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刷爆朋友圈,這個漫畫到底什麼來頭?

2021-01-15 騰訊網

較真要點(趕時間?只看要點就夠了):

「我們是誰」漫畫原型出自美國一位女畫家Allie Brosh,她在2010年6月17日創作出這個漫畫形象。隨後,國外有人再創作,並上傳到網站上,比較著名的版本有:「我們是女人」「我們是甲方」等,這些漫畫還被翻譯成不同語言在全球進行傳播。中文版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某遊戲網站用來吐槽「我們是胖子」,但是並沒有得到大規模傳播。這次「我們是誰」被重新推出來後,在中文網絡掀起了一股熱潮。漫畫原型作者Allie Brosh曾經因患抑鬱症淡出網絡,後來將自己與抑鬱症鬥爭的內容都畫成漫畫,鼓勵其他抑鬱症病友。

查證者:九號洋鏡頭

這兩天,國內網絡上一組六格漫畫,如同病毒般出現在各大社交網絡上:

這組漫畫用簡單的臺詞、粗獷的線條,把很多人心中對甲方(客戶)的不滿好好地發洩了一通,並且出現了很多變種版本,同樣是效果不錯。

簡單的線條,很容易讓人想到國內流行的暴走漫畫,甚至有人認為這是暴走漫畫一次成功的營銷,是不是這樣呢?

一、漫畫原型出自美國一位女畫家,國外網友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了再創作

這組漫畫出現的時間,可能比國內類似暴走漫畫的網絡表情要早得多,而且在國外網絡世界中,其實這幾個漫畫小人早已開始了自己的吐槽之旅。

這些簡單的小人形象在國外就已經是網紅漫畫,最早出自一位美國女畫家之手。她名叫愛麗(Allie Brosh)。

2010年6月17日,她在自己的博客Hyperbole and a Half上發表了一張名為「This is Why I』ll Never be an Adult」(這就是為什麼我永遠也不是個成年人)的漫畫。

這兩張圖就是她配發的漫畫,怎麼樣?看著眼熟吧?

隨後2011年6月,在歐美著名論壇、也是很多網絡文化發源地的reddit上,有人以這個振臂高呼的角色再創作了多幅作品,以此表達某些情緒。這些再創作的漫畫在reddit上迅速流傳開來,被很多人重新配以文字加以傳播。但是都還沒有形成對話形式的多格漫畫。

那麼,這個誇張的小人何時構成了一個多格漫畫,並且配上了劇情?

可以認定的是在2011年-2013年之間,就已經有人在製作這個風格的漫畫,但最早的發源地和發布者已經無從考證。

在谷歌的指引下,我們看到這組漫畫在2012年期間,就已經在瀑布流圖片網站Pinterest上被發布,而且內容和現在我們看到的「我們是誰」高度相似。

在這組谷歌的圖片中,我們已經能找到「我們是誰」的原型圖 「who are we」。可以看出,這組漫畫中,只要把「women(女人)」換成「client(客戶/甲方)」,整個圖的內容已經和我們目前看到的幾乎一樣了。

「我們是誰?女人!我們需要什麼?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就是現在!」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多格漫畫慢慢在其他圖片網站上流傳開。在知名圖片網站imgur上,可以找到「我們是誰」的另一個原型圖「what do we want」,最早的一副發表於2013年1月,內容是諷刺人們的健忘症。

也就是說在群眾的創作下,愛麗筆下的人物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劇場,並且擁有了千奇百怪的身份,這期間就有如今在中國流行的「甲方」版本,至於是誰首創,只能說是「某個網友」靈光一閃了。

可能原作者愛麗自己都沒想到,自己寥寥數筆創作出來的人物,居然在網絡上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文化現象。

二、中文版本在2013就已經出現,直到最近,才以「我們是誰」的版本引爆朋友圈

這組漫畫是何時在國內留下蹤影的呢?具體時間已經不可考了,在2014年百度貼吧的鬥圖中,已經有多格漫畫出現,但並非現在流行的「我們是誰」的版本。

再往前翻,在2013年1月的一個遊戲網站上,就已經有變種的漫畫內容了:

在國外這種表情包類的文化,都稱之為「meme」。而在歐美網絡上有很多提供meme在線創作的網站,暴走漫畫一類的網站也屬於這種,可以自行添加文字生成表情。

所以這組漫畫在國內的出現,最早應該是暴走漫畫上某位網友上傳的再創作為源頭,配以中文內容,不過一直沒有大規模傳播,直到2017年8月16日,這組表情在微博、微信上迅速引爆,各行各業都開發出了自己的內容創作,一時間「我們是誰」成了熱搜詞。

騰訊指數趨勢顯示8月16日開始,「我們是誰」熱度大幅提升

這組圖片又是怎麼火起來的?

據最早推送《我們是誰?甲方!》這篇文章的微信公號socialmarketing編輯所說,他們是8月13日左右,在微信後臺看到了讀者發的「我們是甲方」這張圖之後,以不同職業人的口吻進行加工和演繹,在8月15日進行推送。

socialmarketing公眾號進行的演繹和再創作

但是在8月16日之前,這個話題都沒有在網絡上引爆,參與討論的還只局限於公眾號所在的廣告圈。

8月16日上午9點開始,微博上出現了零星的轉載,在10-11點期間,經過「社會網絡與數據挖掘」等數個大號的轉發下,傳播面開始有了顯著的擴大,原始素材都是來自socialmarketing公眾號。

微博趨勢上,「我們是誰」在8月16日一下衝上了熱搜

當日下午,這組漫畫開始進入了各個微博大號的視線,「人民網」、「TFBOYS後援會」、「共青團中央」、「瀟湘晨報」紛紛轉載,這些號的博文有數千、上萬次轉發,成功帶動了蹭熱點小號的跟進,最終讓這組漫畫成了全民吐槽的大狂歡。

這些漫畫、表情,都是網際網路時代特殊文化風潮的代表:來得快、去得快,火得莫名其妙、消失時悄無聲息,只不過這組表情代入感很強,任何職業、人種、階層都能創作出吐槽自身的漫畫來,可能是表情快速傳播的原因之一吧。

三、漫畫原型作者患有輕度抑鬱症,後來她講述自己患病以來的心路歷程,勸導病友們積極治療

對了,愛麗是一名患有輕度抑鬱症的姑娘,她的畫作畫風很有自己的特點,各位可以自行體會:

愛麗的所有漫畫內容,都來自於她的日常生活,主旨也是反映自己長不大、像個小孩兒一樣的性格。

所以最初的畫作被命名為「This is Why I』ll Never be an Adult」(這就是為什麼我永遠也不是個成年人),主人公都是面目可憎、性情乖張、張牙舞爪的形象出現,活脫脫一個混世小魔王,當時的愛麗也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女孩。

2013年她把自己的畫稿出版成冊,書名就是她的博客名字《Hyperbole and a Half

》(中文名《我幼稚的時候好有範》)。而此時她因為抑鬱症,已經淡出人們視線和網絡快1年多了。

這1年多裡愛麗在和抑鬱症做著鬥爭,她把這一切心理活動,都在畫作中反映了出來。

國內抑鬱症患者翻譯的愛麗相關畫作,反應了抑鬱症換證的痛苦與絕望

畫作中頻頻出現消極厭世、對社會、對周圍的人都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世界灰暗、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等等內容,都是愛麗在與抑鬱症鬥爭中出現過的想像。

但是愛麗在這本書出版時,更新了自己的博客,內容是講述了自己患抑鬱症以來一年多時間的心路歷程,勸導病友們積極治療,尋回人生的意義。

當我們都在用愛麗創造出來的人物,抒發我們的愉悅時,可能無論如何想不到,這樣一個歡快的角色,來自曾經對世界沒有興趣、絕望的人筆下。

本文信息網絡傳播權由騰訊較真獨家享有,謝絕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刷爆朋友圈的凡爾賽文學,到底什麼來頭……
    最近,「凡爾賽文學」這個詞火了。為什麼叫「凡爾賽」,據說來源於凡爾賽玫瑰,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更為直接:因為凡爾賽 = 煩而曬。*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漫畫的主要內容是講述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貴族氣息,所以被代指那些通過先抑後揚、明貶暗褒的方式在社交平臺花式炫耀自己的人。
  •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我2G網了?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我2G網了?時間:2020-09-24 10: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我2G網了? 就在剛剛,菊福的朋友圈被一個莫名其妙的話題刷爆了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什麼奶茶?
  • 常州「90後」女城管手繪工作漫畫刷爆朋友圈
    她家門口就有個安置小區建築工地,不少漫畫的素材都來自於這個工地。    查麗潔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從小喜歡畫畫,尤愛手繪人像、卡通、風景。大學畢業後她在上海從事了2年廣告設計工作,因為工作強度太大,經常要加班到凌晨3、4點,最終在家人的勸說下於2018年春節前回到常州。談到考入城管中隊,文靜內秀的查麗潔只是淡淡地說:「多一個工作體驗吧」。
  •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第一杯奶茶」,到底是啥梗?!
    相信很多人昨天的朋友圈都被這個莫名其妙的話題刷爆了吧——「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什麼奶茶?經過一番研究之後,我終於搞明白了這個梗是怎麼個意思:這個朋友圈的基本配置是,寫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的轉帳記錄+一杯奶茶,同時文字再配上「
  • 刷爆朋友圈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底是什麼梗?
    最近你的朋友圈有沒有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梗到底是什麼,簡單的說「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就是:在這個冷的秋天 有一杯熱乎的奶茶 就是心裡特別溫暖,在意你的人,看到你發的消息,或者主動發你52元的奶茶錢,讓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雖然看到沙雕網友這樣的解釋我感到一絲懷疑,甚至想發個「九折」?!
  • 「我們是誰」歡脫地刷爆朋友圈,原作者的故事卻有點心酸…
    近來,一組六格咆哮式「我們是誰」漫畫火爆網絡。「現在國內很多漫畫沒有這種畫風,它的畫風很容易吸引人注意,當時在網上很多人推薦。多次溝通後,作者終於願意出中文版。」「該書印刷了1萬冊,漫畫火了以後很多書店都在訂購這本書,我們在討論緊急加印。」趙靜表示,這本書一定會儘快再版。
  • 一夜賺10W,這隻七夕蛤蟆刷爆朋友圈
    往年這個時候的朋友圈,都是各種秀恩愛的截圖。但今年卻被一隻七夕蛤蟆,給刷屏了。相信大家在朋友圈已經刷到不少,下面這樣的圖。我是誰,我在哪裡,誰能告訴我為什麼朋友圈都是這個蛤蟆?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詳細的說明七夕蛤蟆背後的邏輯。1 七夕蛤蟆是什麼首先給大家講清楚什麼是七夕蛤蟆。
  • 刷爆朋友圈的「賽博朋克」,到底是啥意思?
    要問今年最受萬眾期待的遊戲是什麼?朋友圈的刷屏、微博熱烈的討論都在告訴我們答案。那當然是《賽博朋克2077》了!最重要的是,遊戲中賽博朋克的風格和主題可謂是非常符合當代年輕人的胃口。賽博朋克究竟代表了什麼含義呢?到底什麼是"賽博朋克"?賽博朋克這個詞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1980年,科幻作家布魯斯·博斯克創造了這個合成詞:賽博朋克(cyberpunk)是控制論(cybernetics)和朋克(punk)的結合。
  • 《動物森友會》刷爆朋友圈的背後 是逃離時代的我們
    在社區和論壇上,甚至有玩家對《動森》發出靈魂拷問:我到底在玩什麼?目標與自由:追求過程,而非結果從表面上看,《動森》也有一條主線:貸款建更大的房子,然後還貸。但貸款沒有利息和期限。度過新手期後,還貸的反饋和獎勵也沒那麼充足。
  • 一組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漫畫,帶你走進「Huanghe」的前世今生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劉高雅) 「Huanghe」是什麼?「鯤鵬」又是什麼?也許你聽說過,但卻不曾深入了解過。昨日,一組由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精心製作的漫畫,經該委微信公眾號推出後,即刷爆朋友圈。
  • 一組刷爆朋友圈的網紅漫畫,帶你走進「Huanghe」的前世今生
    大河網訊(政務記者 劉高雅) 「Huanghe」是什麼?「鯤鵬」又是什麼?也許你聽說過,但卻不曾深入了解過。昨日,一組由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精心製作的漫畫,經該委微信公眾號推出後,即刷爆朋友圈。不少網友留言稱,「這樣的科普形式棒棒噠,不管大人小孩都能看懂,也能更清楚地了解我們河南數字經濟的發展、鯤鵬產業的發展」。也有網友表示,「期待早日用上黃河鯤鵬全生態鏈產品」。
  • 《冰雪奇緣2》刷爆了朋友圈 這個你看了嗎?
    最近《冰雪奇緣2》可是刷爆了朋友圈,就連我單身的妹妹都獨自觀影了,可見妹子對這個IP毫無抵抗力,相比第一部口碑票房雙豐收的盛況,續集顯得有點疲軟,目前《冰雪奇緣2》的票房已經突破五億元。相較於《冰雪奇緣2》在國外市場上表現出來的強勁勢頭,九天5億票房這個成績算是差強人意吧。《冰雪奇緣2》於11月22日上映,該片在北美首映一個周末後,票房突破一億美元,獲最新一期北美票房排行榜頭籌。國內五天突破四億元,但是之後明顯有點後勁不足。目前豆瓣評分7.3,IMDb評分7.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7336381)
  • 一場視覺衝擊力的中國「素人」刷爆朋友圈
    現場猶如明星空降現場,現場掌聲、拍照、直播讓人產生視覺錯覺,瞬間刷爆朋友圈。什麼效應讓朋友圈躁動起來,這些「模特」走出了內在快樂、自信、勇敢、似乎在傳遞著我們的未來我確信。這到底是誰讓平凡變成了炸街?。。。。。。。。。。。。。。。。。。。。。。。。。。。。。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爆朋友圈!有人拷問:到底是什麼梗?
    「朋友圈怎麼都在說?」「為啥是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能是第一頓串串、火鍋、燒烤啊?」有人說:「今年的秋天比以往來得早一些,所以今年這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安排一下。」也有人說:「指的是在這個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熱乎的奶茶心裡特別溫暖。
  • 一組刷爆了朋友圈的父子漫畫
    如果有一天,孩子問你為什麼別人都闖紅燈,我們卻要等著?一個人是不是越有錢就越了不起?到底什麼叫做內在美?讀書究竟有沒有用?到底什麼樣子才叫愛國? 這組名叫《爸爸說》的漫畫裡出生於1982年,延吉人,沒上過一天美術班的漫畫高手。內容來源 | 中國青少年教育
  • TJ沃倫到底什麼來頭?53分打爆恩比德,曾被太陽拋棄
    這個沃倫到底是什麼來頭呢?曾經被太陽隊放棄,如今爆砍53分打爆恩比德。在今天76人對陣步行者的比賽裡,大帝恩比德表現極其出色,他徹底統治了籃下,全場出戰34分鐘,23次出手命中15球,砍下了41分21籃板的大號兩雙,同時還送出了3次封蓋。在小薩博尼斯報銷之後,步行者內線完全擋不住大帝。不過恩比德暴走仍然無法贏下比賽,因為TJ沃倫的表現更加出色。
  • 在任天堂《動物森友會》刷爆朋友圈的背後,是逃離時代的我們
    在社區和論壇上,甚至有玩家對《動森》發出靈魂拷問:我到底在玩什麼?目標與自由:追求過程,而非結果從表面上看,《動森》也有一條主線:貸款建更大的房子,然後還貸。但貸款沒有利息和期限。度過新手期後,還貸的反饋和獎勵也沒那麼充足。
  • 這個遊戲動畫今天刷爆了整個朋友圈
    ACG即Animation(動畫)、Comics(漫畫)與Games(遊戲)的縮寫。三者之間缺了誰都很難獨立活下去……B站前幾年財報一半收入來自人氣動漫fate系列衍生的手遊《Fate/Grand Order》,一大堆熱門的人氣動畫或多或少也都出過端遊或手遊。
  • 漫畫裡超乎一般神的東皇太一到底是什麼來頭?
    中國遠古神話裡有很多神,最有名的當屬東皇太一,在很多漫畫中,也把東皇太一當做超乎一般神的存在,那麼東皇太一到底是什麼來頭?其實在漫畫中,東皇太一併不是名字,而是一個神名字叫太一,東皇是他的神職而太一最早幻化的是水,東皇呢又恰好是水神,所以兩個神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逐漸的後人開始分不清兩個到底是一個神還是兩個神了。到了屈原的《九歌》裡,東皇和太一,最尊貴的人神和最尊貴的天神,終於合體了,他們成了東皇太一。一直流傳到今天。
  • 到底是什麼樣的小型雷射雕刻機雕刻出來的diy玩具能刷爆朋友圈
    當時周圍的人都比較喜歡,紛紛拍照發朋友圈點讚這個小小的小鷹玩具,頓時,朋友圈裡的點讚都已經刷爆了小夥子挺高興,大家能喜歡他的作品,很多人問他,這個小鷹是怎麼做的,用了多長時間,因為大家平時會比較忙,可能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在製作手工玩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