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中新社·華輿訊 據英中時報報導去年,美國外交官妻子安妮 薩庫拉斯在英國境內的美軍基地逆行撞死英國青年哈裡 鄧恩,卻因享有外交豁免權逃離英國。今天,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宣布,英美兩國同意取消安妮·薩庫拉斯的外交豁免權。唐寧街表示,英國警方一旦獲得法庭的逮捕令,就可以將她逮捕。
英美取消哈裡 鄧恩案嫌疑人外交豁免權
去年8月,美國外交官妻子安妮 薩庫拉斯(Anne Sacoolas)在英國境內的美軍基地逆行撞死英國青年哈裡 鄧恩(Harry Dunn)。
本該對這起交通事故負全責的她,卻因享有外交豁免權(diplomatic immunity)悄悄逃離了英國,引發了輿論的強烈不滿,甚至驚動了英國首相鮑裡斯和美國總統川普。
今天,這場審理長達一年的案件終於有了振奮人心的重大進展。
據BBC、《衛報》最新消息,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在一份書面聲明中宣布,英美兩國最終同意取消安妮·薩庫拉斯的外交豁免權。
他在聲明中說:「我們已經得到了美國的同意,取消外交人員享有的刑事豁免權並可以離境的規定,這意味著哈裡 鄧恩所經歷的類似悲劇將不再重演。」
「任何家庭都不應該經歷這樣的悲劇,我承認這些改變不會讓鄧恩復活。不過,我希望鄧恩的家人看到正義得到了伸張,並獲得些許安慰。」
拉布還表示,事故發生地——北安普敦郡克勞頓(Croughton)的美國空軍基地已同意為員工提供強制性駕駛培訓,並改善道路標識,提醒他們靠左行駛。
那麼問題來了:英美兩國取消外交豁免權對此案的判決到底有哪些作用呢?薩科拉斯會從美國引渡到英國受審嗎?
對此唐寧街表示,這一變化意味著「考慮到薩科拉斯的罪行程度,英國警方一旦獲得法庭的逮捕令,就可以將她逮捕」。
北安普敦郡警方則表示,此番外交豁免權不會有追溯力,但對這一舉措表示歡迎。
警方將繼續與英國檢察官合作,確保將薩庫拉斯從美國引渡回國,接受法庭訴訟。
鄧恩的母親夏洛特·查爾斯(Charlotte Charles)一直在為兒子爭取公道。
她表示,這一改變正在「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大步」,但並不具有追溯力。
在接受BBC採訪時,查爾斯說:「我們現在需要拉布的合作,確保我們儘快將她(薩科拉斯)帶回英國接受司法審判。我們一直抱有希望,希望有一天她會自己決定坐飛機回到英國……我們肯定會繼續施加壓力。」
哈裡 鄧恩事件經過
為了更好地搞清上述決定的意義,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哈裡 鄧恩事件的來龍去脈。
2019年8月27日,19歲的英國青年鄧恩騎著摩託車駛近克勞頓美國空軍基地出口處時,與一輛逆向行駛的汽車迎面相撞,事發地點距離他家只有5公裡。
據了解,42歲的肇事者薩庫拉斯剛帶著三個孩子跟隨外交官丈夫到英國。
事發次日,北安普頓郡警方問訊了薩庫拉斯,並要求美國方面放棄使用她的外交豁免權。
9月16日,英國外交部通知警方,美國拒絕放棄她的外交豁免權,薩庫拉斯和家人已經離開英國回國。
10月,鄧恩的父母前往美國希望為他爭取公道,通過電視、報紙等媒體為鄧恩鳴冤爭取公道解決辦法。
當月15日,他們在美國白宮會見了總統川普,但拒絕與等在隔壁房間的薩庫拉斯見面。
12月20日,英國檢方以危險駕駛造成致命事故罪名正式指控薩庫拉斯,並開始引渡她的程序。
2020年1月10日,英國內政部向美國正式提出引渡要求。
1月23日,美國正式拒絕了英國的引渡要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如果美國答應英國的引渡要求,將會使外交豁免形同無效,造成非常麻煩的先例。美國政府對鄧恩一家失去兒子再次表示誠摯的哀悼和同情。」
1月25日,英國首相詹森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電話中表示,為哈裡一家討還公道十分必要,並稱美國繼續給薩庫拉斯豁免權是「不可接受的」。
5月,國際刑警組織向薩庫拉斯發出了紅色通緝令,要將其送到英國受審。
什麼是外交豁免權?
在此案中,「外交豁免權」是引發爭議的核心。那麼究竟什麼是「外交豁免權」呢?外交豁免權是否有過被取消的先例呢?
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規定了外交人員在所駐國享有什麼外交特權,從而可以在無恐懼、無脅迫、無騷擾的情況下履行外交職責。
而「外交豁免權」就是外交特權的一種,即外交人員及其家人在所駐國享有豁免權,無論面對何種罪行或是民事糾紛,他們都不可以被逮捕或是被起訴。
具體包括司法管轄豁免、訴訟豁免、執行豁免。
據BBC報導,全球已有192個國家籤署了這一公約,僅在英國就有2.3萬人享有這一特權。
由於這一特權本質上屬於代表的國家而非外交官個人,個人是無權自行放棄的。
但是,外交官所屬國可以為了執行司法調查或者相關訴訟,剝奪某人的外交豁免權。
1940年,美國就曾取消了一名駐英外交人員的豁免權,因為其將英國前首相溫斯頓 邱吉爾和美國前總統富蘭克林 羅斯福的對話洩露給了納粹德國。最終,這名外交人員被判5年監禁。
整體而言,各國撤銷外交人員豁免權的情況比較罕見。美國此前就曾多次拒絕取消在海外殺了人的外交官的豁免權。
2018年,一名美國駐巴基斯坦外交官在闖紅燈時撞死一名騎著摩託車的人,但美方拒絕撤銷其豁免權,引發巴方怒火。
不過,近年來外交豁免權遭致的爭議越來越多,許多人認為這一特權正在被濫用。
一些外交官利用豁免權拒付停車費,甚至還有外交官稱自己咬傷多人的寵物狗也享有豁免權。(原標題:撞死英國青年的美外交官妻子逮捕有望?英美取消其外交豁免權)
來源: 英中時報
安卓用戶,可在各應用商店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