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好拉餌需要掌握原理,而不是死記配方
對餌料狀態的把控需要釣魚人對原理有著深刻的理解,死記配方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不同的餌料粗細不同,拉絲粉以及輕麩的含量也不同,這些因素都會對拉餌的狀態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如果完全按照某一種配方來開拉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拉餌狀態的基本要求
拉餌狀態的好壞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量:
(1)一款好的拉餌首先必須易於上鉤,釣魚人在使用拉餌的過程中只能夠很輕鬆的拉出飽滿的餌球。
(2)拉餌的最大的優勢是易於入口,因此一款好的拉餌還必須保持較輕的比重。為了增強誘魚效果,拉餌應該具有一定的霧化性,釣魚人在開好拉餌之後可以將拉餌放入水中反覆上提,餌球在運動的過程中必須能夠看到粉末狀微粒不斷向四周擴散。
(3)當拉餌在水中完全霧化之後,魚鉤上的拉絲粉殘留物越少越好。很多釣魚初學者每一次抬竿換餌時都會發現魚鉤上有大量的拉絲粉殘留物,這就說明在開拉餌時添加的拉絲粉太多了。
把控拉餌狀態的四大要點
想要開出一款好的拉餌,不僅僅是加入適量的拉絲粉這麼簡單,包括餌料的粗細配比、加水量的多少以及開餌的方法都會影響拉餌的狀態。
拉絲粉的選擇與添加量拉絲粉是開拉餌必不可少的一種狀態餌,在開拉餌之前必須根據目標魚的個體大小來選擇合適的拉絲粉。根據出絲的長短和粗細可以把拉絲粉以不同的目數來表示,其中80目的拉絲粉出絲更長更粗,比較適合垂釣鯉魚;100目的拉絲粉適中,適合綜合性的魚情;120目的拉絲粉出絲較細較短,適合用來垂釣鯽魚。
在選擇了合適的拉絲粉之後,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拉絲粉的添加量問題。有一些商品餌在製作的過程中就已經添加了拉絲粉,但是有一些商品餌卻不含拉絲粉,因此必須首先查看餌料包裝袋上的使用說明,對商品餌中拉絲粉的含量進行充分的了解。
拉絲粉在商品餌中的最佳佔例是25%至30%。我們假設使用A和B兩款商品餌各一份,混合在一起開拉餌,其中商品餌A中已經添加了拉絲粉,而餌料B中沒有添加拉絲粉,那麼就需要再額外添加10%至15%左右的拉絲粉。如果單純使用商品餌A開拉餌則不必額外添加拉絲粉。如果單純使用商品餌B開拉餌則需要添加25%至30%的拉絲粉。
餌料的粗細搭配很多釣魚初學者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明明加了很多拉絲粉,但是拉出的餌球卻很小,怎麼都拉不大,很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沒有注意餌料的粗細搭配。
拉絲粉遇水之後能夠將餌料中的粗顆粒物質進行捆綁,但是對細粉類的物質捆綁效果卻很差,如果餌料中細粉類的物質佔比太大,就很難拉出飽滿的餌球了。所以想要餌球拉得大就必須在開拉餌時適當添加一些粗顆粒的物質,例如呈片狀的小麥胚芽或者是呈顆粒狀的酒米等等。
對餌料進行合理的粗細搭配不僅能夠讓拉餌的狀態更好,同時也能兼顧誘魚和留魚。餌料中細粉類的物質入水之後能夠產生霧化效果,具有誘魚功能。餌料中的粗顆粒物質沉入窩點之後能夠起到留魚的作用。
精確把控加水量水是拉餌的催化劑,在開拉餌的過程中水的添加量是至關重要的,加水量太少餌料會呈現出乾澀的狀態,拉不上鉤。加水量太多餌料會呈現出稀散的狀態,拉上鉤之後極容易掉落。
拉餌需要添加的水量比搓餌需要添加的水量更大,開搓餌常用的餌水比在1:0.8至1:1之間,而開拉餌常用的餌水比在1:1至1:1.2之間。另外,拉餌開好之後在使用的過程中水分會逐漸蒸發,需要釣魚人根據水分蒸發的情況適當加水,保持拉餌的溼潤程度。
醒餌時間拉餌開好之後是不能馬上開始使用的,必須放置一段時間進行醒餌。這是因為餌料和拉絲粉只有在充分吸足水之後才能融合在一起,如果拉餌開好之後直接使用會明顯感覺到餌料內部的絲狀物質很少,很難拉上鉤。
很多釣魚初學者在拉餌開好之後馬上開始使用,發現拉不上鉤,於是就會認為是拉絲粉的添加量太少了,於是又往餌料中添加拉絲粉。等到餌料徹底吸水之後拉絲粉的含量就會明顯偏多,會產生大量的拉絲粉殘留物。所以,拉餌開好之後不出絲是很正常的現象,只需要放置一段時間即可,冬季醒餌的時間通常需要15分鐘以上,夏季醒餌的時間只需要3至5分鐘即可。
總結:把握核心適當微調
上述內容都是在開拉餌時的核心要點,掌握這些要點之後開出一款合格的拉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釣魚人還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微調,力求讓拉餌的狀態更佳。特別是在更換餌料之後通過幾次摸索找到拉絲粉和水的最佳添加量。