣達到巔峰之後,老虛又幫蘑菇寫了前傳《Fate zero》,這部小說後被製作成動畫,再次豐富了阿爾託莉雅的形象。而FHA以及FGO,都用了大量的文本內容,聽過塑造同位體(獅子王、X)的方式,來側面豐富阿爾託莉雅,讓這位fate系列看板娘的形象躍然紙上。可以說阿爾託莉雅如今的人氣,是至少兩部gal、數本小說以及一部手遊的文本量造就的。
反觀衝田總司,雖然她的人設詳細程度並不弱於阿爾託莉雅,可她最初登場的時間是2016年,相比於阿爾託莉雅遲了整整十二年。阿爾託莉雅身處人氣頂峰,甚至都即將「退役」,衝田總司才被設計出來,因此兩者根本不存在於「同一時代」,也不是同一重量級的角色。而fate系列的諸多作品中,用於塑造衝田總司的文本內實少得可憐。目前只有一部漫畫《帝都聖杯奇譚》以及FGO對衝田總司的形象進行了塑造。
可無論是哪部作品,衝田總司的戲份都不算太多,而且迄今為止與衝田總司有關的內容都未曾動畫化,這大大影響了總司的人氣提升。角色是否能夠動起來,決定了該名角色人氣的上限,羽蛇神大姐姐的人氣,就是因為FGO絕對魔獸戰線動畫第18集的精彩演出而被瘋狂拔高。衝田總司在形象未被動畫化前,人氣相對萎靡是正常現象。
這便是阿爾託莉雅和衝田總司人氣差異大的原因,那麼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進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