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就是帕金森嗎?

2021-01-10 齊魯壹點

遠大案例:

三年前,50歲的高女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右手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情緒激動時加重,睡眠時消失,起初症狀輕微,也沒有影響生活,以為太累了沒有在意,但是一年前開始,右手的顫抖越來越明顯,抖動「傳染」到了左邊,雙手都出現了不由自主的顫抖,連簡單倒水都變成了難題,吃飯也夾不住菜,一度懷疑自己患上帕金森病。 在朋友推薦下來我院,經我院神經內科郝保義主任通過詳細的問診確診為:特發性震顫,現患者已入院治療。

說起手抖,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起帕金森病。作為一種中老年人群體常見的慢性病,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狀就是手抖。然而,手抖的原因多種多樣,並不是所有的手抖都是帕金森病引起的。

01

"> 什麼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也叫震顫麻痺,由英國醫生詹姆斯·帕金森於1817年首先詳細描述。為了紀念這位醫生,國際上把該病統一稱為帕金森病,並把這位醫生的生日——4月11日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

提到帕金森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抖」,專業術語叫做「震顫」。有不少病人就是因為手不自主地抖動來到門診看病。帕金森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有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等。

很多人一看到震顫就想到帕金森病,其實判斷帕金森病,最首要的是動作遲緩,病人感覺動作變得緩慢,肢體僵硬,走路的時候好像邁不開腿,步伐也變小了。

02

"> 手抖就是帕金森嗎?

由於帕金森病會手抖的知識太過「深入民心」,只要是顫抖,就會首先想到是帕金森病在作怪。

其實震顫不光見於帕金森病,也見於其他疾病,包括:特發性震顫、甲狀腺功能亢進、小腦疾病、長期酗酒、服用某些藥物等。所以出現「手抖」未必是帕金森病,也可能是特發性震顫。這是最容易與帕金森病混淆的疾病之一。

特發性震顫可發生於各種年齡,以中老年人居多,一般患者的直系親屬中有類似震顫的情況,提示可能與遺傳有關。和帕金森病不同的是,特發性震顫是活動狀態下的震顫,最常見於持物時,比如拿筷子夾菜、倒水、寫字,而靜止不動時震顫較輕,部分病人飲酒後震顫好轉。

特發性震顫大多數兩隻手同時發病,早期可能出現頭部震顫,不會出現帕金森病的肢體僵硬、活動不靈等症狀。

03

"> 出現手抖怎麼辦?

手抖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症狀,但手抖並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出現手抖的症狀,應及時找神經內科醫生做出準確診斷。如果您的家人出現肢體的動作減慢、抖動等運動異常,應引起重視並及時就醫,儘早治療。

溫馨提示:為保證就診質量,患者請在家屬陪同下來院就診!

溫馨提示: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是山東省一家集專業性、科研性於一體的精神疾病診療醫院。醫院在治療頑固性失眠、抑鬱、精神分裂、癔症、疑病症、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等疾病,以及頑固性頭痛、癲癇、帕金森症候群、三叉神經痛、吞咽神經痛、面神經麻痺、腦血管後遺症等腦部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如果您或是身邊的朋友患有精神心理或神經疾病,千萬不要耽誤診斷隨意服藥,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

如有更多疑問可以撥打免費諮詢電話:400-1616-120或添加微信公眾號JNYDNKYY進行諮詢,濟南遠大腦康醫院專家團隊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壹點號濟南遠大腦康醫院

相關焦點

  • 手抖就是帕金森?老年人手抖,可能是哪些原因所致?看看醫生分析
    有的老年人還會出現手抖症狀,手抖和帕金森氏症,通常是聯繫在一起的,換上帕金森氏症的人患者,通常治癒的概率比較低,而且會對患者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什麼是手抖?出現手抖症狀的人,一般表現為手部出現顫抖,身體四肢乏力,尤其是手臂,會出現非節律性的顫抖症狀。
  • 你認為帕金森只是「手抖」?這4個特點要注意了……
    近年來,隨著升學、就業壓力的逐步增大,帕金森病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生活中,醫學界普遍認為,帕金森病跨年齡發病的病因跟心理壓力也有關聯。不僅僅局限於老年人,青少年帕金森病也是有的,另外,青少年帕金森也多見於病毒性腦炎、腦外傷、一氧化碳中毒、亦或服用藥物所致。
  • 生活拒絕手抖
    當一個人長時間牽掛著另外一個人的時候,突然有一天,自己喜歡的人和自己說了一句話,或者是問了一個問題,這個時候多巴胺迅速分泌,整個人都會變得特別興奮,當你看到他的一個眼神,或者是對視一秒鐘,由於身體激素的迅速分泌,有些人時常會出現一些,手抖,頭抖,腿抖,這個是害怕了嗎,是的,確實害怕,哈哈,至於害怕什麼,至今沒有明確的說法。
  • 帕金森病還能治好嗎?帕金森手術可不可靠?
    帕金森病是在老年人群體比較常見的疾病,也是無法根治的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慢慢的會喪失自理的能力。目前對於帕金森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手術只是作為補充,因為手術也僅僅是改善症狀。帕金森病能治好嗎?
  • 市一南院讓帕金森患者恢復自如生活
    「簡單說來,就是通過在人腦中植入微電極,通過脈衝發射器發出的微電流刺激腦內核團,阻斷異常放電,調節通路功能。」劉耀華說,腦深部電刺激術主要針對藥物療效減退且出現藥物導致運動併發症的患者。去年9月29日,家住靜安區的張大爺在市一南院接受了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手術那天,我愛人幫我錄了一段視頻發到微信朋友圈,朋友們都震驚了。」
  • 心慌手抖,原來是特發性震顫,這幾3個原因你知道嗎?
    說起特發性震顫很少有人知道,但是說起手抖,知道的人就很多了,同時又有局限性,常聽說手抖不是老年人才會出現的嗎?現如今有很多人會說,我這麼年輕,怎麼會得這個病,手抖如今變成了年輕人的代名詞。,原來是特發性震顫,這幾個原因你知道嗎?
  • 喝了咖啡心慌手抖,還能喝嗎?怎麼補救?
    然而喝下去沒多久,「咖啡綜合症」也立馬出現了——手抖、心慌,乏力……好難受!喝了咖啡心慌手抖,還能喝嗎?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看看:為什么喝了咖啡會心慌手抖。人體就會感到心慌、乏力、心跳加速等一系列低血糖的症狀——是的沒錯,也就是你喝完咖啡後難受的感覺了。所以,並不是喝咖啡直接造成了心悸,而是「攝入咖啡鹼→皮質醇升高→分泌胰島素→反應性低血糖→心悸」這樣一個連鎖的過程。喝了咖啡心慌手抖,還能喝嗎?
  • 特發性震顫有可能會轉換成帕金森嗎?
    特發性震顫和帕金森病,主要是因為這兩種疾病都有肢體震顫,這兩種疾病還是很好區分的。 特發性震顫比較簡單,肢體震顫是其唯一症狀,主要為手、頭部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姿位性和運動性震顫(區別於帕金森病的靜止性震顫),在病程發展上,進展比較緩慢,有一定的延展性,後期影響生活自理。該病約60%病人有家族史,緊張 疲勞 情緒激動 病情加重。還有一個特殊的現象,飲酒後顫抖消失,次日加重。這是特發性震顫典型的特徵。
  • 年輕人如果有這些症狀,很可能是帕金森病!
    本文約1600字,預計閱讀需要3分鐘 每年在門診都會遇到幾例青少年帕金森病患者。一說到青少年帕金森病,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疑惑,帕金森不是老年病嗎?青少年怎麼會得這種病呢?現實是,我們醫院確實每年都會接到青少年患上帕金森疾病的病例。
  • 42歲女兒辭職照顧得帕金森病的母親,一個月有20天一起睡
    「我是一個42歲的普通婦女,家裡有個患帕金森的母親,母親自理能力減退得厲害,身邊離不開人照顧,我現在辭職在家,專門照看她……」我趕去蕭山,見到了母女倆,聽了她們的故事。媽媽今年70歲,患帕金森病7年了。這7年,她行動越來越慢,每天吃的藥劑量也在增加。
  • 帕金森的特效中藥
    現代中醫學多認為,帕金森病的病機是本虛標實,主要病變在腎、脾、肝三髒。首先肝腎不足,腦髓、筋脈失養是本病發病的基本病機。脾虛在帕金森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採用健脾益氣法能夠緩解病情、延緩其發展。本病主要病理基礎為肝腎虧虛,而內風暗動、痰瘀交阻為重要病理因素,為虛實夾雜之疾。
  • 帕金森病人晚上鬧人怎麼辦?
    帕金森的病人很容易出現失眠,因此這些患者在晚上可能不睡覺,建議此類患者白天儘量不要睡覺,以增加夜間入睡的驅動力。還有一種情況睡不著覺,就是因為肢體的僵硬不能得到緩解。躺在床上很不舒服,可以給他吃一些美多巴類的藥物。
  • 英雄聯盟:寫給手抖的Faker,Legends Never Die
    寫給手抖的Faker,Legends Never Die11月3日,英雄聯盟S9全球總決賽四強戰上,SKT再次以1:3負於G2。當畫面切到Faker整理頭髮手抖的時候,囧王者曾發文感嘆道「神,也會老嗎?但,Legend Never Die」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 帕金森病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帕金森病屬於一種慢性疾病,對於病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運動功能、生活自理等方面。在治療上主要也是以改善症狀,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對於帕金森病人提出的三大紀律 明確診斷,規範治療:確診不難,但是往往很多病人都是被誤診耽誤治療。
  • 帕金森:高殘低死難治癒,尤愛「欺軟怕硬」,最後卻被一個小晶片制服
    只因為她被」高殘低死難治癒「的帕金森病盯上了。因為身患帕金森病的她,不僅不能繼續在熱愛的崗位上工作,隨著病情的持續進展,更是嚴重到生活不能自理。帕金森病,」愛捏軟柿子「,也就是說,這一疾病好發於老年人群,是繼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之後,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殺手「,並且是年紀越大,患病風險越高。
  • 帕金森是什麼病,一般有什麼症狀?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症狀主要有四肢僵硬、行走困難、容易摔跤、不能自理等。患者會隨著病症加劇逐漸出現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重塑了「帕金森小鼠」
    受損的腦神經還有望再生嗎?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陳躍軍研究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周文浩/熊曼研究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張素春研究組合作發現,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特異性修復大腦中受損神經環路,重塑神經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動物的行為學障礙。2020年9月22日,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細胞幹細胞》上。
  • 治療帕金森病中醫驗方「定顫散風湯」
    在定顫散風湯問世前,中醫藥作為一種輔助療法,而在近些年中醫藥在治療帕金森病上有較好的作用,定顫散風湯展現了中醫藥千年歷史的風採,在治療帕金森病上體現了定顫散風湯的特色和優勢。獲得了一些帕金森病患者的信賴。
  • 昆明動物所發現自發罹患帕金森病食蟹猴
    目前,缺乏有效治癒帕金森病的手段。  非人靈長類動物,尤其是舊大陸猴,因其大腦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與人類高度相似性,被認為是模擬人類疾病的理想動物模型。猴子是否能自發罹患帕金森病,這一重要問題未能得到解決,而且它直接關係到如何利用猴子研究帕金森病的策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