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專家:碳中和目標規劃時間表已敲定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專家:低碳發展不是給地方發展設「天花板」

摘要

【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編制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戰略規劃】生態環境部專家:按照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編制相關戰略規劃,大致的時間表已經敲定。碳達峰行動方案也正在加緊編制。(第一財經)

  生態環境部有關專家今天(22日)就社會上一些人對於低碳發展的誤解進行回應,表示低碳發展不是給地方發展設「天花板」,並預測到2030年低碳投資將成為新的增長驅動。

  在中國環境記協今天上午舉辦的第十一期環境茶座上,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表示,低碳發展不在經濟增長的對立面。低碳發展可以讓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同時促進新經濟形態的發展。

  柴麒敏說,此前在與地方政府或企業的座談時,有人認為低碳發展是給地方經濟發展設「天花板」,是「卡脖子」,約束地方發展,是給企業增加成本的。「但如果仔細看中央文件,反反覆覆都在出現一個詞『效益』。」他說。

  柴麒敏介紹,2005年以來,我國所實施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和行動,相當於累計節能22.1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192萬噸、氮氧化物約1130萬噸。研究結果顯示,到2030年協同治理將減少80%的大氣汙染,帶來更清潔的空氣。

  「通過低碳發展,還提供了更多清潔、體面的工作。」柴麒敏介紹,目前,全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工作人員已經達到450萬人左右,已接近煤炭生產領域的產業工人。預計到2030年低碳領域的就業人數可達到6300萬人。

  另外,低碳發展也會帶來投資的變化。柴麒敏說,到2030年,全國低碳產業的投資有望達到23萬億元,對GDP的貢獻率將超過16%。

  國際社會目前已達成共識,且多項證據也顯示,採取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可以推動創新、提高經濟增長並帶來諸如可持續發展、增強能源安全、改善公共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等廣泛效益。

  今年9月,中國政府向國際社會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使二氧化碳排放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本月12日,中國政府再次向國際社會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柴麒敏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海南、重慶、雲南、甘肅、新疆等9省(區、市)都提出了明確的碳排放達峰目標。國家已開展了三批共計87個低碳省市試點,共有82個試點省市研究提出達峰目標,其中提出在2020年和2025年前達峰的各有18個和42個。此外,低碳城(鎮)、低碳工業園區、低碳社區、近零碳排放示範工程等試點示範也得到了很好的實踐。

  環境茶座會上,柴麒敏還透露了相關預測,包括到本世紀中葉,我國氣候變化領域的資金需求。預測結果顯示,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願景總資金需求規模將達到約139萬億元,年均約3.5萬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左右,長期資金缺口年均在1.6萬億元以上。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按照上述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編制相關戰略規劃,大致的時間表也已經敲定:

  預計明年全國「兩會」上,將明確低碳發展的約束性目標和重大政策;明年秋季將出臺「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主要目標和政策行動;明年秋冬季有望出臺「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提出減緩和適應目標、部門和地方行動等。同期明確「十四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以及工業、建築、交通、能源等專項規劃,對約束性減排指標進行地方分解。

  對於正在加緊編制的碳達峰行動方案,柴麒敏透露,方案將提出地方達峰主要政策與行動,開展部門和行業達峰行動,部署低碳技術開發和項目投資,同時引導重點企業開展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管理,加強重點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DF075)

相關焦點

  • 碳達峰、碳中和怎麼做?大連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會議專題部署
    碳達峰、碳中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對「十四五」及今後一個時期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同時明確提出2035年「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遠景目標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五年目標。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1年要抓好的八項重點任務,其中一項就有「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 碳中和目標下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題:碳中和目標下綠色金融發展駛入「快車道」新華社記者姚均芳「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包括碳金融等在內的綠色金融業務發展將迎來巨大機遇。
  • 碳中和與經濟發展如何雙贏?|碳中和行動
    當中國對碳中和這一目標作出更細緻的承諾時,還有不少小夥伴對於碳中和這個概念感到陌生。究竟什麼是碳中和,如何實現它,又是因為什麼,需要我們去實現這個目標?1怎麼理解碳中和?所謂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與人為排放相抵消。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馬化騰:"很難,但總要努力"
    21 財經 APP 白楊北京報導  1 月 12 日,騰訊宣布啟動碳中和規劃,以響應我國提出的碳中和目標。  雖然距離實現全球碳中和還很遙遠,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提出碳中和目標,中國是其中之一。對企業而言,首當其衝加入碳中和的應該是一些傳統能源企業,騰訊則是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對此,騰訊董事會主席兼 CEO 馬化騰表示,此次疫情暴發,讓我們更加關注人與大自然的關係。作為科技企業,我們要更為關注企業運營對氣候、水等自然環境的影響。
  • 中國能源研究會李俊峰:佔全球GDP75%的國家已提出碳中和目標
    【中國能源研究會李俊峰:佔全球GDP75%的國家已提出碳中和目標】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研究員李俊峰19日在國是論壇上表示,今年的7月份,在歐盟宣布碳中和計劃之前,已有30多個國家宣布碳中和目標
  • 多國「碳中和」目標政策提速升級 全球能源革命拐點將至
    「碳中和」絕對是時下最熱的高頻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都提出了相關的目標計劃。  為了加快推進「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英國、日本等多國近期都公布了升級版的相關政策,涉及禁售燃油車、促進清潔能源使用、財政政策加碼等多個方面。
  • 東南大學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揭牌
    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事務特別顧問、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線上致辭,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楊偉民,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出席並為研究院揭牌。省人大常委會民宗僑委主任、碳研院院長朱曉明,東南大學副校長丁輝,東南大學原副校長沈炯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大會。  楊偉民在致辭中肯定了成立碳研院的戰略眼光。
  • 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減碳...
    核心閱讀「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這意味著,我國在持續為減緩氣候變化影響做貢獻的基礎上,按下了減碳的加速鍵。
  • 什麼是碳中和?碳中和願景下國資央企有哪些動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在巴黎協定之後第一個長期氣候目標,也是第一次提到碳中和。
  • 21世紀中心參加「海洋負排放支撐碳中和」科技創新研討會並開展...
    福建省委副書記、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中科院院士侯增謙、焦念志、傅伯傑、陳發虎、楊元喜、戴民漢,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以及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等40餘家機構100多名專家、學者代表參加會議,圍繞海洋負排放技術進行深入研討,積極為國家實現碳中和目標獻計獻策。
  • 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寧成立
    日前,全球首家以「碳中和」命名的研究機構--長三角碳中和戰略發展研究院在南京成立。碳研院由南京市政府聯合東南大學等有關方面共同組建,將聚焦碳中和領域的政策、技術、產品等開展研究,促進碳中和技術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為地方政府提供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諮詢,為企業提供綠色轉型的解決方案。
  • 騰訊啟動碳中和規劃 新書發布透露AI+環保新布局
    騰訊科技訊,騰訊董事會主席兼任 CEO 馬化騰近日表示,騰訊將積極響應中國碳中和目標,並已著手推進碳中和規劃。騰訊進一步透露將推進碳核查,並結合國際經驗與中國實際狀況,制定碳中和的策略與路線圖。騰訊也成為了首批啟動碳中和規劃的網際網路企業之一。
  •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面臨哪些挑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做好哪些工作?全國政協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先進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2013年-2019年,我國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已成為溫室氣體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包含營運性運輸、私人乘用車、摩託車、農用運輸車等非營運性運輸)碳排放佔全國終端碳排放15%左右(不包含國際航空和遠洋船舶在公共區域的排放)。
  • 一文了解什麼是「碳達峰」&「碳中和」!
    什麼是「碳達峰」和「碳中和」?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經濟發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學環境與氣候研究院院長邵敏介紹,「碳達峰」就是我們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採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 中國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意味著什麼?
    9月22日,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諾,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什麼是碳中和?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已成為自二戰以來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最重大的環境與發展挑戰之一。中國目前承諾的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遠超《巴黎協定》下2度溫升控制目標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和的要求,將可能使全球實現碳中和的時間提前5-10年。
  • 碳中和目標將帶來更經濟和更安全的能源結構 券商...
    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確立 全球碳中和大行動開啟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不僅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承諾,也是對國內的動員令。
  • 菅義偉首次施政講話 日本版「碳中和」計劃出爐
    10月26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向國會發表首次施政講話時宣布,日本將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完全實現碳中和。這是日本政府首次提出進入脫碳社會的具體時間表。 此前,日本長期氣候戰略是:到2050年在2010年的基礎上減排80%,並在「本世紀後半葉儘早」實現碳中和。
  • 「碳達峰」和「碳中和」都是啥?一起來了解下
    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經濟發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學環境與氣候研究院院長邵敏介紹,「碳達峰」就是我們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後再慢慢減下去;而到2060年,針對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採取植樹、節能減排等各種方式全部抵消掉,這就是「碳中和」。
  • 新聞熱點:「碳中和」目標下石油石化如何「綠動」
    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我國明確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中和目標,對能源系統是一個巨大的改變,甚至是一次徹底的革命。
  • 十年後中國風電、光能發電量將超火電 專家解讀氣候治理新目標
    12月14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座談會,會上專家表示,按照計劃,到2030年,我國的風電、光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超過火電。焦點一:為何堅定低碳轉型?「沒有一個國家通過高碳發展就能支撐現代化」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認為,《巴黎協定》是全球氣候治理的裡程碑,《巴黎協定》確立了2020年後氣候變化治理的框架。據此,中國提出了2030年和2060年為節點的新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和願景。為什麼中國要堅定不移施行低碳轉型?趙英民認為應該從三個方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