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鉀寶、白包裝或含有激素的水溶肥、五花八門的德國紅牛……3月22日,本報農資風向標打假直播第二場——鉀肥與特肥專場如約而至,4位專家和企業代表聯合起底鉀肥與特肥造假套路。
鉀肥與特肥都屬於高價值的商品,而且都是市場熱點,因而成了假冒偽劣重災區之一。本期直播邀請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領軍企業進行探討:四川輕化工大學客座教授、全國知名農資打假維權專家、中國農資流通協會高級顧問甘小明,深圳德鉀鹽貿易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唐璐,威海市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陳興海,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營銷總監曲劍。
甘小明:鉀肥造假四大套路
四川輕化工大學客座教授、全國知名農資打假維權專家、中國農資流通協會高級顧問甘小明
甘小明從事基層執法20多年,擁有很多實戰經驗。他介紹道,假鉀肥具體有四種:一是虛假標高養分含量,以總養分代替單一養分進行標識;二是以硫酸鉀(K2SO4)代替氧化鉀,玩文字遊戲,實際氧化鉀含量遠低於國家標準;三是用氯化鉀傍硫酸鉀產品;四是用顆粒鉀等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的未知名稱代替氯化鉀、硫酸鉀鎂肥,以次品冒充高端鉀肥,或者用外國名如以色列鉀寶、美國鉀寶等來命名。
去年7月,鉀鹽鉀肥行業分會就亂象發表公告,一方面提醒生產企業要自律,另一方面希望經銷商提高鑑別能力,並且希望各地執法人員加大對當地肥料生產企業的監管力度,如出現不法行為,責令註銷企業標準,對長期不改的企業,拉入不誠信企業名單,營造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保護守法誠信生產企業、經銷商以及廣大農民的合法權益,防止坑農害農行為惡性事件發生。
水溶肥市場目前「以肥代藥」的現象較為嚴重,一是在肥料中以增效劑名義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二是在肥料包裝上宣傳植物生長調節劑功能;三是以肥料登記之名,行銷售植物生長調節劑之實;四是無證白包裝「三無」產品。甘小明提醒,作為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索證索票,認準誠信的經銷商;在購買時,要對以下幾種情況做重點檢查:一是擅自亂取肥料名稱;二是產品名稱與執行標準不符;三是標有企業標準,但未取得肥料登記證的產品;四是以肥料代替農藥,誇大功效的產品;五是用「TM」申請商標作肥料名稱;六是國產肥料「傍」進口肥料;七是偽造或冒用生產許可證編號、QS生產許可標誌。
深圳德鉀鹽:假冒紅牛達30多種
深圳德鉀鹽貿易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 唐璐
德國鉀鹽集團進入中國市場30年以上,其紅牛品牌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深受廣大農戶喜愛。也正因如此,紅牛品牌成為不法分子爭相模仿的對象。
唐璐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德鉀鹽集團在市場上發現了30多種紅牛牌假冒產品。具體情況有:一是使用紅牛的文字註冊商標,侵犯了紅牛商標專用權;二是在產品包裝袋上標註了德國鉀鹽公司,涉嫌假冒德鉀鹽的企業名稱;三是在包裝袋上印了兩頭牛,讓農戶誤以為其是屬於德鉀鹽的紅牛產品;四是把德國紅牛、德國鉀鹽、紅牛國際等字眼註冊其公司企業名稱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大概有40多家公司的名稱裡面包含了這些字眼,德國鉀鹽集團跟這些公司沒有任何形式的資本、技術以及業務的合作,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分銷和授權。
唐璐介紹,通過多年打假經驗,德鉀鹽已經形成了一套非常有效的打假流程,用「一看二問三證據」來帶領帶動農戶來識真辨假。今年德鉀鹽的315主題是「凝聚你我力量」,其實凝聚你我力量,不單單是說凝聚廠商的力量,更是凝聚消費者的力量。近期德國鉀鹽集團也參加了一個自發性的非盈利的組織——「新肥碼頭CLUB」,來推進水溶肥行業好品牌、好企業的發展。
世代海洋:水溶肥隱性添加
威海市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陳興海
陳興海介紹,現在水溶肥違規添加的現象非常多,表面上很難辨認,為了達到速效性,有的企業甚至違規添加大量化學激素。這些人工合成的化學激素在合理用量時會對作物生長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過量使用會促使果實畸形、提前早衰、影響口感和品質,甚至對人體產生危害。2019年6月,農業部下發文件,肥料中調節劑含量可通過液相色譜儀檢測,超標按照農藥無證經營處理。此規定的出臺也表現出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作為正規、有良心的企業,應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不影響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的前提下,合理合法添加對植物生長、對人類健康有利的物質,生產出優質的肥料。
海藻肥、腐殖酸、黃腐酸等產品近幾年深受用戶青睞。世代海洋位於山東榮成,擁有1.5萬畝海帶養殖基地,每年與龍鬚菜交替養殖,年產優質海帶20餘萬噸。世代海洋酶解出的物質是黃色和綠色的,有一種複合多維菌劑是黑色的,所以在打假時很容易識別,尤其是葉面肥、衝施肥,看顏色、聞氣味就可以分辨。世代海洋的產品是新鮮的海帶氣味,而用了腥味劑的產品會有很腥的味道。
中創億豐:菌肥原料造假
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營銷總監曲劍
市面上的生物菌肥琳琅滿目、魚龍混雜,不良企業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假菌肥通常是原料造假,採用河底汙泥和城市垃圾為基質生產有機肥,含大量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不但不能改善農產品品質,反而會給土壤帶來更大負擔。還有部分企業利用原裝進口、國際先進等幌子制假賣假,獲得高額利潤。
判別真假生物菌肥通常分別5個方面。
一是看標準。生物有機肥標準是NY884-2012,含少量生物菌;農用微生物菌劑執行國家標準GB20287-2006,含有大量生物菌。
二是看登記證。現在很多企業自己不具備生產資格,於是租用其他廠家的證,是不合法的。在手機上下載「農查查」APP,輸入登記證號就可以查詢,看證號和所標識的生產企業是否相符。
三是看內袋。幾乎所有生物菌都怕紫外線,真的菌肥會用專用的紫外線隔離內袋。生物菌生存期一般是7天,有的可存活3個月,中創億豐把生物菌在複合之前進行了馴化,使其休眠,入土即活。所以我們的肥料能夠有3年的有效期。
四是聞氣味。發酵好的生物菌肥是沒有異味的,更沒有刺激性的味道,應該是淡淡的酸味和一點海洋氣息、酵素的味道。
五是看顆粒。好的生物菌肥顆粒是光滑的、圓潤的,水分比較小,硬度比較大,有彈性,而不是用手一碰就碎。有的肥料顆粒比較散,做水溶試驗時放到水裡馬上就會溶解,實際上這種肥料不一定是好肥料。粉劑菌肥要選擇顏色偏深的、雜質少的、水分小的。
為確保農資打假工作取得紮實成效,目前,公安部食藥偵局將全國各省級公安機關監督舉報方式予以公布,歡迎廣大群眾積極舉報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線索。
根據公安部要求,各省級公安機關也要公布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各市、縣級公安機關監督舉報方式。各市、縣級公安機關110報警電話同步接受舉報。所有舉報平臺將有專人負責,對群眾舉報的每一條線索公安機關都將認真核查,一經查實將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對舉報有功人員,將予以獎勵。
全國省級公安機關受理
食藥環假犯罪舉報方式
溫馨提示
疫情期間,《農資導報》正常出版。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出現物流受阻、社區封閉、村鎮封閉現象,如果讀者不能按時收報,可以關注農資導報微信號,免費閱讀報紙電子版。
...............................................................
本文系農資導報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布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
文章來源:農資導報、部分資料來源中國鄉村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