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介紹越戰早期的三款狙擊步槍:莫辛納甘91/30 PU(上)、M1D加蘭德(中)、溫徹斯特M70。
作者為Dave Emary,是Hornady公司首席彈道工程師,他設計了數十種彈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6.5克裡德莫爾。
本文刊登於《槍械與彈藥(Guns&Ammo)》雜誌,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1965年美國承諾保護越南南部地區,然而當時美軍對越南戰場需要的精確、遠程輕武器的需求毫無準備。因此,在戰爭初期,美軍無法配備精確的遠程火力,與北越軍隊和越共在野外進行戰鬥。更不用說北越軍隊的狙擊手從美軍射程之外進行騷擾射擊,美軍連還擊的手段都沒有。
當時,美軍的狙擊手訓練都是臨時、非正式的,隨著美軍調整對狙擊手和相關訓練的態度和方法,情況迅速發生改變。美國海軍陸戰隊少校愛德華·詹姆斯·「吉姆」·蘭德(Edward James 「Jim」 Land,如圖)少校是當時強調狙擊作戰重要性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於1961年在夏威夷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建立了第一個成系統的狙擊手訓練單位,據他表示,這所學校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第3陸戰師在越南設立的早期狙擊學校的雛形。
蘭德少校同時還是提高射擊技巧與技術的幕後功臣,而海軍陸戰隊狙擊手槍炮中士卡洛斯·哈斯科克(Carlos Hathcock)則寫了關於如何隱蔽行動的書。這兩位傳奇人物創造的理論,以及實踐經驗至今仍是狙擊手訓練的基礎內容。
越戰刺激了尖端輕武器的發展,其中包括全新的步槍和彈藥。正式這個時候,美國軍方開發了第一批專門製造的狙擊步槍,並制定了狙擊訓練計劃,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狙擊理論。但是,在戰爭爆發時,雙方使用的許多輕武器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技術。
根據彼得·塞尼奇(Peter Senich)在他的著作《遠射程戰爭:越南的狙擊》(1994)一書中的說法,直到1967年初,美國陸軍才開始進行有組織的師級狙擊手訓練計劃。1968年中期,美國陸軍在本土的幾所成規模的狙擊學校都是由美國陸軍射擊隊(USAMU)提供的技術和人員支持。
而另一方面,北越軍隊得益於蘇聯在二戰中創建的訓練體系,以及大量二戰時期的蘇聯狙擊步槍。有了這兩個因素,北越軍隊在戰爭初期就擁有了狙擊方面的優勢。然而少數的精英(例如蘭德少校)迅速幫助美國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他們盡一切可能訓練出色的狙擊手和研發相關裝備,以滿足作戰的需要。因此,讓我們檢視一下越戰初期雙方使用的狙擊步槍及其性能。
越戰早期美國狙擊步槍
越戰初期,美軍使用的狙擊步槍大多數是二戰時期的產品,士兵拿著這些老槍再赴前線。當時美軍士兵主要使用的是.30-06斯普林費爾德口徑的M1D、M1903A4步槍,美國海軍陸戰隊最初給狙擊手裝備的是M1D,但很快意識到需要裝備更好的狙擊步槍。
在戰爭早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拿出了所有適合狙擊作戰的步槍,其中包括溫徹斯特70型(M70)瞄準步槍(Target Rifle)。海軍陸戰隊還籌集了許多運動步槍和瞄準鏡,用來裝備前線部隊,所有這些步槍都發射.30-06彈藥。
1964年,首批部署到越南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擊手,得到的最重要的裝備就是.30-06口徑的M72競賽級彈藥。這使海軍陸戰隊狙擊手在精度和有效射程方面都具有了優勢。而美國陸軍反應較慢,最初還是配發標準的鉛芯銅被甲彈藥,這種彈藥很早就被證明缺乏遠距離狙擊所必需的精度。1966年中期,陸軍才建議為狙擊手配發競賽彈藥。
M1C/D在二戰期間研製的,這兩款步槍都是斯普林費爾德兵工廠研製的,M1C於1944年7月開始列裝美軍部隊。兩款步槍的區別在於瞄準鏡的安裝方式,M1C採用了側面安裝的瞄準鏡座,鏡座通過螺栓與機匣連接。事實證明這種鏡座存在問題,因為螺栓鬆動後,會導致歸零和精度問題。這個問題導致了M1D的誕生,通過固定在槍管上的固定式鏡座成功解決了存在的隱患,M1D於上世紀50年代初期開始列裝美軍。
M1C/D初期配備的是M81/82瞄準鏡,這兩款瞄準鏡都是帶遮陽罩的2.5倍萊門·阿拉斯加(Lyman Alaskan),只是在分劃板的設計上有所區別。M81的十字分劃板很好,而M82採用了老式的分劃板。上世紀50年代初期,這兩種瞄準鏡都被2.2倍的M84瞄準鏡所取代。
M84是M81/82的輕度改進型,帶有可補償彈道的仰角旋鈕,越戰早期美軍使用的M1D都是配備的M84瞄準鏡。M84瞄準鏡的2.2倍率,以及分劃板(如圖)都嚴重影響了遠距離狙擊的能力。
M84瞄準鏡的調節旋鈕有翻蓋裝置進行保護。狙擊手需要習慣M1D特殊的瞄準鏡安裝方式,這是因為機匣頂部需要讓位給漏夾裝填系統。瞄準鏡需要在200~300碼歸零,以避免射程增大之後,橫風對彈著點的影響。側置的瞄準鏡讓這支步槍操作非常彆扭,狙擊手貼腮姿勢很難受。M1步槍複雜的內部結構,在東南亞潮溼環境中無法保證精度的穩定。
至於M1903A4(如圖),是美國陸軍在二戰時期絕望中購買的狙擊步槍,1943年1月開始列裝美軍部隊。配備了民用版Weaver 330C 2.5×狩獵瞄準鏡,後來命名為M73B1。雷明頓公司大量製造了這款步槍。
Weaver瞄準鏡有一個直徑很小的物鏡,無法防水,充其量只能算是二戰中的權宜之計。由於美國陸軍對這款瞄準鏡採購量很大,至於供貨商專門派人前往美國各地的體育用品商店購買Weaver 330C的存貨。二戰後,韓戰期間以及之後的一段時間,Weaver瞄準鏡才開始被M81/82所取代。
在越南戰爭早期,美國陸軍將少量配備M84瞄準鏡的M1903A4步槍投入實戰,小雷德菲爾德(Redfield Junior)鏡座兼容性很好,可以在M1903A4步槍上安裝許多民用型瞄準鏡。M1903A4的射擊精度很高,但是性能受到2.2倍瞄準鏡和普通彈藥的限制。
溫徹斯特M70(如圖)帶有「美國血統」,尤納託(Unertl)8×瞄準鏡,口徑.30-06斯普林費爾德。
當海軍陸戰隊採購溫徹斯特M70步槍並將其投入實戰時,配備了Unertl 8×和10×瞄準鏡。M70底盤與機匣的結合面採用拋光工藝,還有重型槍管,可用於遠距離射擊比賽,而Unertl瞄準鏡可以提供很高的瞄準精度。這是槍炮中士卡洛斯·哈斯科克(Carlos Hathcock)使用的步槍,他使用這款步槍取得了許多擊殺記錄。
蘭德少校跟筆者說,在越戰初期,狙擊排的官兵進行捐款,然後派遣一名非委任軍官(NCO,Non- Commissioned Officer)前往衝繩。走遍了全島所有的美軍服務中心,購買每個.30口徑的獵槍和瞄準鏡,以及配套的底盤和鏡座。
海軍陸戰隊狙擊手使用的溫徹斯特M70,這就是傳說中的陸戰隊狙擊手吉(Gy)的最愛,「吉」是槍炮中士卡洛斯·哈斯科克的綽號。
溫徹斯特M70步槍在實戰中表現出色,在某些情況下,海軍陸戰隊的狙擊手還會更換精度更高的槍管,以進一步提升射擊精度。1967年雷明頓40X步槍問世,證實越南戰場上的類似改裝工作,開啟了對標準狙擊步槍和瞄準鏡的特殊需求。
這些需求迅速導致了美國海軍陸戰隊M40狙擊步槍的列裝,而這款步槍的研製基礎就是雷明頓700/40X。圖中的這支M40狙擊步槍配備了Redfield Accu-Range 3-9×40mm瞄準鏡,口徑7.62×51mm。
早期北越軍隊狙擊步槍
莫辛納甘91/30 PU,口徑7.62×54mmR
除了蘇聯的狙擊理論和訓練之外,北越狙擊手還具有早期的裝備優勢。他們配備傳奇的莫辛納甘91/30 PU步槍,這款二戰老兵廣泛裝備了北越軍隊。除此之外,北越軍隊還使用了任何可以找到的,配備了瞄準鏡的步槍,其中還包括在之前的戰爭中繳獲的法國MAS-49狙擊步槍,以及二戰中德國98k狙擊步槍。
PU瞄準鏡的分劃板。
莫辛納甘91/30狙擊步槍於1932年開始列裝,最初配備的瞄準鏡是4倍的PE/PEM。PE/PEM瞄準鏡是德國蔡司的複製品,並使用了蔡司製造的鏡片組。當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時,PE/PEM瞄準鏡的生產終止了。1942年初,開始對瞄準鏡進行簡化的工作,用以批量生產,滿足戰時的需求。1942年末,第一批配備PU瞄準鏡的莫辛納甘91/30 PU狙擊步槍下線。
莫辛納甘91/30 PU狙擊步槍配備五發固定彈倉,由於瞄準鏡的阻礙,只能一次裝填一枚彈藥。PU是一款結構非常簡單的3.5×瞄準鏡,採用了帶簡單的歐洲式三柱分劃板,與147格令的7.62×54mmR輕尖彈配合,並有射程調節功能,瞄準鏡射程校準距離為1200米,這顯得非常樂觀。
莫辛納甘91/30 PU狙擊步槍的槍機
儘管莫辛納甘91/30 PU外觀粗糙,零件配合度和拋光度差,但它卻是一款堅固耐用、性能可靠的步槍,而且射擊精度出奇的高。
越南戰爭爆發時,美軍唯一能夠與莫辛納甘91/30 PU狙擊步槍相匹敵的,就只有海軍陸戰隊配備的溫徹斯特M70步槍。
配發彈藥對槍械性能的影響
為了提高命中率,美國陸軍向狙擊手發放了173格令的M72競賽彈藥。
蘭德少校表示,海軍陸戰隊從越南開始執行狙擊任務時,就使用了.30-06口徑M72競賽彈藥,全被甲船尾彈丸重173格令。據報導,這種彈藥初速805米/秒時,彈道係數(BC)為.494 G1。使用槍管長度同為24英寸(610mm)的M1D、N1903A4、M70發射時,槍口初速均為820米/秒。M70的彈丸可以在海平面超音速飛行1052米。美國陸軍很快意識到這款.30-06彈藥的性能存在不足,1966年中期,美國陸軍建議未來的狙擊步槍使用M118競賽彈藥(口徑7.62×51mm)。而這種步槍的就是在M14基礎上,發展而來的M21。
為了探究越戰中美軍使用的狙擊步槍的射擊精度和有效射程,筆者借用了幾支當時的步槍,並配合幾種不同來源的彈藥。對於這種美國步槍,筆者智能使用數量非常有限的M72競賽彈藥,這些都是1960年法蘭克福兵工廠的產品。由於可用的彈藥太少,筆者只能使用每支步槍在100碼和300碼距離上,發射兩組各五發彈藥。順便說一下,蘭德少校說,他存了幾盒越戰中使用的1964年製造的彈藥。
M1D和M1903A4配備的低倍瞄準鏡嚴重限制了有效射程,兩種步槍的有效射程分別為500碼(457米)和600碼(549米)。這是因為分劃板的標線已經覆蓋了單兵目標的身體,彼得·塞尼奇在其著作中表示,儘管使用M84瞄準鏡時,曾經擊中過800碼(732米)的目標,但這樣超長距離的戰果被認為是「運氣好」。
Unertl 8×瞄準鏡的分劃板
筆者用於測試的步槍為:配備M84瞄準鏡的M1D狙擊步槍,該槍在CMP年代狙擊步槍比賽中獲得很好的比賽成績;1950年製造的溫徹斯特M70重型槍管步槍,配備Unertl 8×瞄準鏡;1944年製造的莫辛納甘91/30 PU狙擊步槍,這支步槍已經使用1945年製造的147格令輕尖彈進行了測試。所有彈藥的初速都是距離槍口3米遠的地方進行測量,測試中儘量使用相同的條件,儘可能避免側風的影響。
使用M72競賽彈藥對M1D進行測試,表明它確實可以準確命中600碼(549米)以內的單兵目標。就如同美軍狙擊手報告的那樣,這支步槍在射擊時操作並不舒適,貼腮位置並不好。M84瞄準鏡的2.2倍率肯定會對500碼(457米)以上的射擊造成影響,從而制約了有效射程。聽了蘭德少校和哈斯科克的故事,筆者對這些步槍的真實表現更有興趣了。
槍炮中士卡洛斯·哈考克使用溫徹斯特M70狙擊步槍進行射擊,配備的就是Unertl 8×瞄準鏡。
換用溫徹斯特M70之後,發現使用這支步槍射擊實在是充滿了樂趣。底盤非常舒適,可以提供很好的頭部位置和貼腮,使用M72競賽彈藥時,精度非常好。100碼距離上取得1.5 MOA的表現,300碼距離上,即便狂風影響了幾枚彈藥的落點,依舊打出了1.5 MOA的精度。如果在沒有風力影響下,300碼的精度完全可以達到1 MOA甚至更高。
測試中,使用了1960年法蘭克福兵工廠M72 30-06溫徹斯特競賽彈藥,散布圓直徑為兩組五發射擊的平均值。初速是距離槍口3米距離上,使用Chrony BETA測速儀記錄的10發彈藥平均值。
哈斯科克表示,他喜歡將射擊距離控制在800碼(732米)以內,以確保較高的命中率。根據筆者對溫徹斯特M70的測試結果,確實可以發現這個說法有道理。M70在800碼時,散布圓直徑為254~305mm,完全具備了精確命中單兵目標的水平。而在1000碼(914米)時,M70儘管仍然可以命中目標,但是考慮到射程較遠,由於風的影響,散布圓直徑達到了356~406mm,肯定無法保證命中單兵目標。
莫辛納甘91/30 PU狙擊步槍對筆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驚喜,由於該槍使用的彈藥很多,所以射擊次數會更多。筆者嚴重懷疑這樣出色的性能是否與軍用彈藥是一致的。憑藉3.5倍瞄準鏡和尖銳的分劃板,莫辛納甘91/30 PU在一個好射手的使用下,肯定能夠有效命中700碼(640米)的目標,但無法達到溫徹斯特M70的水平,因為後者配備了更高倍率的瞄準鏡和加工精度更一致的競賽彈藥。
製造越戰初期復刻版狙擊步槍
Unertl瞄準鏡相當精確,但是早期型號的裸露調節旋鈕在戰場上很容易被損壞。
隨著CMP老式狙擊步槍比賽的推廣,很多槍迷對老式軍用狙擊步槍的興趣激增。市場上出現了幾種復刻步槍,並且幾乎每種都提供了軍用瞄準鏡和鏡座的復刻品,其中兩家最著名的企業就是Leatherwood和Numrich Gun Parts。
Leatherwood為M1903A4提供了M73B1/330C Weaver瞄準鏡的高質量復刻品,M1903A4和M1C/D的M81/M82瞄準鏡,以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M1903A4和溫徹斯特M70所用的Unertl 8×瞄準鏡,另外該公司還為M1903A4提供了復刻的鏡座和鏡環,以及Unertl 8×瞄準鏡的底座和調節旋鈕。
Numrich提供M84瞄準鏡的精確復刻品,包括M1D的原始密封包裝、鏡座和貼腮板。另外還提供蘇聯PU瞄準鏡和安裝座。策劃並組裝完成這些老式狙擊步槍對提高自身武器水平很有幫助,而拿著它們進行射擊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同時,這樣的活動還為射擊愛好者提供了一些了解歷史的機會。
最後
儘管美國在很大程度上並沒有為越南戰爭做好充足的準備,但以蘭德少校為首的軍官用他們的努力改變了落後的局面,並在美國軍方的支持下扭轉了劣勢。這些努力至今仍是現代軍用狙擊手裝備和訓練方面的重要基礎。
今天,美國和盟軍的狙擊手繼續在世界戰場上發揮著作用。現在,與敵方的交戰距離已經是越戰期間所難以想像的。1967年2月,哈斯科克在已知目標距離的情況下,使用M2HB型12.7mm機槍擊斃一名敵人,射程為2500碼(2286米)。這個記錄在2002年3月被打破,此後又被打破了六次,目前最遠狙殺紀錄的射程為3871碼(3540米)。我們應該感謝那些越南戰場上的美國軍人,其中當然要包括那些從商店購買狩獵裝備和競賽彈藥,與敵人進行戰鬥的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