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對手除了俄羅斯外,還有伊朗,雙方自上世紀的伊朗革命以來就一直是針鋒相對的兩個國家,伊朗核問題產生後,美國與其關係更是如履薄冰。然而在2015年,由五常建議的伊核協議籤訂後,美伊兩國關係開始逐步緩和,並在當年年底達到了巔峰。但好景不長,在政治強人川普的推動下,2018年,伊核協議被美國單方面撕毀,隨後川普甚至還放言要讓伊朗徹底失去叫板的能力。但為什麼到現在,川普政府所放出的威脅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僅沒有讓伊朗臣服,反而伊朗還強勢出擊?
這是因為伊朗手上擁有一張最大的王牌,即荷姆茲海峽,這座海峽看上去或許沒有太大威脅性,但要知道在這座海峽的下面,埋藏著巨大的石油資源,整個阿拉伯世界將近一半的石油都出產於荷姆茲海峽東西兩岸,一旦這裡遭到了伊朗海軍的封鎖,那麼將會給世界經濟帶來極大的震動。對於美國來說,或許這座海峽的封鎖無法影響到他的生意,畢竟他們最近才和阿曼籤訂的租借條約,可以突破包圍。但對於西岸的各大阿拉伯國家來說,這等於切斷了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而這些阿拉伯國家又都與美國甚篤,擁有經濟利益關係,那麼假如放任他們被伊朗包圍,這無疑切斷了美國在阿拉伯海上的生命線。
同時,封鎖荷姆茲海峽也意味著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況,美軍將被伊朗海軍進行全面打擊而無法還手,因為荷姆茲海峽的地勢導致美軍所習慣的大規模艦隊戰術無法在這裡取得任何優勢,相反還會成為累贅,在這種不利狀況下開戰,坐擁地利的伊朗海軍可以憑藉手裡幾架老爺機輕鬆打翻美國的第五艦隊。
退一萬步講,憑藉著強大的火力壓制,或許龐大的美軍艦隊能夠慘勝,但這種勝利在某種意義上不過是「高射炮打蚊子」,得不償失,畢竟伊朗為了對抗美國,大規模加強了自己的陸軍防線,可想而知的,就算美國憑藉著火力優勢打敗了伊朗海軍,如何登陸將成為另一個難題。
而且我們別忘了為了幫助伊朗克服經濟危機,俄羅斯已經表示將會加大石油產量而不起伊朗石油的虧空,一旦伊朗徹底封鎖荷姆茲,那麼國際油價將會逐步攀升,這剛好順了俄羅斯以及正為分裂所苦的委內瑞拉,換而言之,美國無法對伊朗進行大規模戰爭,否則的話將面對美國與盟友石油產量迅速減小,從而導致美國及部分西方國家出現大規模的經濟危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