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寸 4K HDR顯示器體驗報告

2021-01-15 遊聲戲語
寫一篇顯示器使用報告和寫遊戲玩後感的過程完全不同。我開了一扇門,闖進了一個陌生的領域,發現是個坑,見證了自己知識的匱乏。我試著學習一些學習資料,試著了解色域、色深、HDR技術等等,但仍只得皮毛,不敢造次。因此儘量從使用感受角度出發,把了解到的標準、術語用簡單直白的方式講出來,也就是講人話(專業的話我也說不出來),分享給各位同樣喜歡玩遊戲、看片兒的朋友們。如果你也很久沒更新顯示設備了,可以讀一讀,一起觀察技術進步對娛樂效果的拉升。本文如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給我,咱們一起探討,玩好遊戲。研究和修改花了一些時間,當然這本身也沒啥時效性。好在,這個坑我終於要填上了!

有了孩子以後,家裡的娛樂環境大變。今年初徹底從客廳滾離,將客臥改成書房。木桌一米見方,正中是5歲大的1080p顯示器,15寸筆記本以170度角在桌面上排開,平時在這裡工作、娛樂。有了孩子之後的年輕父母,遊戲能玩就已經燒高香,基本放棄追求極致遊戲體驗。《死亡擱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玩完的。可能衝擊力也因此打了折扣。希望可以在《最終幻想7 重製版》時有更好的體驗,便換了明基BENQ的EW32180U。畢竟春天了,花兒都開了。同時一併試了27寸的EW2780U,文中會有一些地方提到對比效果。後簡稱3280和2780,前兩位數字代表尺寸,後兩位代表型號世代。

原左現右,新顯示器剛好佔滿整張桌。左27寸,右31.5,覺得左邊大是近大遠小的透視原因。工作娛樂混合拳,線材混亂有礙觀瞻,3臺遊戲機加PC,屁股向外方便調線,採集卡加麥克風攝像頭,實在無能為力了ORZ...神奇的三角摺疊桌面拯救了我,娛樂陣地突破極限,小空間大體驗!動機和生存現狀說完,終於要講顯示器體驗了。3280的參數:IPS面板、60赫茲刷新率、4K解析度、95% DCI-P3廣色域、Display HDR 400、HDRi、HDR10、色深10bit、B.I.+、低藍光。這一連串的數據和名詞我一開始是懵逼的,字都認識,意味著什麼就不是很清楚!啟用遊戲玩家最簡單測試方法:XBOX ONE X顯示測試,除了杜比視效外都適配。下面結合我的學習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這是我第一次做HDR的實戰研究,過程曲折,以下只匯報結果:HDR是非常要勁兒的活計,可謂手筋。省心的話開個自動,情況也許OK,但有些遊戲顯示奇怪(很差),經過一定的調整,才能正確。

3280通過Display HDR 400的標準認證,大概意思就是最高亮度可以達到400nit。(不同vesa標準的具體細節請瀏覽官網,英文:displayhdr.org)接收HDR信號時,HDR不可關閉,可選上圖中三個HDR設置,其中Display HDR為VESA認證的HDR模式,另外兩個為自研的HDRi模式。看了專業的測試結果,3280 SDR標準動態範圍下的最高亮度也達到350nit,兩者相差不多。經過多輪探索和討論學習,HDR最大的意義不只是要讓畫面更亮。更亮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提升畫面亮度範圍,調用更高的色階,顯示更豐富的色彩,讓畫面觀感更真實,色彩過渡更自然。就比如你要打籃球,個頭高就很重要。要想裝更多錢,就需要一個大錢包……哦對,出門已經不帶錢包了。3280達到HDR 400+HDR 10,之於我玩遊戲的意義是可以開啟HDR,從而發揮顯示器廣色域的優勢。
經過繼續的學習研究,我首先搞清楚了幾個主要設備HDR的玩法:大部分支持HDR的遊戲都有內部HDR開關,做得好一些的有遊戲內HDR參數調節,包括亮度、色調、飽和度、白紙亮度等,看起來有些複雜,但試一試大多能明白對應效果,找到自己合適的度。搞明白就一勞永逸,每款遊戲調好後才能玩得舒服。


注意:

PC遊戲和各種不同應用適配起來有點麻煩,看視頻還需要下載「HEVC視頻擴展」,這裡不展開了。支持HDR的PC遊戲數量小於主機,比如《獵魔人3》PC版不支持,主機版支持HDR。可惜的是《最終幻想7 重製版》遊戲內沒有HDR調節開關,更沒有HDR調節,實現效果一般,就不展開了。

其實不是。很多時候的質感爆炸掉,只是細節忽高忽低。除了對應HDR 400標準的HDR Display外,還有明基自研的遊戲HDRi電影HDRi兩種【模擬模式】,大概意思是通過AI技術模擬HDR效果,AI判斷整個畫面的色彩亮度分布進行區域性或整體性調節,在配合B.I.+的環境光線感應,以求配合觀看者所處環境光照條件,即時呈現更好的畫面表現。有詳細HDR調節的內容我會手動調節到滿意,所以一般不選擇模擬模式;而一些非HDR內容使用這兩個模擬HDR的配置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讓老遊戲色彩奔放,這就類似一些耳機的音色渲染偏向,選不選看自己喜好。

《仁王2》的遊戲內HDR設定非常詳細,好榜樣。

開啟HDR,接收HDR信號時,電視的HDR信號不可關閉。

3280為HDR 400認證標準,vesa標準下,HDR DISPLAY選項中無法調節亮度,只能調節對比度。

2780沒有HDR 400認證,所以開啟HDR後,反而可以在顯示器調節亮度和對比度兩個指標。

體驗後,使用3280 Display HDR模式,適當降低對比度,調節PS4系統HDR設置、調節遊戲內HDR設置,可以有效緩解HDR太亮導致的疲勞。我會調到30以下。


HDR設置基本搞定,測試中最滿意的是《GT賽車 Sport》和《極限競速 地平線4》兩個賽車遊戲。

GT賽車Sport。遊戲本身追求真實的調色和光感,在HDR下更顯自然鮮活。開篇雖然放過了,但我還想再放一次~

極限競速 地平線4原本就色彩飽滿的世界色彩更純了。現在回頭想,模擬駕駛類競速遊戲注重畫面色彩和建模的真實程度,以此提高模擬的真實感。加上兩者都發揮了主機的(幾乎)極限性能,看著最舒服也屬正常。
調節HDR參數,個人感官導向結果,因人而異,不用過分糾結。找到「眼睛舒適」和「整體感觀」的平衡點,就停下來體驗就好了。使用者調HDR都要花不小的功夫,內容作者在HDR上就要花更多功夫。不少一線大作在加入HDR時也翻過車,比如大鏢客2(後來好像修好了)。在一個月的體驗中,我對HDR的感受也發生著變化。3280在HDR方面竭盡努力,但HDR 400畢竟是入門級別,不支持局部調光(Local Dimming)等技術,作為顯示器,平時也離屏幕較近,比如FF7RE等不能細調亮度的遊戲玩久了眼睛會非常累。對於我這種會長時間遊玩的人,就要做出取捨。我一般會將HDR亮度儘量調低,讓最高亮度不那麼刺眼,儘量拉開觀看距離,控制觀看時長。


關於色深


HDR其實是色深的用。在PS4系統設置中,HDR下方的項目是「深層色彩輸出」,即10bit色彩,關閉此選項HDR也無法打開。這就又涉及到HDR10。HDR 10和之前提到的Display HDR 400又是兩件事情。前者是另外一種標準,指支持1000nit亮度和色深10bit。而目前新技術已經不只是HDR10,而是HDR10+,X1X測試圖中,杜比視效就是HDR10+的技術。此處色深又有岔路!數年前提的24位真色彩指全通道24位,即RGB紅綠藍三個通道一共24位,RGB三個通道每個單通道8位色彩。而今天提到的色深10bit指的是單通道10bit,如果換算回去應該是「30位真色彩」,我不知道為何如今要回到單通道計算方法,讓人看著覺得倒退回去了,腦子暈。然後,色深8bit有1600萬色,色深10bit有1億萬色。這裡不插圖了,太難了。各位可以去百度搜色深,第二條是「色深到底啥意思?一次講明白」,看一次就(大概)明白了。總之,玩主機遊戲,成功開啟HDR,獲得10bit色深的遊戲畫面,整個遊戲的真實感就會提升。註:顯示領域並不一定要HDR才可以開啟色深10bit,還有其他辦法……我已經無力輸出了。


3280達到95% DCI-P3廣色域,開啟HDR後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即便嚴格意義上來說,色域、色深和HDR不是絕對的聯繫)。但即便不開啟HDR,或者採用SDR時,3280在清晰度、色彩、對比度等方面的表現都遊刃有餘。加上本身IPS面板加持,響應速度5毫秒,輸入延遲我是幾乎感受不到,這一點是優於絕大部分電視的。目前主打電競的PC遊戲顯示器是144赫茲。3280最高60赫茲(60FPS幀數每秒)對於目前來說也足夠,我的遊戲本兒跑新遊戲連1440p 60幀都很吃緊。在提高畫質表現的同時,目標60是我的追求所在。而按照現在的情報,次世代PS5和XSX即便支持144,但大部分遊戲也仍將以4K 60幀為目標,本世代的遊戲主機更是如此。(最新的XSX發布會,《塵埃5》Dirt 5 XSX版表示支持120幀,但並未公布120幀時對應的解析度。)學過繪畫的都知道,平面作畫表現立體感、真實感,要通過明暗、虛實的搭配對比呈現、突出重點,以完成作品的表達或還原現實情景。畫作,整體到細節,色彩、亮度、對比度等參數的提高所帶來的觀感提升,對於我這種非專業人士,是特別主觀的感受。在顯示設備複雜的參數面前,對於我這樣的普通用戶,直接需求是:像素清晰、色彩還原度高、響應速度快。這些特性滿足了,我覺得就很好。還是之前那張全屏圖的豎屏攝。最終幻想7 重製版 角色的立體感、真實感都上了一個臺階。其實我還體驗了大量其他作品,包括但不限於:PS4 PRO的十三機兵防衛圈、仁王2、新戰神、生化危機3重製版、神秘海域4;X1X的獵魔人3、戰爭機器5、荒野大鏢客 救贖2、鬼泣5、精靈與螢火;PC的黑暗之魂3和只狼。仁王2的顏色特別飽滿,之前亂糟糟的場景看著好了不少,濃重豔麗的色彩特別妖氣,弄得我特別想回去繼續玩。戰爭機器5的流程水準我仍舊持懷疑態度,千篇一律的戰鬥流程讓我實在打不下去,新屏幕上第二幕大冰原的巨大冰塊深藍且有透光感,4K 60幀,真是太棒了。我連續玩了2個小時打完了第二幕,但還是有點兒膩。

大鏢客、生化3表現出更接近真實的觀感,我想是廣色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HDR的加持下,色彩之間的過度更加自然,該顯眼的色彩就更可以躍然屏幕之上。精靈與螢火HDR整體畫面表現影響非常大,在HDR下調節好亮度、對比和白紙亮度,亮白色奧日在綠葉、藍螢火和金色陽光下奔跑,裡外的層次感頓時突顯出來。黑暗之魂3不支持HDR,所以除了原本的模式,還試了HDRi的模擬模式,黑色金屬鎧甲的反光和肩上白色絨毛都漂亮極了。抱歉沒辦法為大家放出太多屏攝,畢竟遊戲畫面細節複雜,用手機攝像頭拍照,高動態範圍的色彩和光暗不容易呈現,拍出來也不好看。目前,我每天都要跑幾圈《GT賽車Sport》,主要的時間用來優先完結《十三機兵防衛圈》,爭取再打通《仁王2》,進入《精靈與螢火》美滋滋。

背景是實地超清照片,光線經過數碼運算處理,融入引擎建模車輛,拍出逼真照片。

遊戲內直接提取出來的引擎渲染圖,可以與屏攝對比感受,我也不知道每個人能確實地感受到啥,只覺得呈現出的真實世界色彩很美很純。顯示器觀感,再細一點的目標就是:漏光少、保護眼睛、適用性強。這些指標越高越好,對於長時間玩遊戲的人來說護眼又尤其重要。明基自研的B.I.+功能,全稱是Brightness Intelligence Plus,智慧調光+。顯示器下方有一個10釐米x 2釐米的黑色感光元件,時刻感受周圍光環境,對畫面亮度進行調節,讓色彩在不同的室內環境中呈現(AI認為的)最佳觀賞效果。去年核聚變我正好聽了明基本部的技術大咖現場的講解,當時稍稍看了幾眼,但是總是擔心B.I.+技術會讓亮度忽明忽暗變化太快,實際用了幾天之後發現是自己想多了,變化過程是非常自然的。摘自網絡:短波藍光是波長處於400nm-480nm之間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該波長內的藍光會使眼睛內的黃斑區毒素量增高,嚴重威脅我們的眼底健康。3280提供了多種低藍光模式,在不同使用場景,稍稍捨棄色澤和亮度,便可以保證眼睛的持續戰鬥力。其中甚至有一種模擬電子書的模式,在我寫這些字的時候就用了它,太合適了……我再多試試,觀感舒適的話,對於我兒子小雷光來說,也是不可避免其看屏幕的最佳後手補救選擇。


屏幕屬於磨砂屏,或者叫霧面屏。我之前用的顯示器都是鏡面屏,白天拉著窗簾不利於室內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稍微暗一點的畫面中就能從屏幕上看到我的腦袋,偶爾還會被自己嚇一跳。這次好了。說到看片,3280使用明基自研的treVolo 2.1音響(讀作tri-vo-lo),屏幕下側的整條寬邊框是左右音響所在位置,低音單元分開在背後,音場開闊。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的顯示器音效了。可惜的是,音效有5種預設組合,沒有一切取中間的「白板」模式或自由調EQ的自定義模式。目前我會根據內容選擇音效,聽歌一般選現場,看片兒選影視,對話多的選談話,戰鬥激烈的選遊戲,搖滾/現場倒是很少選擇(有點過於熱鬧了,書房不需要熱鬧……)。


這裡要提一下最近玩的最多的《十三機兵防衛圈》


這不是一個畫面效果炸裂的遊戲,日常AVG的部分色彩風格化,一些場景透過樓宇的陽光刺眼,一些場景又以較地的對比度和色彩飽和度呈現寧靜情景或模糊記憶。遊戲不支持HDR,要持續閱讀文字,配合自動調節的B.I.+大大提升了我晚上持續遊玩的個人眼力續航時間。音響效果非常滿意,光標懸停在思維導圖上時,旁白輕輕念出關鍵詞語音,輕細縈繞,空間感強,音效和背景有一定重合文字的對話語音分得開,甚至我一度懷疑是自己幻聽了,感覺非常好。


我同時比對了27寸明基EW2780U顯示器。2780售價為3500元左右,3280售價6500元左右。除了最直觀的尺寸區別外,需要關注如下幾處區別:
2780音響的組成少一個重低音單元,音效不錯,但層次感稍弱。2780使用了明基的HDRi技術,但未通過VESA的HDR 400標準認證,但不影響遊戲中開啟HDR。兩臺放在一起對比時,同信號源下亮度稍低。99% SRGB傳統色域相比接近影院級別的95% DCI-P3有不小差別。大家可以看不同色域放在一起對比的示意圖。


很多人買顯示器,會先從尺寸入手。我最終選的32寸,比一般的顯示器大,比一般的電視小。玩主機遊戲,雖然比電視小,但在客臥如文章頂部照片展示的空間裡,已經是非常刺激的尺寸,再大就擠爆了。如果未來我變心,實在嫌不夠大,那就坐近點兒,畢竟有了孩子,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空間實屬不易,應跪拜祈禱,不時(給薩莉)進貢才是。一直以來選屏幕尺寸,我會優先滿足玩主機的需求,曾經過用40寸電視做電腦顯示器的多年經歷,練就了原地擺頭的特技。相比之下,3280上網衝浪則清爽一些,特技恐無用武之地。我是筆記本USB TYPE-C輸出畫面,頭一次用,感覺整個人都先進了。聽著音樂,寫著東西,雙屏查資料也方便,還能偶爾摸魚看片兒,自在轉換。顯示設備適用於不同經濟條件、不同環境、不同用途,不同人的觀看習慣和偏好也不同,這也是為什麼NT、IPS、VA、OLED多種面板同時存在於市面上的原因。每一種面板都有自己的特點,顯示器與電視之間的界限也在慢慢模糊。
我認為,與自己生活習慣相匹配的,才是最適合自己的。現在讓我花上萬元買50寸以上的電視,哪怕錢出得起,使用的場景也無從安置(放在客廳就是被小雷光拍滿手印和每天循環播放馬力歐的下場)。斟酌自己的預算和可控娛樂空間的面積大小來作出決定。總結下來,4K、HDR、10bit、P3廣色域、60赫茲,滿足玩遊戲需求,無縫銜接次世代。支持TYPE-C很方便筆記本接入,還不佔HDMI口。特別指出TreVolo 2.1音響效果大大提升了平時遊戲、音樂和影視的體驗。尺寸、視效、音效,三點配合,滿足工作娛樂中的多種需求,一屏多用方便靈活,可謂一本滿足!


 整體觀感,對比參照。屏幕上的畫面不過曝還要看到周圍實物好難!

細節,就容易拍了!標誌下方的半圓是音量調節旋鈕

底座比較沉,背後有收線器,佩一支遙控器,還有一個橡膠防滑墊。


最後,我的微博裡有這個內容的轉發抽獎,抽一個人送400元遊戲基金!希望大家可以選到適合自己的顯示設備,開開心心玩遊戲,享受遊戲的快樂!

相關焦點

  • 4K HDR顯示器兩個月使用有感
    (雖然人家本來就是家用屏兩個月前入了明基的pd2700q,把aoc換掉,u2415做副屏,明基這個27寸做主屏,談談這兩個月的使用體驗>先來說說4k使用體驗..4k確實爽啊,字體邊緣變的更圓潤,黃油一般順滑綿柔,從此1080p就看不下去了。
  • 32寸4K就是爽,iplaoe顯示器開箱評測
    之前說過,網紅小眾品牌顯示器有八個,谷星、度安、宏夏、AIMU、koios、iplaoe、AOCYENYO和小米。作為一個老米粉,必須優先買小米的產品,但是小米的顯示就沒有32寸4K,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谷星的技術也不錯,但是我買的時候剛好沒貨。於是選來選去,我居然買了iplaoe。
  • 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32寸的顯示器及以上我認為這是4K(3840*2160)最合適的屏幕尺寸,正常4K的顯示比例也可以接受。選擇3008*1692@2x,或2560*1440@ 2x,顯示比例剛好能夠日常辦公娛樂。雖然顯示解析度變小了,但看4K視頻還是4K解析度的。好了言歸正傳,今天咱們要來解決兩個問題:1、究竟多大的顯示器適合4K解析度,27寸還是32寸以上?
  • 次世代遊戲機顯示器明基32寸4K顯示器 小峰開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天給大家開箱的是明基EW3270U 32寸4K顯示器,這款顯示器是主打主機遊戲市場,針對PS4、XBOX1,以及次時代PS5、Xbox Series X玩家打造,顯示器屏幕採用了一塊4K解析度、B.I.
  • 4K HDR 10bit 60幀,這顯示器為遊戲而生,明基EW3270U顯示器體驗
    5 年前買的戴爾 2K顯示器搭配 MacBook Pro 16寸筆記本(之前是 2018 13 寸,高度剛好不會擋住戴爾顯示器)。不過時間久了,其實有很多設備是可以進行升級,前不久看到影視颶風為 B 站4K HDR新功能做的的宣傳視頻,原本的顯示器已經不能完全展示。再加上我自己也是個主機遊戲玩家,感覺是時候換個新顯示器改造我的第二基地了!
  • 戴爾UltraSharp 27寸4K顯示器評測
    Dell UltraSharp 27 4K USB-C顯示器(U2720Q) 戴爾售價3600元的UltraSharp 27 4K USB-C顯示器(U2720Q
  • LG 首款 4K OLED 顯示器:31.5 寸的 32EP950
    LG 在 CES 2021 上推出了其首款 OLED 顯示器 32EP950,這款 「UltraFine OLED Pro」 顯示器具有 4K 解析度,適用於處理照片、視頻和圖形的專業人士。
  • 4k顯示器推薦 2K與4K顯示器有什麼區別?
    總之,相較於2K,4K顯示器對畫質和操作空間的提升會更明顯。當然,4K顯示器雖好,選購還需理智。在決定購買4K顯示器之前,你需要問自己兩個問題:1、我是否真的有4k需求?HDR標準,這時候4K顯示器就能為你帶來更極致的遊戲和觀影體驗。
  • 32寸曲屏電競顯示器 AGON AG322QCX體驗_-泡泡網
    32寸曲屏電競顯示器 AGON AG322QCX體驗 2018年02月05日 08:59作者:宋陽編輯:宋陽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今天筆者給大家帶來的是一款愛功顯示器
  • 工作效率提升一倍,INNOCN N1U 4k便攜顯示器
    INNOCN N1U 4k便攜顯示器具備15.6寸4K大屏幕,自帶一體化支架,即使是戶外,只需要接上視頻輸出設備和移動電源,即可隨時隨地體驗超清大屏的樂趣。作為可攜式顯示器,屏幕太大,便攜就是笑話;屏幕太小,又顯得雞肋。
  • 網吧要換顯示器了,2K和4K該選哪個好?辦公和遊戲顯示器咋選?
    4K顯示器剛出不久,5K又悄悄走來,信息技術的發展真得太快了!2K和4K顯示器2k和4k指的是高清顯示解析度,2k顯示器的主流規格是2560*1440像素,像素點僅為200萬。4K則是3840x2160和4096×2160像素2種規格,像素點超過800萬。
  • 顯示器購買評測:是2K高刷還是直接4K?
    我一直以為4K顯示器很遠,但沒想到現在4K顯示器已經開始普及了,最早看到這個是知乎上有人討論,發現大家都用上了4K顯示器。 LG顯示器大家都知道非常的出名,他的屏幕也非常的出名,但是LG的有些4K面板使用時間長了會紅角,所以在自家有些4K顯示器上,LG使用了京東方的面板。
  • 華碩全球首款32寸HDMI 2.1顯示器亮相
    中關村在線消息:今日據悉,在今年的CES 2021上,華碩公布了旗下首款HDMI 2.1接口的顯示器ROG Swift PG32UQ,這也是全球首款32寸HDMI 2.1接口遊戲顯示器。華碩全球首款32寸HDMI 2.1顯示器亮相ROG Swift PG32UQ顯示器,配備了一塊IPS面板,像素密度138PPI,支持FreeSync Premium Pro(G-Sync
  • 不用4K能搞定!AOC 28寸4K顯示器評測
    這次來到評測室的4K顯示器是AOC U2868PQU,UHD 4K的超高解析度,28寸大屏,能夠滿足專業圖像處理、極致影音娛樂的需求,關鍵在於它的價格不到4K,很有誘惑力,一起來看具體的評測。●灰階測試  灰階是指一款顯示器最暗的黑到最亮 的白之間的亮度層級關係。其中,這種層級越高,表明一款顯示器的灰階越高,那麼,素質就會越好,反之亦然。 在灰階上面,這裡主要採用32級灰階和256級灰階的表現進行測試。
  • 華碩發布全球首款32寸HDMI 2.1顯示器:4K 144Hz、FreeSync+G-Sync
    在CES 2021期間,華碩發布了旗下首款HDMI 2.1接口的顯示器ROG Swift PG32UQ,這也是全球首款32寸HDMI 2.1接口遊戲顯示器。顯示器配備了一塊IPS面板,像素密度138PPI,支持FreeSync Premium Pro(G-Sync Compatible認證中),色域覆蓋100% sRGB和98%的DCI-P3,Delta E<2,1ms灰階響應時間,獲得了DisplayHDR 600認證,也就是最大亮度600尼特。
  • 顯示器2k和4k哪個好?有必要上4k嗎?
    顯示器2k和4k哪個好?有必要上4k嗎?4K顯示器就能為你帶來更極致的遊戲和觀影體驗。而如果你只是普通家用需求,且預算有限,那入一臺2K顯示器就已經綽綽有餘。2、我的電腦配置帶的動4K顯示器嗎?想要外接4k顯示器流暢地用各類設計軟體或者玩遊戲大作,電腦配置當然也要跟的上。片面準求高解析度,而導致電腦卡頓、使用不流暢,那麼無論是工作效率還是遊戲體驗都將大打折扣。
  • 蘋果官網開賣夏普32寸4K顯示器 售價超3萬
    雖然蘋果新一代桌面電腦Mac Pro具體的開賣日期還是個未知數,不過隨著上市的臨近,夏普公司的一款32英寸4K超高清顯示器也正式在蘋果網絡商店開賣。這款夏普4K顯示器的型號為PN-K321,解析度為3840×2160,在歐洲和英國地區的蘋果官方網絡商店的售價為3999歐元(約合人民幣33325元),不過這款顯示器目前還沒有登陸美國地區。
  • 華碩展示32英寸4K旗艦顯示器:144Hz+DisplayHDR 1400
    IT之家1月6日消息 據Tech Power up消息,在CES2020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華碩正式推出了華碩ROG Swift PG32UQX顯示器,這款顯示器採用32英寸,144Hz刷新率和DisplayHDR 1400等。
  • 4599大洋買個顯示器值不值?泰坦軍團大金剛4K HDR顯示器上手實測
    僅用一根線就可連接主機和顯示器,實現畫面傳輸和高速數據傳輸,並且同時還能為您的主機充電。在接口一旁為T27UG顯示器的OSD按鍵,各功能為單獨按鍵設計,並為其增加使用時的觸感體驗,盲控可調。內置音箱喇叭為3W x 2,在顯示器接口的下方兩側,無論是遊戲還是影音娛樂,都可以隨時體驗影音享受。但是對於音質有執著追求的人來說,建議搭配耳機或者音箱使用。
  • 32寸165Hz曲面遊戲神器!微星 MAG322CQR顯示器評測:2169元良心價
    微星推出32寸2K高刷VA曲面顯示器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高色域、高刷新率、高解析度、高響應速度這幾項關鍵要素可以說與遊戲體驗最為密切相關。如果財力允許,在購買顯示器時,自然是選擇無腦拉滿,讓自己獲得最佳的遊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