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案例:
三年前,50歲的高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右手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情緒激動時加重,睡眠時消失,起初症狀輕微,也沒有影響生活,以為太累了沒有在意,但是一年前開始,右手的顫抖越來越明顯,抖動「傳染」到了左邊,雙手都出現了不由自主的顫抖,連簡單倒水都變成了難題,吃飯也夾不住菜,一度懷疑自己患上帕金森病。 在朋友推薦下來我院,經我院神經內科郝保義主任通過詳細的問診確診為:特發性震顫,現患者已入院治療。
說起手抖,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帕金森病。作為一種中老年人群體常見的慢性病,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手抖。然而,手抖的原因多種多樣,並不是所有的手抖都是帕金森病引起的。
01
"> 什麼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也叫震顫麻痺,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於1817年首先詳細描述。為了紀念這位醫生,國際上把該病統一稱為帕金森病,並把這位醫生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抖」,專業術語叫做「震顫」。有不少病人就是因為手不自主地抖動來到門診看病。帕金森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等。
很多人一看到震顫就想到帕金森病,其實判斷帕金森病,最首要的是動作遲緩,病人感覺動作變得緩慢,肢體僵硬,走路的時候好像邁不開腿,步伐也變小了。
02
"> 手抖就是帕金森嗎?
由於帕金森病會手抖的知識太過「深入民心」,只要是顫抖,就會首先想到是帕金森病在作怪。
其實震顫不光見於帕金森病,也見於其他疾病,包括:特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疾病、長期酗酒、服用某些藥物等。所以出現「手抖」未必是帕金森病,也可能是特發性震顫。這是最容易與帕金森病混淆的疾病之一。
特發性震顫可發生於各種年齡,以中老年人居多,一般患者的直系親屬中有類似震顫的情況,提示可能與遺傳有關。和帕金森病不同的是,特發性震顫是活動狀態下的震顫,最常見於持物時,比如拿筷子夾菜、倒水、寫字,而靜止不動時震顫較輕,部分病人飲酒後震顫好轉。
特發性震顫大多數兩隻手同時發病,早期可能出現頭部震顫,不會出現帕金森病的肢體僵硬、活動不靈等症狀。
03
"> 出現手抖怎麼辦?
手抖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症狀,但手抖並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出現手抖的症狀,應及時找神經內科醫生做出準確診斷。如果您的家人出現肢體的動作減慢、抖動等運動異常,應引起重視並及時就醫,儘早治療。
溫馨提示:為保證就診質量,患者請在家屬陪同下來院就診!
溫馨提示: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是山東省一家集專業性、科研性於一體的精神疾病診療醫院。醫院在治療頑固性失眠、抑鬱、精神分裂、癔症、疑病症、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等疾病,以及頑固性頭痛、癲癇、帕金森症候群、三叉神經痛、吞咽神經痛、面神經麻痺、腦血管後遺症等腦部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如果您或是身邊的朋友患有精神心理或神經疾病,千萬不要耽誤診斷隨意服藥,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有更多疑問可以撥打免費諮詢電話:400-1616-120或添加微信公眾號JNYDNKYY進行諮詢,濟南遠大腦康醫院專家團隊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壹點號濟南遠大腦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